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影響小學生體育行為原因的分析
人的行為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心理和生理以及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人文環境43.小學生體育行為會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正確的了解和分析影響小學生的因素,才可以正確而又科學的引導小學生體育活動,使小學生可以朝向積極正確的方向健康、快樂的享受體育帶來的樂趣。對小學生體育行為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筆者通過對“對你體育行為影響最大”的調查(表 18)中顯示,學校和家庭是對小學生體育行為影響比較大分別占據 46.3%和 34.0%,其他還包括榜樣、需求和社區的影響。由此說明加強學校和家庭的體育教育是培養小學生體育行為的主要方式。
3.5.1 小學生體育榜樣的力量
奧林匹克憲章中曾指出,榜樣的作用。榜樣可以影響人的思想,改變人的行為方式。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A.Bandura)提出社會學習理論,他認為人類的大多數行為都是通過榜樣作用習得的,個體通過觀察他人行為會形成如何從事新行為的觀念,并以此指導行動。個體獲得的實質上是榜樣活動的符號表征,作為以后適當行為表現的指南44.在對小學生的訪問中當我問到“誰是你們班里體育最好的同學”時,學生會略加思考的說出在自己心里最好的那個,此時會顯現出很崇拜和向往的表情和眼神,并且表示自己愿意向他學習,希望可以成為朋友,這說明了榜樣在小學生心中和思想上的地方,他們希望可以和榜樣成為朋友,通過榜樣同學的影響和自身的努力可以能夠達到榜樣在自己心中的體育行為標準。當我問到“平時生活中會和父母一起運動嗎”這個問題時,會發現有些小學生會把父母直接當做自己的榜樣,會自豪的說我爸爸打球很好的,我要好好練習像他那樣,這也說明了父母的榜樣作用會對孩子起到很深刻的影響,因為對父母某些方面的崇拜,而在心里樹立榜樣并且希望經過自己的努力達到所期望的方向與目標。對 4 年級女生小溪的訪談片段:
問:你們班里誰的體育成績最好?
小溪:王晶。
問:你希望能和她一樣嗎?
小溪:希望可以。
問:你想和她做朋友嗎?
小溪:想做朋友。
通過和小學生的聊天中可以發現,榜樣的作用無處不在,無論是學習還是體育運動,9~11 歲的小學生正在處于對很多事情比較好奇,喜歡探索、模仿和學習的階段,當有正確而又積極的榜樣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時候,他們會很容易改變他們原有的思想,并隨著好的影響而向積極的方向發展。同時他們也會攀比,會努力做到最好,希望也成為別人眼中最棒的,讓別人學習自己的心里狀況,會讓這個階段的小學生更加努力的做到自己心目中標準的最好。所以在這個階段的小學生比較容易受外界的干擾而改變,正確的榜樣作用會讓他們在思想上接受并為之去努力,也會在思想上固定住榜樣所帶來的思想影響,進而在未來的生活中有積極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5.2 小學生體育需求
體育需求是人們因生理或社會原因而產生從事體育活動的愿望和要求45.一切活動的產生基礎都是因為需求的存在,同樣需求也是一切行動的影響要是,所以體育活動行為的產生必定是因為自身體育需求的需要。當小學生體育活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滿足的時候,會更加刺激他使之產生積極的反應投身到滿足自身需求的活動中,相反,當小學生的體育活動需求是消極被動的,就會很自熱的產生厭煩和逆反的心理現象,從而排斥體育運動。小學生的體育活動需求直接影響小學生是否會積極參與到體育行動中的向往和實踐中。
3.5.2.1 小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
9 到 11 歲是孩子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孩子從身體發育到思想成熟都在這個階段開始形成并發展起來,這個時期的很多想法和行為的開始可能會影響人一生,形成一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念,將為小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奠定基礎。通過對“小學生喜歡參加的體育項目調查”(表 19)中最受喜歡的項目為“散步、跑步”、“羽毛球”和“跳繩”所占比例分別為 55.8%、52.7%和 45.3%,其次是“乒乓球”、“足球”、“籃球”和“游泳”所占比例分別為 34.3%、33.0%、30.3%和30.0%,但是由于受到場地和現代文化的限制“氣功、太極拳”、“旱冰”和“保齡球”為小學生參與最少的活動項目。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在這個階段小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范圍比較廣泛,體育活動內容也比較豐富,但是由于有些體育活動由于安全系數、時間、場地等限制,并非小學生所喜歡的活動就是經常參加的,這就要求社會和學校應該對體育場地和設施進行更新和完善,才可以對小學生體育行為得到更好的滿足。
