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任何一個組織要想達到最佳管理水平,都需要科學的領導和強有力的管理活動。企業領導者的領導力對一個群體愿景的實現以及一系列目的的達成產生著直接性的影響。在一個企業中,相關領導者在工作中必然肩負著組織領導本企業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制定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任務,其自身思想觀念、處事方式、心理素質等都能夠對領導力的發揮以及基層員工的工作成效產生影響,更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整個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經濟效益的獲取,對企業的發展以及企業效益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在組織行為學相關理論的指導下正確發揮領導力在團體的作用顯得至關重要。
一、組織行為學
( 一) 在管理學中的發展
組織行為學在西方國家產生較早,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正式傳入中國。然而,中國心理學界的研究者其實在早期研究中就已經對這一問題有所涉及,并從心理學角度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分析,但是也正是由于心理學研究者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局限于心理學課題之中,沒有形成獨立的理論,所以研究的代表性和系統性都相對偏低。同時,由于中國在組織行為學中的專題研究起步時間相對較晚,至今尚未取得較為顯著的成果,所以相關研究者為了對組織行為學研究加以深化,從中國古典文化入手,探尋中國文化中潛在的組織行為學理論,例如較為典型權術與御心術理論[1].并適時的將中國文化中的組織行為思想與西方現代社會組織行為學中較為著名的領導理論有機結合在一起,創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組織行為學。如今中國經濟社會改革發展的進程不斷推進,各行各業中相關經濟組織的經營自主權被不斷的擴大,在這種社會形勢下,企業中的領導者作為帶領組織發展的領頭羊必將發揮出更大的作用,肩負更為艱巨的任務。因此,領導者在引領企業經濟活動的過程中能否形成自己的風格,是否具有強大的組織決策能力對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產生著決定性的影響。
( 二) 在團隊管理中的作用
在組織行為學理論中所涉及到的領導具體指在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制定相關計劃,帶領企業高層決策和指揮團隊在特定歷史時期、特定條件下,根據相應的計劃,采用既定方法完成工作任務的整個過程??梢哉f,企業中只要存在相應的分工和合作,就必須具有一個處于領導地位的組織決策者。對于任何一個企業和相關經濟組織來說,領導都不僅僅是一個執行管理工作的個體,或者是一種象征意義上的形式,而是能夠對基層員工產生極大影響力的藝術行為[2].企業的領導者要想真正發揮出自身的領導作用,就必須在工作中審時度勢,在創新精神的引領下帶領企業與時俱進,獲得新的發展。領導者在工作實踐中表現出的領導力和領導風格已經逐漸演變為管理心理學中的重點研究問題,特別是在我國當今社會新的發展形勢下,一個企業表現出的整體管理運作能力和實際生產能力,以及企業的發展潛力都與企業的核心領導力息息相關。
在組織行為學研究體系中,積極的組織行為學主要對應該采取怎樣的措施來激勵員工充分挖掘和發揮自身才能、提升團隊經濟戰斗能力進行了探究。在研究中,最為典型的一個方面就是對積極心理資本問題的分析和探討[3].領導力的產生主要是企業上層領導在工作中制定并下達相應的企業發展組織目標,鼓勵員工在各自工作崗位上自覺為了完成企業的組織目標而不懈努力,注意了解員工思想、及時與員工交換相關意見,并決定是否予以支持的全過程。一般情況下,領導者自身領導工作是否能夠產生強有力的效應,主要受到企業領導人員是否具備相應的研究能力、預測能力以及是否能夠通過決策保持上游競爭力等因素影響。
在我國特色的組織行為學研究中雖然已經開始涉及上層領導力對基層員工的影響分析,但是由于研究時間相對較為短暫,所以內部整體機制方面的研究還相對缺乏。
