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水利論文 > > 大園包崩滑體的成因及治理方法
大園包崩滑體的成因及治理方法
>2024-01-03 09:00:00


大園包崩滑體位于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樞紐左岸,滑體物質主要為滑移松動巖體、粘土夾塊碎石。左岸非溢流壩段將崩滑體分為上下游兩個部分,順江總長1160m,寬 200m ~360m,面積約 28 萬 m2,體積約560 萬 m3,厚度3m ~63m。崩滑體的穩定性關系到亭子口樞紐工程左岸建筑物的施工和運行安全。本文主要介紹該崩滑體的成因及其治理方法。

1 崩滑體的成因

1. 1 崩滑體周圍地形地貌

崩滑體前緣為嘉陵江,河谷深切,河床與前緣之間為坡度 20° ~25°的基巖斜坡,局部較陡可達30°,坡體上多零星分布第四系殘坡積物,坡底則零星堆積砂巖大塊石,塊徑一般 1m ~ 3m,最大8m ~ 12m。大園包崩滑體與周圍巖土體地形斷面見圖 1。

崩滑體后緣山體為蒼溪組 K4 -31c~ K6 -11c地層的粘土巖、粉砂巖及細粒巖屑砂巖構成的互層狀基巖斜坡,坡高 40m ~ 60m,坡度一般 25° ~ 35°,少數地段可達 45°以上,局部因巖屑砂巖出露形成高 3m ~8m 的陡崖,基巖未出露地段多分布厚1m ~ 3m 的殘坡積或崩坡積物。受巖體風化及自然卸荷的影響,過去經常發生巖塊崩落現象,坡底則大量堆積砂巖巨塊石,塊徑多在 3m 以上,一般3m ~ 8m,最大近 15m,原巖成分多系 K5 -11c及 K6 -11c地層的巖屑砂巖。

1. 2 崩滑體與周圍巖土體的關系

大園包崩滑體屬于亭子口李家咀壩址左岸第四系松散堆積體的一部分,從物質組成與來源兩方面分析,大園包崩滑體與周圍巖土體基本相同。大園包崩滑體主要由 A、B、C 三類物質組成,即 A類: 粘性土及粘性土夾碎塊石; B 類: K4 -31c與 K5 -11c或 K6 -11c地層巖屑砂巖構成的塊石及塊石夾土; C類: K4 -21c~ K6 -11c地層構成的大園包滑移松動巖體。

受地形地貌、地層巖性、風化卸荷以及大氣降水的影響,斜坡物質極易分解、崩塌,并就近堆積于坡底,成為堆積體的主要物質來源。

1. 3 成因機制分析

崩塌堆積初期,由于坡體高陡,崩積物以大塊石為主且崩塌頻率較快,多來不及風化或風化較輕,這與拉裂槽覆蓋層下部巖性以塊石及塊石夾土相吻合。隨著崩塌的延續,坡體穩定性增強,崩積物逐漸變小且崩落頻率減慢,堆積于拉裂槽后,有足夠時間進行風化水解,使得顆粒變細,這與拉裂槽覆蓋層上部巖性以粘性土夾碎、塊石為主相一致。

由大園包崩滑體成因機制可以看出,其形成經歷了崩塌、堆積、滑移三個循環往復的過程,滑移模式為推移式。

2 崩滑體穩定性分析

縱觀崩滑體所處的地質環境及其成因機制,自形成以來,一直處于穩定狀態,無二次整體滑移,局部也沒有變形跡象。即使受人類活動的影響,也只是對崩滑體表層進行改造,沒有改變崩滑體的穩定條件。

按亭子口水工建筑規劃布置,崩滑體地段將布置左岸非溢流壩段和左岸電站廠房等水工建筑,其中左非壩段將崩滑體分為上下游兩個區,由于工程施工期及水庫運行,導致崩滑體穩定影響因素發生變化,其穩定狀態也將相應發生變化。

\\(1\\) 工程施工期間,左岸廠房進廠公路邊坡開挖對崩滑體下游區前緣形成切腳,從而改變了崩滑體前緣地下水運移方向,地下水集中向坡面匯集,水力坡降增大,在外界因素如暴雨的誘發下,可能導致邊坡失穩。另外由于前緣切腳,崩滑體整體抗滑力減小,對整體穩定產生不利影響;\\(2\\) 水庫運行期間,崩滑體上游區受庫水位周期性漲落的影響,很可能會改變穩定狀態,由穩定向不穩定轉化。由于上游區坡度平緩,加之前緣地段厚度小且地形無劇烈變化,因此只有一種失穩模式,即整體滑移式失穩。而崩滑體下游區由于不受庫水位影響,其穩定性與工程施工期相同。

