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我國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才培養中,高校主要是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專業人才。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而市場競爭的激烈性不斷的增加,同時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作為專業人才培養重地,高校需要加強學生的管理,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1].加強高校學生的管理,對提升學生素質、職業技能等方面有重要的意義,目前高校的學生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為了培養更多的人才,需要從組織行為學的角度,加強高校學生的管理。所以本文從組織行為學視角下的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展開研究,為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提供幫助。
一、組織行為學的基本認識
組織行為學主要是對人的行為進行研究的一門學科,是行為學的一個分支,同時又是行為管理中的獨立學科。組織行為學主要是對一個環境中的所有成員的行為、環境相互作用中成員的行為等進行研究。在管理領域,組織行為學的應用,主要是對組織成員的行為進行描述、理解、預測、控制等。行為是人們生命個體的特征,且行為由生命個體的軀體和靈魂組成,靈魂是無形的組成部分,軀體是有形的組成部分,生命個體的軀體沒有了靈魂,就失去了生命的意義。而行為是每一個生命個體的特征,也稱之為個性,行為由生命個體的性格主導。在組織行為學中,注重個體行為,可以促進組織行為目標的實現[2].從組織行為學的特點進行分析,其具有的特點有:
1、跨學科性
組織行為學是管理學、社會學、心理學、行為學等中的學術概念、原理、方法等,在進行組織行為學研究中,還涉及到了經濟學、政治學等方面的知識??偟膩碇v組織行為學是結合諸多學科知識,對人類的行為進行研究的一門學科。
2、系統性
在組織行為學研究的過程中,組織行為學雖然涉及到多個學科的知識,但是卻不是由那些學科拼湊而成的。組織行為具有完整性和系統性,其從組織中的個體行為研究到組織中群體行為的研究,再到組織行為的研究,形成了一個系統的研究層次。
3、科學性
組織行為學不是憑空產生的,雖然在組織行為學的研究中,采用的有直覺判斷和推斷,但是得出的組織行為學研究結果,是通過科學的推理、驗算、分析得出的。所以組織行為學的研究,具有科學性。
4、應用性
進行組織行為學的研究,就是為了更好的將組織行為學應用在實際的研究中,作為管理學科中的獨立學科,在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實踐趨向,其在管理學中的應用,可以幫助管理者對組織成員的行為進行預測、識別,進而使得組織成員朝著積極有利的方向發展。
二、組織行為學視域下的高校學生管理模式構建途徑
在實際的高校學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還有很多,例如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較為落后,學生的文化教育作用不明顯等等,這些都影響著高校學生管理質量和管理服務效果的提升。為了更好的促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實施,從組織行為學的角度,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研究,促進學生管理質量的提升。高校在發展的過程中,更為重要的是對學生的素質、技能進行培養,使其更好的適應社會,適應經濟的發展[3].好的高校,需要具有良好的辦學質量,而學生的管理影響著辦學質量,所以需要加強學生管理,構建學生管理模式,有效的對學生進行管理,培養更多高素質、高技能,文化修養高、綜合能力高的人才。從組織行為學的角度來說,進行高校學生管理模式的構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加強組織行為學思想的引入
在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建立中,要將組織行為學的思想引入其中,組織行為學思想是當前管理領域中的一種價值觀、方法,將其引入到學生管理中,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研究,并積極的引導學生朝著正面、健康的方向發展,推動學生的素質、能力等得到提升,進而全面有效的促進高校學生的綜合發展。同時組織行為思想的引入,可以促進高校學生管理理念的更新,適應社會的發展和變化。
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為支撐,為了改善高校學生管理現狀,建立學生管理模式,需要將學生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從組織行為學的角度,對學生們的行為、特點、個性進行分析,然后根據組織行為學分析的結果,將學生的管理制度、管理機制進行完善,將學生作為管理工作的中心,充分考慮學生的感受,使管理工作為學生服務,促進高校的發展,并提高學生的素養。
3、創新學生管理方法
傳統的高校學生管理方法,較為落后,死看硬管的管理方法,無法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特點和學生的個性,為此需要從組織行為學的角度,對學生的個性、行為進行研究,分析學生在日常校園生活、學習中的行為、個性,然后針對學生的特點、需求,改進學生管理方法。例如針對高校中的違紀學生,可以創新管理方法,不能單調的使用處分,這樣會造成學生產生反感、抵抗、無所謂等表現,所以創新學生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依從性,讓學生遵紀守法。對違紀學生的處理方法有延長實踐操作時間、為班級服務等等[4].
4、加強校企合作
在高校發展的過程中,學生的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作為應用型人才院校,高校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操作的機會[5].從組織行為學的角度對學生的調查分析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度不高,而對實踐操作有較高的興趣,為此從學生的組織行為學研究結果出發,應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操作機會。加強校企合作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操作機會,并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職業素養等,讓學生更快的適應社會、適應經濟的發展。
三、結語
高校是我國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社會培養更多專業型、應用型、適應型人才。高校的學生管理質量影響其辦學質量,也影響著高校的發展,加強學生管理,建立完善的學生管理模式,對高校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應從組織行為學的視角對學生的行為、個性進行分析,然后在組織行為學思想、理論的基礎上,構建高校學生管理模式,以有效的進行學生管理,推動高校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斯莉 . 組織行為學在高職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 [J].南昌高專學報,2011.26(6)125-126.129.
[2] 林小蘭 . 基于組織行為學理論的管理研究-以高校學生管理為例 [J]. 中國集體經濟,2011(33)92.
[3] 鐘英蘭,楊金英 . 論新時期組織行為學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 [J]. 現代交際,2010(6)191-192.
[4] 王娟 . 基于友誼型群體的多維經營式學生管理方法 [J].現代企業教育,2009(8)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