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甸苴壩水庫位于玉溪市通??h河西鎮曲陀關村委會甸苴壩村,水庫壩址處距通??h城22km,屬珠江流域南盤江水系杞麓湖支流。工程始建于 1957 年 6 月,1959 年 12 月竣工,壩型為均質土壩,水庫控制徑流面積 19.24km2,設計壩高 34.5m,壩頂長 198 米,壩頂寬 6.0m,總庫容408 萬立方米,屬?。ㄒ唬┬退畮旃こ?。水庫興建至今,上下游壩坡蠕動滑塌嚴重,壩體、壩基、壩肩存在滲漏,溢洪道不能安全泄洪,輸水涵洞不能正常供水,水庫現已不能正常蓄水。
甸苴壩水庫下游影響人口1.7萬人,耕地5000畝。2009年 2月,經省、市組織有關專家對甸苴壩水庫進行大壩安全鑒定,鑒定結論綜合評定為三類壩,屬病險水庫,需進行加固處理。
作為大壩除險加固工作,方案選擇尤為重要,將直接關系到工程處理的安全、經濟合理性。因此,就本工程而言,壩體除險加固方案的分析比選是設計工作的重點。
2 大壩主要病害及其原因
2.1 壩體病害
壩體碾壓不密實,大壩變形嚴重,有三條明顯裂縫,壩面有沖溝,凸凹不平,下游水位較高,存在接觸帶及繞壩滲漏。白蟻活動嚴重,無觀測設施。
2.2 輸水涵洞病害
輸水涵洞為漿砌石城門洞拱涵,涵洞邊墻、頂拱有 11 處滲水,底板兩處冒水,多處可見碳酸鈣溶蝕沉淀,涵洞滲漏量達0.4L/s。工作閘銹蝕嚴重,操作困難,無檢修閘門。出口段設有分水閘門二套,均銹蝕嚴重,操作困難。已不能正??刂乒┧?,對大壩運行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2.3 溢洪道病害
溢洪道進口段和控制段邊墻漿砌石襯砌質量較差,局部損毀嚴重,陡槽段、出口段為明挖溝槽,無支砌,兩岸蹋落,無過水能力,無消能設施。溢洪道閘門銹蝕老化。溢洪道不能滿足泄洪要求。
2.4 上、下游壩殼
填筑料場分散,土質不均,細粒含量偏高,壓實度低,力學指標低,存在透水性大(滲透系數為3.4×10-3cm/s~4.9×10-5cm/s)。
由于壩體施工質量較差,水庫投入運行后,壩身多次出現縱向及橫向裂縫,特別是 1962 年外壩坡中部老河床發生不均勻沉陷,最大沉陷深達 1m,1970 年 1 月 5 日通海發生 7.8 組地震,造成上游滑坡,出現縱橫縫,縫寬達3~5cm,1995年外壩坡偏左壩肩部位出現一條縱裂縫,裂縫長 80m,寬10cm,深 10m,嚴重危及壩身的安全運行。
2.5 大壩穩定安全分析
(1)設計洪水位穩滲、正常蓄水位穩滲正常應用工況下,大壩上游坡抗滑穩定安全系數滿足現行規范穩定要求,大壩下游坡抗滑穩定安全系數不滿足現行規范安全穩定要求;(2)在水庫允許最高非常運用水位穩滲非常應用工況(I)、(Ⅱ)下,大壩下游坡抗滑穩定安全系數不滿足現行規范安全穩定要求;壩坡抗震穩定兩種工況安全系數下游壩坡均小于 1.10,不能滿足現行抗震規范要求;(3)實測浸潤線高低不一,說明壩體填料粗細不均、滲透存在差異;壩基砂礫石層最大水力坡降小于規范允許值,不會發生管涌、流土坡壞;(4)大壩運行中有一定的滲流異常,但不致影響大壩安全;大壩無滲漏量觀測資料,不能準確判斷大壩滲漏是否正常。
3 加固方案比較選擇
針對甸苴壩水庫大壩存在的病險,選擇帷幕灌漿及塑性砼防滲墻兩方案進行壩體防滲方案比選。對于大壩輸水涵洞、溢洪道處理,按常規處理方法,即鋼筋砼澆筑溢洪道,涵洞進行回填灌漿處理。
3.1 帷幕灌漿方案
