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川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概況
自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成立以來,我國各級水行政單位有效管理、利用水利資源比率逐年攀升。四川省更是自秦朝時由李冰在成都建成了舉世聞名、萬代受益的都江堰,使成都“水旱從人,不知饑謹”,從此被譽為“天府之國”。到了今天,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和精心管理,四川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工程的防洪能力和輸水保證率不斷提高,為灌區的工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四川省已發展成為重要的商品糧油生產基地之一。
2 墜渠事故概況及原因分析
2.1 事故概況
隨著城市日益發展,部分過去偏僻的渠道道路逐漸穿過居民活動頻繁區域,行人或車輛墜渠事故頻頻發生。為了減少渠道底、壁漏水造成農田損失,保證輸水力度,各大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將本來陡峭的兩壁和渠底用水泥灰漿進行了“硬化”,使得渠壁兩面平整光滑,加之河水長期沖刷,導致渠壁濕滑。人若落入水中,根本無法自救,就是施救者也大多無從下手,常常眼睜睜看著落水者被渠水卷走。據不完全統計,僅四川省每年墜渠溺亡人員少則十幾人、幾十人,多則上百人,讓無數的家庭陷入悲痛當中。2013年9月15日,四川省達州市達運集團渠縣通林公司一輛客車從渠縣三匯鎮開往渠縣縣城,行至渠縣李馥鄉境內平橋處為了躲避達州市亞通實業有限公司一輛滿載河沙和鵝卵石的貨車,墜入3米高的河道內,造成死亡16人\\(學生11人\\),重傷4人\\(學生1人\\),輕傷5人的特重大事故。
2.2 事故原因分析。
在四川省近幾年的墜渠溺水事故中,有的是過往車輛超速、超載、酒后駕駛、不熟悉路況墜入渠道,導致人員溺水死亡;有的是避讓其他車輛、不慎掉入渠道溺水死亡;有的是不聽勸阻、執意在渠道中游泳導致溺水死亡的;有些是因家庭、社會矛盾等原因跳渠自殺;有的則是小孩在無監護人看管的情況下,在渠邊嬉戲打鬧失足落水死亡。
原因歸納起來總的來說有三:第一、個人安全意識淡薄。比較典型的就是四川省成都市東風渠,每年都有因為游泳溺亡的人員,成都市多家電視媒體、報紙都進行過專題報道。但是每到炎熱的夏季,哪怕當著記者媒體的面,部分市民依然不聽勸阻,執意下水游泳。第二、渠道安全措施不到位。墜渠事故中,有部分是避讓車輛,墜入渠道溺亡。如果在這類事故中,渠道修建有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則大部分可以避免。第三、應急救援措施不到位。事故發生后,最重要的就是積極施救。工程管理方在事故發生后,往往出于灌溉、供水、防洪等綜合考慮有時不能及時響應、不能及時配合,易導致事故進一步擴大,形成二次事故。
3 如何減少墜渠事故的幾項措施
3.1 加強沿渠宣傳
渠堤通道是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管養、工程維護通道,不具備公路通行條件,四川省水利工程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明確規定禁止在壩頂、堤頂、水閘工作橋上行駛機動車輛。管理單位大多也在路口處設置了禁止社會車輛駛入的標志,但當地居民為了出行方便往往對這些禁止標志熟視無睹。這就需要通過媒體宣傳、政府公告、標語傳單等形式加強沿渠宣傳,特別是加強沿渠附近學校等重點地區安全宣傳,對群眾進行安全教育,提高當地群眾的安全意識。
3.2 設置渠道隔離帶
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應在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水利災后重建、水利工程歲修等工作中,規范渠道建設,劃定管理保護方位,設置渠道隔離帶。
3.3 建立安全防護措施
渠堤道路設計規范中并無對沿渠護欄進行要求,但是護欄有價生命無價,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應該想盡各種辦法讓緊靠人口密集場鎮的渠道增設渠道安全護欄。筆者所在的單位,由于人員負擔重,每年財務入不敷出,資金上根本無力承擔安裝渠道護欄,這也是當前大多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存在的弊端。但正因為如此,我單位在渠道安全生產在這方面做出了做出積極的探討,尋求到了一條可有效解決該問題的好辦法:按照堤邊兩側土地使用性質統一進行整改。渠道兩側為農田的,由水務部門按水利行業標準設置安全設施;渠道兩側為交通道路的,由交通部門按交通行業標準設置安全設施;渠道兩側為城市公共設施和綠地的,有城建部門按城建行業標準設置安全設施;渠道兩側為房地產的,責成開發商按房地產行業標準設置安全設施。當然,將這些條件落實離不開與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的溝通、協作。該方法目前在部分地方實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渠堤道路墜亡事故得到有效的控制。
3.4 設立配套安全警示標志、標語
由于配套渠堤道路護欄需要一定資金、時間,在此期間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應在人口密集區域、場鎮、交叉路口、設立了警示標志、標語提醒人們注意安全。
3.5 加強自身管理和水政執法
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應加強自身管理,加強渠堤道路的安全巡查,要提高巡查時間密度。對病險橋梁和渠堤要及時報告,立即整改或加固維護。對下河玩耍、垂釣、游泳的群眾要先勸阻、后警告、終強制的三部曲辦法,杜絕私自下河的各種陋習。
3.6 與政府聯動,保障群眾安全
與當地政府做好溝通協商工作,對新建的便民橋、便民通道增設安全措施,安裝安全防護欄桿和防撞護欄、防撞墩等。要與地方政府簽訂沿渠橋梁安全責任書,明確安全責任,督使政府投入資金、人員,規范完善安全措施。對地方政府如借用渠堤道路及橋梁作為交通道路的,應事前商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同意,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完善相關安全防護設施及警示標志后方能作為地方交通道路使用,并要求其承擔運行安全和維護責任。
4 事故處理
4.1 事故應急處理
發生事故后,水利工程管理單位一旦接警,應按照調水規范和應急預案,限制渠道水位,配合做好搜救工作,將事故傷亡和損失減到最低。
4.2 事故善后處理
事故后,家屬情緒悲痛,容易做出過激行為,這就需要水利工程管理單位配合當地政府、公安等部門開展耐心、細致的安撫、善后工作。工作人員要抱著一顆同情心參與安撫工作。在具體處置過程中,要消除冷血措辭,多一些人性化的舉措。要允許和包容死者家屬的情緒不穩,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角度來開展安撫工作。
5 結束語
安全生產工作任重而道遠。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應高度重視,將渠堤道路安全納入安全生產工作全盤考慮,以減少渠道墜入溺亡事故為重點,積極尋求標本兼治之道,與當地政府齊抓共管,做好渠堤道路安全生產各項工作,避免下一個悲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