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文學論文 > > 湖湘文化的發展進程中的憂患意識
湖湘文化的發展進程中的憂患意識
>2023-08-14 09:00:00


遠在先秦,湖湘大地上就形成了一種異質地域(湖湘大地)及民族(原住民、三苗及其他民族)文化的復合體———湖湘文化。這種湖湘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具有自己獨特的精神特質,其中的愛國主義傳統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一個優秀組成部分。湖湘文化中的愛國主義以憂患意識為主導,以其鷹揚偉烈的英雄氣概、天下千秋的承擔精神、憂樂求索的憂患意識昭示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優秀的湖湘子弟“位卑未敢忘憂國”“長歌慷慨莫徘徊”。憂患意識自古就有,孟子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等,這些都表現出古人的憂患意識。在湖湘文化的發展進程中,憂患意識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覷。

一代又一代的湖湘子弟正是在這種憂患意識的指導下不斷進行探索創新,從而推動了湖湘文化的發展。

一、憂患意識是湖湘文化的精髓

“憂患”一詞最早出現在戰國中期的《易傳》和《孟子》中?!吨芤住は缔o下》:“《易》之興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1],《孟子·告子章句下》:“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盵2]“憂患”一詞雖出現較晚,但是憂患意識的產生卻要早得多,大概最早出現在殷末周初,從徐復觀認為憂患意識“當系來自周文王與殷紂間的微妙而困難的處境”,而后“卻正為周公召公們所繼承廣大”[3]可以斷定。

憂患意識是湖湘文化的精髓。在湖湘文化的發展歷程中,湖湘文化中的憂患意識伴隨著中華傳統憂患意識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從古自今延綿不息。何謂“憂患意識”?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朱伯崐指出:“所謂憂患意識,是說人對自己的處境與現狀,時刻抱有警惕之心?!盵4]徐復觀認為憂患意識是“人類精神開始直接對事物發生責任感的表現,即精神開始有了人的自覺的表現”[5],孫云認為憂患意識是“主體在對自然、社會和人生一定問題的思考中所呈現粗的壓抑感受和焦慮不安的精神狀態,是具有理性意義和意志傾向的沉重情感?!盵6],夏乃儒說憂患意識是“歷史的覺醒者在使命感地驅使下,面對著艱難的時世,所發生的一種憂慮、悲憫的精神狀態”[7]。

雖然這些人對于憂患意識的認識各有不同,但這些觀點分別從不同的視角揭示了憂患意識及其豐富的思想內涵。首先,它體現出一種清醒的危機意識。無論是在歷史轉折時或身居困難的處境,還是在盛世,憂患意識都表現出一種清醒的危機意識,正所謂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得而不忘喪。其次,憂患意識是一種崇高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任何一個時代的憂患意識,都蘊含著悲天憫人和承擔責任兩層含義。再次,憂患意識蘊含一種昂揚的奮進意識。奮進是憂患意識的價值導向,而憂患是奮斗的動力。憂患意識并不是悲觀主義和厭世主義,而是一種激勵人們改造社會、變革現實、奮發向上的內在動力,它促使人們在有限的生命歷程中創造永恒的生命價值,恰如文天祥所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除了以上三點之外,憂患意識有時還反映出一種赤誠的愛國情懷。當個人的思想上升到以國家為思考點的層面上時,它所體現出來的憂患意識往往蘊含了一種強烈的愛國情懷。雖然憂患意識并不等同于愛國主義,但憂國憂民是愛國主義的重要內涵,也是憂患意識的重要表現。

憂患意識是湖湘文化愛國主義傳統的靈魂所在,正因愛國才憂國、愛民才為民憂。在這一點上,屈原表現得尤為明顯。傳統憂患意識是愛國主義的重要思想源頭,是我國知識分子的愛國傳統;是面臨危難、困難而不屈服、不畏懼的積極參與、敢負責任的精神;是救民族于危亡、救人民于水火而敢于犧牲奉獻的精神。

湖湘文化中的憂患意識雖然只是一種區域文化中的意識體現,但是它的影響卻能輻射至整個中華文化傳統,它的發展和演變是歷史的見證。自古以來,身懷社稷之愁、黎元之憂和身世之慨、憂民之嗟的湖湘志士文人數不勝數。他們是湖湘文化憂患意識體現的杰出代表,深受傳統憂患意識的影響,同時又推進湖湘文化中憂患意識的發展演變。

二、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湖湘文化中憂患意識的基本精神受先秦諸子憂患觀的影響,在屈原時形成,但是在憂世、憂民、憂天下方面的體現有所不足。繼屈原后,憂患意識逐漸發展,無論是在廣度,還是在深度上較之前都有了一定的超越,特別是在唐宋時期表現得尤為明顯。這可能與唐宋進入了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社會基本矛盾體現日益明顯有一定的關聯。雖然唐代的許多杰出的知識分子出世入禪寺,遠離朝廷、遠離政治,但還是涌現出了不少像杜甫那樣的佼佼者。他們把古代憂患意識升華到憂黎元、憂祖國、憂乾坤的新高度。到了宋代,“憂患”更是直指“天下”。

此時,湖湘文化中的憂患意識逐漸發展到一個高峰階段,將湖湘文化中的憂患意識推進到這一層面的代表人物是范仲淹。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將此前以屈原為代表的表現忠君愛國思想的憂患意識提到了一個新高度。

