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高齡老人養老支持問題探析
【第一章】豐潤區高齡老人養老問題探究緒論
【第二章】高齡老人及其養老支持理論
【第三章】豐潤區高齡老人養老支持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第四章】樣本區高齡老人養老支持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第五章】改善高齡老人養老支持現狀的對策建設
【參考文獻】高齡人群養老支持機制完善研究參考文獻
1緒論
1.1選題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研究背景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①,我國總人口為13.39億人,在我國常駐居民中,60歲及以上老人占總人口的13.16%,約為2.21億人;其中65歲及以上老年人人口為1.48億人,占總人口的8.86%.與2013年相比,65歲及以上的老人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1.81個百分點。步入新世紀,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社會保障體系、醫療救治的水平不斷提高,老年人口呈現出高齡趨勢。據調查結果顯示,我國80歲及以上的高齡老年人口達到2733萬人,占老年人口總數的11.37%.高齡老人人口增長速度成為老人人口增長的最快的一個群體,同時由于特殊的身體、心理需求,也是相當弱勢的一個群體。中國約有1000萬名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由于身體機能下降出現失能、半失能等情況,不像健康的人一樣自己能獨立生活,需要得到子女、親朋的照顧,這種現象在城市中尤為明顯,但是由于子女也相繼步入老年期,“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現象日益突出,自己的(外)孫子(女)工作繁忙,上有老下有小,更是無暇顧及家里的高齡老人,這就造成城市高齡老人89%依靠自我養老,他們在生理、心理、月收入等方面處于劣勢地位②。他們的自我養老模式存在著高風險。高齡老年人必須引起國家和社會的高度關注,他們的養老問題迫切需要得到解決。
作為社會中的弱勢群體,高齡老人的養老需求有哪些?有著什么樣的養老支持體系?社區、養老院等養老機構可以為高齡老人提供哪些服務來滿足高齡老人的養老需求?高齡老人的生活質量受到個人、家庭和社會不同層次的綜合因素的影響,因此,要提高高齡老人的生活質量就需要所有力量共同努力,通過對高齡老人養老支持現狀的調查,通過經濟支持、生活照料支持、精神供給這三方面分析出高齡老人養老支持的主要問題并對原因進行研究,最終構建高齡老人養老服務支持體系,保障高齡老人能夠安度晚年。
目前,構建高齡老人的養老支持體系來讓高齡老人幸福、健康的度過晚年生活逐漸引起學界關注,但是專門針對高齡老人這一特殊群體的養老支持體系的研究卻比較少。諸多研究多以表述高齡老人的生活現狀為主總結出相應的問題,根據問題提出的對策建議比較宏觀,不具有現實性,不便對高齡老人突出的問題進行實施。本研究依據高齡老人的特點、生活照料體系等方面的各種文獻,從高齡老人的需求和服務供給的現狀出發,在調查問卷的基礎之上,進行數據分析,從現有養老支持體系中找出問題所在。通過對高齡老人經濟收入、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的現狀調查,從而從實際的角度構建針對高齡老人的養老支持體系,提出前瞻性的意見和建議,探討對高齡老人經濟供養、生活照料、精神慰藉這三方面來構建養老支持體系,以使養老支持體系更加完善。
1.1.2研究意義
隨著中國老齡化現象日益嚴重,高齡老人由于身體機能下降等原因是老齡社會中最脆弱的群體之一,人口數量又與日俱增,高齡老人的養老問題必須引起社區、養老機構等方面的重點關注,這些問題亟待解決。因此,為營造一個和諧的老齡化社會,加快高齡老人養老支持體系的建設,大力發展老年服務產業,讓高齡老人愉快、幸福的安度晚年,己經成為當今社會急需解決的迫切問題。
