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水利論文 > > 市民社會中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必要性研究
市民社會中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必要性研究
>2024-05-30 09:00:00


一、市民社會理論的演變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學者們對市民社會的研究都有不同意義上的認知,但基本上現在大部分學者認同在人類社會歷史中應把市民社會的發展分為三個層次的歷史時期,即古典市民社會發展時期,現代市民社會發展時期與當代市民社會發展時期。這三個歷史時期均有許多學者對市民社會的研究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其中以亞里士多德和西塞羅為代表的古典市民社會學說派,以黑格爾與馬克思為代表的現代市民社會學說派,以葛蘭西與哈貝馬斯為代表的當代意義上的市民社會學說派。

(一)古典主義上的市民社會
在市民社會研究的最初,市民社會的概念是與野蠻相區分的,其源于對城市文明的總結。而那個時期所謂的市民社會是城邦社會中的一小部分,這個群體的生活方式與大部分社會成員的公共生活方式相分離,有著自己的生活范圍,他們享有城邦賦予的公民權,在亞里士多德那里他是這樣區分公民的,即:牡凡有權參加議事和審判職能的人,我們就可說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2城邦的一般含義就是為了要維持自給生活而具有足夠人數的一個公民集團,叱寶里體現了,在城邦中被賦予公民權的并不是所有的社會成員,那些奴隸、婦女和兒童根本沒有自己的生活范圍與獨立的公民人格。西塞羅對那個時期的市民社會也有著在這個基礎上的理解,在他看來,市民社會是指“單一國家,而且也指業已發達到出現城市的文明政治共同體的生活狀況。這些共同體有自己的法典,有一定程度的禮儀和都市特性、市民合作及依據民法生活并受其調整,以及-城市生活。和-商業藝術。的優雅情致?!?/p>

(二)現代意義上的市民社會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繁榮發展促使了人類社會的多元發展,這一時期出現過很多早期的論述市民社會構成的思想家,其中包括包括洛克、孟德斯鴻、亞當·斯密等,但是其論述多為沒有清楚界定市民社會與國家公共領域生活的區別。之后的黑格爾對市民社會在現代意義基礎上對其進行了深人研究,其把政治國家和市民社會明確加以區分,這是在吸收和繼承上述思想家理論成果的同時并加以創新的結果,從而成為現代意義上的市民社會概念的確立者。黑格爾在其《法哲學原理》一書中詳細而系統地闡述了市民社會的構成、性質、作用等,并對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做了清晰的界定廠要黑格爾之后的馬克思經過認真分析黑格爾的市民社會理論,在充分肯定了黑格爾市民社會概念的合理內容的同時,也明確指出其嚴重缺陷,并在此基礎上,對市民社會理論進行了完善。馬克思從“物質的生活關系的總和”角度來概括現代市民社會的,從而使市民社會理論更全面、更深刻,并超越了黑格爾從“需要的體系”這一角度規定的市民社會理論,避免了僅僅將市民社會概括為單一層面的經濟交往的“需要的體系”這一弊端。

(三)當代意義上的市民社會
當代西方資本主義的變化導致西方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也發生著巨大的改變,隨著政治國家隊市場干預和規制力度的增大,政治國家在社會中公共領域的話語權越來越強,而私人領域范圍的縮小與公共領域的不斷擴大,帶來的是政治國家與社會逐步融合,逐漸出現社會化的國家與國家化的社會概念。葛蘭西基于文化傳播的視角對資本主義國家的變化進行了音8析,繼而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市民社會理論。葛蘭西認為,市民社會不是馬克思論述的那種簡單的物質關系,總和,理解市民社會更應該從文化傳播的角度去分析,市民社會應包含思想文化體系,即關于社會文化知識與精神生活。哈貝馬斯對市民社會理論的新發展同樣也做出了重大貢獻,哈貝馬斯在融合葛蘭西、黑格爾、馬克思三位大家的市民社會理論的基礎上豐富了市民社會基礎理淪配究的基礎上。哈貝馬斯在其《交往行為理論》一書中對市民社會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他在市民社會理論中建立了生活世界這一范疇,生活世界概念并不包括以往的私人經濟領,指純粹的社會文化體系。

二、市民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領域的天然聯系

(一)環境保護的內涵
環境保護的理念主要是減少甚至避免造成環境負擔及危險所采取的措施或行為整體盧其主要特征之一即為公益性,主要解決人與自然的矛盾,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這種矛盾和關系主要以人為整體的一方,以自然環境為另一方。因此,環境保護這一理念是在支持、保障社會自然環境的基礎上,以維護公共領域利益為核心的一種公益性極強概念,其包含的不僅是執政者與國家的管理意志與利益追求,也反映了社會各階層對公共利益維護的社會性要求。狹義上來講環境保護應包括三大內涵:(1)為排除現已存在與出現的對環境的損害;(2)為去排除或減輕現在對環境可能或潛在的危險性;(3)為經由預防措施的采取來防止對未來環境的危害性。黝人廣義上講環境保護不僅應包括環境公害治理與抵抗,更應包括環境的維持與資源的有效管理以保障人類生活與生存的基礎,那么這一具有預防計劃性的措施涉及面甚廣。傳統環境法要求國家在采取干預措施來排除環境公害的損害與危害,但國家權力相對市民社會的自由往往是盡量避免的,避免過分壓抑市民社會的自由秩序,這就體現了國家環境保護措施的局限性,因此維護公共利益的環境保護理念推廣并不能僅僅由國家利用行政權去維持與推行,從而更加凸顯了市民社會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的特殊地位。