憂患意識在范仲淹小時候便已根植于他的思想深處。范仲淹小時候曾在洞庭湖畔求學多年,學習非常勤奮刻苦,飽讀儒家學說,篤守孔孟之道,深受始自屈原的那種憂國憂民的楚風湘韻文化的熏陶。范仲淹少年時代家庭不幸,飽受苦難,憂思深遠,對下層勞動人民的真實生活比較了解,這為范仲淹憂患意識的形成提供了生活來源。

范仲淹在青年時代讀書就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憂患意識,他自稱自己出處窮困,憂思深遠,要向顏回學習,不以貧窮為憂,而以刻苦學習為樂,以天下為憂。

從27歲成為朝廷命官開始,范仲淹便始終恪盡職守,忠君為民,心憂天下。但人心叵測,仕途險惡,他三次犯顏直諫,卻三次被貶謫。即便如此,他也不改憂國憂民的初衷,多次上諫表明自己的政治觀點和立場:當地方官要政簡刑清,安邦利民;如在朝為官,要竭盡忠直之節;只要有利社稷,雖身處逆境也不會鉗口不言,始終以救民疾、分國憂為己任。

范仲淹被貶鄧州后,次年滕子京邀請其為重修的岳陽樓“作文以記之”。有感于自己不幸的政治遭遇,范仲淹欣然為之作記,并以此來抒發自己雖處逆境卻不失憂國憂民之心的高潔之志,以及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抱負。范仲淹作《岳陽樓記》,倡導士人在面對各種境遇時應該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心態,進而表露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進取精神。這種精神與他“圣相賢君正彌綸,諫錚臣微敢殉身。

但得葵心常向月,何妨弩足未離塵”[8]的思想如出一轍,展現了他“進退皆憂”的志士形象。這些使他的憂患意識超越了一般人,升華為時時處處憂國憂民的憂患意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矣!”。360余字的《岳陽樓記》,固然寫得文情并茂,若沒有范仲淹用其身體力行的一生,替該文作“注解”,恐怕也難震古爍今,流芳百世。

無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范仲淹都心系國運,情牽民生,他的所作所為俱體現出了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憂患意識。這種憂患意識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進亦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憂民是憂國之本。范仲淹為士時,已有澤民之心,他曾發誓:“夫不能利澤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9],還表示要“上誠于君,下誠于民”,“不以富貴屈其身,不以貧賤移其志”[10]。

范仲淹不是一個空頭思想家,他一生立身行己,說到做到。天禧年間,范仲淹任泰州西溪鹽倉官,沿海泰州、楚州、通州等地受海潮影響,常發水患,五谷不生,民不聊生。盡管救災并非他的職責,但是他為此特上書建議重修海堤。在得到朝廷的贊同后,范仲淹主持整個修復工作,全身心地投入修復工程,常到現場督工。經過近四年的努力,克服了無數的艱難險阻,他終于帶領修堤大隊修筑了一條綿延數百里的捍海堤,將海水擋在了堤外。后來人們感激范仲淹的功績,把這條海堰叫做“范公堤”。

范仲淹任地方官時,所到之處關心民瘼,興利除弊,澤被一方。他在知蘇州時遇暴雨成災,千里沃野頓時成了水鄉澤國,為疏浚河道,他多次跋涉于泥濘水潦之中;慶歷六年(1046年)范仲淹在鄧州(今屬河南)當官時,旱情嚴重,58歲的他親率百姓鑿井澆田,居然使這一年五谷豐登,家饒人足。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可見范仲淹的憂國憂民之心可昭日月。

其二,“退亦憂”“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范仲淹一生四次做京官,三次貶官。雖然屢屢被貶,范仲淹卻不以自身沉浮為意,沒有因此而停止關心百姓疾苦,他始終心系天下,以之為己任,憂國之憂。既去職任,他還勸導帝王“不以己欲為欲,而以眾心為心”,“愛將眾同,樂與人共[11]。

天圣三年,監西溪鹽倉的范仲淹就有《奏上時務書》,向皇太后和仁宗提出改革時務的意見。天圣五年,他再次上書執政言國家大事,在他的萬言上書中提出了“固邦本、厚民力、重名器、備戎狄、杜奸雄、明國聽”[12]六項改革措施,其后范仲淹又相繼提出了更多的改革措施,終于在慶歷三年,范仲淹得以重任,實行慶歷新政。這個時期是范仲淹在政治上的頂峰時期,他的這些改革措施恰恰也最充分地體現了他的憂患意識。

天圣七年,宋仁宗打算率領百官在會慶殿為皇太后慶壽,范仲淹上諫書,力言此舉有損皇帝威信,斷不可實行?;侍蟛粣?,把范仲淹的奏疏交給大臣們討論,而當時舉薦范仲淹的晏殊很驚慌,害怕連累自己,便指責范仲淹嘩眾取寵。后來,范仲淹給晏殊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把自己的俸祿與農民的辛苦收獲對比,認為在其位不謀其事,就是百姓的害蟲。他的這種為民著想的高度責任感,正是他的憂患意識所引發的,其境界之高,堪稱古今官員的楷模。

范仲淹這種先憂后樂,憂國憂民憂天下的憂患意識,是中國古代士人階層憂患意識的一個高度總結、一個閃亮標示,在當時引起了強烈的共鳴,促進了北宋具有濃重憂患意識的士風的形成,一度成為歷史的強音,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