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目前我國會計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許多舞弊的會計行為,對會計行業的健康發展產生極大的阻礙,使會計信息的失真現象頻繁出現,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因此需要相關人員針對這些會計行為做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對會計行為進行優化。而組織文化對會計行為具有直接的影響,基于組織文化的會計行為優化具有重要意義。
一、組織文化與會計行為的聯系。
會計行為從社會學的角度而言,是一種道德文化現象,會計行為的選擇通常由會計系統的價值取向決定。而會計行為引發的利益沖突造成了會計系統中存在倫理問題,因此可以說會計系統的價值觀決定了會計行為,會計價值觀的腐敗也就是會計行為的腐敗。組織文化是組織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對組織的管理和生產行為發揮著規范和調節的作用,在組織的次文化系統中往往也會滲透該組織文化價值觀,例如會計文化系統中,這種組織文化價值觀會對會計價值觀產生影響,直接導致相關的會計行為產生。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會計行為也是延續和繼承組織文化的主要載體,在組織文化中將會計行為模式作為考察其演變的對象,可以實現對文化因素的有效性的檢驗,及時發現組織文化建設中的不足,有利于進一步對組織文化體系進行完善。組織文化與會計行為的聯系其實就是作用于反作用的關系,即組織文化影響組織的價值觀,繼而對會計價值觀產生影響,而會計價值觀決定了會計行為,會計行為反過來能夠體現組織的文化背景[1].
二、組織文化對優化會計行為的重要意義。
( 一 ) 有利于和諧的會計環境的構建。
組織文化可以實現會計人員之間產生價值共識,降低內部會計人員之間的摩擦和沖突,從而營造和諧的會計人員工作環境。組織文化首先能夠塑造融洽、互助的高校學習環境,形成組織內部良好的道德氛圍,鼓勵高校會計人員之間共同進步、積極進取、互相幫助,形成高校會計人員之間團結協作的關系。另外組織文化具有約束和優化的特征,通過組織文化的這一特征可以構建道德性、人性化濃厚的制度環境,組織文化體現了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打破了傳統會計規范和準則的強制性的局限,組織文化倡導的內部制約機制是一種和諧的機制,有效的防止了高校會計人員的個人獨斷轉行、外部監控不力,不僅有利于提高會計人員對組織管理制度的高度認同感,還有利于群體中形成行為準則、道德規范??偟膩碚f,在會計人員工作中缺少組織文化的支持,難以實現和諧的會計環境的構建,因此,組織文化具有構建和諧會計環境的重要意義[2].
( 二 ) 有利于控制機制和激勵機制的完善。
組織文化對組織管理的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打破了傳統組織管理中的純理論管理框架模式,組織文化從文化的角度出發,實現對組織管理完善和審視,增強組織管理的文化色彩、人情味、整體性。組織文化體現的管理理念是以人為本,在組織內部營造關心人、理解人、尊重人、重視人的氛圍。組織文化的目標是會計人員的自我實現,不僅完善和豐富了物質激勵方式,還通過精神激勵的方式強化了會計人員的成就感。使會計人員對自身職業的忠誠度得到增加,會計行為的道德性也隨指增強。
組織文化還有利于會計控制機制的有效性得以增強。組織文化一方面對會計人員進行法規章程、會計法律等有形的剛性約束,另一面對會計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會計精神、價值觀等形式的柔性約束。由此可見,組織文化不僅使規范和制度的效力得以提升,還有效的將制度約束中的漏洞進行彌補,而且會計人員在組織制度的變遷中可能遇到的倫理問題也得到了解決,消除了利益關系沖突下的不確定會計行為沖動[3].
( 三 ) 有利于會計行為價值導向的明晰。
從實踐性的角度來看,組織文化不僅是思維方式,也是行為方式,能夠提供正確的道德標準和價值來引導高校會計人員的行為。在組織文化的背景下會計人員是一種特殊的群體,這一特殊群體的質量直接決定了組織文化的完善程度和優劣。組織文化基礎的優秀對會計人員的價值觀穩定培養具有積極作用,通過正確的價值觀教育,轉換為會計人員的職業品行,培養高校會計人員擁有正確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若是組織文化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對外來文化的免疫和過濾能力較差,那么很容易造成會計人員的價值立場出現混亂、行為標準出現模糊,對會計人員做出正確的會計行為非常不利。例如,在我國進行改革開放之后,外來文化大量流入我國,對我國的會計觀念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其中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令一些道德防線較低、貪圖享樂、愛慕虛榮的會計人員,身陷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思潮中,難以自拔。
組織文化的優秀,有利于營造會計文化的誠信核心價值觀,會計文化在組織文化中充當子系統的角色,集中反映了會計領域的組織文化。優秀的組織文化不但可以影響會計人員主觀意識上具有團結一致、勤奮工作、積極向上的正確思想,還會使會計組織形成內部公正、客觀、守信、誠實集體意識。直接影響整個組織的精神風貌,提供給會計人員正確的行為、思想上的價值準繩,并對會計人員的行為發揮監督作用,引導高校會計人員根據正確的會計制度和規范,保持應有的職業操守[4].
