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精簡而療效卓越,故備受醫家推崇。筆者于臨證中用經方治療內科雜病,常收立竿見影之效,現擷選醫案3則,以示其用。
1柴胡桂枝干姜湯治肝炎案
王某,男,42歲,2013年3月20日初診?;颊哂幸倚筒《拘愿窝撞∈窋的?近2個月來脅肋部隱痛明顯,大便稀溏\\(日行4~5次\\),腹脹,口苦,惡心欲嘔,小便尚調,舌淡紅,苔白滑而潤,脈沉弦而緩。證屬少陽膽熱,太陰脾寒,故脅痛、便溏、腹脹并見。治當清少陽膽熱,溫太陰脾寒。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湯加減:柴胡10 g,桂枝20 g,干姜15 g,黃芩10 g,生牡蠣20 g,天花粉10 g,甘草10 g。5劑,1劑/d,水煎分2次口服,每次300 mL。
3月26日二診:服藥5劑后脅痛、腹脹大減,大便成形,舌淡紅苔薄白,脈沉弦。守原方再進3劑后諸癥皆愈。
按:本案患者因邪陷少陽,氣郁不舒,故脅肋部隱痛;膽火上炎故口苦;邪氣傷脾,太陰虛寒,故見大便溏瀉,腹脹,惡心欲嘔。此證為膽熱脾寒,故用柴胡桂枝干姜湯加減以清少陽之熱,兼溫太陰之寒。方中柴胡、黃芩清少陽之熱,疏肝解郁,干姜、甘草溫補中州以除太陰之寒,桂枝通陽化氣以化津液,天花粉、生牡蠣生津軟堅以解肝脾痞硬。本方有小柴胡湯與理中湯合方之義,善治腹痛、腹脹、脅痛、脅脹、大便溏瀉、小便不利等,已故傷寒大師劉渡舟也認為,柴胡桂枝干姜湯治療少陽病而又見“陰證機轉”者用之最恰,而本案正是少陽病又見“陰證機轉”,故用本方治之而收佳效。
2小柴胡湯治便秘案
俞某,女,35歲,2013年5月11日初診?;颊叽蟊愀山Y1年余,每3~4日一行,登廁努責,以致大汗淋漓,便后神疲乏力,伴有心胸煩悶,口苦,舌淡紅苔白滑,脈弦。是證為肝膽氣機郁結不暢,進而影響腸胃納運功能,使得中焦氣機不暢,脾胃升降失調,腸道傳導失常,發為便秘。治當疏肝膽之郁,調達氣機。方用小柴胡湯:
柴胡15 g,黃芩10 g,半夏10 g,黨參15 g,炙甘草6 g,生姜10 g,紅棗10 g。3劑,1劑/d,水煎服。
5月14日二診:患者訴連服3劑后,不僅心胸煩悶、口苦已除,而且大便也爽然而下,日解1次。原方再服3劑,后大便恢復正常。
按:人身之氣機喜調達而惡抑郁,若肝膽之氣疏泄調暢,則六腑之氣通達無阻。本案患者除便秘外,尚有心胸煩悶、口苦,切其脈弦,故診為少陽便秘。其證與《傷寒論》230條“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文義相符,故用小柴胡湯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氵口耳戈然汗出而解”。
3黃連阿膠湯治失眠案
賴某,男,40歲,2013年4月18日初診。反復入睡困難4年余,睡時多夢,心煩意亂,四肢欠溫,形體消瘦,納食尚可,二便自調,舌尖紅邊有齒痕,苔薄白,脈細。此乃心火偏亢而腎水不足,心腎水火不相既濟所致之失眠。治當交通心腎。方用黃連阿膠湯:
黃連6 g,黃芩10 g,生白芍10 g,阿膠\\(烊化\\)6 g,雞子黃\\(兌服\\)2枚。7劑,1劑/d,水煎服。
4月25日二診:患者訴服藥1劑,入睡困難好轉,7劑服完,諸癥減輕,舌尖紅邊有齒痕,苔薄白,脈細。守上方加茯苓20 g,以增強健脾除濕安神之功,再服7劑。
5月2日三診:夜寐明顯改善,舌淡紅苔薄白,脈細。處方:黃連6 g,黃芩10 g,生白芍10 g,阿膠\\(烊化\\)6 g,雞子黃\\(兌服\\)2枚,茯苓20 g,山藥20 g,山茱萸20 g。繼服5劑后諸癥消失。
按:本案所患失眠,乃心腎不交所致?;颊邭q值中年,久病失眠,耗傷陰血,致使腎水虧于下,心火亢于上,水火不濟則心煩意亂、少寐不得臥;舌尖紅邊有齒痕、苔薄白及脈細,也為心腎不交之象。是證與《傷寒論》第303條所言“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相符,故治以黃連阿膠湯滋陰降火、交通心腎,因其舌邊有齒痕,故二診后加用茯苓以健脾祛濕安神,慮其腎水素虧,故于三診時加用山藥、山茱萸以滋補腎陰。方證相符,故失眠得以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