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社會保障的覆蓋面在社會各界熱切關注之下迅速擴大。社保經辦人員管理服務工作量日益增多,各經辦機構迫切需求提升其管理服務效能。目前分散且區域化明顯的信息系統以及業務處理模式難以滿足管理服務水平的需求,成為制約其提升的瓶頸。在互聯網日漸普及的現代社會,電子社保就成為了沖破瓶頸的有效手段,在顯著提升經辦效率的同時,為老百姓提供更為精細的服務。
1 電子社保: 現代化社會的需要
電子社保是電子政務在社會保障管理服務領域的體現,以運用計算機、互聯網和現代通信等信息技術手段促使社保經辦業務模式轉型升級,實現經辦管理服務全程信息化,使經辦機構高效履行“記錄一生、保障一生、服務一生”的職責。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CNNIC\\) 基礎數據顯示,截至 2013 年 12 月 31 日,我國網民數量達到 6. 18 億,互聯網普及率為 45. 8%,我國網民中農村人口規模與占比分別為 1. 77億與 28. 6%?;ヂ摼W在城鄉的高速普及為社會保障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網絡支持。
2013 年 11 月 29 日,蘇州、杭州、合肥等 15 個城市在人社部召開的全國電子社保示范城市建設現場會上被評為首批電子社保示范城市,這表明建設電子社保以點帶面的前期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近期,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明確批示,要在全國推廣電子社保。
有了電子社保之后,各城市的社保經辦效率得到了較大的提升。在蘇州、杭州等電子社保建設較發達的城市,社保經辦環節電子化率已達 80%以上。蘇州市人社局與蘇州有線聯合主辦的《蘇州人社》上線后,蘇州城鄉居民可在家通過電視直接享受查詢人社最新信息、求職培訓報名等便捷高效的人社服務。杭州市自 2006 年力推電子社保建設以來,逐漸打造了一個公開化、效能型電子社保管理服務體系。市民在家門口就可以通過主城區以及街道服務平臺的自助服務一體機辦理相當一部分社保業務,查詢修改信息等基礎事宜,更是不用出門就能辦理。各地借助社保網上服務平臺,使廣大群眾“不進大廳門,能辦社保事”,在方便人民的同時,大大提高了社保經辦效率,參保對象與經辦機構雙贏的局面初顯。
建設電子社保,可以有效促進部門間、險種間的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有利于構建安全優質的數據管理體系,樹立精確型社保形象。同時,有利于構建嚴謹高效的社保經辦管理體系,樹立效能型社保形象。
2 手機社保: 電子社保的必然趨勢
人們對便捷的渴望使得智能手機這種互聯網接入方式成為了用戶的首選。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CNNIC\\) 的基礎數據顯示,截至 2013 年 12 月 31 日,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 5億,會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規模已經占總網民數的 80. 91%,相比上半年增長 2. 4%。
根據中國工信部統計公報顯示,截至 2013 年底,中國移動用戶達 12. 29 億,其中 3G 用戶的滲透率達 32. 7%,比上年提高 11. 8 個百分點,并且現行的 2G 用戶正加速向 3G 網絡遷移。同時,CNNIC2013 年回顧特刊\\( 總第 96 期\\) 披露,手機用戶成為中國新增網民的第一來源,手機端應用已成為互聯網發展新引擎、成為 2013 年中國互聯網應用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各平臺與手機之間的融合已是社會發展的一個大趨勢。
社會保障的各方面發展必須順應趨勢甚至引領趨勢。在電子社保建設逐漸走向成熟之時,抓住趨勢將社保服務向手機端延伸十分重要。在此我將這部分內容稱為手機社保,它可以用諸如微信社保、掌上社保等形式出現,為用戶提供與3G 甚至 4G 時代匹配的社保服務。手機社保充分利用了智能手機\\( Android、iOS、WP 等\\) 良好的可擴展性,結合手機的 GPS等功能以及可靠的 3、4G 網絡,打造屬于社會保障的手機端應用。手機社保是人社部官方提供給廣大參保對象的一條手機服務途徑,以便其更好更便捷的享受精確效能型社保服務。