3.5.2.2 小學生了解體育或感受體育氛圍的途徑
筆者從兩個方面闡述影響小學生體育需求的兩個途徑,一是影響小學生體育行為的人群,二是影響小學生體育行為的環境。小學生正是容易被影響、被改變的年齡階段,正確的引導和積極的正能量可以從思想上給小學生帶來好的影響,形成好的體育行為習慣。筆者通過“小學生了解體育方面知識途徑”中發現(表 20),有48.3%的學生選擇從老師那里獲得體育方面的知識,這也就說明了,老師作為學生心中最敬畏的人,很多學生最怕的是老師,同樣最喜歡的也是老師,這二者并不矛盾,對于小學生通常老師的話就像圣旨一樣,當老師傳達某方面的內容時,小學生都會努力試圖做到最好,已獲得老師的認可和贊揚,這也表示了老師應該積極的向小學生傳播體育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并鼓勵學生多多參與體育活動,這是影響小學生體育活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有 26.3%的學生選擇了家長,家長是小學生接觸做多的人,家長的有意或是無意的言行舉止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小學生,家長的表率作用是小學生了解和參與體育活動的又一重要因素。小學生了解體育方面知識的另一個人群便是身邊的同學,有 18.0%的小學生選擇了通過同學來了解體育知識,同學之間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對于小學生這個充滿好奇的年齡段,同學之間的交談、行為都會在彼此之間產生不自覺得影響。媒體和書籍的廣泛流傳也有 5.7%的小學生通過這種方式了解體育知識,有 1.7%的小學生選擇用其他的方式去了解體育知識。通過調查發現影響小學生體育知識和行為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老師和家長的因素,所以老師和家長如何扮演好積極正確的傳授者的角色是至關重要的。
影響小學生體育活動的另一個主要方面就是參與體育活動環境的影響,曾經有“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警我們,環境對于小孩子成長的重要性。筆者通過對“影響小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調查中(表 21),有 32.7% 和 24.7% 選擇“體育課”和“家庭成員”帶著的影響,有 18.7% 和 15.3% 選項“校內體育鍛煉氛圍”和“同學和朋友帶領”的影響,“社會體育鍛煉氛圍”和“天生愛運動”所給小學生帶來的影響是很小的僅僅占 4.0% 和 3.3% ,而對于小學生本身還不太喜歡看報紙和從網絡了解體育信息的特點,分別都只有 0.7% 選擇了這種方式。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影響小學生最重要的環境因素依然是體育課,體育課是小學生每周最喜歡和最向往的科目,體育課既可以釋放小學生愛玩的天性,又是在校期間最放松的科目,深受廣大小學生的喜愛。體育課也是傳遞體育知識,教授體育技能重要的途徑,合理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課,對學生產生積極的體育觀念有不可替代的影響。同樣校內體育活動的開展和同學之間體育活動的帶領,也是讓小學生融入體育活動,感受所有人都在動起來的體育氛圍的有效途徑。同樣作為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家庭成員的影響也是相當重要的,小學生也會因為父母不喜歡運動而產生自己也不愿意運動的心理,所以無論父母的興趣如何,都應該用積極的態度對待體育運動,進而影響孩子在家中的體育行為,強化孩子的體育思想,讓體育成為健康的生活習慣。
3.5.3 學校體育的開展
學校是小學生主要的生活地點,它不僅僅是小學生用來學習文化知識的圣地,更是形成正確思想、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地方。對于體育活動來說,學校體育是普及體育理論知識、教授體育技能、形成體育觀念的重要地方,小學生進入學校開始接受正規而又系統的學習,學校體育活動項目的開展是否會引起小學生的興趣,學校體育器材的完善和使用是否會滿足小學生的體育需要,都是開展良好學校體育所要思考的問題。筆者通過對“小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在學校開展情況”中發現(表22)有 57.3%的學生認為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在學校都有開展,有 39.0%的學生認為學校開展的體育活動項目中有的是自己喜歡的有的不是,也有 3.7%的學生認為學校開展的體育活動都不是自己喜歡的。從這項調查可以看出,目前學校開展的體育活動多數學生是喜歡并且愿意接受的,這也可能是因為小學生年齡特質的原因,多數小學生喜歡的運動使對抗性不強,而且一般也都會把自己在學校學習到的體育活動認為是自己所喜歡的活動。但是隨著社會活動的豐富多彩,有些學生通過家長或是電視媒體的影響,喜歡一些網球、游泳等這些比較受到場地限制,而多數學校并不能滿足的要求。
