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社會論文 > > 中國傳統山水文化研究概述
中國傳統山水文化研究概述
>2023-12-06 09:00:00


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熱愛偉大的祖國,是中華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情懷。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以自己的祖國有如此之多的好山好水而自豪,至圣先師孔子說過“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對祖國大好山河的熱愛,是中國人民所共有的價值觀和審美觀,由此而派生出的山水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山水文化所包含的山水崇拜、山水詩、山水游記、山水畫等內容,也為豐富中華文化、創造精神文明作出了貢獻。

我們偉大的祖國,土地遼闊,山河壯美。黃河、長江,奔騰萬里,喜馬拉雅山、天山,雪峰高入云端。更有五岳競秀,黃山奇峰,漓江。清流,其它名山大川,比比皆是。秀美的山河,孕育了豐富多彩的山水文化,和五千年的文明交織在一起,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神財富。山水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傳統文化中的寶貴遺產,山水文化中蘊含的博大精深的精神內涵,也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創新,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營養。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全民文化素質的今天,加強對山水文化的研究,已經成為學界的重要課題和義不容辭的任務。

一、山水崇拜

中華民族酷愛大自然,祖祖輩輩和大自然和諧相處,在狩獵時代,古代先民就以山上的野果和野獸充饑。大自然給古代先民帶來生活和生產資料,帶來健康,子孫的繁衍生息和安康。所以古代先民感恩大自然,敬畏大自然,崇拜大自然。大自然為人們提供的生活環境,就是山河和水。俗語說:上山砍柴燒,下水打魚吃。山水為人們奉獻出無窮無盡的資源,在古代先民的心目中,山水皆有靈性。

宗教沒有產生之前,古代先民的崇拜對象十分廣泛,“泛神論”的思想支配著人們的信仰,除了敬天、敬地、敬鬼神之外。山水也是他們敬仰的對象。

在火山爆發,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面前,或者是突發山火,在密林中迷失方向的時候,更增加了先民對山水的恐懼感,由于不能科學的解釋不可抗拒的災害發生的原因,先民們便把這一切都歸結于神的力量,于是對山神、河神的崇拜就自然產生了。

在中國傳統民俗信仰中,每座山皆有山神,每條河皆有河神,并且建有廟宇、塑有神像,逢年過節,都要對這些山河之神舉行祭祀活動。

對山水的崇拜也反映在古代哲學思想里,集中了先秦時期我國古代思想成就的《周易》,把天地分為陰陽矛盾的雙方,這就是乾坤。乾坤又生成雷、風、水、火、山、澤,統稱為八卦。八卦相生相克,才有了自然萬物。由此可見,古人已經把山水置于極高的地位。

《易經》中“河圖洛書”的記載,說明了自有文字可考的歷史以來,我國古代先民就認為河之神靈能預示吉兇?!妒酚洝分?,西門豹治鄴,破除為河仙娶婦的陋制,則反映出當時人們已經在思考如何能與河神和諧相處?!冻o》中屈原的《 湘君》、《湘夫人》和宋玉的《高唐賦》以及后世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植的《洛神賦》,都以夢幻的境界,華美的語言和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歌頌了山水之神,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篇章。

我國古代封建統治者認為,名山巍峨,能夠通天,傳達神的旨意,代表神的意志。所以,據《周禮》記載,自商代開始,君王就有祭祀五岳的活。

五岳就是我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北岳桓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其中泰山為五岳之首。為了證明自己是神權天授,借以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自秦始皇開始,還對泰山進行封禪,并刻石頌德,企圖流芳百世,并希望以此得到上天的護佑。于是自秦以后,百代君主都對泰山封禪,而自漢代開始,更把封神祭祀活動擴大到五岳,成為帝王巡游的主要活動,把對山水的崇拜推向極致。