手機端社會保障應用功能構想:
2. 1 以身份證、社??橐罁目煽康纳矸葑R別模塊
手機端社會保障應用的身份識別一定要做到人機一一對應,這是社會保障電子化高效精確性的體現,也是保證個人社保信息資金等安全的基礎。以身份證、社??ㄐ畔檎J證基礎,輔以面部識別及手機綁定短信認證等身份安全識別措施,是時下最為安全且被廣泛采用的身份識別機制,可以有效保證手機端社會保障應用用戶的信息安全。在個人信息安全保障的基礎上,手機端社會保障應用會在絕大多數群里中逐漸替代現有的社???,將身份證、社??ê褪謾C應用三者有效融合。
2. 2 個人綜合信息查詢、業務辦理、關聯繳費模塊
手機端社保應用的基本功能是提供參保人個人綜合信息查詢,包括個人基本情況; 基本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的繳費信息; 醫??ㄏM明細及余額; 養老金、失業金發放調整明細等。同時將電子社保網上經辦大廳的服務延伸到手機端,提供手機預約、社會保險登記、就業失業登記、繳費工資申報、退體審批、待遇計發、社保轉移接續、資格認證、經辦進度查詢等等社保業務。
而隨著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支付平臺的快速發展,用戶也逐漸接受手機支付這種安全便捷的支付方式。根據 2013 年末工信部統計公報顯示,手機在線支付用戶在手機網民中占比由上年末的 13. 2% 上升至 25. 1%。并且這一數字還在爆炸式增長。手機端社保應用應與移動支付結合,幫助用戶便捷地完成社保各項繳費,不僅能使社保賬戶明晰,每筆都有記錄和反饋,且能定期提醒用戶繳費。利用電子平臺的數據管理功能,還能使用戶在手機端實時了解個人應繳保費、累計繳費和欠費情況。對于長期沒有登錄手機端應用的用戶,還可使用社保手機短信服務平臺,定期為他們免費提供個人繳費情況通知。這對于激活沉睡賬戶,減少拖欠保費人數十分有益。
2. 3 就醫輔助模塊
手機端社保應用需對需要就醫的民眾提供醫保就醫指引。根據個人醫保情況\\( 如職工、居民、城鄉等不同情況\\) ,聯合手機地圖羅列符合就醫條件的醫院,提供醫院的地址電話,或直接進行手機導航。并允許用戶自助手機預約掛號,提供預計就醫時間等。
另一方面,電子社保也可與新興的互聯網醫療聯合。據國際數據公司\\( IDC\\) 預計,到 2017 年醫療行業 IT 花費將達336. 5 億元。這仍然是一個社會趨勢,也是社會保障的發展趨勢。手機社??梢酝ㄟ^互聯網這個載體和相關技術手段,為用戶提供健康教育、在線咨詢、個人電子健康檔案、疾病風險評估、電子處方以及遠程會診康復治療等。而來自官方的有效整合也可杜絕現存互聯網醫療的虛假療效、欺詐等行為,為患者提供安全的就醫環境。
2. 4 個人相關政策信息、創業就業信息推送模塊
社保應用可以結合智能手機的推送功能,在以往發布政策信息方式的基礎上根據用戶的個人情況\\( 如性別、年齡、生活圈以及社保情況等\\) 及時推送個人受用的政策信息,包括政策變動、醫保定點信息更新以及便民服務信息更新等。
在此基礎上,為用戶搭建一個創業就業信息平臺,為用戶及時推送有價值的創業就業信息。針對失業人員,采用更為積極的主動引導方式為用戶推送相關培訓方式信息,提供符合該人員的崗位匹配等。
2. 5 使用幫助以及監督投訴模塊
一款好的手機應用需要引導用戶熟悉其全部功能,合理的引導教程和使用過程中的幫助十分重要。同時,社會保障手機端應用也需要在用戶的監督意見之中不斷完善。用戶可以針對軟件使用問題提出反饋,也可以針對社保經辦等相關環節提出意見投訴等,所有反饋意見投訴都可以得到回復。
隨著智能手機、智能電視甚至是可穿戴設備的興起,以高度發達的互聯網為依托,加速推進電子社保、手機社保融合為終端社保是社會保障發展的必然選擇。依托終端社保,讓社會保障加入“互聯網 + ”這個新模式之中,為傳統帶來創新與新的發展機會,為互聯網與現實的融合做一次有力的助推。
構建包括大廳服務、網上經辦大廳、自助終端服務、電視電話短信服務、手機社保服務、基層服務平臺等融合的公共一體化服務體系,讓精確效能型社會保障真正嵌入人們的生活之中,成為一種文化被國人接受。
[參考文獻]
[1] 中國工信部. 2013 年通信運營業統計公報[EB/OL].
[2]趙祥昆. 推進電子社保. 提供精細服務———訪人社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主任唐霽松[N]. 中國勞動保障報,2014,1,17,\\( 003\\) .
[3]趙祥昆. 蘇州: 有了“電子社?!鞭k事方便不少[N]. 中國勞動保障報,2013,7,31,\\( 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