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性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保護和加強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是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農村生活環境,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的內在要求,是實現可持續發展、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力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農村要留得住綠水青山,系得住鄉愁。然而,由于重視不夠,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往往被忽視,由此造成了農村環境保護的盲點,這就造成了農村的環境問題更加突出、更加嚴重,因此,加強農村環境保護非常重要
2 當前農村面臨的環境問題
當前農村面臨的環境問題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①面源污染日益突出。主要表現在化肥污染、農藥污染、白色污染、畜禽養殖污染等方面,造成土壤板結、土質惡化,危害地表水、地下水與空氣環境質量,影響城鄉居民身體健康。②垃圾污染漸趨嚴重。一次性用品廢棄物,尤其是塑料袋、廢電池、廢藥瓶等難降解廢棄物逐年增多,加之建筑垃圾亂堆亂倒,固體廢物污染較為嚴重。③產業污染轉移客觀存在。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缺乏入駐工業園區條件的小型食品加工業、農副產品加工業,轉移到農村落戶、生產,廢水、廢氣、廢渣超標排放。④規劃不當或基礎設施不全產生的環境問題。最突出的如新農村居民點出現的環境問題,有的規劃選址不當,有的當初沒有考慮生活污水的收集處理和排放問題,有的沒有考慮生活垃圾的收集處理問題,建成入住后帶來了污水沒處排或排水不暢,垃圾沒處去,道路泥濘,造成塵土飛揚、蚊蠅滋生、臭氣熏天,與新農村倡導的文明格格不入。因此,加強農村環境保護非常重要。農村是最重要的物質產出基地,農村這個最重要的基地一但出現了城市病則后果非常嚴重,這是我們最后的凈土。我們吃、穿、用的東西一樣都離不開農業的產出,離不開農村。
3 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與對策
3.1認識上要提高
不論是鄉一級或村一級,都要把加強農村生態環境建設作為重要而又緊迫的任務提升到一個新的戰略位置來抓??梢越柚l政府、村委會和村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積極向各級政府、部門提建議,要將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放在和城市環保同等重要的地位,納入當地政府生態建設的總體規劃并作為實施的重點,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
3.2建立健全農村環境管理體系
農村的特點是村民自治,因此,除了各級黨委和政府的支持和投入到位外,村委會還要發動村民的積極主動性,管理好政府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方面提供的設施。
3.3科學種田,控制化學物質污染
推廣科學合理的施肥方法,減少化肥損失和污染,提倡種子包衣和推廣測土施肥。通過宣傳和培訓,提高并掌握農民的農藥使用技術和科學的施肥技術。還可以委托農業環境監測部門開展農業環境監測,這對農產品對外銷售極為重要。當前,尤其是蘋果基地、蔬菜基地、畜產品基地要加強對產地的環境監測,當前,農產品對外銷售中(銷往國際市場),有機農產品與非有機農產品的價格差距非常大,幾乎是成倍的差別,因此,今后要盡快的脫貧致富,單靠國內市場不行,還是要靠國際市場,但國際市場對產品的品質要求比較高,所以,今后的重點應該逐步由重視產量轉向重視產品品質。
3.4 要有環境保護意識
當前國家提倡回鄉創業,這就要求創業者在辦企業、建養殖場的同時要多學習國家的環境保護政策,多咨詢,否則,等項目建成或建了一半,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或選址不當,產生的環境污染糾紛不斷,鄰里關系惡化,則導致企業停產、甚至關閉,造成創業失敗和財產損失。
3.5人人重視環境保護,建設美麗鄉村
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環境質量的好壞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環境是一個公共資源,不是一個人、一個組織和一個國家獨有的,是屬于全人類的。大家都知道,生活在好的環境中,人人感覺舒適,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環境好了大家都受益,環境質量差了大家都受害。辦企業,如果不重視環境保護,不科學選址,不搞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就是犧牲公共資源,這是法律所不允許的行為,所以,只要大家重視環境,提高環境意識,向環境違法行為斗爭,才能保護我們身邊的環境不受污染,全民受益。
3.6 要重視基礎設施建設
當前新農村是農村建設的熱點,但暴露的環境問題不少。因此,在規劃選址和建設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走過去的老路,規劃和環評先行,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城鄉統籌的原則,結合農村實際、順應農民心愿,規范農村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科學劃定易養區、限養區和禁養區,改善養殖條件差、環境污染嚴重和管理不規范的狀況。讓進入新農村的農民有事干,有經濟收入,同時又不至于影響居住環境。使農村盡快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真正使我們的農村變成留得住鄉愁的美麗田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