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西城區中學生休閑體育開展情況調研
【第一章】北京八中學學生休閑體育活動實施分析前言
【第二章】北京市中學生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研究方法
【3.1】北京市八中學生參與休閑體育活動情況分析
【3.2】影響北京市八中學生休閑體育開展的因素分析
【3.3】國外休閑體育發展情況對中學生休閑體育開展的啟示
【3.4】我國中學生休閑體育的教育對策研究
【結論/參考文獻】開展中學生休閑體育活動的研究結論及參考文獻
3.2 影響北京市八中學生休閑體育開展的因素
從休閑阻礙的相關理論我們可以知道,學生在休閑體育行為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當積極的助力因素較多時,就能促成休閑體育行為,反之則可能阻礙休閑體育行為。筆者將影響學生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因素大致分為兩類,一是內部個體因素,主要指學生個人的主觀態度、心理狀態的因素,二是外部環境因素,主要指外在的自身思想不易控制的因素。
3.2.1 內部個體因素
關于內部個體因素,筆者在調查問卷中主要擬出四個備選項,調查結果如圖 14 可以看出,選中率最高的選項是學生對休閑體育缺乏興趣,比重達到 39.21%.興趣是以需要為基礎的,興趣又與認知、情感有著密切聯系,人們對事情的關注往往基于自己對該事物的了解,產生情感為前提的,同理,學生對休閑體育沒有認知、不了解其中樂趣,自然不會有想法參與其中。另外,興趣也分直接需求和間接需求,直接需求就是學生對參與休閑體育活動過程的興趣,喜愛便直接參與,間接興趣是休閑體育活動過程產生結果的興趣,學生參與活動因為表現優秀或看到自己的成果而產生成就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同時這種興趣會促進自己的直接興趣??傊?,教師和家長以及社會應當注重培養學生對休閑體育活動的興趣,不僅是宣傳,讓學生了解休閑體育的樂趣和意義,更應鼓勵學生,讓他們對自己完成的結果獲得成就感,激發其興趣。
然后,有 23.65%的學生認為運動太苦太累,這與全國中學生普遍認知情況一致。
學生對休閑體育沒有全面了解,休閑體育的目的是愉悅身心、放松自我并發展自我,并非學校體育的掌握技能、提高身體素質的目的,并非競技體育的取得成績的目的,另外,隨著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結構的變化,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的溺愛,造成他們除了學習其他都不用做的思想觀念,使生活方式靜止化,腦力勞動代替了身體活動,讓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更是難上加難。
有 16.80%的學生不重視休閑體育,通過訪談學生,筆者了解到許多學生認為休閑體育可有可無,沒有必要去參與。受社會制度和傳統觀念的影響,當下青少年以及家長對休閑、休閑生活、休閑體育出現了許多缺位的現象,這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休閑體育活動參與情況。首先,學生把休閑當做休息、放松的一種活動,休息只是消除疲勞回復精力的活動,而休閑則追求更高的境界,看中的是愉悅身心、閑情逸致并發展自我;其次,學生認為休閑是在浪費時間,主要體現在學生學習時間緊張,沒有空余的時間來參與到休閑活動中,他們了解一定的休閑體育活動有助于培養健康心理素質;第三,學生和家長只是看到休閑體育活動的表面,甚至曲解其意義,認為只是打發時間的游手好閑甚至是玩物喪志,休閑更注重在娛樂中學習、自我發展的有意義過程,就如同體育活動能有效避免學生沉迷網絡、虛度光陰同時鍛煉學生的個性和意志品質;第四,學生和家長把休閑體育看成只是金錢的消費,當今新媒體的產生與發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目的不在運動、教育本身,而強調體育服裝的品牌化、體育時尚化,甚至變成一種炫耀性的活動,這背離了休閑體育最終的本質。這些缺位的理解導致學生不重視休閑體育,參與度自然不高。
最后,有 21.37%的學生沒有選擇,認為主觀原因不是影響其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因素 .