3 崩滑體治理方法

3. 1 上游滑體治理方法

根據設計院穩定計算結果,上游滑體在水庫蓄水運行后,基本處于穩定狀態。為保護水下坡面不被庫水淘刷,對上游滑體高程 464m 以下坡面采用預制混凝土塊護坡,混凝土塊厚 15cm。

3. 2 下游滑體治理方法

由于進廠公路邊坡開挖,對下游崩滑體前緣形成較大范圍切腳,當滑體內地下水位較高的工況時,前緣局部沿潛在滑移面發生失穩破壞,產生較大下滑推力。因此,下游區治理主要考慮降低滑體地下水位,同時在前緣采取支擋措施。

主要治理方法: 前期崩滑體下覆基巖中布置“兩縱兩橫”地下排水洞,洞內設排水仰孔; 前緣設置抗滑樁及重力式擋墻支擋加固,墻后碎石土回填區采用格構植草支護、崩滑體地表采取地表排水。

但后期施工完后,崩滑體范圍內布置的毛料堆場加載太快,導致部分抗滑擋墻變形,后經多方專家論證后,下游崩滑體治理在原有基礎上加設了以下處理方式:

擋墻樁號壩0 +296. 00m ~ 壩0 +468. 00m 段172m 己出現變形及影響區,沿擋墻每個分縫段\\(10m ~12m\\) 墻面布設 3 列\\(豎向\\) 2 排\\(橫向\\) 鋼筋混凝土格構梁系和 2 排 1500kN 級預應力錨索,錨索布置于格構梁節點處。墻頂垂直布置 1排 3Ф36mm 錨筋樁,孔距 2. 0m。擋墻樁號壩0 +228. 00m ~ 壩0 +296. 00m 和壩 0 + 468. 00m ~ 壩 0 + 828. 00m 段未變形區428m,在抗滑擋墻墻頂布置 1 排 3Φ36mm 錨筋樁,孔距 2. 0m。

墻后布置排水砂井: 壩 0 +296. 00m ~ 壩 0 +468. 00m 段變形及影響區段,沿擋墻后緣每個分縫段\\(10m ~ 12m\\) 布設 1 個城門洞形排水砂井;壩 0 + 240. 00m、壩 0 + 270. 00m 和 壩 0 +490. 00m、壩 0 + 520. 00m、壩 0 + 550. 00m、壩 0 +580. 00m、壩 0 + 630. 00m 各布設 l 個城門洞形排水砂井。砂井內回填粗砂,與墻體排水孔一起構成擋墻排水系統; 在與砂井對應位置的墻體上增設砂井排水孔,上、下各 1 個,孔徑 Φ91mm,排水孔深入砂井內 50cm,伸入井內段采用塑料花管,外包過濾土工布,且所有排水孔孔深一律調整為8m,孔徑調整為 Φ91mm,排水孔采用塑料花管外包過濾土工布進行孔內保護。

在樁號壩 0 +335m、壩 0 +405m、壩 0 +435m三個斷面相鄰的上、下格構節點錨索墩槽中,安裝錨索測力計,共計 6 臺,分別編號為 D0lZDQ ~D06ZDQ; 與樁號壩 0 + 295m、壩 0 + 335m、壩 0 +405m、壩 0 + 435m、壩 0 + 505m、壩 0 + 585m、壩 0+ 705m 七個斷面的擋墻墻頂,設置水平位移監測點,分別編號為 TP01ZDQ ~ TP07ZDQ。

3. 3 主要施工項目

3. 3. 1 抗滑擋墻

抗滑擋墻頂寬 2m,墻背直立,墻面坡度 1∶0. 55,墻高為 6. 5m ~ 8. 5m,可根據崩滑體前緣開挖坡高適當調整擋墻高度。為疏排擋墻后滲水,墻體設排水孔,孔徑 Φ91mm,間距 3m。

根據巖性特征,開挖完后盡快采用混凝土或砂漿覆蓋基巖,防止基巖風化。

3. 3. 2 地下排水洞

下游崩滑體范圍共設置“兩縱兩橫”地下排水系統。在后緣山體側設置一道縱向排水洞和排水孔幕,攔截 K1C4 - 2 層山體地下水補給; 同時為降低滑體前緣地下水位,提高局部穩定性,在距離開挖前緣 100m 左右處設一道縱向排水洞及排水孔幕; 在滑體滯水豐厚的大園包下伏巖體及縱向排水洞的下游末端處各設一道橫向排水洞和排水孔幕,以降低滑體地下水位。

排水洞凈斷面尺寸為 2. 5m × 3. 0m,城門洞形,局部地質條件較差部位采用鋼筋混凝土襯砌或噴錨支護。排水洞頂設排水仰孔,深度平均為25m,孔徑 Φ91mm,孔距 3m; 洞壁設一排淺排水孔,深度 1m,孔徑 Φ56mm,孔距 3m。排水孔全孔采用 PVC 濾水管外包土工布進行孔內保護。