通過對“學校的體育場地器材滿足學生的活動”和“學生使用學校鍛煉器材情況”兩項調查中發現(表 23、表 24),有 75.0%和 66.0%的學生選擇學校體育場地和器材能夠滿足小學生體育活動的需求并且可以提供給小學生使用,有 24.3%和30.7%的小學生選擇學校體育場地器材對于小學的體育需求還算可以但是體育器材是有時才可以使用,同時也有 0.7%和 3.3%的小學生覺得學校體育場地器材是不能滿足自己的體育需要的并且不可以使用。筆者為此通過對學校的進一步了解發現,學校出于對學生安全的考慮,部分帶有危險性的體育器材一定要在教師的允許和監督下才可以使用,但是大部分體育場地上的設施和器材都是可以滿足學生基本體育需要而且可以隨時供學生使用的。因此也就說明小學生的對于在校體育活動的開展和體育設施的使用基本上是可以得到滿足的。小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興趣只有在學校得到高度滿足的情況下,才會更加刺激小學生體育活動的欲望,當欲望得到滿足時,就會從思想上產生依賴和習慣,這樣形成良性循環,才可以更好的促進小學生的體育活動的開展。
3.5.4 家庭體育的開展
對于年輕的家庭來說,促進家庭體育的推進,不僅強身健體,緩解工作生活中的壓力,更加鞏固夫妻間感情,形成生活中的交叉點,有更多共同話題。同時為孩子營造一種體育氛圍,形成一種體育觀念,令孩子茁壯成長的同時,培養孩子的體育習慣,這樣可以在孩子進入學校的時候,加強了孩子的體育興趣,當參加校內外體育活動時,更加是發自內心的一種自愿行為,從而感染和帶動身邊的同學也能積極的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形成勞逸結合的學習環境。孩子在學校學到的體育理論,體育基礎,體育技能,也能反饋到家庭,科學、合理的體育方式繼續推動家庭的體育活動。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是孩子生活中潛移默化的榜樣。是孩子形成很多想法,觀念,行為的基礎,和潛意識的模式,具有更直接、深入和持久的影響。當每一個孩子從家長抓起他們的小手,進行簡單的肢體運動時,體育已經在孩子的一生中開始了,從模仿到形成自己的方式,家長是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小學生的行為習慣,小學生體育活動的開始會受到早期的身體運動教育啟蒙的影響。然而家長好的運動習慣,規范的運動技能,必定會帶動并深刻影響孩子一生的體育運動習慣和理念,促進孩子終身體育的養成。
根據“您認為小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目的”的調查中表明(表 25)有30.7%、25.3%、14.0%的家長選擇“促進身體健康、增強體質”、“發展個性品質、滿足興趣”、“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為主要目的。這就說明了更多的家長把認為學生的體質健康作為讓小學生運動的主要目的,并且認同于體育運動可以完善孩子的品質,滿足小學生體育要求的同時,希望讓他們可以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
讓體育成為一種習慣的時候,終身體育不用再去刻意的強調,因為那將是人們生活中的必備的生活方式的一項。在明確了體育目的的前提下,當問到“您認為小學生有必要每天參加體育活動嗎”和“您認為孩子參加體育活動的重要性”兩個問題時(圖 2、圖 3),有 62.3%和 72.6%的家長選擇了“非常必要”和“非常重要”,有32.4%和 21.8%的家長選擇了“不浪費時間的情況下,可以有”和“必要”,但是仍然有 5.3%和 5.6%的家長選擇了“浪費時間”和“不太重要”,這也說明了多數家長是認為孩子每天的體育鍛煉是重要而且有必有的,但是由于學生學習所帶來的的壓力,有少數家長是覺得體育運動是必要的,但是不一定要每天進行運動,同時也有極少家長覺得體育就是玩,會浪費孩子太多的經歷和時間,并沒有看到體育運動所帶給孩子的積極影響,這也和家長自身對于體育運動理解和愛好有關。
筆者通過對校門口接送學生家長的訪談中了解到,目前多數小學生家長是支持學生多參與體育活動,認為體育活動可以塑造學生的個性,增強體質,愉悅心情,對于目前 9~11 歲小學生的學習壓力來說,適當的參加體育運動也是家長可以理解并支持的。對學生家長 1 的訪談片段:
問:您是否會大力支持學生放學后的體育運動?
