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家庭,作為人類從事社會生活最基本的單位,在承擔生育、社會化、養老,對家庭內部成員進行物質保障和情感維系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基礎性地位。受近代西方自由、平等和權利等觀念的影響,個人意識蘇醒,成為了獨立的法律主體。
新中國成立之后建設起來的社會保障法律理論和制度也是以個體為本位理解和構建的,其中缺乏了對家庭的科學定位。目前我國正在經歷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期,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遺留問題、人口結構的變化以及外來文化、市場經濟理念對傳統家庭文化的沖擊,都使得家庭組織形態發生變化、家庭傳統保障功能弱化,進而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諸如離婚率上升、婚外戀現象的頻發、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數量增加等,影響了整個社會的穩定發展,這些問題僅僅靠家庭本身已經無力解決。將家庭作為一個整體納入社會保障法律制度,是世界各國在面對現代家庭危機時一個普遍的做法?;仡櫸覈F行有關家庭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由于缺乏先進的立法理念、指導原則以及統籌規劃,立法難以滿足目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解決現實社會中的問題?;诖?,有必要對家庭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先進域外經驗進行借鑒,在適應我國國情的基礎上,對我國現有的制度進行符合我國傳統家庭文化的、系統的、全面的完善。
本文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首先界定了現代社會中的家庭,之后對家庭社會保障及其典型模式、法律制度的價值和功能、歷史沿革以及一般規律等基本問題進行了分析,從而對家庭社會保障法律制度有一個較為完整的闡釋。第二部分通過對現階段我國立法之中有關家庭社會保障制度內容進行實證分析,結合目前制度完善所面臨的社會現實挑戰,得出我國目前制度內容存在的問題,為之后完善提供了立法重點。第三部分對法國在面對人口結構變革以及家庭功能蛻變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一套較為完善、科學、成熟的家庭社會保障法律制度進行規范分析,以期為我國家庭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經驗借鑒。第四部分響應我國在社會保障制度和家庭政策方面改革的目標,對在我國構建家庭社會保障法律制度體系提出了理念、觀念、指導原則,法律框架和具體制度內容完善建議。
關鍵詞:家庭,家庭社會保障,社會保障法律制度
目錄
摘要
引言
1.1 選題背景
1.2 研究意義
1.3 研究現狀
1.4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家庭社會保障法律制度概述
1.1 家庭
1.1.1 家庭的概念
1.1.2 家庭的結構
1.1.3 家庭的功能
1.2 家庭社會保障制度
1.2.1 家庭社會保障的界定
1.2.2 家庭社會保障制度的典型模式
1.3 家庭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理論問題
1.3.1 家庭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價值
1.3.2 家庭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功能
1.4 家庭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歷史沿革
1.4.1 家庭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演進
1.4.2 家庭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發展的一般規律
第二章 我國社會保障法律制度中的家庭社會保障
2.1 我國家庭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具體內容
2.1.1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1.2 農村五保供養制度
2.1.3 生育保障制度
2.1.4 兒童看護、保育、教育制度
2.1.5 探親假制度
2.1.6 住房福利制度
2.2 我國家庭社會保障法律制度面臨的現實挑戰
2.2.1 家庭功能的變化
2.2.2 家庭福利供給負擔加重
2.2.3 家庭制度、情感、價值的松動
2.3 我國現行家庭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評析
2.3.1 立法評析
2.3.2 制度內容評析
第三章 法國社會保障法律制度中的家庭社會保障及其借鑒
3.1 發展成熟的法國家庭社會保障法律制度
3.2 法國家庭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具體內容
3.2.1 維持基本生活津貼
3.2.2 產假和生育、撫養補貼
3.2.3 兒童看護補貼
3.2.4 兒童保育、教育
3.2.5 住房保障
3.2.6 家庭社會保障組織架構
3.3 法國家庭社會保障法律制度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3.3.1 立法借鑒
3.3.2 制度內容借鑒
第四章 完善我國家庭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思考
4.1 觀念、理念和指導原則的轉變
4.1.1 家庭社會保障觀念的構建
4.1.2 家庭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理念支持
4.1.3 家庭社會保障法律制度建設的指導原則
4.2 家庭社會保障法律制度基本框架的完善
4.2.1 憲法有關規定
4.2.2 家庭社會保障法律規定
4.2.3 家庭社會保障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
4.2.4 家庭社會保障地方性立法
4.3 家庭社會保障法律制度具體內容的完善
4.3.1 維持家庭基本經濟生活
4.3.2 完善生育保障制度
4.3.3 支持家庭照顧能力
4.3.4 發展住房基礎保障
4.3.5 設置家庭社會保障管理專門機構
結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