(二)市民社會中環境保護意識的普及化
市場主體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構成了市民社會最初的構成目的,盡管其從事市場交易行為的動機純粹出于私利,但他們這種利益上既相對立又相依賴的交易關系恰恰為各個私人利益的實現提供了可靠的權利義務保障。因為市民社會中的任何人,如果他不能首先滿足別人的需要和利益要求,就不可能實現自己的利益,自此構成了以市場交易需求為中心的市民社會的權利義務體系。各個不同的私人利益在相互對立與競爭中形成共同利益,在于其一旦離開了市民社會利益共同體,任何私人利益都將無實現的可能。市民社會中私人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間的這種辯證互動態勢,自發形成了自由競爭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各個個別利益實現的社會機制、私人利益共生共存的制衡機制和市場經濟得以運行的動力機制。市民社會內部調整公共領域利益的規則自然在此基礎上構建起來,其要求只有以充分尊重各個不同市場主體利益取向的基礎上,保證實現私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時推動著社會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實現。那么,這必然形成市民社會關心社會共同利益的利益傾向,即一定范圍內的公益性。

由于市民社會獨立自主的發展,從而使市民社會成員在擁有了其自主意志決定市場交易對象和方式的過程中,通過自身價值和私人利益的實現,個性自由得到了張揚,自主精神得到了培育,公益意識得到了加強,并且由此提升了其參與社會事務和政治國家公共事務的能力。獨立自治的市民祠差戮為祠差轟主體提供了平等和自由競爭的舞臺,使社會成員擺脫了政治社會身份歧視與限制的羈絆,市民社會的成員更夠更切實地接觸公共利益與界定公共領域。通過市場經濟的規律去對國家公權力難以干預的領域去從根本上關注與保護公共利益。即“市場經濟提供了個體條件、空間條件、觀念條件和法律條件,為經濟主體平等、自由、獨立地開展經濟活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基礎”.(黔立樣的社會經濟基礎也使市民社會擁有了國家公權力不能完全把握的使用工具一市場經濟規律,通過市場經濟的自身規律去關注與解決公共領域生活存在的問題,是市民社會相比國家公權力擁有的更有效更直接的調整手段。因此,作為公共領域問題的環境保護問題自然也會引起市民社會的關注與共鳴,市民社會的發展導致市民社會對公共領域的關注,現代環境保護意識的萌發是在公共領域內的一場意識革命,那么市民社會這種對公共領域的關注的熱情與維護公共利益的獨立屬性便給予了市民社會參與這次環境保護領域革命的天然理由。

所以說,市民社會的發展演變必將由狹隘的個人主義中心向公共領域中心過渡,這種過渡是自然而然的,是獨立自主的演變。環境保護意識的萌發及實施需要市民社會去起到理解與維護,相反市民社會關注公眾領域的迫切心情也必然讓市民社會去關注公共環境的保護工作,至此市民社會發展的三個層次體現了市民社會與環境保護工作之間的天然聯系。

三、市民社會的演進與公眾參與的必然

(一)公眾參與的環境法內涵
公眾的意愿是每個具體人群或個人意愿的集合,公眾利益同樣也是每一個具體人群或個人利益的集合。個體的意愿或利益只有符合公眾意愿或利益時,才具有合理性。公眾參與制度是公眾及其代表根據國家環境法賦予的權利和義務參與環境保護的制度。公眾參與是符合環境管理特點與富有成效的制度,在國際社會和各國的環境法理論與實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許多的國際法文件如《世界人權宣言》、《公民及政治權利公約》等都為公眾參與提供了國際法依據,公眾參與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已經成為各國的共識,許多國家的環境法也對公眾參與做了具體而明確的規定。

(二)市民社會中公眾參與意識的升華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市民社會其實質已經是由不同利益主體基于市場經濟平臺而產生的平等自由關系,以及通過市場交換而形成的互為手段與目的的利益與需要的體系。市民社會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演進過程中,其中的“需要的體系”通過普遍化的契約市場交換主體將從最基本的私權獨立的家庭關系中隱含的平等關系上升為社會普遍的交往形式,使獨立個體的自主交往關系在整個社會獲得了“形式的普遍性”.但市場交換體系使個人從傳統社會中的人的依賴關系中解放出來的同時也使市場獨立主體對物質利益的追求程度大大提高,物質利益的相互需求成為市場獨立主體建立相互交往關系的重要樞紐。然而這種物質利益追求是建立在機會的偶然性與交往程度的短暫性,以及完全功利性的契約關系基礎上,這種或然的不穩定的交往體系決定了基于利益雙方自結成依賴關系依賴就是不穩定與不持久的。迪爾凱姆曾說過:“在唯有利益獨霸一切的時候,任何事物都無法牽制人們的私心,每個自我都覺得自己與別人處在劍拔弩張的態勢中,他們所達成的所有休戰協定都不可能維持太久。實際上,自我利益是世界上最沒有恒久性的東西,這樣一來,人們只能形成短促的接觸和聯系。因此,我們必須看清楚,這究竟是不是有機團結的真正性質?!?/p>

