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人口問題影響著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安全的人口環境可以促使經濟社會和諧發展,這就必須保證人口的數量、結構、質量及分布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人口老齡化通常是指社會人口結構的老年化狀態,即整個社會大部分人口的老化。
按國際通用標準,一個社會 60 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 10%以上,或 65 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 7%以上,便被稱為老齡化社會。按此標準,大理州于 2000 年步入老齡化社會。大理州是在社會生產力水平較低,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迎來人口老齡化的,與發達地區相比,面臨更大的困難和挑戰,若不予以重視和妥善解決,極可能影響社會經濟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1、 大理州人口老齡化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2000 年進入老齡社會后 10 年,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表明,大理州少兒比 19.44%,老年人比重 11.95%,老少比為 42.4%,三項指標均達到老齡化社會指標,大理州已屬于典型的老齡化社會,具有如下現狀和趨勢:
1.1 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 2010 年大理州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大理州 60 歲及以上的人口為41.3 萬人,占總人口數的 11.95%;其中 65 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為 28.5 萬人,占總人口的 8.25%。
與 2000 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較,10 年間大理州 60 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增加了 8.99 萬人,比重上升了 2.15 個百分點,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 5.28 個百分點,65 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 1.49 個百分點?!笆濉逼陂g,大理州 60 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加速增長。到 2015 年末,預計全州老年人口將達到 50 多萬人,約占全州總人口的 14%,人口老齡化程度將進一步加深。
1.2 高齡化趨勢明顯 2000 年大理州 80 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是 2.39 萬人,占老年人口總數的 7.40%,占總人口數的 0.72%;到 2010 年,80 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是 4.54 萬人,占老年人口總數的 10.99%,占總人口數的 1.31%。隨著大理州人口壽命逐漸延長,十年間,80 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比重增加了 3.59 個百分點,并且將會逐步提高。
1.3“未富先老”特征突出 發達國家是在經濟發達時期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的,人均 GDP 一般都在 5000-10000 美元。然而,2000 年大理州進入了老齡化社會,當時人均 GDP 僅為 4115 元,折算為美元不足 1000 美元;2010年,大理州的老年系數為 11.95%,人均 GDP 僅為 13519元,折算為美元也不到 2000 美元,經濟發展程度遠低于發達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時的水平,屬典型的未富先老。
1.4 獨居老人和空巢家庭不斷增加 2010 年大理州41.3 萬 60 歲以上老齡人口中就有獨居老年人 21636 人,占老年人口數的 5.24%;311560 戶老年人口家庭中,空巢家庭就有 41343 戶,占 13.26%。
1.5 性別差異明顯 2010 年大理州老年人口中,60 歲及以上人口共有 41.3 萬人,其中男性 19.7 萬,女性 21.6萬,性別比為 91.2;70 歲及以上共有 18.3 萬人,其中男性8.2 萬人,女性 9.98 萬,性別比為 82.16;80 歲及以上共 4.6萬人,男性 1.9 萬,女性 2.7 萬,性別比 71.05。
可見,大理州老年人口性別比隨年齡增高而下降,更多的單身女性老人需要家庭與社會的照顧。
2、 大理州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及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大理州尚處于人口老齡化的早期,對經濟社會發展存在著有利一面。然而,從長遠來看,會給大理州的社會經濟發展帶來諸多不利影響。
2.1 影響社會勞動力供給 大理州第六次人口普查與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 歲人口的比重在下降,60 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總量比重在上升了,現階段尚處于對經濟發展有利的“黃金時期”。但是,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勞動年齡人口減少,勞動力供給減少,將引發勞動力成本提高,從而影響大理州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產業結構調整。
2.2 影響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規模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大理州的老年撫養比為 14.32%;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時老年人撫養比為 17.41%,10 年上升 3.1 個百分點,平均每 10 個勞動年齡人口需要負擔約 1 名老年人;預計到 2020 年前后,老年人撫養比將達到一個新高,政府財政對醫療、養老、老年事業等支出的增加會增加國民收入中的消費份額,從而削弱工農業生產的積累規模和投資能力,必然會阻礙大理州經濟發展速度和規模。