家長 1:支持問:您會讓孩子去嘗試您喜歡的體育運動嗎?
家長 1:當然會問:您認為體育運動會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嗎?
家長 1:會,現在很多教育都是在活動中進行的。
通過調查筆者了解到,更多的家長愿意讓孩子以體育運動的方式提高健康豐富興趣愛好并且可以緩解壓力。而家庭成員往往有著共同的活動規律與生活條件,家庭體育不受時間、場地、運動項目的限制,讓體育運動成為每個家庭每天的必須品,會給家庭帶來更多的輕松和愉快,緩解各方面壓力,提高生活品質。把親情的力量和健身活動融為一體。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的養成,體育理念的形成,會促進家庭體育的發展,進一步推動社會體育。
3.5.5 社區體育的開展
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的需要為社區體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平臺,豐富了城市居民文化生活,建立了社區居民安定團結的生活氛圍,完善了健康居民生活模式,營造了更好的社會環境,積極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社區通過開展體育活動,來增強居民的體育意識,通過改善體育健身場地,健全社區體育機制,可以更好的調動社區居民的體育運動積極性,進而增強群眾對于體育鍛煉的熱情。社區體育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對居民的體質有所增強,還豐富了居民文化業余生活,生活方式得以改變同時提高了生活質量,而且能培養社區感情,強化居民社區意識,增強社區凝聚力,保障了社區的安全和穩定,加強社區的精神文明建設,是社區建設、社區管理和社區服務的需要。小學生是容易受到感染和改變的年齡階段,在一個體育健身活動氛圍高漲的環境中,小學生很快會融入其中,在思想上會更加堅定體育活動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在一個積極愉快的體育氛圍中,更能提高小學生對于體育熱情和積極性。筆者通過訪談對小學生家長關于社區體育進行了解,并對社區管理者進行訪談了解目前天津市河北區某些社區開展體育活動情況。對小學生家長的訪談片段:
問:您對社區的體育活動了解嗎?
家長 2:還可以問:您會接到社區體育活動的通知嗎?
家長 2:很少有問:您對社區體育的設施、活動有什么建議嗎?
家長 2:這個不好說,天津市目前作為一個直轄市人口密集,土地緊張,現在完善社區體育還不是很現實。
對社區管理者張阿姨的訪談記錄片段:
問:本社區體育活動多會以什么形式?
張阿姨:社區體育運動會、跳繩、象棋比賽等問:社區居民參加體育活動的反響?
張阿姨:多數是退休在家的老年人,有的也會帶著還沒有上學的小朋友,如果特定節日,比如 3.8 婦女節,會有全職主婦來參加。
問:如果開展體育活動會以什么形式告訴社區居民?
張阿姨:通常會在小區公告上貼出來通知居民。
問:您覺得社區體育活動并沒有普及到全部居民的原因?
張阿姨:現在工作壓力比較大,學生的學業壓力也很大,可能是居民并沒有積極參與社區體育的重要原因吧!
問:您覺得會不會是很多居民并沒有留意到公告的通知?
