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們素來稱社會保障是"安全網"、"穩定器"、"調節器",其不僅具有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更能夠促進社會公平、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在經過長期的發展,尤其是在"十二五"時期的努力,取得了長足發展,社會保險、救助、慈善事業等社保項目更加健全、發展更加迅速。財政支出是社會保障事業得以快速發展的物質保障,財政資金配給不僅影響了社會保障支出水平,而且對社會保障支出結構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山東省經濟發達、人口眾多,社會保障的發展更是影響了全省民生領域建設,財政對社會保障支出總量不足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同時其支出結構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暴露出各項目間支出不合理、增速較慢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山東省社會保障的建設。為此,本文研究山東省財政社會保障支出結構問題。
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的成果,從財政社會保障支出和支出結構的基本概念出發,闡述了優化財政社保支出結構的理論基礎,然后從理論角度出發,分析了可能影響財政社會保障支出結構的因素,并通過可量化指標,利用最小二乘法分別檢驗各個因素對財政社會保障支出三大項目的影響程度。對山東省財政社會保障支出的結構進行分析,并基于實證結果,得出目前山東省財政社會保障支出不僅總量不足,而且還存在社會保障補助類支出有待于提高、社會救濟類支出不足等問題,并從有限的財政資源、山東省人口結構、地方財權少及缺乏有效管理機制等方面分析了山東省財政社保支出結構存在問題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針對完善山東省財政社會保障支出結構提出應遵循的原則及措施:加大對貧困人口及農村社會保障的財力支持、提高財政就業補助支出,打造信息暢通的就業平臺、建立健全山東省財政社會保障支出管理體系等,使山東省在加大財政對社會保障支持力度的同時優化社保支出結構。本文相關結論對當前優化山東省財政社會保障支出結構、合理安排財政資金,促進全省社會保障制度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財政社會保障;支出結構;影響因素分析
目 錄
摘 要
第 1 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文獻綜述
1.2.1 國外文獻綜述
1.2.2 國內文獻綜述
1.2.3 國內外文獻述評
1.3 研究內容與方法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創新點與不足
第 2 章 財政社會保障支出結構的理論基礎
2.1 財政社會保障支出結構的涵義
2.1.1 財政社會保障支出結構的內涵
2.1.2 財政社會保障支出結構的外延
2.2 財政社會保障支出結構的理論依據
2.2.1 瓦格納法則
2.2.2 馬斯格雷夫理論
2.2.3 羅爾斯分配正義理論
2.3 財政社會保障支出結構的效應分析
2.3.1 社會公平效應
2.3.2 經濟效率效應
2.4 本章小結
第 3 章 山東省財政社會保障支出結構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3.1 影響財政社會保障支出結構的因素
3.2 模型選取及變量設置
3.3 實證分析
3.4 實證結果
3.5 本章小結
第 4 章 山東省財政社保支出結構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4.1 山東省財政社會保障支出結構現狀
4.1.1 總體支出水平
4.1.2 項目結構
4.1.3 地區結構
4.1.4 城鄉結構
4.2 山東省財政社會保障支出結構存在的問題
4.2.1 財政社保各項目支出不合理
4.2.2 財政社保支出地區差距大
4.2.3 財政社保支出城鄉不平衡
4.2.4 財政社保支出效率低
4.3 山東省財政社會保障支出結構存在問題的原因
4.3.1 財政資金有限
4.3.2 山東省人口老齡化問題突出
4.3.3 地方財政體制不合理
4.3.4 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弊端
4.3.5 管理機制缺乏效率
4.4 本章小結
第 5 章 優化山東省財政社會保障支出結構的對策建議
5.1 優化山東省財政社會保障支出結構應遵循的原則
5.1.1 最大程度滿足公共需求原則
5.1.2 最大發揮財政資金效率原則
5.1.3 突出政府職能重點的原則
5.2 優化山東省財政社會保障支出結構的具體措施
5.2.1 加大財政補貼,發展多種養老模式
5.2.2 完善財政政策,打造信息通暢的就業平臺
5.2.3 加大對貧困人口和農村地區的社保力度
5.2.4 健全社保支出管理體系,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5.3 優化山東省財政社會保障支出結構的配套措施
5.3.1 積極完善籌資渠道
5.3.2 大力發展地區經濟
5.4 本章小結
第 6 章 結論與展
6.1 本文結論
6.2 展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