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社會論文 > > 禪宗與日本文化的淵源分析
禪宗與日本文化的淵源分析
>2024-04-09 09:00:01


禪宗對日本文化的影響是巨大和深遠的。川端康成①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 曾在瑞典科學院發布了他的銘文《我在美麗的日本》,文中他引用了數位日本古代得道高僧的詩詞,抒發了自己對日本民族獨特的審美體驗,而貫通其中的重要審美理念即是“禪”.他對禪與日本文化的淵源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一、禪宗的基本概念與日本禪

“禪”的概念來源于禪宗。 作為佛教的宗派之一,禪宗于公元 12 世紀,經由當時的中國宋代傳入日本。

其傳播得益于諸多赴宋求法的日本僧侶榮西、 道遠等,他們通過在中國長年求法學習,攜帶大量經文、教義及中國法師的口傳心教,回國后結合本國原有的佛教,加之自己多年的參禪心得,形成了有別于中國的日本禪宗,與凈土宗、日蓮宗等土著佛教宗派,并稱為“鐮倉新佛教”.可以說,從這一時期開始,作為外來文化的佛教逐漸日本化、本土化,從而逐漸被日本文化消化與吸收,為日本文化奠基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而禪作為重要的理念,深入文學藝術及日常生活中,則是在鐮倉時代(1192-1333)之后的室町時代(1336-1573)。 禪,之所以在這一時期被社會普遍接受,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自鐮倉時代末期至室町時代末期, 日本社會長期處于戰亂動蕩之中,長年的戰亂造成了社會的巨變和人心的躁動與不安,末世思想與生生息息、生而滅、滅而生的“無常②思想”泛濫,形成一股強大的悲觀厭世思潮。人們開始信仰超人力和自然的神秘東西的存在。而禪宗的哲理在于否定一切“舊有”而獲得“新有”,且有“不立文字”“以心傳心 ”“見性成佛 ”“教外別傳 ”③的“悟道”精神,這些恰好迎合了這一時期大眾的心理需求,因而禪的影響得以超越宗教領域而逐漸普及于整個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其次,室町時代的政治是從“公家”(指朝廷貴族)走向“武家”執政的時期,武士階層逐漸成為社會的主要階層之一,統治者利用禪宗的“死如夢幻,生死一如”的觀念,培養武士追求“無視生死差別”“視死如夢幻”的境界,振奮武士為主君“徇死”的精神,這種生死觀隨著禪的普及與推廣逐漸為日本大眾所接受。從這一角度來看,禪的推廣與普及有其政治根源。

第三,禪法作為從中國引入的哲學,與宋儒理學緊密相連,當時許多僧侶宣揚“佛儒道一致”,大力提倡以做人的道德的“義理”說經,而這一時期的統治階層從當時政治革新的需要出發,采用宋學(宋朝的朱子學、程朱學)作為指導性的意識形態,作為統治思想加以利用。 這樣,禪法便與宋學一起,廣泛滲透到庶民階層,而且作為文學藝術思想及整個文化思想而被日本社會所接受。

這一時期禪宗的深刻影響在文化領域的各方面都有所體現,最根本的影響體現在審美意識。 這一時期的審美理念主要是 “空寂 (WABI) ”. “空”在精神層面指由于人生不得意而內心空虛、 失落。

“寂 ” 表達一種以悲哀和靜寂為底流的枯淡和樸素的美,一種寂寥和玄幽的美。 這些都是屬于主觀感受性的東西,單純表現主觀的情愫,與禪宗精神有著深刻的聯系。

我們知道, 禪宗是以靜坐進行修行, 進而達到“悟”的目的,而“悟”的體驗是超越理智分析的神秘存在,帶有神秘色彩,因此深受其影響的“寂(WABI)”也就成了帶有神秘色彩的一種美意識。室町時代的一部歌論集《正徹物語》中,作者正徹強調了空寂、幽玄的“有心”,引進了禪的“心中萬般有”的精神。