3.2.2 外部環境因素
外部環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從圖 15 可以明顯看出有 86.31%的學生都認為時間限制了自己參與活動。筆者認為,雖然“減負”話題一直在提起,2010 年國家政府就頒布相應政策,再次提出為中小學生減負,部分地區明確規定禁止學生寒暑假補課,但實際上學生課業負擔仍然很重,主要是因為傳統應試教育對現代家庭、學校教育的深遠影響。
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以及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讓孩子參加各種補習班,藝術班;學校政策上實行素質教育,但因為考核體制,人才評價標準不合理,學校的教育還是以分數為中心;學生升學壓力大,為了能進好的學校,考試成績必須優異,這也使得學生自主加班加點學習;社會就業競爭激烈,如一些崗位直接要求應聘者一本學?;颉?11”、“985”學校,這些優秀學校都是錄取成績優異的學生,學生面對這些壓力只能為取得高分而投入大量時間學習。另外,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以及學生天性就是娛樂、玩耍,這兩者矛盾直接造成了學生認為休閑時間少的重要原因。以上這些因素造成了學生空閑時間減少。自由的空閑時間是學生進行休閑體育活動的決定性條件,學生沒有了空閑時間,一切活動都是無意義的。
備選項中排在第二的是場地器材的缺乏,選中人數占總體的 25.73%.西城區學生平日上學期間,休閑體育活動基本在學校完成,學校的場地器材基本能滿足學生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傳統體育項目的運動,而一些新穎休閑的項目,如輪滑游泳等項目無法開展,主要是場地、器材條件有限。北京屬于一線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相對其他城市高,場地設施較完善。國家的健身計劃的實施以及北京奧運會的舉辦,北京全民休閑健身場所日益增多,學生的體育活動場所問題有所改善,但從整體北京市的學生來說,西城區學生很多家長愿意選擇收費的體育場所進行休閑體育活動,但各種休閑娛樂場所依然不足。對于更傾向于免費場所的學生,休閑體育活動主要集中在家庭住所附近的小區或公園,而這些場地往往沒有規范性,往往進行的是比較隨意、場地要求低的跑步、散步、武術等活動,場所的限制也使得學生從事的休閑體育活動項目常規、單調。另外,學生居住的環境也會影響學生的休閑體育活動,有的居民區體育活動場所少,有的社區場館建設完善,但并不免費開放,這都是制約學生參與到休閑體育活動中的阻礙因素。
排在第三的是身體素質差,比重達 16.39%.部分學生對休閑體育活動感興趣,但由于自己身體原因不能參與其中,筆者在調查學校實習時發現,個別學生屬于“免體”,因為先天身體狀況差,上課時只能聽體育教師的理論知識講解,卻不能實際操作,在空閑時間更不會參與到激烈的體育活動中,只能選擇散步等小運動量的活動。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對孩子的溺愛,以及網絡文化的發展,致使學生生活習慣變得懶散,空閑時間更愿意選擇沉溺于網絡,生活更趨向靜止化,根據國民體質監測結果發現,我國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每況愈下,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不佳對運動技能的學習和掌握有消極影響,容易使學生喪失信心,產生畏懼心理,進一步阻礙學生體育活動的參與。
有 15.56%的學生認為周邊體育氛圍影響自己的參與情況?,F代漢語詞典將氛圍詮釋為“周圍的情調和氣氛”.營造良好的休閑體育氛圍能促進學生休閑體育觀念的形成、休閑體育意識的樹立以及體育能力的提高。學生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氛圍受到幾方面的影響,其一是媒體和社會輿論的影響,當今大眾傳播媒體的發展與移動互聯網設備的普及,人們對休閑體育的觀念無時不刻受到影響,逐漸認識到休閑體育不僅促進健康更能愉悅身心、發展自我、實現自我價值;其二是家庭對的影響,學生的休閑體育活動特別是節假日大多與父母一起,孩子的思想、品質、行為潛移默化地受到父母影響,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了解到很多學生選擇一種體育項目起初是因為父母要求,后來發現其中樂趣或稱為習慣而慢慢喜歡上;其三是體育明星效應,許多體育明星成為青少年學生的偶像,以致學生關注、模仿明星的技能甚至是服裝、行為、個性;其四是國家管理、政策的影響,國家政策的頒布對各單位部門內的管理方式的調整和領導的重視。所以,可以從以上三個方面入手營造良好的休閑體育氛圍,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休閑體育活動中來。