目前,中央發布了一系列扶持高齡老人養老支持體系建立的發展戰略部署,并取得一定成效①,如政府發放對生活貧困的高齡老人的生活津貼、擴展社區對高齡老人的服務項目等高齡老人養老支持體系相繼建立,己有22個省份陸續出臺了高齡老人生活優待政策,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天津、四川、內蒙古六個省份的各個縣市、鄉已全面發放了高齡老人生活津貼②。雖然我國現在對高齡老人的經濟支持跨出了一大步,但高齡老人由于身體較弱、生活自理能力差等原因存在著如醫療保障、生活照料、社區服務項目不能滿足高齡老人需求等許多問題,政府發布的戰略部署仍然不能滿足高齡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因此,基于我國現在對高齡老人的保障覆蓋面不全的客觀事實,本文將主要針對唐山市豐潤區高齡老人養老支持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提出改進和完善措施。這對于應對高齡老人數量迅速增加養老問題日益嚴重,進一步探索高齡老人養老支持體系的發展和完善具有現實的實踐意義和相關的理論意義。
理論意義:理論上彌補我國在高齡老人養老支持方面研究不足,豐富和發展了高齡老人的養老支持體系。
實踐意義:實踐上能對政府有關部門制定更多有關高齡老人養老支持的政策措施起到借鑒和參考作用,完善高齡老人生活照料的內容和形式,提高高齡老人養老服務水平,拓寬高齡老人收入渠道水平,加強對高齡老人的心理慰藉,直接惠及廣大高齡老人,改善他們的晚年生活,提高高齡老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促進社會和諧。
1.2國內外在該領域的研究現狀
1.2.1國內研究現狀
張繼輝、李嘉汝(2013)在《高齡老人生活質量調查研究》中指出,高齡老人生活質量不僅包括經濟方面的保障,如養老金收入、醫療保險、住房情況等;還包括高齡老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失能半失能以后的生活照料和心理感受(孤獨、寂寞感)、和親朋好久及周圍人的人際關系狀況等。他們將生活質量分為四個方面進行調查分析,其中包括老年人經濟收入、日常生活、自我救治及保健、心理健康等狀況。
倪榮、劉新工等(2012)在《城市高齡老人長期生活照料的評價指標及關鍵影響因素研究》中,詳細介紹了高齡老人日常生活能力對親朋好友的依賴程度作為評定標準,根據此種評定標準對高齡老人的生活能力進行分類,認為吃飯、穿衣、上下床、上廁所、室內走動、洗澡6項指標,一到兩項“做不了”的,定義為“輕度失能”,三到四項“做不了”的定義為“中度失能”,五到六項“做不了”的定義為“重度失能”.
孫釗、李梅、王紀昌(2014)在《走近高齡老人》一文中,用文字和實地拍攝照片的方式描述了社區在家庭中高齡老人的生活現狀和被照料情況。了解到這些高齡老人的生活,結果卻不盡人意。雖然失能半失能是老年人尤其是高齡老人的晚年生活不可避免的現象,但長期得不到照料卻是高齡老人的不幸,當這一不幸成為群體性現象時則是整個社會的悲哀??梢?,高齡老人不僅承受著身體健康情況較差的痛苦,還要承受著心理上孤獨、寂寞感縈繞的煎熬。
張維西(2013)在《高齡失能老人問題出路何在》概括性的描述了當前中國高齡老人的生活照料情況和精神慰藉情況,并對比分析了城市與農村、經濟發展較好的中部與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西部地區高齡老人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的差異。他在文中指出,從高齡老人的身體特點來看,城市高齡老人自評差的比例高于農村高齡老人自評差的比例,這一比例高出近三成。超過七成的城市高齡老年人自報患有久治不愈的老年病。西部地區高齡老人的孤獨感非常嚴重,特別是重度高齡失能老人,由于不能獨自進行日?;顒?,生活區域較狹窄,心理寂寞、孤獨等狀況更為嚴重。
趙燕在《城市高齡老人生活照料問題的應對策略》一文中通過對高齡老人生活照料項目、生活照料內容等方面的調查研究,指出建立、健全高齡老人生活照料體系的重要性,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長期照料服務與管理體系的迫切性;社會工作的專業理念和個案介入的方法可以為高齡老人的生活照料服務提供專業化保證,為解決高齡老人生活照料存在的問題起到了解決途徑。
