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用水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由于我國的水資源比較短缺,并且水環境污染現象比較嚴重,對農村飲水安全造成很大的影響,從而限制了農村經濟發展,因此,要認真分析當前農村飲水安全面臨的主要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處理措施,確保農村用水安全。
1 農村飲水安全面臨的主要問題
1.1 水資源供給不足
淡水資源是人們飲用水的唯一來源,我國是一個淡水資源急劇短缺的國家,我國的淡水資源占全球水資源的6%,人均淡水資源為2300m3,是全世界嚴重缺乏水資源的國家之一。同時我國水資源分布極其不平衡,南方的水資源比較多,北方的水資源比較少,從整體上看,我國有18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共400多個農村缺水。水資源的急劇短缺是農村飲水安全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1.2 水資源水質比較差
近年來,農村化建設步伐越來越快,社會經濟發展越來越快,但以此換來的代價是自然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如水資源、大氣、土地等受到嚴重的破壞,這對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帶來極大的影響。對長江、黃河、淮河、松花江、珠江、海河、遼河7大水系的水質進行檢測,發現在這7大水系中,僅有57%的河流滿足集中式供水的水質需求,有19%的河流完全喪失供水功能。
檢測發現,水體中的主要污染指標為COD、有機物、氨氮等,引起水資源受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企業違法排放工業廢水,同時泄露事故也是引起水資源污染的重要原因,水資源的水質問題已然成為當前農村飲水安全面臨的重要問題。
1.3 水處理工藝落后
目前,在農村飲水過程中,采用的凈水處理工藝,大多是常規的水處理技術,以地表水處理為例,其凈水處理流程大致為混凝→沉淀→過濾→消毒,這種凈水處理工藝主要是將水中的微生物、色度、濁度去除,很難將農村水源中的藻類、有機物、重金屬等污染物去除。
試驗表明,常規的凈水處理工藝只能將水中30%的有機物去除,而藻類的穩定性比較好,很難混凝去除,并且藻類的自重比較小,沉淀效果也比較差,因此,常規的凈水處理工藝也難以將藻類去除。目前,我國農村水廠大多采用液氯消毒的方式進行消毒,藻類中的部分物質會與水中的余氯發生反應,產生新的有害物質,造成二次污染。由于凈水處理工藝落后,水中的污染物無法去除干凈,導致農村飲水安全受到嚴重的影響。
1.4 管網設施老化
農村供水系統是一個復雜的工程,水資源從水廠運輸到用戶有很長的距離,有時候水資源會在管網中停留數個小時,甚至是幾天,而管網本身的材質會對水質產生很大的影響,但由于當前的農村供水管網系統比較陳舊,老化現象比較嚴重,因此,供水管網經常會出現漏水、滴水的現場,從而造成水資源浪費的現象。
2 提高農村飲水安全的相關對策
2.1 建立完善的水污染防治機制
要想確保農村飲水安全,要建立完善的水污染防治機制:一是要根據農村水資源分布情況,合理地確定農村飲水水源的保護區和農村飲水工程的保護范圍,并制定相應的保護方案,從源頭上為農村飲水安全提供保障;二是要加大對水資源污染的治理,對于污水排放量比較大的企業要進行嚴格的監督檢查,確保這些企業將污水處理到排放標準后再進行排放,嚴厲打擊超標排放的現象,只有加大水污染的防治力度,加大污水排放監督力度,才能有效地緩解農村水資源污染的現狀;三是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農村飲水資源所處的環境,制定相應的生態修復措施,對其周圍生態環境修復、保護,避免水源受到破壞;四是要加大宣傳力度,鼓勵農村居民節約用水,并鼓勵農村居民不使用含磷洗衣粉,農作物肥料盡可能使用土雜肥等有機肥,從而為水源保護打下良好的基礎,農村居民是保護農村水源的主體,因此要充分發揮農村居民的主體作用,利用社會輿論監督的作用,構建人人關心水源、人人保護水源、人人節省水源的和諧氛圍,從而為農村飲水安全提供保障。
2.2 建立科學的農村飲水安全體系
隨著農村水資源的逐漸減少以及水污染現象的加重,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越來越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必須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對農村飲水安全進行深入研究,從而為農村飲水安全提供保障。對于當前的水資源污染現象,尤其是有機物污染和藻類污染,常規的凈水處理工藝很難滿足農村飲水安全的需求,因此,加大對臭氧活性炭處理技術、膜處理技術等新技術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針對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科學的農村飲水安全體系,對水資源污染狀況及健康風險狀況進行科學的評價,從而為農村飲水安全提供支撐。
2.3 建立完善的農村飲水應急保障措施
由于農村飲水安全的涉及面比較大、影響比較嚴重,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農村飲水應急保障體系,避免發生緊急性飲水安全事故。首先要根據農村飲水情況,編制綜合應急預案,并建立專門的應急小組,實現統一領導、統一決策、統一處置,確保農村飲水應急保障體系能有效地發揮其應用的作用;其次要加大應急隊伍技術培訓力度,并定期組織應急隊伍進行事故演練,從而有效地提高應急隊伍的事故處置能力。
2.4 創建多渠道融資機制
為確保農村飲水安全,需要在現有水資源的基礎上,加大開發新型水源的力度,對于不符合相關規定、老化的供水管網系統,要加大改造力度,及時更換新的設施及管網。由于農村供水管網的改造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因此要創建多渠道融資機制,探索股份制、合資等多元化集資方式,這樣不僅能解決農村供水管網建設集資問題,還能加快農村飲水工程的建設速度。由于我國的水資源十分短缺,因此,在進行農村供水時,可以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量“水”而行,推行控制總量、定額管理、計量收費的管理方式,通過對水價進行嚴格的控制來控制農村居民水的用量。
3 結語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農村飲水安全不僅會對人們的正常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還會對社會穩定發展產生影響,因此,要正確地看待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在水資源急劇短缺情況下,要想確保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加大對農村水源地的保護力度,加強水污染治理,加大污水排放監督力度,并根據實際情況,積極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注重對農村凈水工藝的改進,同時還要建立完善的農村飲水應急保障措施,創建多渠道融資機制,從而為農村供水系統的穩定運行提供保障,進而為農村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嵐。農村飲水安全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J].環境衛生學雜志,2011,(1)。
[2] 王躍國。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分析[J].工程與建設,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