綜上所述,市民社會是由獨立個人自主交往的私人關系構成的,這說明市民社會不僅存在包含著經濟交往領域,同時也包含在非經濟交往的其他社會交往領域。那么,公共領域作為市民社會基于市場發展關系必將關注的領域,決定了市民社會在經濟交往領域的基礎上必將形成的一種文化批判領域。市民社會通過自主的經濟交往建立了政治國家之外的一獨立性話語權,而市民社會為了維護這種獨立性的話語權必將在個體經濟交往的同時通過組織化的形式進一步增強自身的力量并展開了與政治國家的互動和博弈。公共領域問題的公眾參與形式就自然成為了市民社會中產生出來用以克服其內在局限性與國家文化領域壟斷的新的社會力量,它的出現已經超越了以往物質經濟利益關系中純粹對物資利益的追求,通過在公共領域參與問題解決的方式,產生出不同理念和自由價值觀的碰撞和融合而達成社會的公共理性和普遍共識,以實現整個社會有機團結的理性建構和價值整合。

四、環境保護與公眾參與的內在聯系

(一)市民社會中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工作的必然性
通過上文對市民社會與環境保護領域的天然聯系及市民社會與公眾參與必然性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市民社會這個處于人類社會交往中的個別領域,其本身的發展與演進是伴隨著商品經濟發展由狹隘的獨立家庭生產體系向社會公眾交往領域過渡的,這個過渡的過程也建立了市民社會在公眾領域維護其根本個體利益獨立話語權與政治國家之間的博弈。市民社會關注重心向公眾領域過渡的過程其參與的形式即為公眾參與社會與國家問題決策,質疑與監督政治國家行為的方式,由于市民社會中私人公共領域對公眾領域問題關注的必然性,加之環境問題的解決作為公共領域必將面臨的問題,那么市民社會對環境保護工作的實施與開展發揮其應質疑國家、批評國家的作用也便順理成章,市民社會對環境保護領域的關注必將是以公眾參與的方式參與公眾領域話語權的爭奪中的,其根本目的是通過對環境問題的解決以達到開發、利用、保護和改善其交往環境中的個體利益。而公眾參與便是將公眾的意愿即每一個具體人群或個人意愿集合起來通過種種途徑,以公眾代表的方式,集中公眾的意見并使之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

(二)市民社會中環境保護工作需求公眾參與的必然性
環境保護是一個涉及面很廣的公共領域問題,不僅包括對已經出現的環境問題的解決與治理,并且包括對未來將要發生的環境問題的預防與規范,而政治國家針對環境問題的治理與防治要遵守最基本的比例相當性原則,即針對環境污染行為對于生命健康之危害程度,分別制定對自由市民社會適當干預的法律法規,國家權力對公共秩序的維持必將存在一定的社會領域死角,環境問題的治理與預防也存在相應的真空地帶。那么環境保護工作的展開與實施就呼喚一種來自社會自身的力量去解決這個問題處理的空白地帶,建立在獨立平等關系基礎上的市民社會是擁有高度自主意識的市場經濟主體,這些社會主體作為“獨立自主的個人,以及這些個人所自愿參與組成的社會群體、社團組織、利益共同體”等,為了追求自身利益和個人價值的實現,他們會“積極地參與和從事公益領域的事務,他們在法律和規則的范圍內開展合理的運用市場自然規律的方式去不斷地擴大對環境問題治理的范圍?!辈⑶矣捎谑忻裆鐣诜枪俜綄傩缘奈镔|交往領域的存在,其社會主體的自愿性利益交往和自主性市場交換行為的日漸發達,可以培育更多具有獨立環保精神和防控風險意識的環境保護主體。

五、結語

市民社會對公眾領域的關注賦予其對參與公共事務的契機,那么市民社會中的公眾參與形式就與環境保護領域便結成了必然的聯系。市民社會的參與力量加人到人類社會環境保護工作中來,其成員在不斷地探索解決環境保護問題的新思路的基礎上,運用市場經濟的運作方式及組織形式豐富和健全社會對環境問題解決的方式,深人地理解和總結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自覺地按照經濟規律進行活動,使環境問題治理的運行方式更加健康規范并對自由社會的干擾程度最低,從而為整個社會環境保護意識的發展注人了無窮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亞里士多德著,吳壽彭譯政治學網商務印書館,2009一11
[2]戴維·米勒,韋農·波格丹諾: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網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0
[3]黑格爾著,范揚,張企泰譯法哲學原理網商務印書館,2009一2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