佛教傳入中國后,迅速在我國蔓延,到南北朝時達到鼎盛,所謂“南朝三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雖經滅佛運動,但由于佛教影響已經深入人心,所以寺院仍遍布全國,名山皆既有名剎,于是便有了香火最旺的“五大佛教名山”之說,即峨眉山、五臺山、普陀山、九華山、梵凈山。經過歷代信徒的傳說附會,認為這無座名山分別是普賢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地藏菩薩和彌勒菩薩的道場,使人們對山水的崇拜又增加了新的內容。

文明初創時期,為了表現對山水的崇拜,我國遠古時代的先民就在懸崖峭壁上用極其概括洗練的筆畫,刻繪了很多反映當時狩獵、祭祀等活動的巖畫,存留最早的一處,當數現今江蘇省連云港市將軍崖巖畫稷神崇拜圖。文字出現以后,刻在石壁上的文字稱摩崖石刻,自秦始皇泰山刻石開始,中國歷代名人和文人雅士也就有在天然石壁上題款刻石的傳統。自南北朝開始,由于佛教的興盛,石刻佛像也遍布于名山大川,如北方的龍門石窟和南方的大足石刻。這些石刻文字和造像都具有珍貴的藝術價值和史料價值,同時也為秀美的山川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內涵,成為后世游客觀賞的對象,更為這些本來就深得人們喜愛的山水增加了靈性。

二、山水詩

“詩言志”,人們對山水的崇拜必然要以詩的形式反映出來?!对娊洝防锞陀懈桧炆酱ǖ脑娋?,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薄八^伊人在水一方?!薄皾h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p>

都以山川寄托美好的情懷。而《楚辭》中更有對山鬼、湘君、湘夫人等山水之神形象的直接描繪,漢魏詩篇中,也有關于山川的歌詠,如《燕歌行》中“語卿且勿盼,水清不自見?!薄讹嬹R長城窟行》中“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薄端某罡琛分小拔宜假庠谔?,欲往從之梁父艱?!薄堕L歌行》中“北川東到海,何時復兮歸?!薄妒酚洝分兴d“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薄都残霸姸住分小昂忧宀豢少?,人命不可延?!薄抖谈栊小分小吧讲粎捀?,海不厭深?!钡鹊?。

真正使山水詩成為一個流派,并且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還得歸功于東晉的謝靈運。

謝靈運把山水作為詩的獨立題材和獨立的審美對象,開啟了詩的新的表達方式和新的詩風。西晉的陶淵明的田園詩中也不乏有山水題材的詩作,“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久在樊籠,復得歸自然?!笔撬膬刃淖非?,再如“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p>

“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蓖茲u高鳥,臨水愧游魚?!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倍际请y得的佳句。但論及對山水詩的貢獻還是應該首推謝靈運。當然,謝靈運的山水詩是受了他的叔父謝混的影響,謝混的《游西池》是匯集筆力專門抒寫山水的一代佳作,謝靈運沿著他的方向繼續發揚光大,才確立了山水詩在詩壇上的地位。

謝靈運的風格明快的山水詩脫胎于枯燥乏味的玄言詩,玄言詩以老莊哲學詮釋江南山水之美,有些不大相稱,更無成就可言。而山水詩的清新之風竟能化腐朽為神奇,這是文學創作中的嬗變,也代表著改變了的社會地位的士族不得不面對現實的一種無奈。謝靈運的山水詩的代表作有《登池上樓》、《過白岸亭》、《石壁精舍還湖中作》和《石門巖上宿》、《登江中孤嶼》等,主要描繪了江南永嘉一帶的山川秀麗的風光。由于受玄言詩影響太深,謝靈運的山水詩主題比較模糊,帶有一些空靈的神秘感,語言也比較艱澀,這當然反映了他當時的苦悶心情和矛盾心理,以及對現實生活的消極態度。但是,散見在他的多篇山水詩作中,仍有不少傳之后世的佳句,如“云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薄敖鼭句该苁?,遠山映疏木?!薄俺靥辽翰?,園柳變鳴禽?!薄鞍自票в氖?,綠筱湄清漣?!薄懊芰趾嗲?,遠峰隱半規?!薄耙皶缟嘲秲?,天高秋月明?!薄按和砭G影秀,巖高白云見?!薄懊髟抡辗e雪,朔風勁且衰?!边@些詩句極富表現力,為后世山水詩句的創作提供了范例,豐富了山水詩的創作手法,對山水詩的發展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在文學史上和謝靈運并稱“二謝”的另一位山水詩人謝朓,也為后人留下了不少佳作。