趙茹蕓的《城市高齡老人社會支持體系分析》中指出,作者將高齡老人對生活的滿意度的成因分為高齡老人自身、高齡老人的家庭和社會對高齡老人的影響三方面,并且在三個原因里又進行了分類,對每一個小類進行了測量。如高齡老人自身原因包括:(1)高齡老人的思想比較保守,希望能在自己家里養老,不愿意去養老院,不愿依靠外部環境養老。(2)高齡老人由于幾十年都住在同一個地方,與周圍的鄰居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也熟悉了周圍環境,不愿意離開生活了幾十年的社區,這對發展社區養老有一定的優勢,但對發展養老院養老產業卻產生了阻礙作用。家庭因素對高齡老人產生的影響其中一條包括空巢家庭隨著時代的進步,這種現象越來越明顯。4-2-1的家庭模式使孩子無法顧及到父母的養老、生病住院的照顧等問題,導致家庭養老在高齡老人生活中的可行性越來越低。
周麗芹在《高齡老人養老支持體系建立》一書中從經濟、醫療、生活照顧、心理慰藉等方面提出存在的問題,以此基礎對高齡老人的養老支持體系給出自己的建議。在經濟支持方面,大部分城市的高齡老人在滿足自己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時能夠獨立,支出水平較低,但面對高昂的醫療費用的支出時使老人“頭疼”,這高昂的醫療費用支出需要子女、醫療保險等方面的支持,對外界的依賴程度也較深。在生活照料方面,就醫看病治療是高齡老人又一大難事,因為他們會面臨著子女漸入老齡化無能力照顧高齡老人、社區醫療水平發展有限等無人照顧的尷尬境地。在心理慰藉方面,91%的高齡老人在調查中表示由于子女或者(外)孫子(女)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極少探望,身體關系又不能經常外出等原因會使高齡老人常常有孤獨和寂寞的感覺。通過對這幾大問題的調查分析,作者提出解決對策,以期待完善高齡老人的養老支持體系。
余成光的《高齡老人話養老》中指出高齡老人養老需求除了家庭之外社區是其活動的主要場所,高齡老人對社區有著強烈的依賴感和親切感,因此社區為高齡老人提供養老服務方面有著較大的資源優勢。它一方面滿足了老人在家中就能滿足自己的養老需求,免去東奔西跑的求醫尷尬;另一方面又使高齡老人擴大了生活交際圈,心理上排解了寂寞與孤獨感。
王芳在《建立高齡老人社區生活支持體系的研究》一文中指出,社區養老在解決高齡老人養老問題上可謂一舉多得。既可以與子女共同分擔照顧老人的重任,緩解家庭的養老負擔;又可以讓老人在心理上得到更多的安慰和支持,同時社區養老也可以將社區資源有效的整合利用避免浪費。雖然社區養老有如上優勢,但是如何揚長避短是政府、社會及家庭需要考慮的又一重要問題。
1.2.2國外研究現狀。
高齡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對高齡老人的養老支持體系建立的影響是外國學者研究的焦點。David Ms.Lin等的:The elderly life care satisfaction survey: The Experiences of United States, France, South Korea and Japan(《高齡老人生活照料滿意度調查:來自美、法、韓、日的經驗》)通過將美、法、韓、日四國在對于高齡老人生活照料問題上研究高齡老人的需求及社會、政府、家庭的供給是否相符,進而用四個國家的供需缺口進行對比,找出問題所在并提出相應對策。Abel.L.Pink的Improve the elderly supplies an Italian psychological comfort(《探尋完善高齡老人心理慰藉方面的供給一意大利》)一書中介紹了人性化的社區對高齡老人是如何照顧的,不僅滿足高齡老人的生理需求,更關注老人的心理需求,并提供相應的服務,以提高高齡老人的心理安全感與幸福感,對于高齡老人的心理慰藉起到了很好的參考作用。BiogeoE.Jar的Morocco elderly health care system(《摩洛哥高齡老人健康護理體系》)介紹了摩洛哥的高齡老人疾病種類,根據問卷調查和實地走訪得出影響高齡老人身體健康的前三種疾病類型,重點介紹摩洛哥從社會、醫院、社區、家庭等方面是如何對抗這三種疾病的,從而提高高齡老人的壽命。
關于高齡老人養老支持體系的研究,英國的嘉里福德曼(2012)《英國高齡老人養老支持體系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觀點,英國各個城市高齡老人的養老方式有著相似之處,就是過分依賴“政府養老”,由于英國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政府每月會給高齡老人按照年齡的不同而每月發放100-1000英鎊的養老補貼,再加上老人的退休金、養老保險等,這樣大部分城市高齡老人都有獨立的經濟能力供養自己的老年生活。雖然高齡老人不用在經濟收入方面發愁,但是由于高齡老人年事已高,身體健康狀況每況愈下,出現失能半失能的身體狀況,這時就不能自己生活,需要得到親朋或者義工的幫助才能完成日常生活的活動。