有 13.07%的學生選擇了缺乏教師、教練指導。北京市有體育需求的居民數量與現有的社會體育指導員數量仍存在不平衡的現象,常規的體育活動項目,學生可以通過學校體育教師、教練的指導,而許多休閑體育項目還是缺乏專業教練、教師指導。休閑體育項目的教練、教師主要來源于業余體?;蚋咝5呐囵B,而我國高校休閑體育專業屬于發展較晚的專業,與我國其他的傳統體育專業或發達國家的休閑娛樂等相關專業相比,我國休閑體育專業還屬于探索階段,該專業的人才有限。學生在參與滑雪、野營等活動時,主要是自己摸索、網上學習或來自朋友經驗之談。
家長和老師的制約以及消費水平高不作為影響八中學生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因為八中學生家長生活環境較優越,思想水平開放,家長尊重孩子的想法,認同素質教育,支持孩子適當的休閑體育活動。
3.3 國外休閑體育發展情況對我國中學生休閑體育開展的啟示
西城區雖然只是北京的一個區,但是它作為我國經濟水平相對較高,體育事業發展較好的區域,學校學生、教師、家長在思想觀念上以及生活方式上都為休閑體育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借鑒國外經驗有可行性。
3.3.1 日本對我國的啟示
日本是亞洲高度發達的國家,其休閑體育有著深厚的文化背景,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到 20 世紀 90 年代,日本人們的休閑生活更加豐富,形成了較完善的休閑體系。
探討日本的休閑體育現狀對我國居民有重要意義。首先,在日本政府的休閑體育管理方面,體現了國家和地方社團統一合作的關系。其次,日本青少年休閑體育意識較高,參與動機與中國有些許差異。日本家庭的收入水平、休閑時間和休閑意識影響著居民參與休閑體育的動機和生活方式,這也直接影響著日本青少年學生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情況。他們的休閑生活不僅僅是為了最基本的強身健體,而是更高一個層次--追求精神上的發展和快樂生活的享受,他們的休閑生活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休閑”.最后,日本青少年的休閑體育主要考慮在活動中感受戶外的大自然美麗風景,家長帶著學生去戶外體驗,例如騎馬、登山。日本在調查最想嘗試的新興運動項目中,選中率較高的有“躲避球”、“飛鏢”、“家庭式羽毛球”、“Free Tennis”、“Park Golf”等。我國可以在管理體制上,休閑體育意識上,以及休閑運動項目上借鑒日本的經驗。
我國經濟水平不斷發展,雖然還處于轉型期的中國,休閑體育環境政策還不夠完善,政府職能還需要一個過程,但我們依然要借鑒他國促進休閑體育發展的管理體制,建議政府的主要負責宏觀的體育方針政策的制定,具體的實施過程則由體育俱樂部和社團負責,體育組織之間的問題由政府進行協商。這種目標統一,分工明確,相互合作、協調的管理體制應該對我國社會整體的體育事業包括休閑體育都有促進作用。
我國青少年只是認識到了休閑體育的本質功能--強身健體,看似是休閑,但實則是為了學生體質達標而進行的體育活動,有的學生為了減肥而被迫鍛煉,有的學生為了通過體育特長考試而進行身體訓練。針對這種現象,應當加強少兒時期的休閑教育,提高休閑意識,學校、家庭、社會共同促進學生休閑體育意識的增強,讓學生能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放松自己,使休閑運動成為一種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在休閑體育項目上,家長可與孩子一起在戶外體驗自然、享受自然。嘗試新的內容,開發出操作簡單、易實施,技術要求較低或少限制的活動項目,不僅提高游戲性和娛樂性,更要適合中學生,讓其主動參與。
3.3.2 美國對我國的啟示
20 世紀 20 年代美國的公共教育中開始包含了休閑教育,明確在課程里制定了相關的休閑體育政策,如“八條目標”.美國學生選擇的休閑項目更傾向于競技性較強、活動量大、場地開放的運動,例如滑雪、水上沖浪等,另外,他們注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湖泊、山地、森里,進行戶外運動,這類項目成年人參與較多,但不乏思想潮流的家長帶孩子共同體驗大自然的美景。美國還是體育設施完備的國家,這也是促使美國休閑體育發展的重要保障,特別是公園--美國大眾體育活動的重要場地,場地的建設還體現了人們對休閑體育活動的需求,除天然的風景外,還另新建了許多網球場、橄欖球場、羽毛球場、小型高爾夫球場等。
