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黑變指以結腸私膜固有層內吞噬細胞含有脂褐素的一種私膜色素沉著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病變,具有非炎癥性和良性可逆性川。當前我國對結腸黑變治療缺乏規范化醫療措施一z一。我們使用益氣養陰潤腸湯治療結腸黑變,取得滿意療效,與福松粉劑治療對照,現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設計采用隨機平行對照方法,在貴陽市息烽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選擇住院及門診患者60例;方案獲得貴陽市息烽縣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井全過程跟蹤。
1.2 隨機分組納人病例按抽簽法分為兩組。
1.3 納入標準①年齡35一75歲。②內鏡診斷、病理診斷。③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弓。
1.4 排除標準①其他疾病、證候或合\\)補癥。②已接受相關治療\\)補可能影響效應觀測指標。③伴有可能影響效應指標觀測、判斷的其他生理或病理狀況。④嚴重心、月十、IIR損害影響藥物代謝。⑤特征人群\\(孕婦、高齡、精神病、病情危篤或疾病晚期\\)。如納人前正在接受藥物治療,經過洗脫期后符合納人標準,不視為排除病例。
1.5 退出標準①未按規定服藥無法判定療效。②資料不全無法判定療效、安全性。③嚴重不良反應、井發癥,特殊生理變化等,難以繼續治療。\\(不良反應者納人不良反映統計\\)。④使用影響療效藥物。退出病例按退出時療效納人療效判定。
1.6 診斷標準
1.6.1 內鏡診斷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序效標準》大腸鉆膜色素沉著程度從淺棕色一直到深黑色不等,可見小片略微隆起區域,其中可見條索狀、乳白色線狀或者網狀鉆膜。整個腸鉆膜呈現出“豹皮花斑”或類似“檳榔”切面外觀,病變可累及一個或幾個腸段,甚可累及整個大腸。
1.6.2 病理診斷參照《中醫病證診斷序效標準》“1腸鉆膜固有層內可見大量吞噬細胞,胞漿內充滿黑色顆粒,用銀氨浸染可以對黑色素陽性反應進行檢驗。
1.6.3 中醫診斷參照《中醫病證診斷序效標準》氣1.7治療方法兩組均連續治療28d為1療程。
1.7.1 對照組福松粉劑\\(Beaufour Ipsen Industrie ,國藥準字H20130145,lOg/袋\\),lOg/次,2次/d,口服。
1.7.2 治療組益氣養陰潤腸湯,肉桂2g,甘草3g,黨參、陳皮、當歸、升麻、元參、生地黃、麥冬各lOg,白術15b,黃蔑20g, 1劑/d,水煎兩次至100mL,2次/d,飯前1h口服。
1.8 觀測指標臨床癥狀、結腸鏡療效、不良反應。
1.9 療效判定連續治療2療程\\(56d\\),判定療效。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癥狀療效:痊愈:治療1一2d排大便1次,腹脹、腹部下墜癥狀消失。顯效:治療3一Sd可排大便1次,腹脹、腹部下墜癥狀消失。有效:治療C一8d排大便1次,腹脹、腹部下墜現象好轉。無效:排大便仍需要服用清潔灌腸等藥物。結腸鏡療效:痊愈:腸鏡顯不腸鉆膜恢復正常顏色。顯效:腸鉆膜顏色明顯變淺,病變范圍明顯變小。有效:腸鉆膜顏色變淺,病變范圍變小。無效:腸鉆膜顏色加深,結腸黑變范圍打一大。
1.10 隨訪觀察隨訪30d,觀測復發率。
1.11 統計分析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值士標準差\\(x士\\)表不,組間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t險驗,計數資料采用XZ檢驗。
2 結果
2.1 基線資料
2.1 基線資料
納人樣本60例均為貴陽市息烽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住院以及門診患者,兩組人口學資料及臨床特征具有均衡性\\(P>0.05\\),見表1。
2.6 不良反應觀察過程中兩組均無嚴重不良事件。
2.7 隨訪結果隨訪30d,療效穩定無復發。
參考文獻
[1]李長鋒,工哲,張斌.結腸黑變病70例臨床分析「J}.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9,\\(06\\):123-135.
[2]任長慶,高夢先,工慧蓉.結腸黑變病16例臨床病理學研究「J}.河北醫藥,2001,\\(1\\):156-190.
[3]國家醫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4]趙進,沈強,工志勇.結腸黑變病的臨床及病理\\(附7例報告\\)[J].寧夏醫學雜志,2010,\\(03\\):190-199.
[5]薛玲瓏.結腸黑變病24例臨床病因分析「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9,\\(06\\):123-170.
[6]拓西平,周俊.老年便秘331例服瀉藥與結腸黑變病關系的臨床分析「J].實用老年醫學,2010,\\(04\\):145-150.
[7]姜勇,陳代云,李傣媛.結腸黑變病30例臨床病理分析「J}.診斷病理學雜志,2009,\\(O1\\):20-30.
[8]史仁杰,潘良富,周曉自.結腸黑變病15例診斷分析「J].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0,\\(O1\\):15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