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糧食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尤其是近年來工業用糧的增加,我國沿海港口建造了大量專業化散糧碼頭。本文結合具體項目對散糧碼頭主要存儲設施———筒倉的選型進行研究,提出優化方案,并初步總結筒倉選型的注意事項和一般性原則。
我國東北地區某港計劃建設 2 個專業化糧食泊位,大豆年進口量 300 萬 t,小麥、大麥年進口量 50 萬 t,滿足后方油脂加工企業的需求; 玉米年出口量 400 萬 t,通過鐵路從腹地集運進港,總計年吞吐量 750 萬 t。
與國內現有多數散糧碼頭以卸船或裝船為主不同,本工程居于傳統的糧食下水區、又要考慮臨港油脂加工企業的需要,為裝卸各半的大進大出性質的糧食碼頭。因此,應對其工藝系統尤其是筒倉配置重點考慮,以滿足作業要求。
筒倉作為專業化散糧碼頭整個輸送系統收發儲配的核心環節,其規模、倉容倉型、進出倉效率,對碼頭整體周轉能力、運行效率、經濟效益都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1 現狀調查分析
筆者對國內主要散糧碼頭筒倉規模、形式、主力倉容、進出倉效率等進行了調查分析,以便為合理的筒倉配置選型積累第一手的素材依據\\( 表 1\\) ?!颈?略】
參考表 1 各港碼頭實際情況,分析總結如下:
1\\) 筒倉規?;驹谕掏铝康?10% 左右。
2\\) 卸船碼頭配置的單倉倉容一般較大,一般1 萬 ~ 1. 5 萬 t,單倉太小不但會增加投資而且還會造成卸船過程中頻繁切換,影響效率。另外,南方有些碼頭會適當選擇鋼板倉以降低投資。
3\\) 裝船碼頭單倉倉容略小,一般在 3 000 ~6 000 t,與單列車批量一致,且多數考慮利用群倉布置中的星倉,增加總倉容,也便于小批量貨物調劑; 進出倉效率一般在 1 000 t\ue4d4h 左右,近年隨著設備制造水平提高,1 500 ~ 2 000 t\ue4d4h 的設備也開始使用。
4\\) 平底倉配套的清倉設備目前普遍反應效率較低,故平底倉一般考慮用于周轉期較長的情況,對于要求快速周轉的中轉倉多數會考慮選擇錐底自流出倉形式,效率較高。
根據本工程進出口量各半且均具相當規模的特點,確定本工程筒倉選型關鍵點如下:
1\\) 筒倉規模、倉體形式,單倉倉容,倉群布置等;2\\) 進出倉形式及效率;3\\) 倉型經濟性分析。
2 要因分析與確認
結合各港配置及運營的調研情況,總結了合理的倉容倉形式及進出倉工藝選擇的影響因素,并進一步分析確認主要影響因素,以便針對性地提出優化選型方案 \\( 表 2\\) ?!颈?】
根據以上分析論證,可確定影響倉容倉型選擇及進出倉工藝的主要因素為:
1\\) 船型、車型; 2\\) 進出倉效率; 3\\) 筒倉保溫隔熱密閉等要求。
3 選型與優化結論
3.1 筒倉選型
1\\) 單倉倉容主要與進倉批量大小關聯緊密。
大豆及少量大麥、小麥主要為卸船進倉,船型為 5 萬 ~10 萬噸級; 參考前述類似港口調研資料,大豆倉 \\( 含大麥、小麥\\) 采用單倉 1 萬 t 多錐斗淺圓倉獨立布置形式,滿足高效中轉要求;筒倉內徑 25 m,倉壁總高度約 35 m \\( 圖 1\\) ?!緢D1】
玉米主要為卸火車進倉,進港列車編組一般為 40 ~60 節,3 000 t 左右; 參考前述類似港口調研資料,采用立筒倉群倉正交布置形式; 主倉單倉 3 940 t 左右,十字星倉 1 160 t,相比梅花星倉\\( 倉容為主倉的 1. 3 倍\\) 更方便小批量貨物調劑,適應火車來糧的多貨主、多批次、小批量等特點,提高倉容利用率; 筒倉內徑 15 m,倉壁總高度約45 m \\( 圖 2\\) 。
2\\) 進倉采用多點機,出倉采用氣墊皮帶機,能力暫定1 000 t\ue4d4h,與卸火車及裝卸車能力相匹配。
3\\) 考慮工程所在地季節及晝夜溫差都較大,推薦采用混凝土倉,保溫隔熱性能較鋼板倉好。3.2 優化結論通過前述分析,確定采用鋼筋混凝土錐底倉,所需倉容約 80 萬 t,考慮適當預留,布置倉容約100 萬 t,其中多錐斗淺圓倉倉容 52 萬 t,錐斗立筒倉倉容48 萬 t; 采用全皮帶系統,進倉采用多點機,出倉采用氣墊機,能力暫定 1 000 t\ue4d4h; 筒倉全部配備料位及糧情監測系統、通風系統 \\( 也可按預留考慮\\) ,部分筒倉根據需要配備熏蒸系統; 全部立筒倉設置降碎裝置。工藝系統流程見圖3?!緢D3略】
4 經濟性分析
目前東北地區已有散糧碼頭基于以糧食下水裝船為主的前提大量采用了立筒倉群倉形式,考慮本工程糧食裝卸船各半的情況,針對卸船運量采用了淺圓倉形式。本工程采用的淺圓倉形式與傳統的立筒倉對比情況見表 3?!颈?】
5 結語
1\\) 筒倉選型須重點考慮倉容、效率、經濟性與適用性等;2\\) 總體倉容確定主要與運量及周轉期有關,單倉倉容確定應與散糧批量大小相一致;3\\) 進出倉效率應與系統上下游環節相匹配,統籌高效性和經濟性,筒倉結構形式及進出倉設備應能滿足效率要求;4\\) 通過優化筒倉結構及進出倉設備選型以及總體規模等提高經濟性的同時,應考慮系統功能性、合理性、靈活性等實際運營需要。
參考文獻:
[1] 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 日照港散糧碼頭工程初步設計[R]. 北京: 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2004.
[2] 劉漢東,劉慶輝. 廣州港南沙港區糧食碼頭工藝系統設計介紹[J]. 水運工程,2009\\(7\\) : 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