三、基于組織文化的會計行為優化的建議。
( 一 ) 構建倫理準則。
從組織的角度來看,它不僅僅是文化創造的載體,還是倫理的實體。對高校會計人員而言,保證會計信息的客觀性、提倡誠信的會計行為是在職業倫理的范圍內,而倫理可以對經濟活動中的自利、自私、投機取巧等行為進行有效的解決。因此,在會計組織文化的建設中,應當構建相應的倫理準則。倫理準則是組織文化的具體形式,可以強化高校會計人員對自身社會責任的認識,構建倫理準則,可以有效的實現對會計行為的道德引導和法制約束,在會計人員之間營造良好的道德文化環境。另外,還需要建立相應的會計行為獎懲機制,加強對會計人員的道德行為監督和管理,并借鑒先進國家的經驗,結合我國的傳統文化實際情況,進行去粗取精,構建切實可行的倫理準則,為會計行為的優化提供保障[5].
( 二 ) 強化文化激勵。
強化文化激勵的首要條件就是在組織內部培育優良的文化主流,營造主流文化氛圍,這種主流文化不僅是組織管理的非正式規則,還是內部控制機制和激勵機制。在組織文化中擁有相對比較完善的文化體系可以正面、全面的激勵高校會計人員。而不完善、不健康的組織文化體系則會對會計人員產生一種負面作用的激勵,直接影響高校會計人員的價值觀。為了實現組織文化能夠充分發揮正面激勵的作用,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利用多種方式宣傳組織文化的影響力,利用輿論的優勢引起會計人員內心的覺悟,激發高校會計人員的行為潛能,從而做出準確的會計行為。另外還可以通過制度等強化組織文化激勵的作用,在日常會計人員的管理和考核中,對會計行為表現優異的會計人員做出獎勵和表揚,制定相應的聘任、選拔、提升標準。使會計人員從內心真正感受到組織文化的人文關懷,養成積極向上、正直的行為慣性[6].
( 三 ) 重視誠信文化。
我國目前實行的經濟體制是市場經濟,在這種經濟體制下發展的經濟既是法制經濟,同時也是信用經濟。而組織文化是誠信文化,對于會計行業而言,構建誠信的組織文化環境非常重要,在組織文化中會計誠信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同時會計誠信是組織誠信的子系統,在組織文化建設中重視誠信文化建設,建立完善的會計文化機制,有利于實現培養高校會計人員誠實守信的集體意識的目標,從而為高校會計人員的會計行為做出正確的價值導向。在建設誠信文化的過程中,首先應推選出一名領導,高校會計人員與領導之間互相監督,在日常的生活中對組織人員提倡言行一致的工作態度,為其他高校會計人員做出誠實守信的榜樣,并通過多種途徑宣傳誠信文化,使會計人員深刻認識誠信價值觀的重要性,并指導高校會計人員做出正確的會計行為[7].
四、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基于組織文化的會計行為優化的探究,從中可以了解到組織文化和會計行為之間的聯系緊密,組織文化對會計行為的優化具有重要意義,根據組織文化對會計行為的影響提出具體的優化方法,通過組織文化的建設,實現會計行為的優化,為我國會計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促進會計行業的持久發展和我國經濟的增長。
參考文獻:
[1] 趙頌 . 基于行為會計理論的企業會計行為優化研究 [D]. 河北大學 ,2011.
[2] 王德昌 . 市場競爭、組織分權與管理會計信息視野 [D]. 西南財經大學 ,2014.
[3] 顧欣如 . 基于行為會計理論的財務信息決策有用性研究 [D].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2014.
[4] 馮巧根 . 基于環境不確定性的管理會計對策研究 [J]. 會計研究 ,2014,09:21-28+96.
[5] 趙一民 . 基于會計文化視角的會計職業判斷研究 [D]. 東北財經大學 ,2012.
[6] 孫玉婷 . 基于行為價值管理視角的知識型組織內部控制評價研究 [D]. 中國海洋大學 ,2013.
[7] 雍小青 . 基于行為會計理論的會計行為優化研究 [J]. 財會研究 ,2012,03: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