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低碳文化是建立在低碳經濟和低碳生活的基礎之上的,在人類文化不斷發展的情況下,低碳文化成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人類社會經濟和生活飛速發展的今天,低碳經濟要求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要減少碳排放量,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從而帶動人們生活向低碳生活方式發展。人類在近年來不斷強調生態文明的過程中融入了低碳文化,不僅豐富了生態文明的內涵,還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人們在生活中開始注重低碳消費、增強了碳排放意識,不斷減少碳排放行為。
一、低碳文化的內涵與本質
低碳文化的真正內涵是提倡人們真正做到與自然的之間的和諧相處,低碳文化將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以一個整體的系統觀念表達出來,在包含了動物、植物、各種物種的整個生態系統當中,表達出人與自然既有相互獨立的一面又有互相影響的一面。低碳文化從一個新的角度指出了資源的再生和自凈能力與人的行為之間的關系。從本質上來講,低碳文化實際上是作為一種社會意識而出現的,低碳的文化產品和活動方式以及一些低碳觀念和意識是物質生活的直接反映。
二、低碳文化建設的基本途徑
現代社會,人們越來越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加強低碳文化建設,有助于生態系統的維護,加強低碳文化建設,實際上是加強人們的社會意識建設,對人類的生存和長期發展具有巨大的意義。然而只有堅持科學的建設方法,并且采取正確的路線措施,才更有助于人類社會低碳文化的建設。
(一)堅持正確的低碳文化建設取向
低碳文化的建設是具有戰略性的一項重大工程,只有在這項重大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堅持正確的戰略取向,才能達到最終的目標。堅持正確的低碳文化建設取向,首先要堅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建設取向,由于近年來經濟的飛速發展,導致全球各地碳排放量不斷增大,因此今后人們在追求經濟不斷增長的同時,要加強環境保護的意識,促使社會經濟沿著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前進;其次,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使人們能夠運用先進技術來支持低碳文化的建設,使人們意識到低碳文化不是影響經濟發展的因素,而是能夠促進全球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堅持以科學精神進行低碳文化建設
低碳文化帶有很強的自然色彩和人文色彩,低碳文化是新時代的一種綜合性文化,包含了技術科學、生態環境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多方面的不同內容。因此建設低碳文化,要以科學的精神,采用科學的方法,在實踐中不斷進行摸索。首先,低碳文化的建設是將以人為中心的發展觀向將大自然生態環境為中心的轉變過程,要尊重科學,尊重大自然的資源和環境的重大價值;其次,科學技術是低碳文化得以發展和持續的重要基礎,近年來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了重大改變,在堅持低碳文化建設的觀念上,一定要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上的創新,能夠降低能源使用的成本和增強核心技術減少能源的消耗,碳的捕獲和封存技術要依靠科學技術上的創新來進行完善和加強,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是節省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的重要方法。
(三)加強低碳文化的教育
要想將低碳文化真正融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加強人們的低碳觀念和低碳意識,就要加強低碳文化的教育。低碳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同中國的傳統文化一樣,需要不斷的努力去進行傳承和擴大,才能將低碳的文化理念真正融入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斷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性,將正確的低碳文化理念通過教育手段進行傳播,以簡單有效的方式進行教育,包括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手段,并且要不斷加大教育力度和投入,形成一個全民學習的景象,更有利于低碳文化的建設和長期發展。
(四)公眾參與機制有利于低碳文化的建設
要想低碳文化能夠得到有效的發展、建設和傳播,加強公眾的參與,增強公眾配合是非常重要的舉措,例如在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措施中,公眾具有強大的影響力。首先,低碳文化的建設就是使廣大人民群眾從另一個角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使人民群眾了解到自己的一些行為能夠為保護生態環境盡一份力,群眾的低碳意識加強之后就能夠積極自主的去保護環境,因此,人民群眾是低碳文化建設的主體;其次,企業和個人通過各種方法對低碳文化進行有效建設,植樹造林的活動,廢物回收再利用行動等都能夠很好的進行低碳文化宣傳,還能夠增加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機會,并且能加強群眾對政府的執行力度的監督,種種做法,使得低碳文化的建設能夠更加順利的進行,從而得到更好的傳播。
結論
低碳文化的建設,關系到整個大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關系到人類社會的進步是否能夠可持續進行,因此為低碳文化建設選擇正確的取向,堅持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的精神和角度去建設低碳文化,并且加強教育加強公眾的參與,為低碳文化建設做最大努力,才能夠實現低碳文化建設的意義,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秦文展 . 我國低碳文化建設的基本途徑探析 [J]. 市場論壇 ,2012,01:9-10.
[2]余曉鐘,魏新。論低碳文化的科學內涵、功能及建設方法[J].貴州社會科學 ,2012,08:136-138.
[3] 郭立珍 . 我國低碳消費文化建設路徑探析 [J]. 現代經濟探討 ,2011,08:42-45.
[4]胡新良。試論大力推進低碳文化建設[J].民族論壇,2013,10: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