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提起英國,人們自然聯想到白金漢宮、大本鐘、泰晤士河畔等的美麗風光;籠罩倫敦的大霧、常年陰雨連綿的氣候;蜚聲中外的莎士比亞戲劇和保留至今的君主立憲制政體等。然而,在這些粗淺的文化印象中,那些身著禮服、頭戴禮帽、手中拎著雨傘信步走在街上的傳統英國紳士形象讓人尤其印象深刻,而其高傲、矜持的一面仿佛也成為了英國民族性格的代名詞。
英國有著至今令她的國民引以為豪的美譽--紳士的國度。人們也往往用“紳士風度”來形容和概括英國人所有的價值觀和文化傳統。
2 紳士風度及其主要特征
紳士風度確是英國文化的一部分。追溯其歷史,它是英國統治階級為鞏固統治長期培育建設的文化思想體系,其實質是“英國民族精神的外化,是英國社會各階層在向上流社會看齊的過程中以貴族精神為基礎,融合了各階層的價值觀而形成的。
這種融合是一種長期的過程,它既非貴族精神的完全翻版,也不是中產階級或勞動人民價值觀念的集中體現?!保ㄥX乘旦、陳曉律,2003:300)從這段定義來看,紳士風度本質上是一個高度社會化、等級化的階級概念,代表了社會中下階層在現代化進程中積極向上層社會看齊的一種愿望和具體行動。久而久之,在各種價值體的融合過程中形成了一種社會風尚,雖然并未名文規定,卻潛移默化地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行事準則,并最終形成了人們共同認可的紳士風度?!凹澥匡L度已經不是哪一個階級的專利了,而是全民族共有的一種特征,它會很容易把英國人與其他民族區分開來?!保ㄥX乘旦、陳曉律,2003:311)所以,紳士風度實際上是紳士文化的精神內核,濃縮了英國人的國民性格和民族精神。
首先,紳士風度強調公平合理的競爭原則,不論是在商業、政治或其他帶有競爭性質的場合,都應以良好的運動員風格來競爭。紳士們堅持不欺騙、不說謊、光明磊落、不搞暗箱操作。
其次,言行處事應該盡量減少主觀色彩的摻雜,一切以理性為出發點。這種自持的情緒體現在工作上則要求人們遵循良好的職業操守,反對通過權錢交易獲得不正當的利益。在政治上則要求人們以冷靜、理智的態度處理政務和政黨的內部紛爭。在人際關系上,這種客觀的標準往往讓人形成錯誤的文化假象,即英國人冷漠、內斂和矜持。第三,紳士風度還應表現為堅忍不拔、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
可以看出,這一品質還體現著中世紀騎士精神的蔚然遺風。最后,紳士風度還強調自尊自立和自我奮斗的精神。不單單是英國紳士,普通的英國國民也認同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無論一個人出身多么卑微,他都可以通過自身的勤奮和努力干出一番事業,通過社會地位的提高擠入上流社會,而這一點也是中產階級精神的濃縮。由此可見,“紳士風度確實是融合各個階層價值取向的一種民族風度?!保ㄥX乘旦、陳曉律,2003:312)
3 紳士風度的形成
紳士風度的形成可以從兩個維度進行考慮:首先,靜態地考察紳士風度的形成,即追溯其形成的歷史成因;其次,以動態、歷時的眼光看紳士風度如何在各個階層的共同努力下進行融合與演變。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國民性格及民族文化的形成絕非偶然,而是多種主客觀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其中包括歷史發展、地理氣候環境、社會結構、宗教傳統、人文背景等。
就英國而言,其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英國人保守、內斂、獨立和安于現狀等性格特點。
3.1 紳士風度形成的靜態分析
從地圖上看,整個英國由北愛爾蘭島、大不列顛島和眾多小島嶼組成,一條淺淺窄窄的英吉利海峽將其與歐洲大陸孤立開來。正是由于這道天然的地理屏障,英國人長久下來形成了很強的大陸情結與島國意識,其思維模式也與歐洲大陸國家的人們大相徑庭。生活方式上,英國人珍視傳統、重視經驗,喜歡固有的生活模式,不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具體到人際關系的處理上則給人以冷漠、矜持、內斂的感覺,這些都是紳士風度的主要特征。其次,英國自封建社會沿襲下來的等級制度、國民濃厚的階級意識以及金字塔式的社會結構,造就了社會中下層人民迫切改變其社會地位,踏入上流社會的強烈愿望。這種社會各階層間思想、價值觀的相互碰撞和融合成為了紳士風度的主要文化驅動力。
3.2 紳士風度形成的階級分析
紳士風度本質上反映了社會各階層價值觀念的互動,并不是某一特定社會階層的專利,其形成也并非一勞永逸,而是隨著社會各階層的發展而在內部進行各種觀念的重組,從而形成一套帶有各個社會階層印記的文化概念。所以,除了挖掘孕育紳士風度的自然和文化土壤外,還有必要對紳士風度的形成進行階層分析。紳士風度作為各個社會階層相互作用的共同體,雖然并非貴族精神的絕對翻版,其內核確是貴族精神的繼承。
