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天然礦藏資源很豐富,各地區都有礦山的開發項目,改善了我國的經濟現狀,可是礦山資源的開采工作由于過分消耗資源,并且破壞了自然環境,造成水土流失。然而大多數人認為有效的保持防治和治理水土流失就是植樹造林、治理溝道和坡面,也就是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目前,又增加一種方式就是農耕技術,在傳統水土保持防治工作中,在生產建設的項目規劃與實施階段忽略了水土保持,造成了很嚴重的問題。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水土保持技術的研究進步,針對水土流失問題,應該從源頭出發,在生產活動中減少占用地、開挖、少擾動地表植被等。水土流失一直是國家和當地各級行政主管部門高度重視的問題,而礦山環境的綜合治理需根據水土流失的特點,進一步的完善水土保持措施,避免水土流失,有效的將土地復墾、水土保持和生態重建有機結合,走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執行的道路,堅持可持續發展。
1 造成礦山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
1.1 造成礦山的水土流失的原因
氣候條件與地形地質是造成我國礦山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礦山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人為因素,由于人們在礦山的開采過程中,周圍的植被容易遭到破壞,裸露礦山宕面覆蓋率較大,在巖石破碎、土壤疏松、土層薄、排土場、開采區、尾礦庫、辦公區和工業場地、礦區道路的水土流失的范圍較大。在礦山開采的生產期間形成大量的尾礦和廢石一般是運往排土場與尾礦庫,大量的廢棄廢渣產生的尾礦與排土場是大面積的松散堆積體和裸露的堆積體造成的,會被雨水沖刷走,造成泥沙與逕流,這是礦山水土流失形成關鍵的區域范圍。但是我國在礦山的開采初期由于沒有采取及時有效水體保持防護措施,并且開采技術不先進,從礦山的開采和加工,一直到礦石的運輸環節都會造成水土流失,嚴重危害了自然資源。
1.2 水土流失的危害
第一,大面積的水土流失會嚴重影響自然的營養環境。由于礦山水土流失過程中攜帶走顆粒細、肥力強、含量高的有機質的表土,并且會造成農作物生長依靠的磷、氮、鉀等營養成分的流失。第二,水土流失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由于礦山開采造成的水土流失影響了自然生態環境結構的平衡,間接造成大面積的植被被破壞,枯死或者是衰竭,同時會失去很多物種。第三,水土流失很容易造成農田沙化,并且堵塞河流。由于礦山開采產生的泥沙流入到水庫、湖泊,以及河道中,河床會被抬高,造成河道泥沙的淤積,給河道蓄洪能力與泄洪產生一定的干擾,水庫湖泊和水電站庫范圍內會出現淤積和堵塞,使洪水的調節能力下降。產生的大量污水如果直接排入到農作物種植區,會造成重金屬和農田沙化污染,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第四,容易造成土地土質的災害問題與礦區的小氣候。礦山水土流失問題會造成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質自然災害,并且造成很嚴重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同時也會影響況山周圍的小氣候環境。
第五,污染水環境。由于大量的泥沙堵塞了河道和水庫,會使水資源的水質變得渾濁,水質也會變差,有些農作物的種植區的灌溉也會有一定的難度,水土流失會帶走大部分泥沙,并且泥沙中含有金屬元素,可造成土地表面的水體與地下水體的金屬污染,以及水體的負營養化現象。
2 礦山水土保持的防治和治理措施
2.1 礦山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1)攔擋措施。根據礦山工程的位置和周圍的地形,設置不同的攔擋工程。如果是在采礦場和排土場,或者是尾礦庫等關鍵性的礦山區域,應該設置擋土墻。并且排土場的角度應該通過嚴格的設計來確定,有效的保證排土場堆放角度不大于安息角,保證了堆放的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出現堆放坍塌或者是滑坡。在擋渣墻和尾礦庫的設計階段,需要根據攔渣壩周圍地形使用重力壩,可以提高抗滑穩定性和安全性。如果設計的坡面的平臺上要修筑土埂,尤其是采礦場溝道,合理的選擇位置,并且修筑一些可靠的谷坊壩。這些措施治理措施還是沒有緩解坡體的穩定,需要判斷其受力點,通過預應力錨索、抗滑樁、混凝土框格、錨桿、擋土墻等措施防治水土流失。(2)排水措施。根據礦山區水資源情況,完善其排水系統,避免坡面的徑流沖刷地面,減緩礦山區水土的流失。影響礦山較大的坡面,應該設計相應的排水溝和截流溝,判斷出集水面積和最大降雨量后設計水溝斷面的尺寸,并且結合水溝溝底的坡度,避免在水流的不斷沖刷作用下水土被排走。廢石場下游形成的溝谷根據實際情況建立擋泥壩或擋水壩,使其中產生的泥砂及時的沉淀,并且在水經處理達標之后方可排放。(3)配套措施。是指礦山的復墾地植物的灌溉的布設,設置一些水管和管理措施,有效的控制監測點。
2.2 植被治理措施
(1)礦山土壤的改良:第一,物理法。通過覆蓋土壤,解決表土問題。使用客土法,礦山開采之前將表層和亞表層土壤取走,合理的保存,施工結束再放回原處。第二,化學法。重金屬含量相對較高的廢棄地一般使用碳酸鈣或硫酸鈣減輕金屬的毒性,如果土壤 pH 值太低或者是太高,利用石灰與石膏進行調節。第三,生物法。根據對極端的生態條件,并運有耐性植物、綠肥作物、金屬富集植物、菌根真菌來進一步的改善廢棄地性質。(2)植物的養護。包括蓋遮陽網、澆水、揭遮陽網、病蟲害防治等。礦業廢棄地的植被即使進行重建,其生態系統也脆弱,,所以在管理過程中要避免人為因素的的干擾,也要避免自然干擾,保證重建生態系統的穩定調節。
3 結束語
礦山的水土保持是國家和當地政府重點關注項目,由于政策與措施的不斷完善,水土流失問題的防治和治理工作得到相應的改善,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源嚴重化問題。
參考文獻
[1]談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對策研究[J].河北水利,2012,8(8).
[2]鄭連合,李文霞,白燕,等.遷安市礦山水土保持存在問題及治理措施[J].中國水利,2010,7(30).
[3]姜培曦,孟廣濤,王曉南,等.礦山水土流失現狀分析及防治措施 [J]. 礦業快報,200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