企業中的領導者應該在工作中積極與下層員工溝通,分享相關企業管理的經驗和信息,并針對員工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給出有參照價值、實踐操作性較強的意見,逐步引導企業內部員工在工作中保持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4].同時,領導與員工之間的良性溝通,能夠使員工在工作中產生一種良性的交流互動心理,進而在團結合作中強化整個團隊的凝聚力。而員工內部凝聚力的提升,反作用于領導者的管理工作又能夠進一步提升領導管理效果,最終促使整個團隊實現最優化運轉。只有在這種良性工作機制的刺激下,企業才能夠保持持續高效發展的態勢。
二、組織行為學中領導者的必備要素
( 一) 專業素質
企業領導者要想保證自身工作成效必須具備一定的 “T”型人才專業組織能力以及相對廣博的知識面。而所謂 “T”型人才具體指自身專業素質以及專業工作管理組織能力都相對高的人才,也就是一般情況下所指的全能型人才,“T”型結構中上面的一橫表示知識面的無限廣博,下面的一豎則代表在某一領域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企業領導能力受到自身性質的影響, “T”型人才中的一豎代表著領導人員的組織管理能力。
1. 廣博的知識儲備
高素質專業人才一般指上文所論述的 “T”型人才,指在某一兩個關聯領域內精通該領域專業知識與相關技能,并能夠掌握與該領域相關知識技能的人,這里所提及的其他領域主要包含社會科學、哲學、自然科學等[6].這一類人才所具備的相關知識儲備一般包含一個重要的共性特征,即精通本專業的知識和技術,實踐操作能力相對較強,并且在工作中能夠以自身專業技能作為核心,將其他各項能力成輻射狀四散開來,對自身專業技能起到重要的強化作用。
2. 專業知識應該以軟科學知識為主
軟科學知識在人力資源領域具體指不能用具體的數量以及相對嚴謹的邏輯關系進行表述和實踐應用的知識,如較為常見的管理學知識、社會學知識等。但是領導者對企業實施管理和組織的過程中,軟科學知識又是領導者必備的專業知識,只有在軟科學知識的輔助下,領導者才能綜合分析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形勢,為企業管理作出科學的決策[7].但是,還應該認識到,即使企業中的領導者具備相當堅實的專業知識結構,其也未必會成為一個高水平的領導者,企業領導者組織管理工作的成功受到領導者自身專業知識精通程度的決定性影響。只有既具備相對廣博的知識儲備,又具有精湛專業技能的領導人員,才能帶領企業走向成功。
( 二) 高尚的節操和品質
高尚的節操和品質表現為領導人員在工作中強烈的服務意識和良好的道德素質,是每一個領導人員在工作中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和職業精神,具體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涵: 強烈的奉獻精神; 有理想、工作目標、堅定的信心和毅力; 團結愛護員工,團隊意識強,能夠在團隊管理中樹立起相應的領導威信,具有相對較強的選拔和任用人才能力; 正直誠懇; 有容人之量,具有較強的責任意識,能夠在工作中為基層員工樹立正面的榜樣。
( 三) 創新能力
組織內部領導者與時俱進創新精神的養成受到領導者自身知識面與專業技能的限制,只有領導者具有相對廣泛的知識面以及較高的專業技能,才能保證與時俱進創新能力能夠與領導者管理工作實踐相適應,為組織管理水平的提升做出相應的貢獻[8].一個人的智力能力與知識積累存在一定程度的區別,企業領導者應該認識到在社會實踐中獲得的是經驗,在實踐中總結出的概括性思想是知識,而智慧則是一種不能夠被積累的能力,管理者的創造力在應用于管理活動的過程中就是通過智慧來完成相關知識的獲取,并強化自身知識應用能力。所以判定一個企業的領導是否具備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就是應該考察其為企業發展所制定的計劃是否能夠與時代的進步相適應,是否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和較強的可操作性。只有領導者面對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各項問題有能力進行獨立思考,擺脫各種不良因素的束縛,才能憑借自身才能,制定和規劃出適宜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目標和戰略決策,才是領導者領導力在實踐應用中的最佳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