3.1.1 布置方案。帷幕灌漿壩軸線灌漿,灌漿剖面結構單一,與岸坡為直線連接,整個防滲體系結構簡單。帷幕沿壩軸線單排布孔,孔距 2米,按三個次序逐漸加密的原則進行,帷幕防滲標準為q≤10Lu,帷深插入相對隔水層5米,該方法施工簡單,防滲效果好。
3.1.2 下游壩坡培厚。帷幕灌漿效果按 1×10-6cm/s 考慮,經浸潤線及穩定分析計算,壩身浸潤線帷幕后跌落較小,下游壩坡還需進行培厚才能滿足抗震穩定要求。因此,對于灌漿方案,下游壩坡須進行培厚加固。
3.1.3 白蟻防治。甸苴壩水庫大壩壩體白蟻危害嚴重,每年都進行挖巢處理,常規方法很難徹底治理,灌漿方案對白蟻危害處理效果不大。因此,采用灌漿方案,需考慮在下游壩坡增加一層砂礫料,并進行草皮護坡,截斷白蟻與壩體內部的接觸。
3.1.4 使用年限。壩體帷幕灌漿,從玉溪市已處理的多座水庫來看,壩身灌漿使用年限基本為 10 年左右,有的工程不到十年就需重新處理。因此,帷幕灌漿正常使用年限較短。
3.1.5 投資。壩體、壩基帷幕灌漿、下游壩坡培厚、白蟻危害處理。該方案工程總投資為545.86萬元。
3.2 塑性砼防滲墻結合兩壩肩帷幕灌漿方案。。
3.2.1 布置方案。大壩塑性砼防滲墻布置于壩軸線上,墻頂高程1795.18m,墻底達到本次勘探基巖相對隔水層頂線(q≤10Lu),壩基 F5斷裂帶位置適當加深。墻頂長度118m,墻底板最低高程1738.28m,最大墻深度56.90m。左、右岸接灌漿帷幕,形成新的大壩防滲體系,徹底解決大壩的防滲問題。該方法施工復雜,但比帷幕灌漿效果相對要好一些。
3.2.2 壩坡穩定。塑性砼防滲墻 K 值按 1×10-8cm/s 計,經計算,浸潤線在墻后跌落較大,下游壩坡穩定達到安全要求,不需進行培厚。在下游壩腳增加一堆石棱體,設置反濾,對壩基砂卵石層進行保護。
3.2.3 白蟻防治。采用塑性砼防滲墻方案,壩體浸潤線很低,下游坡基本處于干燥狀態,不適合白蟻生存。砼防滲墻可以徹底根治白蟻危害。
3.2.4 使用年限。砼防滲墻可以徹底解決大壩的滲漏險情,使用年限達50年以上。
3.2.5 投資。采取砼防滲墻結合兩壩肩帷幕灌漿作為大壩的防滲體系,下游壩腳增加一堆石棱體。該方案工程總投資為655萬元。
3.3 綜合比較選擇
甸苴壩水庫壩體結構簡單,壩基砂礫石層透水性不大,兩岸基巖基本完好,壩體施工質量較差,白蟻危害嚴重。針對以上實際情況,常規帷幕灌漿方法可以徹底解決大壩整體防滲問題。
雖然砼防滲墻灌漿比帷幕灌漿使用年限長,防滲效果好,可靠性高,但投資大,施工復雜,對于?。ㄒ唬┬退畮斓某U加固處理來說,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帷幕灌漿更經濟實用。因此,推薦采用帷幕灌漿作為大壩防滲加固措施。壩腳設置堆石棱體及反濾過渡,對下游壩基砂卵石進行保護。
4 結束語
通??h甸苴壩水庫,建成于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今已運行了五十七年,大壩壩體及滲流存在嚴重安全隱患,不滿足現行規范要求,對下游城市及周邊農村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加固處理勢在必行。針對土石壩的病險狀況,加固方案的選擇是設計的重點,從方案的布置、技術可行性、工程安全可靠性、經濟合理性等不同角度進行綜合分析論證,選取最優方案。因此,甸苴壩水庫選擇帷幕灌漿的除險加固處理方案,是科學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