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內容不充分.我國由于市場經濟起步較晚,社會責任會計還處于探索的階段,我國政府并沒有專門出臺"社會責任會計"的相關規范要求,所以很少有企業披露他們的社會責任.根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企業現有的會計報表體系對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如人力資源信息、生態環境信息、員工福利信息等情況的反映明顯不足,幾乎沒有一家上市公司在年報中對上述信息做出比較全面的披露.
\\(二\\)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形式單一.從目前企業所披露的社會責任會計信息來看,大多數企業采用了大篇幅的非正規形式或者文字敘述的方式來介紹企業所承擔和履行的社會責任.這種方式有較多的文字敘述,而沒有什么單獨的數字信息,這使得企業披露的信息很難滿足信息使用者對信息的需求,信息使用者無法獲得直觀的信息,尤其是在定量分析時信息使用者顯得無從下手.
\\(三\\)缺乏對社會責任會計信息進行獨立報告的意識.與一般財務信息相比,社會責任信息相關使用者更關心的是比較精練的社會責任信息.企業對社會責任會計信息進行全面的披露,并編制獨立的社會責任會計報告,象征著企業社會責任會計走向成熟.由于社會責任信息需求者的范圍要比傳統的企業會計信息需求者更為廣泛,因此,他們更希望通過編制獨立的社會責任會計報告來獲得精煉的社會責任會計信息.
然而,據統計,我國上市公司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只占所有企業的40%左右,這說明了我國大多數企業缺乏對社會責任會計信息進行獨立報告的意識.
二、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企業社會責任意識淡薄
長期以來,我國企業偷稅漏稅、制假販假、克扣員工工資、腐蝕領導干部、敗壞社會風氣等現象普遍存在,這些現象反映了外部利益相關者社會責任意識淡薄.
企業在反映社會責任情況時,只愿意反映對社會的貢獻,而不愿揭示或不愿意完全揭示其對社會造成的損失,這就會造成社會責任會計在核算企業社會效益和企業社會成本時往往伴隨著主觀臆測,容易虛增社會效益和社會成本,從而影響信息的真實性.我國各企業對社會責任避而不見的這種消極態度極大地阻礙了企業社會責任會計在我國的貫徹與實施.
\\(二\\)社會責任會計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目前,我國企業的社會責任會計還處在起步狀態,社會責任會計監管還沒有全面展開,社會責任會計也沒有在企業的內部審計和注冊會計師的獨立審計中體現出來,信息披露還主要采取自愿披露模式.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企業也不愿分析和披露其行為對社會公眾的影響,因此,社會責任會計的實踐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外部控制力量,即國家和政府的公權力.在我國,雖然出臺了關于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一系列相關的行政法規,但是這些規定僅僅是指導性的,并未統一、規范社會責任會計核算的對象及其披露形式,這導致了社會責任會計核算和信息披露的可操作性差,在現實中也并沒有引起企業多大程度的重視.
\\(三\\)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督檢查不力.一方面,企業的外部監督體系不健全.由于會計監督過程中有些概念很模糊,相關監督機構還沒有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會計制度,會計核算體系還不健全,因此,我國的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監察體系暫時還難以適應復雜多樣的經濟活動.據了解,我國對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監督管理者主要是證券、財政、工商、審計等部門以及會計師事務所、媒體輿論、公眾等,但實際上,除證監會明確對企業的會計信息披露進行監管外,其他部門之間各自為政,對企業會計信息披露中的違法違紀行為也沒有明確的責任,這就導致出現問題時各部門相互推卸責任;另一方面,企業及行業內部監管混亂.有些企業雖建立了內部監控制度,但領導人只把內部審計部門作為一般管理部門來看待,內部審計監督職能未能有效地發揮作用,致使內部審計監督流于形式,會計資料真實性、可靠性難以保證.此外,企業內部針對社會責任履行情況的監管工作的互動不足,被監管部門沒有很好的定位,導致管理監督不到位,甚至出現混亂.
\\(四\\)會計人員缺乏社會責任會計專業知識.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在培養會計人才方面過于注重會計理論及實務能力的培養,忽視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教育和培養.