張阿姨:這也有可能吧。
通過訪談可以了解,對于天津市河北區來說,社區體育還并沒有普及到各家各戶,而且很多家長對于社區體育還不是很了解,大部分家庭還積極的享用便利的社區體育設施,但更多的是以個人或者家庭為單位,進行簡單的身體活動。為此筆者前往天津市河北區某些社區進行調查研究,了解到社區管理中會經常組織一些體育活動,例如社區運動會、跳繩比賽等等,但是參加活動的多數是以老年人、未到上學年齡的小朋友或者是全職主婦為主,當然這也很目前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和工作壓力過大有關,對于小學生的家長,以 30 多歲為主要年齡段,正是忙于工作又要兼顧家里小孩子和老人的階段,并沒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到社區體育中,這也是社區體育不能普及開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社區體育活動組織的通知方式應該進行調整,讓更多的居民了解,才可以主動參與,讓更多社區中的小學生走進社區體育,參與到社區體育活動中,增加社區凝聚力的同時,豐富小學生課余活動時間和形式,無論是學校還是是社區中使小學生形成體育習慣,才可以實現小學生終身體育的思想和行為。
目前天津市多數小學生是在家庭所在轄區內的學校學習。如果能有機的聯系起學校、家庭和社區,利用社區氛圍感染家庭,利用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技能對居民體育活動進行輔導,把學校教育與家庭和社區相結合起來,讓體育活動融入生活中,充分利用了社區、學校體育場地和場館設施,為居民提供科學的健身方法指導。當每個家庭有擁有了健康的生活模式時,社區體育的不足就可以得以彌補,同時也可以從社區的學生中選拔和培養體育指導者,在增進學生存在感和自信心的同時,還能夠增進學生與家長、鄰居之間的感情。建設部分比較正規化、具有屬地化的體育場地是社區體育要發展的必要條件,可以建一些簡易的館型場地,來更好的促進社區人民的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
3.6 促進小學生體育行為形成和穩固的措施
3.6.1 加強對小學生體育教育的宣傳
通過訪談調查(附錄 3)對于可塑性很強的小學生來說,正確的體育引導,是強化小學生體育行為的重要方式。首先,學校應該通過科學的方式對小學生在校體育活動進行合理的完善,在校期間通過室內體育課大力進行體育教學理論和體育思想的宣傳教育,在室外體育課、大課間活動全面指導小學生的體育活動方式,并能夠在校內多組織體育比賽,在比賽中觀摩、體驗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其次,家庭體育的開展,讓親情的力量感染小學生對體育活動的熱情,家長可以在家期間帶著小學生多觀看體育賽事,了解體育知識,從生活中對小學生進行體育教育。再次,社區的體育教育宣傳方面也不容忽視,合理增加對于社區所組織體育活動宣傳的方式,讓更多的家庭帶著孩子了解并參與到社區體育中。最后,大眾媒體的影響已經慢慢的成為主流,網絡、報刊和電視中大力宣傳體育內容,播放體育賽事,弘揚優秀體育明星,讓優秀體育明星的頑強拼搏、遵守規則的行為成為小學生心中的榜樣,通過榜樣的影響改善小學生體育態度和行為。
3.6.2 創新小學生體育活動的內容和形式
小學生體育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現在很多學校為了小學生的安全避免責任而減少了很多應該讓小學生嘗試的體育項目,多以安全的跳繩、跳高、實心球等比較帶有保證的體育活動為體育課和大課間的主要形式。勇于創新小學生的體育活動內容和形式,對于小學生體育活動的發展就有很強的促進作用,鼓勵小學生多參加具有團隊合作的體育活動項目,一方面促進小學生之間的交流,另一方面發展小學生的協作能力。在校外活動中,家長應該多鼓勵小學生參與更多形式的體育活動,合理安排時間讓小學生多多接觸大自然,讓天然帶給小學生更多體育的樂趣。鼓勵小學生了解學習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例如武術等內容,引導小學生不要遺忘中國傳統文化,培養小學生熱愛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創新小學生體育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拓寬小學生體育認知,促進小學生健康的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