唐代是我國古典詩歌的鼎盛時期,山水詩在唐詩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初唐四杰中的王勃,就有“長江悲已漬,萬里念將歸。況復高風晚,山山黃葉飛?!钡脑娋?,豪放而悲涼。而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比娨詴r空交錯的手法,描繪了長江的壯闊、雄渾和永恒,是以山水為題材的佳作。陳子昂的“巴國山川盡,荊門煙霧開?!睔馄呛甏?,是初唐律詩中不可多得的山水詩作。

宋唐時期,由于老莊隱逸思想和佛學的超脫風氣的盛行,加之社會安定和詩人閑適生活,使山水詩重新在詩壇上大放異彩,代表人物主要有孟浩然和王維。孟浩然是一個旅游家,他的很多詩作都取材于游歷途中,如“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薄疤爝厴淙羲j,江畔再如月?!薄熬G樹春邊合,青山郭外斜?!薄耙皶缣斓蜆?,江清月照人?!薄鞍嗽潞?,涵虛混太清?!薄皻庹粼茐魸?,波憾岳陽城?!钡仍娋?,極具描繪性。而王維的山水詩,自然而脫俗,恬淡而清幽,把山水詩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園?!薄敖魈斓赝?,山色有無中?!笔謮衙?,而“空山不見人”,“深林人不知”,“澗戶寂無人”更把讀者帶入一個超脫的意境中。王維山水詩的最具代表性的佳作《山居秋溟》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鼻逍滦沱?,恬靜優美。蘇軾所評“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真是評得恰到好處。

詩仙李白在山水詩方面也有不少傳世之作,如《蜀道難》、《望廬山瀑布》、《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關山月》、《望天門山》、《獨坐敬亭山》、《早發白帝城》、《江上吟》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山水詩篇。

而詩圣杜甫的《絕句四首》、《登岳陽樓》、《望岳》、《登高》、《旅夜書懷》、《秋興八首》、《醉歌行》、《暮江吟》、《春題湖上》、《長相思》等也都為山水詩增添了宏偉的篇章。詩史白居易的詩作雖然專注于民間疾苦,但在山水詩方面也有不少力作,如《琵琶行》中關于江水秋月的描寫,以及諸如“日沉紅有影,風定綠無波?!薄耙坏罋堦栦佀?,半江瑟瑟半江紅?!薄帮L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復夜霜?!薄帮L翻白浪花千片,雁點青天字一行?!薄叭粘鼋t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薄八膳派矫媲е卮?,月點波心一顆珠?!薄般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倍际悄捴巳丝诘拿?。

唐詩中關于山水的佳句,可圈可點的還有岑參的“一川碎石大如斗”,錢起的“江上數峰青”,杜牧的“二十四橋月明夜”,李商隱的“桐花萬里丹山路”,韓愈的“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李賀的“燕山月似鉤”,賈島的“云深不知處”,劉禹錫的“白銀盤里一青螺”,“九曲黃河萬里沙”,“沉舟側畔千帆過”,韋應物的“野渡無人舟自橫”,王之渙的“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柳宗元的“千山鳥飛絕,萬經人蹤滅”,溫庭筠的“萬頃江田一鷺飛”,“江山柳如煙”,劉長卿的“萬里望孤舟”,元稹的“駕浪沉西月,吞空接曙河”,皮日休的“萬頃湖天碧,一星飛鷺白”,韋承莊的“山遠疑無樹,潮平似不流”,杜審言的“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張繼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志和的“西寨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等等,不可勝數??傊?,山水詩是山水文化在詩歌創作中的豐富而多姿多彩的生動寫照。篇幅所限,宋詞以后的歷代山水詩詞就不一一贅述了。

