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不僅僅關系到失獨老人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國家整體的發展。
縱覽現階段的失獨老人生活我們不難發現,社會中還有大量的失獨老人問題的存在,其中主要存在失獨老人社會保障意識薄弱、失獨老人養老矛盾突出、立法不健全、社會救助機制較為薄弱、政府財力不足等問題。對此提出了有關社會保障體系的對策,首先是要提高失獨老人的自主保障意識,大力發展農村經濟,讓農村有更加堅實的經濟基礎,醫療制度的建立于完善是必不可少的,和諧社會的建設最終目的就是保障失獨老人的權益與利益,因此要同時發揮醫療保險機制在社會保障機制的作用;最后是要將失獨老人保障制度納入立法體系。使失獨老人保障走上法制化的道路。
本文通過對目前我國失獨老人社會保障制度的研究的背景和意義出發,界定了失獨老人和社會保障的定義,以西方社會保障理論、社區照顧理論和社會支持理論為研究的理論基礎,運用問卷調查法了解失獨老人的基本情況,通過選取一定數量的具有代表性的農村及城市困難失獨老人,對其進行問卷的調查,對他們所處的環境、他們的生活狀況和經濟狀態和精神狀態進行了解;通過此次調查還要找出失獨老人內心的真實需求。
調查發現,失獨老人養老困境的原因在于社會認同感弱、存在社會排斥心理,制度層面和精神層面的缺失,養老場所的缺失和失獨家庭緊張的家庭關系。進而分析了農村及城市困難失獨老人的養老需求狀況,從經濟需求、生活照料需求和精神需求單方面進行了論述。指出了失獨群體社會保障的現狀及不足,認為失獨老人社會保障那個存在著經濟來源不足、醫療費用等高速增長、社會老齡化問題嚴重的問題,歸根究底是因為失獨老人社會保障意識滯后、養老問題矛盾突出、社會保障立法很不健全、我國的社會救助機制還很薄弱、政府財政支持力度不足造成的。因此提出了失獨老人社會保障實施路徑的探索,建議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提高失獨老人自主保障意識、發揮保險機制在失獨老人社會保障中的積極作用、建立社會支持體系、發揮非政府組織的作用、完善醫療保險政策,實現病有所醫。
關鍵詞:計劃生育 失獨老人 養老 社會保障
目 錄
摘 要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2 文獻綜述
1.2.1 國外研究現狀
1.2.2 國內研究現狀
1.3 概念界定
1.3.1 失獨老人
1.3.2 社會保障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失獨群體的理論基礎
2.1 西方社會保障理論
2.2 社區照顧理論
2.3 社會支持理論
2.4 馬斯洛需求理論
第三章 失獨老人社會保障制度的現狀及不足
3.1 失獨老人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及現狀
3.1.1 我國失獨老人社會保障的發展
3.1.2 我國失獨老人社會保障的現狀
3.2 我國現行失獨老人社會保障制度運行的現狀
3.3 我國失獨老人社會保障制度存在的不足
3.3.1 失獨老人社會保障立法很不健全
3.3.2 我國的社會救助機制薄弱
3.3.3 我國政府財政支持力度不足
3.3.4 失獨老人養老方式單一
第四章 失獨老人養老需求及困境分析
4.1 失獨老人的基本情況調查
4.1.1 調查目的和方法
4.1.2 調查對象
4.1.3 調查內容
4.1.4 調查結果
4.2 農村及城市困難失獨老人的養老需求
4.2.1 經濟供養的需求
4.2.2 醫療保健的需求
4.2.3 增加社會認同的需求
4.2.4 獲得他人尊重的需求
4.2.5 證明自己老有所用、老有所為的需求
4.3 農村及城市困難失獨老人的養老困境
4.3.1 經濟困難,無法養老
4.3.2 疾病纏身,面臨養老困境
4.3.3 缺少精神寄托,生活態度消極
4.3.4 婚姻狀況惡化,家庭矛盾多發
4.3.5 缺乏社會關愛,社交范圍變窄
4.4 農村及城市困難失獨老人的養老困境的原因分析
4.4.1 長期的計劃生育政策導致獨生子女數量激增
4.4.2 三角結構家庭導致家庭養老危機
4.4.3 高風險社會導致失獨老人養老困境
4.4.4 失獨老人自身社會認同感弱、存在社會排斥心理
4.4.5 社會養老場所缺失導致無處養老
第五章 失獨老人社會保障實施路徑的探索
5.1 以政府支持為主的路徑構建
5.1.1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健全立法保障
5.1.2 開拓資金來源渠道,確保養老經濟支持
5.1.3 建立有效的社區志愿服務運行機制
5.1.4 擴大宣傳力度,提高對失獨老人社區居家養老的重視
5.2 以社區照顧為輔的路徑構建
5.2.1 醫療保健
5.2.2 社會活動
5.2.3 生活照料
5.3 加強社會參與或合作
5.4 樹立失獨老人自我支持的觀念
總 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