3.2.1 貴族精神
近代英國的社會結構呈金字塔狀,塔的頂端是國王,從上往下依次是貴族、鄉紳、市民、工農等?!敖鹱炙降纳鐣Y構本身是固定的,但各個社會階梯上的人則有可能憑自己的努力進入高一級的階梯,社會的垂直流動性比歐洲大陸各國都容易得多?!保ㄥX乘旦、陳曉律,2003:265)由此,較大的社會流動性為紳士風度的形成提供了可能,而深入人心的等級觀念與英國人對于貴族生活的向往則加快了紳士風度的形成。英國的貴族起源很早,可追溯到盎格魯 - 薩克遜時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由于其政治、經濟和兩者衍生的文化優勢使得貴族成為社會的主導階級,貴族精神成為英國社會主導的價值觀和參照系。貴族們的生活方式成為中下階層效仿的藍本,其言行也起著表率作用。在這種歷史背景下,“貴族不僅意味著一種地位和頭銜,也意味著社會的一種追隨的目標?!保ㄥX乘旦、陳曉律,2003:282)當貴族由觀念到行動的追隨成為社會普遍的價值取向時,貴族本身對于自己所擔負的社會角色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自覺性。為了滿足中下階層對其寄予的社會期望,貴族們會更自覺地規范、監督自己的言行舉止,久而久之便積淀成了“貴族精神”.
貴族精神的首要特點為騎士精神,表現為勇敢尚武、光明磊落和對情人的崇拜??梢钥闯?,紳士精神的部分特點即來自于此。其次,貴族們有著強烈的自立精神和欲望。這種由其強大的經濟背景生發而來的精神不但體現在紳士風度上,還成為英國民族性格的重要標志。貴族精神的第三個特點是強烈的主人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這雖然出自貴族階級自身的利益,卻使得“關心政治”成為英國民族的普遍愛好。最后,對知識和文化的推崇對紳士精神的培養和其后紳士教育體制的建立產生了重要影響。
3.2.2 中下階層的社會融合
英國金字塔式的社會結構和悠久的貴族傳統使得無形的等級觀念深入人心。不同的階級使用不同的語言、身著不同的服飾、出入不同的場所、接受不同的教育。工業革命后,英國產生了一批新興的中產階級,他們憑借個人勤奮和才智創造了大量財富,但在社會地位和政治權利上卻遠不如貴族階級。于是,中產階級借工業革命的歷史浪潮相繼樹立起經濟和政治優勢后,便將目光投向當時英國社會的主流文化--貴族文化。日常生活上,他們也處處以貴族鄉紳的生活方式為模板,從模仿貴族階層的家居擺設到閑暇活動再到其從事的經濟活動。正是這些中產階級在推動社會階層的流動和融合、傳播紳士風度和精神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如果紳士風度的形成來源于貴族階級的思想自覺性與中產階級為在文化話語權上擁有一席之地而共同努力的結果,那紳士精神在全社會范圍內的廣泛傳播和延續則還需要第三階級的參與,即下層階級。中產階級將“向貴族看齊”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和奮斗目標,而這種風氣也同時感染著下層勞動人民。
下層勞動人民既沒有貴族階級沿襲的政治、文化優勢,也沒有中產階級的經濟優勢。隨著與上層階級的經濟矛盾日益尖銳,同時目睹了中產階級靠個人奮斗和勤儉成為“新富一族”,下層勞動階級擺脫束縛的渴求變得越來越強烈。一方面,普通工人開始通過成立各種組織來表達他們的經濟訴求;另一方面,他們開始重視讀書,重視學習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所以,英國的階級融合是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結果。正是在這種下層模范中層、中層模范上層的大背景下形成了全民紳士化的局面,“作為英國民族特色的所謂‘紳士風度',就是在這種模仿中形成的?!?/p>
4 紳士風度的現代化
從英國歷史的發展進程看,紳士風度似乎可以定格在幾個坐標點上,分別是中世紀以貴族文化為主導價值觀的統領期,維多利亞時代紳士文化的興盛期和工業革命時期紳士風度的整合期。但兩次世界大戰后,紳士文化卻開始衰落,紳士精神日漸式微,傳統意義上的紳士更是難以尋覓。其中,一個典型的案例就是獵狐運動。獵狐運動在英國風行六百余年,被看作紳士的標志性運動。2005 年初,英國議會頒布了一項法案,禁止人們再從事這項古老的紳士運動,英國紳士的生活方式從此正式宣告終結。盡管如此,紳士風度的精神內核卻并未消失,反而伴隨著現代化的進程被賦予了新的涵義。同任何的傳統文化元素一樣,紳士風度也經歷了繼承與保留,發展與革新。傳統紳士的生活方式由于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而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但其生活禮節、品味愛好和核心價值觀卻在時間的磨礪下散發出更為恒久的魅力。
