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環境,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環境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會因素;既包括非生命體形式,也包括生命體形式,空氣、水、土地、植物、動物等為內容的是物質因素方面;觀念、制度、行為準則等為內容的是非物質因素。環境是相對主體而言,因主體差異,環境的不同、內容等方面也有所差異。近期以來公眾關注的霧霾天氣,PM2.5這些就是屬于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環境的重要性是眾所周知的,如果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將會對賴以生存的人和事物造成巨大的影響,污染超標會導致生態平衡失調等環境問題,要號召呼吁保護和善待環境,珍惜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人類的活動對整個自然環境的影響呈現綜合因素的作用,環境系統從各個方面又反作用于人類,反作用的效應和效果也是多方面的。我們知道,人類與其他自然界的生物有所差異,人類不單是以自己的生存目的來影響環境的,會努力使自己的身體發展和環境相適應,通過勞動方式來改造所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將它轉化為新的生存環境。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環境也概莫能外,新的生存環境有可能適合人類生存,但也有可能惡化人類的生存環境。生態環境是指與人類有密切相關性的環境,它影響人類生活以及生產活動的各種各樣的自然作用的總和。
林業是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經濟增長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林業主要是要保護生態環境,保持生態平衡,培育和保護森林資源,用來取得木材和其他林業產品,以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來發揮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作用。林業的良好發展能促進人口、社會、環境、經濟以及資源協調發展的基礎性的產業和社會公益事業。林業經濟是林業部門和相關企業進行的生產經營活動和組織管理活動,主要包括處理林業生產和再生產中的各方面經濟關系,組織協調林業生產諸要素和追求林業經濟效益等內容,具體來說主要包括有造林、育林、護林、林木采伐和更新,木材和林產品采集和加工等。以往,為了追求經濟的高效益,人們往往容易忽略對環境的保護,過度開發資源、消耗資源,以環境的過度消耗和破壞為代價來換取經濟增長,事實已經證明,這會付出巨大的代價,對林業資源的過度開采使之沒法及時更新,會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和生態平衡,會對林業資源的匱乏和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等帶來嚴重的負面效應。我國的林業生態環境還比較脆弱,生態環境保護是大家日益關注的重點問題,要科學的處理好生態環境和林業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要通過對環境的保護來促進林業經濟的良性發展,與此同時,良好的林業經濟發展也會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帶來積極的效益。
2 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現狀分析
發展林業可以帶來多方面效益,提供大量國民經濟所需林產品,對生態環境保護也意義重大,發揮顯著的作用。林業資源是有雙重作用的:一方面,林業有生態環境保護的作用,它對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改善和平衡作用;能夠為多樣的生物物種提供生長發展的環境,對生物多樣性的保持很有幫助,還有利于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調節氣候、維持生態平衡、保護環境等。由此可見,保護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以促進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是林業經濟的一項重要發展內容。
另一方面,林業資源具有很大的經濟效益方面的功能。它能夠社會的經濟的良好發展提供資源和能源,能有效的改善人類的生活生產天,這對于改善人類生活居住的環境,提高人類的身體健康水平都是很有幫助的。林業資源能夠為人類的社會發展以及提供必要的資源和生產所需的物質基礎。
就我國林業經濟發展的現狀和環境保護方面的發展來看,近些年以來,雖然我國的林業經濟得到了大力的推廣,也因林業經濟的大力發展帶動了一大批依靠林業資源發展起來的企業,在取得一定的成果,為國民經濟的增長作出貢獻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這些不足和弊端日益凸顯,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視和關注。
依靠林業資源而發展起來的林業企業管理水平還比較低。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在生產和管理方面被廣泛應用,目前依靠林業資源而發展建立的企業還存在粗放型的生產管理方式,對科技的利用度明顯不足,沒有及時將科技成果轉化為先進的生產力,在管理方式上仍然采用傳統老套僵化的方式,缺乏對林業經濟發展的市場化規劃和戰略,對先進的林業開發技術和創新技術掌握很缺乏,無法實現對林業資源的高效使用,沒有增加林業產品的附加值。這種發展會造成企業經濟效益受到影響,對林業的生態功能沒有很好的發揮。在經濟增長方面,是建立在對林業資源的過度消耗基礎上的,以巨大的環境代價來換取經濟效益這是缺乏長遠發展眼光,只重視眼前利益的表現。
我國林業企業相較與國外先進的林業企業來說,經濟規模還比較小,資金投入利用率比較低,嚴重忽視了林業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和平衡。多采用簡單粗放的資源開發方式,消耗的林業資源非常巨大,使林業資源消耗的量遠遠超出了森林的生產更新能力。對林業經濟發展缺乏先進的科研能力和市場信息方面的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很有必要正確認識和協調好環境保護與林業經濟發展二者的關系,要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的觀念,樹立可持續的科學發展的觀,切實維護森林資源的安全和林區的社會穩定,不斷鞏固生態建設成果。
3 提高環境保護與林業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研究
針對上述內容,面對我國當前林業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現狀,應該及時有效的采取措施來提高環境保護水平和林業經濟發展方式,使二者能夠協調發展,最終實現林業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梢詮囊韵聝蓚€方面入手切實提高環境保護與林業經濟發展。
3.1 不斷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要加大對林業生態環境的研究和分析,采取科學合理可持續的開發方式對林業資源進行管理和開采。以高效的利用有限的林業資源,采用先進手段以加強對林業自然保護區的管理效果,更新管理方式和理念,充分發揮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生態環境以一種制度化和科學化的方式來實現有效的保護,使生態環境保護和林業經濟發展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3.2 通過發展林業生態旅游產業來促進林業經濟的健康發展。伴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與次同時人民除了物質資料的追求外,對于精神需求也與日俱增,在閑暇和假期的時候,更愿意選擇出游的方式去放松自己,感受大自然。隨著環保意識和環保觀念日益深入人心,人們多選擇生態旅游的健康方式。鑒于這種市場需求,可以發展林業生態旅游產業,在增加林業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是對林業生態環境保護一種有效的推廣和宣傳。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尤其需要引起重視。要努力結合本地特色,合理的對林業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在不破壞林業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和前提下,實現林業經濟健康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孫俊平.林業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探討[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09(12).
[2]郭金龍.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現狀與問題解決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20\\).
[3]田麗君.對于林業經濟轉型與發展前景的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