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小學生與家長對學校體育的態度探究
【第一章】東高地三小的家長與學生對學校體育認知分析前言
【第二章】小學學生與家長對學校體育的態度研究對象及方法
【3.1】北京市東高地三小學校體育開設情況
【3.2.1 3.2.2 】小學生對體育課及課外體育活動的態度
【3.2.3 - 3.2.5】小學生對早課間操、體育訓練及比賽的態度情況
【3.3 3.4】東高地三小家長對孩子健康及學校體育的認識與態度
【結論/參考文獻】小學生與家長對體育教學的認識探析結論及參考文獻
3.2 北京市東高地三小學生對學校體育態度的調查與分析
學生的態度通過學生內心的情感、對事物的認知程度和自己的行為意向三種成分構成,是學生對人或物較為穩固的心理傾向。東高地三小的學校體育開展形式主要是正常的體育課、下午兩節課后的課外體育活動、平時的早操與上午十點的大課間操、下午校隊的訓練與每年的運動會比賽等。因此本研究通過學生態度的三種成分對東高地三小學校體育的開展形式逐一進行調查與分析。
其中,學生對學校體育的認知因素是學生對學校體育態度上的一種觀點性評價,主要表現在學生對學校體育的理解、支持與不認可等方面。學生對學校體育的情感因素,主要是學生對學校體育的自身情緒反應,表現在學生對學校體育喜愛和厭惡、滿意與不滿意的程度。學生對學校體育的行為意向主要是學生心理直接準備的一種狀態,表現在學生對學校體育內心想要表達的行為傾向上。這種行為傾向是由認知和情感共同決定的態度與行動關聯的部分。
3.2.1 北京市東高地三小學生對體育課態度的狀況
為了了解東高地三小學生對體育課態度的情況與主要表現,設計了 18 道有關學生對體育課觀點態度方面的題進行調查,其中學生對體育課認知方面 6 道題,情感方面 6 道題,行為表現方面 6 道題。
3.2.1.1 東高地三小學生對體育課的認知調查與分析
關于學生對體育課的認知調查,可以了解學生對上體育課的看法與意見。調查情況如表 10 所示:通過表 10 可知,有 82%的學生認為體育課能增強自身的體質和健康,說明絕大數學生都非常認可體育課提升健康的作用。有 78.1%的學生能在體育老師那里學到健康的生活和做人的道理,說明東高地三小的體育教師能較好的完成體育課不僅教孩子體育技能還要教孩子體育衛生知識和道理的教學任務。有 87.8%的學生認為自己能很好的完成體育課上老師要求的東西,說明學生對體育課上所學的東西容易掌握,也側面反映出學校的體育課程內容便于學生學習。但有 62.7%的學生認為體育課上只練習了考試項目,玩的時間太少,30.2%的學生認為體育課程枯燥沒意思,并且有 38.2%的學生感到對自己體育課上有沒有收獲說不清,有這么多學生表現出如此的認知,反映出東高地三小的體育課缺乏新穎,老師太講求體育課考試達標,反復練習體育達標內容,從而讓學生感到學不到太多新東西的同時也感到課程單調枯燥。
由上可知,學生在認知程度上對體育課的目的、任務、以及老師的要求比較明確,在課上能學到體育與健康的知識,并且很有自信的完成在體育課學到的東西。但體育課課程內容的趣味性、靈活性、感染性有待提高,同時有必要提高學生對體育課所學所練、偏向于實用性技能的認知,從而避免學生感到枯燥產生反感情緒。
3.1.1.2 東高地三小學生對體育課的情感調查與分析
關于學生對體育課的情感調查,可以了解學生對上體育課學習與實踐的情緒體驗程度,以及自身的內心情感表現。調查情況如表 11 所示:通過表 11 可知,有 94.5%的學生希望每周多增加體育課的節數,這么多學生想有更多的體育課,說明學生對體育課是一種喜歡和愿意去上的情感。但有 15.1%的學生在體育課上并沒有感到輕松快樂,這說明體育課的強度還是比較高,有一部分學生感到學習起來有壓力。有 23.4%的學生對體育課不是很滿意,并且有 33.2%的學生不喜歡體育課的形式和內容,這說明學生對體育課的形式內容存在不滿的情緒,這可能是由于學校體育課太過于應試化單調化有關。此外,有 60.4%的學生不清楚自己在體育課上有沒有被老師關注,也有 34.9%的學生說不清自己的技能有沒有提高,這說明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上沒有注重學生的情感,忽視了對學生情感上的交流和溝通,從而導致學生機械的參加體育課,不能和很好地融入教師的情感當中。
以上說明學生喜歡體育課,向往體育課,也愿意上體育課,但又不滿足于體育課的形式和內容,不能很好地融入到體育課當中,從而使學生的情感處在一個介于喜歡與厭惡的邊緣,這樣的矛盾情緒反映在學生身上,很容易導致學生對體育課的熱情下降,不能積極主動地參加體育課。
3.1.1.3 東高地三小學生對體育課的行為意向與分析
研究學生對體育課的行為意向,可以知道學生是會積極主動地上體育課還是被動消極地上體育課,這些都是學生態度的意向表現,如表 12 所示:表 12 結果表明,有 86%的學生在體育課上的活動都會積極參加,并且有 78.4%的學生在體育課上都會努力做到最好,這說明學生自身在體育課上的上進心很強,都想表現自己最好的一面。在馬上就要上體育課的時候,有 41.6%的學生不會早早跑去站隊,也有 55.8%的學生知道上體育課但興奮程度不高,這說明學生對上體育課的熱情有待于提高。出現這樣的原因主要是學校開展的體育課沒能很好地引起學生的上課積極性,這與體育課程單調枯燥缺乏趣味性有很大關系。此外有 70.3%的學生一提到體育考試就不想上體育,這說明學生對體育測試存在害怕恐懼心理,體育課考試給學生帶來了反感和壓力,這與學校過于重視體育課達標,沒能利用考試激發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行為有關。
通過以上說明,學生在體育課上能夠表現出好勝和上進心強的特點,但體育課內容和形式并沒有引起學生高漲的行為表現。此外體育課考試這種考核手段不能夠很好地把學生那種好勝心強的特點激發出來,這需要學校不要把體育考核看的太重,每個學生的身體特征都不一樣,需要激發學生積極地行為,合理地考察學生的體育成績。
綜合表 10、表 11、表 12,我們可以知道東高地三小的學生對于體育課的態度表現在能夠較清楚地了解體育課的任務、目標,并能較好地完成體育課上的內容。但體育課自身趣味性和吸引力并不強,學生的情感處于既希望上體育課但又覺得體育課只練習考試內容,感覺自己學不到太多東西,并且體育課的考核內容沒有很好地引出學生爭強好勝的性格特點。此外教師還應該增加更多地感情投入,關心并關愛每個學生,讓他們融入體育課的學習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