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14 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統計,2014 年全國共有新聞出版單位 32.5 萬家,共出版圖書 44.8 萬余種,圖書出版實現營業收入 791.2 億元,利潤總額達到 117.1 億元,出版企業取得的經濟成就令人矚目。但是,與此同時部分出版企業單純追求經濟效益,導致圖書出版質量滑坡、書報刊內容格調低下、侵權盜版等問題也屢見不鮮,社會大眾要求出版企業作為特殊企業主體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呼聲越來越高。
傳統觀念認為,出版企業作為企業主體,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追求經濟效益本無可厚非,但是除去經濟效益這一重要目標,以圖書、報刊、音像制品等精神產品為主業的出版企業也就天然的肩負起了意識形態、輿論導向、建設精神文明等社會效益。同時,隨著管理學原理中企業社會責任理論的不斷發展革新,也有人認為出版企業不僅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兼顧,還應該承擔起企業應當肩負的社會責任。自然就出現了出版企業社會效益和出版企業社會責任兩個概念的比較,經過研究發現,當前大部分論述中將出版企業的社會效益與社會責任混淆,甚至直接等同使用。但實際上二者的概念并不相同,所以對兩者的區分比較研究就顯得很有必要。
根據詞典解釋:社會效益,是指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資源滿足社會上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那么出版企業社會效益也就可以定義為出版企業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資源滿足社會大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出版企業社會效益這一概念是相對于經濟效益這一概念提出的,社會效益的服務對象是社會大眾。在出版產業化的今天,廣東新聞出版局長陳俊年對于經常說的"兩個效益"賦予了新的內涵:社會效益要重在確保堅持正確的出版導向,經濟效益要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目前國外學者對最具代表性的描述是:
企業是社會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隨著企業力量的不斷增強,人們要求企業對社會負責任,因此,企業社會責任是符合價值和社會期望的經濟、法律、倫理和慈善責任的總和。國內學者對企業社會責任定義最具代表性的描述是:企業社會責任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責任除了為股東追求利潤,還要考慮利益相關者---影響和受影響于企業行為的各方的利益,對自然環境和子孫后代負責,追求可持續發展。
企業社會責任的理論基礎包括企業權力理論、企業社會契約理論、利益相關者理論等內容。企業權力理論認為,企業作為一種社會組織,占用并使用社會資源發展壯大,并對社會產生影響,因此享有社會權力,且權力和責任是兩個相互對應的概念,所以企業在享有社會權力的同時應當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企業社會契約理論認為,企業是由股東、雇員、社會、上下游供應商、消費者等締結的繁雜的契約所組成的,基于這種契約,企業就應當承擔社會責任;利益相關者理論認為:企業應當對可以影響到組織目標實現或者受其實現影響的群體或個人擔負社會責任,企業作為整個社會大環境的成員之一,與其他利益相關者一起相互依存,所以也必須共擔社會責任。
對比以上兩者的概念可以發現,出版企業社會效益與出版企業社會責任存在較大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內涵不同。出版企業社會效益是相對于經濟效益而言的,是指出版企業要滿足社會大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出版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為了可持續發展,對利益相關方負責,從而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且綜合價值最大化的行為。
2.指向對象不同。出版企業社會效益所指向的對象是社會大眾,是面向全社會的人民群眾的;而根據企業社會責任利益相關者的理論,出版企業社會責任指向的對象是企業的利益相關者,具體包括政府、企業投資者、雇員、供貨商、消費者、社區等等,與企業社會效益相比,企業社會責任指向對象更加明確具體3.滿足需求不同。出版企業社會效益滿足的是社會大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而出版企業社會責任是要負擔起企業利益相關者的責任,也就是滿足利益相關者的需求。
4.概念側重點不同。出版企業社會效益側重于強調出版企業活動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證和輿論環境。出版企業社會責任則更為強調最終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對利益相關各方負責,最終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取得利益最大化的效果。
5.概念體系不同。出版企業社會效益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體系中對出版企業的必然要求,也是出版企業必須肩負的責任;而出版企業社會責任則是在西方管理學體系下,企業社會責任與出版企業結合的產物,在國外與其余企業的社會責任研究并沒有太大的不同。
綜上所述,雖然出版企業社會效益與社會責任這兩個概念具有相通之處,但是還是存在較大的區別??偟膩碚f,兩個概念有所交叉,但是出版企業社會責任的外延明顯更大,也更加符合管理學領域對于出版物企業應承擔責任的描述。
參考文獻:
[1] 陳俊年。 暢談廣東新聞出版業體制改革經驗,南方日報[M],2004.12.1.
[2] 陳昕。中國出版產業論稿[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3] 王建輝。出版企業的社會責任[J].中國編輯,2007,(3)。
[4] 郭光華。出版改制的四個認識問題[J].出版發行研究,2007,(1)。
[5] 汪連海。加強企業社會責任是大勢所趨[J].嶺南學刊,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