三、山水游記

人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川,自然就有記錄山水秀美的文字,于是以描繪祖國大好河山為題材的一種文體--山水游記便出現了。西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詩并記》可以看作是在文學史上出現最早的山水游記,雖然有詩有文,但仍可把它看作是一篇游記來讀。陶淵明在這篇短文里為我們描繪了桃花源式的樂土,很多學者認為這只是抒發了作者的理想,甚至是“小國寡民”的空想,現實中并不存在。這些說法十分牽強,戰亂年代,百姓去人跡罕至的地方避亂,并不少見。據考證,作者描述的湖南桃源有座綠蘿山,山下有綠蘿潭,沿潭乘舟西去可達綠蘿江,江邊有座桃花山,山腰有桃源洞,洞處兩峰之間,有天然石橋架于泉上,泉匯至小潭即為桃花潭,沿橋即可進入洞內一片開闊的世界,青山綠水,田園相連。據此可見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并非單憑想象,而確實有描繪的對象和實景。至于文中反映的思想,是對豪強和戰亂的否定,代表人民的意愿,因而是值得肯定的。

最早出現的山水小品可以上溯到南北朝時梁代陶宏景的《答謝中書書》“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如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具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谷頹,沈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奇者?!币约皡蔷摹杜c宋元思書》“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眳蔷€有《與施從事書》、《與顧章書》,雖然都是屬于短札的形式,且用駢體,但描繪景色,清新如畫,可以和二謝的山水詩媲美。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的《江水注·巫峽》篇是出現的比較早并且比較完整的山水游記,這是一篇散文,雖然只有二百來字,但把長江三峽的奇峻和江水的流急,以及四時景色的多變描繪得淋漓盡致。他的這篇山水游記不但直接影響了李白的詩作,并且也為唐代柳宗元、宋代蘇軾的山水散文開了先河。

在山水游記方面柳宗元是一位多產的散文家,他的“永州八記”自成系列,即:《始得西山宴游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 》、《石洞記》、《小石城山記》,篇篇雋永,字字珠璣,寫景生動,格調清新。雖然是借假山水的游覽,以派遣心中的郁悶,將美好的志趣,寄寓與山水之間,但給讀者留下的,卻是對山水美景的欣賞和陶醉。

宋代是山水游記比較繁榮的時期,大家輩出,佳作林立。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雖然只是憑著一幅山水畫卷臨寫的,但由于作者的妙筆生花,憑著對自己年輕時曾在洞庭湖邊生活的積累,加上超凡的想象,竟把煙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湖寫得出神入化,氣象萬千,令人嘆為觀止。其它如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蘇軾的《赤壁賦》、《石鐘山記》,晁補之的《新城游北山記》、陸游的《入蜀記》、沈括的《雁宕山》等佳作,皆搖曳多姿,是山水游記中的典范之作。

宋代以后,山水游記日漸衰微,明代唐順之的《任光祿竹溪記》、袁宏道的《滿井游記》、徐宏祖的《游黃山日記》、張岱的《西湖七月半》、徐霞客的《游黃山記》、方苞的《游雁蕩山記》都是游記中的佳品。而不得不提的是,我國現代園林建筑大師、同濟大學教授、博導陳從周先生的游記散文集《說園》、《書帶集》、《青苔集》收集了先生的山水游記近百篇,皆為現代山水游記的典范之作。先生不僅親自指導設計修復建造山水園林,并且致力于整理我國山水園林的文化遺產,在理論上更是屢有建樹,享譽海內外。先生已經仙逝,生前曾與筆者有一段文字之交,這篇淺文,也算是對先生的紀念吧。