根據這一特殊現狀,國家開發了適合失能半失能高齡老人的養老方式供高齡老人在養老方式方面進行選擇。
1.2.3文獻述評
通過查閱國內外文獻表明,國內外學者都意識到了高齡老人在養老方面存在著比較嚴重的問題,如何才能讓高齡老人幸福、健康的度過老年時期,是學者想通過自己的調查研究得到的結果。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高齡老人的養老支持不是單方面就能解決的,需要得到家庭、社區、政府等各個方面的支持是必須的,找到了存在的問題,對高齡老人的養老支持體系的建立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但學者之前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論探索階段,沒有和實際結合起來,或者即使和實際聯系起來,但是由于社會進步經濟發展速度都較快,不能適應現在社會中高齡老人的養老需求,導致只是停留在理論知識上,沒能得到實際生活的檢驗。本研究將在理論探索的基礎上進行實證研究,進一步完善對高齡老人養老支持體系的建立提供借鑒意義。
1.3主要研究內容和方法
1.3.1主要研究內容
本文的研究內容共分為五部分,并按以下順序進行研究。
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紹選題背景和選題意義,確定文章的寫作目的。為了使論述更有依據性,對借鑒的國內外文獻進行評述,最后對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框架進行總結。
第二章根據高齡老人的生活特點進行概括總結并主要介紹高齡老人的特征,歸納總結出高齡老人的主要養老支持理論。
第三章對唐山市豐潤區的三個小區的高齡老人的人口結構,生活基本情況進行調查走訪,從經濟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方面進行重點調查并對數據進行分析。
第四章根據上述分析,得出影響高齡老人尤其是問題突出的經濟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方面的養老支持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第五章通過數據分析得出的問題,對高齡老人的養老支持從經濟支持、日常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方面提出相應的建議與對策。
1.3.2研究方法
本文通過問卷調查方法和實地考察方法相結合的原則,通過問卷調查,搜集數據,了解唐山市豐潤區社區高齡老人的養老現狀,高齡老人在度過晚年生活時的養老需求及社會、家庭等為高齡老人提供哪些養老支持的服務,通過分析和研究,對高齡老人的養老支持體系欠缺的地方進行完善。
本文同時采用定性和定量兩種分析方法,通過對唐山市豐潤區高齡老人的走訪總結的數據運用SPSS20.0軟件進行分析,以及從豐潤區的社區收集到的數據資料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結合實地考察,分析豐潤區高齡老人的養老現狀、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提出高齡老人養老支持體系欠缺的方面及發展方向。
1.4研究創新點和不足
1.4.1研究創新點
以問卷調查和實地考察相結合的方法,歸納總結出數據并進行分析,較系統有深度的調查分析,提出高齡老人現在的養老支持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幫助高齡老人的養老支持現狀進行調查以解決問題。通過對高齡老人的現狀進行分析,聯系高齡老人的實際情況,讓理論可以更好的幫助于案例的介入。
1.4.2不足
由于我國發展速度過快導致相關社會保障體系、服務支持體系都不夠健全,社區、養老機構等方面對高齡老人的照料沒有形成全覆蓋,導致做問卷有很大的局限性,數據只有概括性沒有全面性。再加上高齡老人由于受教育水平有限,一部分問卷需要高齡老人的子女親朋好友或者生活照料者根據高齡老人的生活特點推斷出高齡老人對養老支持的意愿,所以一部分問卷具有主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