二、能樂與禪

正是由于禪對審美理念的重大影響,這一時期圍繞“寂(WABI)”美意識形成和發展的一系列藝術都將染上強烈的禪的色彩。如這一時期的“能樂”經由觀阿安徽文學2015 年 6 期 總第 383 期彌和世阿彌父子兩代發展壯大,成為比較完善的藝術形式。 “能”以中國傳來的“散樂”為基礎,由室町時代的觀阿彌、世阿彌父子創作而成。 能是一種在沒有幕的四角形舞臺上伴隨著音樂表演的舞蹈劇,登場的人物不使用臺詞,而是用舞蹈來表現自身。 將“幽玄”為美藝術理念,并將幽玄與“心”聯系在一起,強調要達到幽玄就必須有“心”,表演時主要要動“心”,用“心”而不在動“身”,這樣表演才能看到更深層的內涵。 這種超越感官的審美觀,正是基于禪宗的“心萬般有”的精神,是由禪的精神產生的“寂(WABI)”美意識下的產物。同時能樂對后一時代的“歌舞伎”也產生了重大影響。歌舞伎是江戶時代日本特有的傳統舞臺藝術的一種,主要是以歷史、傳說或社會現象為主題,演員扮成江戶時代以前的人物形象, 以極其華麗的服裝、艷麗的化妝及夸張的唱腔和獨特的演技吸引觀眾。

三、水墨畫與禪

禪對藝術的重大影響的另一個表現是日本水墨畫及枯山水庭園造型藝術的發展和繁榮。日本水墨畫初期全面接受了中國南宋畫的影響, 到了室町時代,水墨畫超越色彩而頗具含蓄的水墨特質,與這一時期的禪文化聯系起來, 融合了空寂的藝術精神,展現一種恬淡的美,從而創造了日本自己的水墨畫的獨特風格。 日本水墨畫的最大特點,就是畫面留下很大的“余白和省筆”(見圖一④),這是以強烈的東方式的“虛無”思想為基礎的。 觀賞者如不擺脫虛妄之念,是無法感受其中所蘊含的豐富的內容的。通過余白和省筆,從空漠的“無”中創造出一種超自然物之外的藝術力量,是潛藏著敏銳禪機的藝術形式。

四、枯山石庭園與禪

禪院枯山水庭園是受禪文化精神影響最大的庭院藝術形式。所謂“枯山水”,是石庭的一種俗稱,實際上就是一個石砌的花園。日本枯山水庭園受中國宋代和明代山水畫的影響,不用水,而用細沙、石頭和苔蘚等為素材構成的庭園??萆剿x予石、白沙、苔蘚這些靜止的東西以動的感覺,象征性地表現湖海、山川等景觀使整體以動與靜相結合, 以獲得抽象化的形象,但在這種抽象中又具象化了。引導人由有限自由進入無限的形式,引出一種空寂和幽玄的情趣,收到化抽象為豐富的藝術效果。 可以說,枯山水庭園是從禪宗冥想的精神世界中誕生的, 它將庭園的空間單純化,以取得異常強烈的藝術效果,并且在禪空寂思想的激發下無與倫比地表現了“空相”,成為日本特有的一種象征的石庭藝術。 日本宗教學者久松真一在《禪與美術》(1985 年)里把禪的美術性格歸為七種:不均齊、簡素、枯槁、自然、幽玄、脫俗、靜寂。 并指出比起偶數更尊崇奇數。 他認為“粗糙而穩雅”“不均齊而不失定力”“虛幻的明暗”才是自然的美,這種美只能源于禪。

柳田圣山作為久松的學生在 《禪與日本文化》(1997)里提到“禪藝術品一般都具有孤寂、淳樸、清貧的特性”,“日本人之所以喜歡弱小、 殘缺或不完美的物象是因為這是生命的象征”, 禪藝術品的不完美和拙直要求欣賞者在觀賞時必須用“心”,用心去體驗禪藝術品形成的過程。

京都龍安寺的石庭園可以說是一件禪藝術之作(見圖二④)。 它是在一個長方形的石砌花園中撒滿細沙,擺放了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十五塊石頭,每三塊一組,共五組。龍安寺是一個禪宗寺院,有主持、長老、僧侶居住。在普通人眼里看上去也許會覺得花園很平常,甚至毫無生氣。但在方丈的眼里,這并不是十五塊屈指可數的石頭,而是充滿了生機、靈動的五組石山。

