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植樹造林的重要性
森林樹木是生態環境的屏障,惠及千家萬戶和子孫后代。森林有很多的利民作用,森林可以美化環境、減少空氣污染,同時還可以存儲水分、改進土壤結構、轉變四周環境中不同種類氣體的含量。但是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大量的樹木被肆意砍伐,出現了很多惡劣的現象,許多地區出現泥石流、氣候惡變的情況,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嚴重的水土流失、肆虐的沙塵暴天氣、因干燥而干涸的河流、瀕臨絕種的鳥類及其他森林物種的減少、氣候變暖、干旱洪澇災害的頻發等,都是自然給我們的警告。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此類問題,落實好植樹造林的政策。
植樹造林主要是人類根據大自然的發展需求實施的一項利國利民的基本國策。生態平衡是國家發展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從根本上對生態環境進行改善,盡最大可能減少對人民群眾財產的損害。植樹造林可以防風固沙,改善一個地區的綠色環境,使一個地區更能充分地利用自然資源。當種植的樹木達到一定年齡后,還可以以舊換新,賣出去的樹木還可以促進地區人民的經濟收入。
2 植樹造林工作的基礎
2.1 選擇樹種
在實際操作中,直接影響植樹造林成活率與質量的是樹種,而最重要的步驟就是樹種選擇。通常情況都是以樹種為主,堅持從實際出發,選擇適合本地的進行栽植。為了實現樹林之間結構層次的優化處理,應選擇內外兩種樹種相結合,選擇生長健壯、抗病蟲害的苗木,提升苗木的成活率。
分別選擇針落葉樹種與常綠樹種混交、喬木樹種和灌木樹種混交的方式,營造混交林成為生態公益林?;旖环绞降拇_定可以根據樹種生物學特性和立地條件,在年均降水量 400mm 以下的干旱地區、熱帶亞熱帶巖溶地區等生態環境脆弱地帶,適當地加大灌木樹種的比重。
2.2 清理與整地
在植樹造林的工作過程中,造林的清理與整地是翻墾土壤前的一道十分重要的工序。這個環節就是要把造林地上阻礙枝丫生長的東西清除掉。從整體上說,清地方法包括塊狀、帶狀和全面清理這三種。
具體來說,有三種清理方法:第一,割除。人工或者機械割除其中一些雜草或者其他。第二,火燒清理。隔出一段安全帶后,在做好防備的情況下,人工放火,對地面進行清理。第三,化學藥劑清理。根據化學原理,選擇合適的試劑,噴灑在需要清理的地面表面,在一段時間過后,地面就會自然地呈現出比較干凈的狀態,再進行后續清理,也比較方便一次性地處理干凈。
清理整地的方法多種多樣,而不同的地面適合的情況也不一致。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處理方法,把其中不合格的地面采用不破壞環境、更加適宜的方法清理干凈。有些處理方法,例如火燒處理方法,在火燒之后留下的草木灰是對苗木生長非常有益的一種天然肥料。而化學藥劑的處理又運用了科技成果,是根據化學原理等進行處理,采用科技的手段,快速而有效,對大面積的地面清理活動有非常好的效果。各種清地整地的方法不一而足,但各有優劣,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3 植樹造林的常用技術方法
3.1 直播造林法
直播造林是將各種所需要種植的樹木種子埋在需要造林地區的地下,該方法降低了需要的工程量,減去了育苗這個程序,使造林的工序變得更加簡便,在面積比較大的地方造林也更加合適。但是,也因為簡便的播種方法,在后期的幼株護理上往往需要下更多的功夫。這種造林方法通常會需要比較大且容易發芽的樹種,這樣才會便于養護。如果能在人跡罕至的地方播種,將會收到更好的造林效果。但是直播造林法對前期的造林地區整理要求比較高,必須比較完全地將地面清理干凈。
3.2 栽植造林法
栽植造林對苗木的情況要求比較高,作為栽植材料的苗木通常要求有完整的根系結構。這種方法所栽植的樹苗通常更加的穩定,比較能夠適應惡劣的外界環境,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苗木的生長狀況不定,根系比較脆弱易受傷。所以在栽植前要進行苗木的根系培養,保證苗木的品質后再行栽植。苗木的品質和樹林日后是否能夠成活有著很大的關系,選取的苗木種類不同、培育的方法不同,結果一般也不同,應用比較廣泛的有原生苗、栽植苗和繁殖苗。苗木本身的含水量、苗內的平衡狀況都對苗木的成活十分重要,所以在苗木栽植的前后,要注意苗木的保濕。
3.3 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是指選取樹木的樹枝或者是樹干、樹根等部分,來作為造林時的材料直接進行造林的一種方法。首先是季節的選取,造林一般都是在春秋兩個季節來進行。其次是枝條的選取,常選用活枝條去掉分枝,剪成插穗,再按照規定的間隔距離進行栽植。
4 結語
植樹造林在保護農業生產、保護生態環境、推進經濟發展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提高植樹造林技術是加快林產業發展的基礎,我們必須切實抓牢抓好,嚴格按照植樹造林技術規程,運用恰當合適的植樹造林方法,實施科學的造林方式,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植樹造林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官躍忠,張旭。檸條在黑龍江省西部造林技術中的應用[J]。林業科技情報,2009 ,(1):37-38.
[2] 劉永興,金博峰。植樹造林技術[J]。 現代農業科技,2011,(7):56-57.
[3] 馮志舟。簡介幾項植樹造林的技術措施[J]。云南林業,2011,32(3):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