專業課教師授課重點在會計理論知識,很少重視社會責任會計專業知識等方面的內容,這樣就產生了把社會多數人的利益排除在外,僅著眼于資本收益的弊端,致使學生無視企業存在的社會價值,使企業成為一種與社會格格不入的經濟動物,而不是作為社會的重要部分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維護社會整體利益.
三、完善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對策
\\(一\\)強化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意識
企業社會責任意識的強弱直接關系到企業社會責任信息的披露.加強社會責任意識不僅涉及企業的領導者,還取決于企業的所有職工.我國企業應該借鑒西方國家已有的經驗,把社會責任納入到企業的發展戰略中,提高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主動性.企業可以通過制度規范強化要求企業制度和規章的建立要體現企業的責任理念,任何事情權責利劃分明確;對負責和逃避責任的行為要賞罰分明;要重視在企業中大力宣傳和倡導社會責任觀,組織社會責任方面的講座,充實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內容.
\\(二\\)完善與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相關的法律法規
從西方國家社會責任會計發展歷程和實施經驗來看,制定相關的社會責任會計強制性法律法規是必然趨勢,政府通過制定法律和法規等方式規范社會責任會計,明確規定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強制企業執行,使企業行為得到調整,促進企業步入良好發展態勢.我國政府部門可以借鑒西方國家的經驗,制定一套具有實務可操作性的社會責任法律法規,其內容應涵蓋環境資源、社保、公共事業、勞動、產品質量和稅收等各方面.同時,政府還應在完善立法的基礎上,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落實各執法環節,嚴格監督企業的社會活動,修正和規范企業的經營目標,做到獎懲分明,使企業在國家機關的監督控制之下自覺履行社會責任.
\\(三\\)加強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管
1、完善企業內部治理機制,加強內部審計作用.完善企業內部治理結構,要建立三權分立的內部制衡機制,即董事會行使決策權、管理層行使執行權、單獨成立審計委員會行使控制權.在企業內部治理結構上,美國的國企和非國企都是由股東會、董事會和管理層組成的三角模式.董事會的大多數工作由其設立的專門委員會完成.
幾乎所有大企業都有會計委員會、執行委員會等5個以上專門委員會.委員會主要由某一特定領域的專家或特殊人才組成,并規定董事會成員中必須有比例較高的公司外部的獨立董事,獨立董事與任職公司的任何人不能有裙帶關系.同時,要設立專門的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機構.
比如,美國多數企業在董事會的領導下設立企業道德委員會或道德責任等專門機構,它們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向媒體、投資者、消費者、市民、團體說明企業在社會責任方面的表現情況;日常工作中要經常與業務第一線的員工進行會談,及時了解企業生產經營中是否有違背社會道德行為規范的問題;還鼓勵員工直接向道德責任者運用匿名、電話、信件等方式報告企業違背責任的情況,而且要為這些報告情況的員工保密.
2、加強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外部監管.在市場經濟中,政府監管部門沒有太多的信息優勢,政府應該讓具有信息優勢的監管部門共同參與監管.
引入第三方外部監管機構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報告的狀況進行審計、驗證、檢驗、評價,對于督促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以及社會責任報告的真實性、準確性、權威性有很大的好處.第三方外部監管是指第三方監管力量對企業進行的審計監管.
\\(四\\)提高會計人員社會責任會計專業素質
企業社會責任會計對企業的會計人員提出了新的知識和能力要求.提高會計人員的社會責任素質,不僅要培養會計人員社會責任感,還要從職業道德上加以規范.會計人員必須充分認識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加強自我學習,在自覺提高專業素質的同時,加強社會責任意識,理論結合實際,向社會提供高質量的企業社會責任信息.企業應該多開展社會責任管理培訓課程,邀請專家進行講解,這樣有利于提高會計人員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識,增強會計人員社會責任專業知識.
主要參考文獻:
[1]鄔娟. 歐美國家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分析---對中國的經驗借鑒[J]. 經濟體制改革,2012. 4.
[2]馬玉珍,袁翠翠. 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問題探討[J]. 財會月刊,20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