四、山水畫

山水畫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獨樹一幟的奇葩,在世界藝術史上絕無僅有。西方的油畫、水粉和水彩畫中雖然也有風景畫,但像我國的國畫這樣單獨把山水作為創作題材,并成為一個畫種,包含多種流派和風格,匯集多樣創作手法的繪畫藝術,只有中國才有。這是我國的國粹,也是中華民族對世界藝術寶庫的偉大貢獻。

伴隨著對大自然和山水的崇拜意識,新石器的河姆渡文化,開始有了用線條和圖案方式記錄自然景象的行為。仰韶文化中的幾何裝飾已有了對稱、變形的手法,滄源文化開始以巖畫的形式反映古代的農耕生活及自然環境,在陶器上也有了漁獵的圖案,說明當時的人們在 努力表達著人與自然的關系。青銅時代的器物上,出現了山水圖案及紋飾。

而漢代出土的熏香爐,就有一種是對山水的形體直接的描摹。

據考證,我國史料上記載最早的畫家為一位才女--畫嫘,她也可以稱為山水畫的祖師。據《漢書》、《畫史會要》等文獻中記載,畫嫘是舜的妹妹,《列女傳》還稱她“造化在心,別具神技”.春秋時期的曲阜石刻《庭院圖》中已經有立體構圖的創作手法,而漢代畫像磚的《收獲戈射圖》開始把意境作為藝術表達的目的,是山水畫的最初萌芽。在以后出土的墓葬壁畫里,都有表現山水的畫面,但是僅作為人物活動的陪襯,也沒有單獨成為一種畫種。真正使山水畫登堂入室,開始作為一個單獨的門類出現的是東晉的畫家顧愷之,把山水畫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他不但是一個優秀的山水畫家,為后世留下了精美的《洛神賦圖》和《女史箴圖》,而且首開畫論的先河,他的《畫云臺記》是山水畫理論的奠基之作。而真正建立起中國山水畫理論體系的是宗炳的《畫山水序》和王微的《敘畫》,這兩篇文章確立了山水畫的透視原理和空間視覺原則,對后世的山水畫創作影響十分深遠。

山水畫從一開始就深受山水詩的影響,山水畫從開始出現就和山水詩結下了不解之緣,雙雙成為中國山水文化的并蒂蓮。國畫歷來就有在畫上提詩的創作傳統,很多山水畫家的創作靈感都是從山水詩中得來的,而且兩者的有機結合,相得益彰,也是雙方都追求的目標,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被視為詩和畫的最高境界。山水畫受山水詩的影響極深,在創作思想上都追求空靈、寧靜、超脫,反映了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哲學觀念。在布局謀篇上都講究“留白”, 詩追求“此時無聲勝有聲”,畫追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留白”就是留給欣賞者以更多的想象空間和思考余地,以到達審美客體和審美主體的高度統一。另外,古代詩文傳統的“氣韻”之說也給山水畫創作極為深刻的影響,所以中國的山水畫被稱作“文人畫”,很多山水詩人又同時是山水畫家,比如王維。

