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農村養老方式選擇的影響要素探析
【第一章】諸暨市農村養老模式探究緒論
【第二章】農村養老方式的發展
【第三章】諸暨市養老現狀及調查情況
【第四章】養老方式選擇差異的實證分析
【結論/參考文獻】農村養老方式的關聯因素分析結論與參考文獻
摘要
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我國的人口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人口老齡化問題日漸嚴重,浙江省已經全國老齡化最嚴重省份之一,居住在農村的老人占了約三分之二,解決農村的養老問題迫在眉睫。并且長期實行的人口政策導致家庭規模呈不斷縮小,獨生子女和“少子化”家庭增多,小核心家庭和“銀發家庭”的成為普遍現象,低齡人口又由農村向城市的單向流動,加大了農村“高齡老人”和“空巢老人”的比重,而在外打工的子女無法有效照顧在農村居住的父母,家庭養老模式面臨巨大沖擊。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開始探索以房養老和以地養老的方式來解決養老問題,并逐步放開了生育政策的限制。
為了研究農村養老方式選擇的影響因素,本文以浙江省諸暨市的調查情況為例,通過單因素分析和回歸模型研究影響三種養老方式不同方面的因素,包括個人因素、家庭因素、精神觀念和其他因素。本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介紹了研究的背景、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并對國內外關于養老方式選擇的文獻進行整理和歸納;第二章首先從家庭成員供養、社會提供和自己創收三個方面闡述了農村養老方式的發展及部分原因分析,指出家庭養老是主體但比例有所下降,以離退養老金為經濟供養的社會養老比例小,并且勞動收入增加暗示著自我養老比例的增大,還包括是結合型的養老方式,指以房養老和以地養老,分析了試點實行情況及可行性,對于以地養老則舉了三個具體案例,目前看來實行效果較好;第三章,說明了諸暨市農村養老的現狀及調查所得的情況,可見諸暨市的情況與全國整體情況一致,家庭養老仍是主體但功能正在逐漸減弱,社會養老還在努力,自我養老正在逐步增加,接著說明了調查問卷的設計情況,包括調查對象、區域等,然后對所得數據進行了卡方檢驗并做了簡單的比例統計,為下文做好鋪墊;第四章建立了二元 Logistic 回歸模型,得出各個養老模式的影響因素,其中,年齡較大者、受教育程度較低者、月收入較少者以及子女較為孝順者傾向于選擇家庭養老,已參保者、受教育程度較高者、家庭規模較小者、越不贊同養兒防老觀念以及子女不孝順的的人群傾向于選擇社會養老,而身體較健康者、年齡較小者、工作穩定及工資高者以及子女不孝順的人群傾向于選擇自我養老;第五章總結了以上分析的一些結論,在如今養老制度不完善、養老機構條件較差的背景下,社會養老短時間難以大幅度增強,所以尤其應該重視家庭養老這一養老方式,此外,對于自我養老應多加宣傳和鼓勵,從案例實行效果看出未來農村或許可以普遍實行以地養老的方式。
關鍵詞:家庭養老;社會養老;自我養老;影響因素
目錄
摘要……I
Abstract……II
第一章 緒論……1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義……1
二、主要內容、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2
三、國內外文獻綜述……4
四、可能的創新點與不足……8
第二章 農村養老方式的發展……9
一、家庭成員供養的形式形成已久且仍是主體……9
二、社會提供資金或服務的形式還在發展中……13
三、靠自己創收養老的形式展現新魅力……15
四、小結……18
第三章、諸暨市養老現狀及調查情況……19
一、諸暨市農村養老現狀……19
二、問卷設計及變量選取……22
三、調查基本情況……25
第四章 養老方式選擇差異的實證分析……34
一、模型闡述及共線性診斷……34
二、二元 Logistic 回歸結果……35
第五章 結論和建議……40
一、結論……40
二、建議……40
參考文獻……43
后記……49
致謝……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