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我國企業承擔氣候變化環境責任制度構建
【引言】企業應對氣候變化責任的法律探究引言
【第二章】企業環境責任的一般問題
【第三章】企業應對溫室效應環境責任的法治現狀評析
【第四章】完善我國企業應對氣候變化環境責任法治的設想
【結語/參考文獻】國內企業氣候環境責任承擔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結 語
近幾十年來,世界經濟的整體趨勢是穩步發展的,但今后其發展將會面臨著巨大的障礙。導致這種狀況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人類對自然界無節制的攫取,導致自然環境的急劇惡化,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征的氣候變化問題尤為明顯,已然威脅到人類的發展,甚至是生死存亡。雖然各國都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收效并不令人滿意。其中我國的狀況尤其令人堪憂,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的經濟在本世紀呈現跳躍式發展,令世界矚目,但我國的環境惡化情況更加嚴重,在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上更是位居世界首位,滿目蒼夷的現實世界呼吁人類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急需采取各類行動以尋求與自然和諧共處之路。企業作為經濟活動的重要主體,是影響環境氣候的最主要的因素,企業能否承擔起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環境責任,直接影響環境氣候變化的嚴重與否。而我國當前企業應對氣候變化環境責任的法治環境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從相關的法律制度、具體的環境執法和司法到企業的環境責任意識以及社會監督方面都需要追求質的發展。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我國環境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實現。本文正是以此為視角進行探討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本文在論述企業應對氣候變化的環境責任中,根據現今的法律法規和現實情況,對企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環境責任做了相對完善的界定。通過搜集國內外的相關資料,分析了我國以及一些國外發達國家關于企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環境責任方面的法治現狀,并通過對比和個人研究以及與老師們的探討,指出了我國在此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分別針對政府、企業和社會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議。但由于搜集資料時存在的客觀困難,及個人水平所限,對個別環節沒能進行更加專業和細致的論述。只能以謹慎的態度提出自己的觀點,望有助于我國企業能夠更好的承擔起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環境責任。我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太多,希望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努力使此文更加完善。
參 考 文 獻
[1]王歆。低碳經濟視域下我國企業環境責任問題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4.
[2]趙白玉。企業環境責任法律問題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09.
[3]何雨紓。公司環境責任的法律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1.
[4]霍偉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立法對策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13.
[5]王丹。芻議企業環境責任[D].上海:復旦大學,2011.
[6]劉俊海。公司的社會責任[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6.
[7]盧代富。企業社會責任的經濟學與法學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96.
[8]王紅。企業的環境責任研究[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9:26.
[9]張文顯。馬克思主義法理學-理論、方法和前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35.
[10]亞里士多德,吳壽彭。政治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社,1965:88.
[11]柏拉圖,郭斌和,張竹明。理想國[M]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社,1986:69.
[12]吳椒軍。論公司的環境責任[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30.
[13]吳椒軍。論公司的環境責任[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33.
[14]史玉成,郭武。環境法的理念更新與制度重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6.
[15]博登海默,鄧正來譯。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26.
[16]李冰強,侯玉花。循環經濟視野下的企業環境責任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1:327.
[17]徐祥民。環境公益訴訟研究-以制度建設為中心[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9:201.
[18]史玉成,郭武。環境法的理念更新與制度重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17.
[19]吳椒軍。論公司的環境責任[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103.
[20]李英,曾宇。合同能源管理法律與實踐[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3.
[21]葉曉丹。論循環經濟條件下的企業環境責任[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4):82.
[22]馮蕾?;诘吞冀洕暯堑钠髽I環境責任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5):21.
[23]高清。論企業環境責任的建構[J].法學雜志,2009(7):84.
[24]葉曉丹。論循環經濟條件下的企業環境責任[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4):80.
[25]吳真。企業責任確立的正當性分析-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視角[J].當代法學,2007(5):51.
[26]韓利琳。低碳時代的企業環境責任立法問題研究[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4):161.
[27]吳真。企業責任確立的正當性分析-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視角[J].當代法學,2007(5):52.
[28]馬洪香。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J].青年記者,2013(11):34.
[29]戰曉華。建立健全社會監督機制研究[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12):68.
[30] 林 紅 珍 . 企 業 環 境 責 任 的 法 律 分 析 [J]. 武 漢 科 技 大 學 學 報 ( 社 會 科 學版),2011(5):577.
[31]崔寧斌。論公司的環境責任[D].貴州:貴州大學,2008.
[32]劉獻珍。公司環境法律責任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07.
[33]李娜。論我國企業環境責任立法的完善[D].延邊:延邊大學,2009.
[34]沈昌海。企業環境責任法律問題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0.
[35]李淑艷。論企業環境責任法律制度[D].長春:吉林大學,2010.
[36]王稱。論低碳經濟視角下我國企業環境責任制度的完善[D].青島:山東科技大學,2011.
[37]王倩倩。論我國企業環境責任的完善[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12.
[38]溫和鳳。低碳經濟背景下企業環境責任法理分析[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2.
[39]劉建輝。環境法價值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0] 劉 陽 . 從 松 花 江 跨 境 污 染 事 件 透 視 企 業 環 境 責 任 的 重 要 性 [J]. 當 代 法學,2007(1):38.
[41]蔣建湘,徐舒婷,姚永崢。企業環境責任探析[J].浙江學刊,2010(6):151-152.
[42]劉中梅。京都議定書框架下促進我國企業履行環境責任的思考[J].行政與法,2009(7):122-123.
[43]Dr Salem Sheikh,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Law and Practice[M].Cavendish publishingLimited1996,25.
后 記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眼三年的研究生時光就要結束,從當初懷著激動的心清踏入校門,到現如今帶著充實的自我走出校門,這期間少不了環境法學各位老師的辛勤教誨,正是他們把我一步步引入學術的殿堂,找到了學習的目標和方向,消解了學業上的困惑,讓我在自我提升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可謂受益匪淺。在此,對各位教導過我的老師們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謝!
在此,我要尤其感謝我的導師張立鋒副教授,她治學嚴謹、為人正直無私,在生活和學習上給予我無盡的幫助和關懷。尤其在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中,更是凝聚著導師的心血和關愛。本文從選題、構思到寫作,都是在張立鋒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
同時,我還要感謝和我一起學習的同學們,正是大家在學習中互相幫助,不斷探討個分享,讓我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謝謝他們!
畢業并不意味著結束,而是新的開始!路漫漫兮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今后努力成為一個正直、無私、有責任、有良知的人,這也是我對老師、同學和親人多年來辛勞最好的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