我國想達到美國休閑體育發展的現階段,還需要長期的摸索,但我們可以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一方面,讓家庭這個小組織實施休閑體育教育,例如家長通過對休閑體育的學習和休閑運動體驗后,帶動孩子一起參與到休閑活動中去,讓孩子自主選擇活動項目;感受活動后變化,使其逐漸理解健康生活習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讓孩子學會制定休閑活動計劃并獨立實施,使其獲得自信和成就感。另一方面,在項目的選擇上,我國中學生經常從事運動強度較小、簡單易行的休閑體育活動,且活動場所主要是城市公園、學校、街頭廣場等,活動場所的限制也是阻礙休閑體育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們可以利用北京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創新娛樂性強、走進大自然的體驗活動,戶外也有消費較低活動,可以選擇免費的公共自然景觀,鼓勵中學生在家長帶領的情況下,走出校園,走出城市,參與到感受大自然的休閑活動中。
3.3.3 英國對我國的啟示
英國休閑體育產業發達,大眾對休閑體育認識較清晰,青少年學生會自覺參與其中,休閑運動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在推動英國休閑體育事業發展中,政府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任何國家想要發展休閑體育都需要政府的重視和大力支持,更需要人才的更新。有數據顯示,英國已經有 115 所院校設置了相關專業,專業分類詳細,種類多,這為英國市場需求提供了人才的保證。而我國開設休閑體育專業的重點院校只有首都體育學院、上海體育學院、武漢體育學院、廣州體育學院、西安體育學院、成都體育學院、沈陽體育學院以及非重點的??茖W校有所涉及,且休閑體育專業在專業計劃、培養模式、課程設置、師資力量、實習效果等方面仍存在問題。人才的缺失也使得我國休閑體育的發展受阻,中學生作為國民的一部分,休閑體育參與情況也較差。
因此,我們應根據市場需求,借鑒英國運動休閑娛樂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增加休閑體育管理類專業,調整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培養出實踐能力強的專業人才,使休閑體育人才為中學生乃至全體大眾休閑體育的開展出謀劃策。
3.3.4 澳大利亞對我國的啟示
澳大利亞人民體育氛圍良好,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眾多。學校學生的活動場地寬闊,校內的體育場館與社區共同管理。許多高中學校成立體育社團或體育俱樂部,學生適當折扣收費,校外人員參與俱樂部的收費補償場地器材的保養和添置,俱樂部有相應的專業教練指導,這為學生參與體育活動起到了促進作用。另外,學校每一位教師必須學習和掌握一些急救的基本知識并考取急救相關證書,法律還規定所有學生必須購買學?;顒由系囊馔鈧ΡkU,學生安全有了保障。
我們應當靈活運用場地,在不影響教學的情況下,既向本校學生免費開放也向社會有償開放,收取的費用主要用于場館設施的保養和維修。另外,我國一直很注重學校體育教學的安全問題,安全問題困擾著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工作,迫使教師不得不放棄促進學生身心發展但看似危險的體育項目。如果能借鑒澳大利亞國家的經驗,要求教師學習急救知識,可以考慮和保險公司合作,要求學生購買意外傷害保險,這將使得學校體育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創新性更強,教師教學更加放得開,也能使學生在豐富的體育活動中全面發展自我。
綜上所述,日本、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國家休閑體育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思考。
首先,政府提高對青少年休閑體育的重視,相應地在體育政策上體現,政府職能上的轉變,政府和地區民間社團的統一合作,制定促進休閑體育的相關政策;重視休閑體育人才的更新,調整休閑體育專業的培養模式和目標;加大場館的建設開放性,鼓勵學生參與到休閑運動中。其次,在休閑項目上,利用北京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開發設計活動項目;創新具有冒險性、走進大自然的體驗活動項目;引進國外開展較好,技術要求不高,適合中學生并促進他們全面發展的運動項目。然后,在休閑教育上,家長帶領孩子學會制定休閑活動計劃并獨立實施,體驗活動過程,讓孩子體會健康生活方式的意義。
另外,學校體育教師學習基本的急救知識,考慮讓學生購買意外傷害保險,讓學生在有安全保障的情況下參與到休閑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