現代社會是一個物質繁榮、通訊發達、競爭殘酷、個性解放、各種價值觀相互碰撞的大熔爐,任何的傳統都有可能在這種開放的環境下遭受挑戰、質疑乃至徹底的顛覆。自中世紀以來的紳士文化也卷入到這場現代化的浪潮中?,F代紳士風度繼承了傳統紳士文化的精髓,包括得體的舉止、高雅的藝術修養、自由的思想、公平合理的競爭原則、勇敢的騎士氣概和務實的精神。
另一方面,紳士風度的古典含蘊逐漸削弱。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貴族階級內部出現了分化和沒落。而 20 世紀初興起的婦女解放運動則顛覆了女性在傳統紳士文化中被賦予的劣勢的社會角色??梢哉f,傳統紳士文化在經歷了現代化的“分娩陣痛”
后反而更切合當代人的精神需求了。
5 紳士風度的“精神困境”
紳士風度的現代化雖然經過自身的改革變得更具包容力和適應性,但要完全擺脫其自身弊端的束縛,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還有待時間的見證。紳士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對理性主義的推崇,即保持情緒的自持,減少言行中摻雜個人主觀情緒。
這一方面造就了英國冷靜、保守、淡漠的國民性格,另一方面抑制了個人感性空間的發揮,進一步阻礙了想象力的培養,使得整個國家偏于保守、處于缺乏創新的文化氛圍中。尼采就曾批評過素以紳士文化著稱的英國人根本不懂得“創造的力量和審美良知”.這種主導的價值觀對于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發展都是不利的。其次,紳士風度對“高雅”的追求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了庸俗化、物質化傾向。作為有良好修養的紳士,對于高雅的藝術文學追求本無可厚非,但要達到這一境界需要時間的積淀,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也并非靠外在的裝飾能完成的。另外,英國教育也受到高雅風尚的感染,表現為重文輕理,重理論輕應用。這種失衡的人才培養模式嚴重影響了英國經濟的發展和科技進步。最后,紳士風度倡導的安逸的生活理念和閑暇生活也與現代社會激烈的競爭氛圍相沖突。
6 結語
紳士風度并非某個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而是與英國的發展史并存。紳士風度的形成主觀上體現了中下層階級對貴族階級的向往與追求,客觀上卻是英國社會各個階層文化價值觀的相互融合。對紳士風度的形成進行歷時地研究有助于了解英國社會的階級構成和英國發展史,而探索紳士風度的核心精神有助于了解英國民族性格特點,縮短對英國的文化認知差距。紳士風度,作為英國傳統的文化體系之一,在其現代化過程中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保留紳士文化的精神內核的同時思考如何揚長避短,對這種精神遺產進行現代化的改造,使其更具文化活力。
參考文獻:
[1] 蔡 穎 . 淺 議 英 國 的 紳 士 文 化 [J]. 湖 州 職 業 技 術 學 院 學報 ,2007(2):43-46.
[2] 錢乘旦 , 陳曉律 . 英國文化模式溯源 [M]. 上海 :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3.
[3] 王虹 . 當代英國社會與文化 [M]. 上海 :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3.
[4] 吳友富 .“英國紳士文化及其衰弱--從文化視角探析英帝國的衰落”[J]. 外語與文化研究 ,2005.
[5] 閻照祥 . 英國貴族史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2000.
[6] 袁方 , 武溥行 . 英國人 [M]. 西安 : 三秦出版社 ,2003.
[7] 田學軍 , 等 . 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紳士文化研究 [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 : 社會科學版 ,2013(5)。
[8] 余靜遠 . 漫談“士”文化 [J]. 旅游縱覽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