早期山水畫創作中,起領導地位的是隋代的畫家展子虔以及他的代表作《游春圖》,在他的筆下,春天的山川萬木爭榮,峰巒滴翠,青草茵茵,一派生機,而山水畫的基本創作方式散點透視法也在這副畫作里得到反映。他的這幅佳作是我們目前能看到的歷史最為久遠的唯一一幅山水畫。后世的很多畫家對山水畫的創作理論不斷加以豐富,荊浩在《筆法論》和《山水節要》中指出:山水畫的創作要師法自然,“以真為師”;在技法上,他提出了勾皴結合的運筆方法;在構圖上,他提出了重疊透視的全景模式;在評價上,他提出了“氣質俱佳、六要齊全、二病全無、四品具備、且具天成”的佳作標準。后世山水畫家在他的基礎上,通過創作實踐,總結出山水畫作特有的不同皴法,如披麻皴、斧劈皴、雨點皴、卷云皴等共達十六種之多。此后山水畫創作技法從青綠山水開始,又出現了金碧山水、沒骨山水、淺絳山水、波墨山水、米點山水等技法。中國傳統文化歷來就有“書畫同源”之說,書法藝術的用筆技法對山水畫也有很大影響,使山水畫法更加多姿多彩。在題材上有大堂山水和山水小品之分,前者為全景式的層巒疊嶂,后者為特寫式的山水一角。風格也多種多樣,在不同歷史時期還出現了很多不同的流派。

隋唐時期,山水畫已經發展到成熟階段。盛唐時期,以吳道子為代表的畫家以洗練寫實的筆法把山水畫提升到一個新水平,這一時期的佳作有李思訓首創的金碧山水畫《江帆樓閣圖》。而在中晚唐時期,又出現了水墨山水,拓展了山水畫的表現力。

到了五代和宋初,一批優秀的山水畫家更把山水畫的創作提高到了一個頂峰,傳世之作有關仝的《關山行旅圖》和董源的《瀟湘圖》。這一歷史時期山水畫還分成了南北兩派,北派以荊浩、關仝為代表,南派以董源和巨然為領軍人物。到了北宋時期,又發展為以李成、范寬為代表的中原畫派和以郭熙為代表的院體山水畫,名作有范寬的《雪景寒林圖》和李成的《讀碑窠時圖》。而在北宋晚期又出現了米點山水和青綠山水,以及南宋四大家為代表的南宋院體畫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和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這一時期山水畫史上的不朽作品。元代的四大家對山水畫發展的最大貢獻就是完成了山水畫中“詩、書、畫”的協調統一,使三者成為一幅佳作中不可缺一的元素,最終形成了畫作、落款、題詩、矜印、裝裱的全息山水畫固定模式,影響直至今日,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明中期出現的吳門畫派注重寫實和構圖的觀賞性,把山水畫提高到又一新的境界,代表作有沈周的《廬山高圖》。明末董其昌把書法創作的法則引進山水畫的創作,而清代以后,另一位山水畫大師石濤則強調注重自然。歷代山水畫創作的理論和實踐為近代山水畫家黃賓虹、李可染等對現代山水畫的創新提供了扎實的基礎。懸掛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巨幅山水畫《江水如此多嬌》是現代山水畫的鼎力之作。

山水畫不僅展現了祖國大好河山的自然美,也同時反映了中國人民的自然觀和審美意識、生態意識和環保意識,為豐富中華傳統山水文化的內涵增加了光彩。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盡折腰?!惫磐駚?,多少英雄豪杰、仁人志士,為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更加壯美,而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抒寫出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英勇奮斗的歷史,值得人們永遠懷念。祖國的錦繡河山象征著華夏兒女自尊、自立、自信和自強的精神,是中國民族之魂的象征。今天,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建設美好中國而繼續著前人未竟的事業,習近平主席反復強調,我們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表現了我們黨十分看重自然環境,重視環保,治理污染和實現美麗中國的決心,使我國的山水文化有了更高的層次和更新的內涵。為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對我國特有的山水文化進行認真整理和研究,必將加強民族的自信心,鼓舞人民的斗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游國恩, 王起, 蕭滌非, 季鎮淮, 費鎮剛。中國文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2] 劉盼遂, 郭預衡。中國歷代散文選[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3] 錢理群,戴明賢,封孝倫。 貴州讀本[M].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2003.
[4] 高亞彪, 吳丹毛。 在民族靈魂的深處[M]. 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5] 陶文鵬,韋鳳娟。 靈境詩心-中國古代山水詩史[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6] 王伯敏。山水畫縱橫談[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13.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