2.3 影響社會養老體系發展 一是人口老齡化弱化了家庭養老功能。由于長期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大理州空巢家庭越來越多,2010 年 60 歲以上老人中就有獨居老人21636 人,占老年人口數的 5.24%;311560 戶有 60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家庭中,空巢家庭就有 41343 戶,占有老年人口家庭數的 13.26%。二是使得養老機構遠不能滿足社會養老需求。到 2012 年末,全州各類養老機構僅 42 所,總床位 3167 張,占老年人口數的 7‰,這和發達國家 30‰-40‰有很大差距。三是社區居家養老面臨諸多困難。社區居家養老優點多,值得推進,但大理州還處在起步和探索階段,存在資金短缺、場地限制、服務內容單一、專業人員缺乏等諸多困難。
3、 大理州實現人口老齡化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思路
3.1 加快經濟發展,增強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經濟實力要解決大理州人口老齡化問題,就要加快經濟發展、有效提升經濟實力。首先,要吸引更多優秀企業來大理州發展,以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在商業、金融、保險、高科技產業領域加大招商力度,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轉型;其次,要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想方設法增加農民收入,同時,加快大理州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拓寬就業渠道,盡快改變農村經濟發展滯后于人口老齡化進程的狀態。
3.2 大力發展老齡產業 首先,政府要發揮推動老齡產業發展的主導作用,平衡好老齡產業盈利和公益性的關系,對相關企業進行稅收優惠。其次,各個企業要根據市場導向生產研發適合老年人日常消費品、保健護理品、專用器材用具、醫療康復器材等產品,形成一批老齡產業聚集區;第三,培育和引導發展以生活照料、疾病護理、文化教育、體育健身、旅游觀光等老齡服務業;第四,多渠道籌集老齡產業所需的資金支持;第五,鼓勵老年人消費,保障老年人在消費過程中可能被侵犯到的各種權益。
3.3 建立適應大理州發展的城鄉養老服務體系 這就要求整合政府、社會、市場、家庭等各方面養老社會服務資源。一是重點推進社區居家養老,大理州應利用社區所具有社區日間照料和居家養老支持的功能,讓社區養老服務成為居家養老服務的重要支撐。政府通過“星光計劃”資助社區,逐步形成以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為載體的居家養老服務。二是發揮機構養老的補充作用,各級政府要對各種養老機構從政策上給予扶持,資金上給予資助,照顧好兩類特殊老年人,即無子女、無自理能力、無生活來源的“三無”老年人和高齡、失能或半失能而不能自理的、在家中養老有困難的老年人。三是倡導“以老養老”,大理州2010 年有低齡老年人 23 萬人,占老年人口數的 55.8%,應鼓勵他們爭當志愿者,走“以老養老”“、助人自助”之路。
3.4 建立健全適應大理州人口老齡化的城鄉老年保障體系 一是建立健全符合大理州實際的老年社會保障制度和社會互助制度,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加強養老金的發放、管理、監督,做好中青年人的養老保險基金的積累工作。在農村,推進社會基本保障、家庭保障和群眾互助保障相結合的新型的社會主義農村保障模式。二是完善資金長效投入保障機制,各級政府做好對老齡公共服務費用的年度預算,撥款應主要用于滿足“三無”人員的基本需求,并探索建立老齡基金會和社會捐贈平臺,將各類可利用的資金依法、有序納入老齡服務軌道。三是完善老年人醫療保障機制。對于農村,政府要??顚S?、及時到位,建立應急機制,緩解老年人由于大病、重病及長期慢性疾病導致的醫療負擔難承受的問題,并大力培養農村醫護人員。對城鎮,建立低水平、廣覆蓋、多層次的醫療服務體系和醫療救助制度,為貧困老人提供保護屏障。四是推行老齡服務評價監督機制,將政府資助優惠政策與養老機構評估制度結合,對評估優秀的給予獎勵,評估合格的給予資助,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可以停業直至吊銷營業執照,從而促進機構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鄔滄萍.社會老年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11.
[2]熊必俊.人口老齡化與可持續發展[M].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37.
[3]大理州人口普查辦公室.第五次人口普查[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0.
[4]大理州人口普查辦公室.第六次人口普查[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0.
[5]大理州統計局.大理州統計年鑒 2011[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1.
[6]楊穎.社會管理創新視角下城鎮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研究—以大理州為例[D].昆明:云南財經大學,2013.
[7]國務院辦公廳 . 關于印發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 年\\)的通知[Z].2011.
[8]大理州老齡委.大理州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2011-2015 年\\)[Z].2011.
[9]大理州老齡委.大理州老齡事業情況統計表[Z].2010-2012.
[10]大理州人民政府.大理白族自治州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 年\\)[Z].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