3. 3. 3 墻頂錨筋樁與預應力錨索

\\(1\\) 墻頂錨筋樁施工。在壩 0 + 228. 00m ~壩 0 +828. 00m 段錨筋樁,為混凝土擋墻和巖石錨固抗傾覆抗滑設置。根據工程立面圖,按設計要求,將錨桿位置準確測放在墻頂面上,孔位應準確,放線時按每伸縮縫為分界線,按孔距 2m 依次布置,距伸縮縫段為 1m,若遇到與錨索重合,應做調整,盡量避開錨索施工。

錨筋樁的制作是將 3 根 Φ36mmⅡ級鋼筋“品”字型連接,不彎勾,孔徑 Φ130mm 間距 2m,擋墻錨筋樁總長 12m,帶注漿管一次注漿;\\(2\\) 預應力錨索施工。擋墻樁號壩 0 +296. 00m ~ 壩 0 + 468. 00m 段\\(己出現變形及影響區段\\) ,沿擋墻每個分縫段\\(10m ~12m\\) 墻面布設3 列\\(豎向\\) 2 排\\(橫向\\) 鋼筋混凝土格構梁系和 2排 1500kN 級預應力錨索,錨索布置于格構梁節點處。

1500kN 級預應力錨索型式為粘結式,使用有粘結鋼絞線,采用二次注漿\\(先注錨固段,張拉結束后注張拉段\\) 。

錨索張拉在一次注漿達到強度及錨墩混凝土等的承載強度達到施工圖紙規定值后進行。

3. 3. 4 鋼筋混凝土格構錨梁

在擋墻已出現變形及影響區段加設鋼筋混凝土格構錨梁,沿擋墻每個分縫段\\(10m ~ 12m\\) 墻面布設 3 列\\(豎向\\) 2 排\\(橫向\\) 鋼筋混凝土格構梁。

3. 3. 5 墻后排水砂井

在抗滑擋墻背后全線每隔一定距離增設排水砂井,排水砂井為城門洞形。

砂井采用人工自上而下分段開挖,每 50cm開挖后采用鋼筋護壁。為滿足砌筑后直徑為1. 2m,砂井開挖尺寸為 1. 7m × 1. 7m。砂井挖至混凝土基礎后,為確保施工安全,立即采用多孔磚砌筑,多孔磚孔向應水平布置以利于排水。砂井砌筑完成以后,進行砂井回填,砂井內回填粗砂,與墻體排水孔一起構成擋墻排水系統。

對穿過井壁的排水孔內端,采用塑料花管保護后,在井內分層回填粗砂,粒徑范圍 0. 5mm ~2mm,且級配良好,為防止松散砂的沉降,回填時應分層灑水。

4 滑坡體監測

4. 1 監測布置

大圓包崩滑體與抗滑擋墻所安裝埋設的監測儀器有位移計、錨桿計、錨索計、應變計、無應力計、測壓管、滲壓計、測斜管以及觀測墩,分布在 0- 121. 50m、0 + 184. 00m、0 + 328. 00m、0 +458. 00m、0 + 561. 30m 五個監測斷面上\\(見圖 2\\) 。

4. 2 監測成果

施工期時,大園包監測頻率每 3 天測一次,測值變化平穩時每周或每月監測一次,遇到特殊情況增加測次。施工期大園包與抗滑擋墻的主要荷載為施工砂石的堆載與自然變形,隨著抗滑擋墻及砂石料堆載的科學設計,監測數據顯示: 大園包各深度分層變形減小,且變化量值趨于穩定與收斂; 抗滑擋墻受力均勻,未見異常數據,異變觀測期間穩定、收斂; 位移變形與堆載變化、自然季節關聯,與庫區水位變化尚未明顯數據關聯,表明該滑坡治理有效、可行。

5 結語

通過對崩滑體的成功治理,確保了亭子口樞紐工程左岸建筑物的施工和運行安全,并有以下認識:

5. 1 地下水是影響崩滑體穩定性的重要因素,地下水作用、尤其是在滑體長期飽和地下水工況下,穩定安全系數大幅度降低。對滑體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降低滑體地下水位,避免飽和地下水等極不利工況出現,可以有效提高滑體的整體穩定性。

5. 2 對崩滑體范圍內場地實行保護型利用時,一定要科學設計,嚴禁超載,以免影響崩滑體整體的穩定性。

5. 3 崩滑體防治工程的發展趨勢將是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藝等的不斷開發和利用,同時應加強穩定監測,并強調與環境相協調的新理念。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