同志社大學文學博士笠井昌昭說:“站在方丈居室的入口處觀賞時你會發現眼前一組石山的背后有個巖洞,洞里隱藏著無數石頭,而當你變換一個角度走到方丈居室中間時,會發現這些石頭全顯現出來,而在此之前所有石頭又全不見了。 ”笠井又說:“不能站在一處長時間盯著看, 那樣是很難理解其間奧妙本質的”,“必須在方丈居室前走來走去變換角度眺望才能領略期間的變化莫測”,“這正是龍安寺的情趣, 妙不可言之處”. 總之,龍安寺是一座禪院,他在這里是告訴人們如何去觀賞禪藝術。

五、茶道與禪

日本的茶道起于日常茶飯的生活,并把生活與哲學、美學等有效結合,通過茶道修身養性,升華禮儀和道德情操。 在禪對日本文化的重大影響中,不得不提的還有講求“禪茶一味”的茶道藝術。 千利休⑤是日本茶道文化的鼻祖,他基于以出色的美意識和禪為基礎的理念,綜合點茶、奉茶、自飲一系列行為,將其提升到“道”的高度,從而創立了今天茶道的基礎。 千利休的草庵茶室以簡素和非對稱性為其基本特色,茶室空間狹小,內部擺設極其簡潔樸素,進而使人感覺其中潛藏著豐富的情趣, 蘊藏著無邊的開闊和無限的幽玄。 茶道儀式有嚴格的規范,讓人在不由自主沉入靜寂的氛圍之中,在品茶時不由地產生了一種無以名狀的感動,同時在觀念上發生出一種美的意義上的余情與幽玄??占挪枰彩且环N帶有“無”的性格的藝術,實際上是企圖從“無”的境界中,去追求一種精神美,超越人力而回歸自然,達到“禪茶一味”的精神境界。

“WABI 茶 ”(空寂茶 )是由千利休在前人基礎上集大成, 形成了與當時秀吉的黃金茶室相對立的形式?!昂途辞寮拧笔遣璧赖母揪??!昂汀笔瞧胶?,也是人和,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以“和”為最高理想,它是任何時代也不會消亡的永恒不變的真理?!熬础奔匆馕吨鴮﹂L者、對自然的尊敬,同時也意味尊重朋友和愛惜晚輩之情。 “清”說的是潔凈和幽靜,也是心平氣靜的境界。 “寂”即“閑寂(WABI)”和“優雅(SABI)”,是茶道美學中的最高境界,同時也指通過“知己去欲,凝神治思” 之后達到心滿意足的幽閑境界。 不僅如此,“寂”美理念還深深影響著日本文學。俳句大師松尾芭蕉的俳句⑥“古池”也體現了一種凋零的情趣 ,根底里有著某種寂寥之感。

總之, 作為佛教宗派之一的禪宗傳入日本以后,禪宗的精神思想得以發展和升華。在經濟發達的當今日本,生活中也能感受到禪宗的影響。 本文以日本禪宗思想的視角分析了能樂、水墨畫、日式枯山水庭園、茶道四個日本文化元素的特點,有利于我們更加深入地理解日本文化及其特點。禪宗思想不僅僅體現在以上四個日本文化元素中, 它對我們耳熟能詳的花道、劍道、歌舞伎等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禪宗思想對日本文化以及日本人價值觀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注釋

① 川端康成(1899-1972)小說家。出生于大阪市,畢業于東京大學國文專業。1924 年(大正 13 年)與衡光利一等共同發起了“新感覺派運動”,被認為是具有“特殊抒情性格”的作家。1986 年(昭和 43 年)獲諾貝爾文學獎。著有《伊豆的舞女》《雪國》和《睡美人》等。
② 無常:佛教用語。指世間一切事物不能久住,都處于生滅變異之中。
③ 教外別傳:佛教用語。不通過語言、文字而傳佛的真意。
④ 圖片來自百度。
⑤ 千利休(1522-1591)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茶人。千家流茶道的創始人。師從北向道真和武野紹鷗。建成草庵風格的茶室。
⑥ 俳句:以五、七、五為段落形式,用 17 個音節的文字作成的短詩。俳句中規定必須有一個能代表“季節”的季語。如:“櫻”代表春天,“金魚”代表夏天等。

參考文獻

[1] 家永三郎。日本文化史[M].日本:巖波新書,1988.
[2] 柳 田圣山。禪 與日本文化[M].日 本:講談社學術文庫707,1989.
[3] 葉渭渠。日本文化史[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4] 季愛琴。日本文化中的禪[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5):94-96.
[5] 曉龍。日本茶道[J].科學大觀園,2010(22):24-25.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