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徑運動是一項重要而基礎的運動項目,它被人們形象地比喻為運動之母,幾乎所有的運動項目都是以田徑為基礎的。隨著劉翔等高水平的田徑運動員近些年的崛起,引起了各地政府、社會和企業等對田徑運動的關注,其健身、娛樂和欣賞價值也迅速提升。田徑運動能夠培養人們團結、合作、信任的團隊精神和堅強不屈的意志品質,它不僅對青少年有著良好的社會行為規范的教育作用,而且對整個社會均有著多層次、多方位的教育價值。對現代社會而言,田徑運動無疑是一項既能健身娛樂,又能促進社會化文明進程的良好競技運動項目。
要想從事好田徑運動 ,就必須了解田徑運動訓練的重要性。田徑運動訓練是競技能力的提高過程。即指在教練員的指導和運動員的參與下,為不斷提高和保持運動員的技術水平而專門組織的教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練員要根據田徑運動項目的特點以及發展趨勢,遵循教育及教學訓練的原則,運用科學的訓練手段和方法,對運動員的身體、技術、戰術、心理、智力及恢復進行有計劃的教育訓練,為在田徑比賽中創造優異的運動成績作好充分準備。
但是,在田徑運動訓練之前,準備活動內容的安排是否合理、適當; 準備活動的計劃,是否能夠根據運動員實際情況和訓練水平來制訂; 準備活動的形式是否有趣實用 ,都是保障田徑訓練活動順利進行和圓滿完成訓練任務的前提。所以,如何遵循田徑運動的訓練原則,合理有效地在田徑教學訓練之前,進行適當、有實效的準備活動練習,是一個極其重要而非常有必要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問題。
1 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1. 1 研究對象。
以沈陽體育學院田徑院隊 100 名運動員為研究對象。
1. 2 研究方法。
1. 2. 1 文獻資料法。
本研究的參考文獻,主要來源于中國期刊網,通過該網搜索了關于準備活動的重要性的文獻資料十幾篇和有關田徑教學訓練的教材等書籍,這些文獻資料為本文提供了大量的數據、方法和理論依據。
1. 2. 2 問卷調查法。
問卷所有問題的提出根據專家、學者、教授的建議而定,共發問卷 100 份 ,回收 100 份。調查問卷的回收率是100% ,剔除無效調查問卷 4 份,有效調查問卷是 96 份,有效率 96%。
1. 2. 3 訪談法。
通過訪問沈陽體育學院多名田徑教練,了解國內外田徑訓練和田徑運動發展狀況和趨勢; 了解沈陽體育學院田徑隊員在田徑訓練中的傷病情況; 了解這些隊員在田徑教學訓練之前,準備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以及運用情況。
1. 2. 4 數理統計法。
運用數理統計法對發放的調查問卷進行數據統計得出相關數據。
2 結果與分析
2. 1 充分的準備活動是顧利完成田徑運動訓練的保障。
準備活動是田徑運動訓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完成教學訓練的主要環節。通常由一般性的準備活動和專門性的準備活動兩個部分組成。準備活動可以有助于身體由安靜狀態更快地進入訓練狀態,提高訓練效果,延緩疲勞發生和預防運動性傷病的出現。同時,在整個準備活動的過程中,還有思想教育和心理調節的作用。
田徑運動訓練的目的和意義,就是不斷提高運動員的專項運動素質和運動技能水平,促進身體形態、機能協調發展,創造優異成績。所以田徑運動訓練必須通過完成訓練任務促進身體素質的發展,改善身體形態,提高有機體的機能能力; 提高運動員田徑各專項的技術、戰術水平; 提高運動員參加比賽的良好心理素質。要想出色的完成以上任務,在田徑運動訓練時,我們必須在遵循田徑運動訓練原則的基礎之上,充分、合理、有效地做好田徑運動訓練之前的準備活動,這樣才能夠保證田徑教學訓練任務的順利完成,否則,不可避免地會對運動員的身體造成傷害,影響訓練。
在準備活動中,特別要注意加強結合田徑各專項技術的準備活動和各種輔助性準備活動的練習,其內容選擇要有針對性,要緊扣田徑教學訓練的基本內容。由于準備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多樣,因此,準備活動的內容要隨著田徑訓練課的類型、性質和訓練任務等變化而變化,使田徑教學訓練顯得更加生動活潑,提高準備活動部分的實效性。
人體從平靜的正常狀態進入到興奮的運動狀態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如何能夠使人體很快從平靜狀態達到興奮狀態以適應大強度的田徑訓練,是準備活動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在進行田徑運動訓練之前,采用準備活動的形式直接影響到心率。心率是反映人體承受運動負荷和在運動中自我監控的重要參數。從表 1 我們可以看出,隨意的準備活動和簡單的徒手操,只能使心率從安靜心率上升到適合小運動量的心率范圍120 次一140 次/分 ,很難馬上適應大強度的訓練。而在田徑訓練課中結合專項的準備活動,通過貼人游戲等形式,可以使膝關節、踝關節等大的關節部位以及腿部的大肌肉群充分活動開,避免拉傷、扭傷等運動損傷。這些游戲性準備活動趣味性強,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而積極參與,能快速地提高學生的興奮性,且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訓練的積極性。
2. 2 準備活動不充分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筆者對沈陽體育學院田徑院隊 100 名運動員進行調查發現,在進行田徑運動訓練之前,大多數學生并不十分重視準備活動,在做準備活動時經常出現精力不集中,說話、打鬧等現象,尤其在教學訓練中的教學比賽環節,完成一組訓練內容再進行其他訓練時,身體差不多已經又回到安靜狀態,如不進行準備活動,再突然進行大強度的運動就容易出現問題,造成運動損傷。
從表 2 我們可以看出,在田徑教學訓練中,身體容易受到損傷的類型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 關節扭傷、肌肉拉傷和軟組織挫傷,而皮膚擦傷、關節脫位和骨折以及其他損傷排在后面。這就提示我們在進行田徑教學訓練之前,要根據身體容易受傷的傷病類型,來安排準備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以避免這些運動損傷的出現。
田徑運動損傷是特指在參與田徑運動時所發生的損傷。由于在田徑運動中,身體負荷量大、內容較為枯燥,所以運動損傷的發生率極高。另外也和田徑教學訓練的內容安排、運動項目與技戰術、運動訓練水平、運動員參加訓練的情緒,以及訓練環境、場地設施等多種因素有關。
準備活動是為田徑教學訓練做準備的,不能時間過長喧賓奪主。時間過長運動量過大,學生身體消耗過大,容易引起疲勞影響教學訓練; 時間過短運動量過小,則失去準備活動的意義。因此,我們要針對每節田徑訓練課的訓練計劃和內容,合理安排準備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尤其要讓運動員在思想上對準備活動高度重視。
從表 3 我們可以看出,只有 38% 的學生重視準備活動,而 41% 的學生不注重準備活動,21% 的學生不做或者偶爾做準備活動,且采用準備活動的形式簡單,內容隨意性強。以往田徑運動訓練之前的準備活動形式,大多數只是采用一些傳統簡單的徒手操、行進操等活動方式,沒有很好的結合田徑運動訓練的專項特點來完成,這說明運動者對準備活動的重要性不了解,在思想上對準備活動的重視程度不夠。
由于這樣,導致準備活動時間短、強度小、結合專項性的準備活動少,所以難以滿足高速度、高強度、大運動量、超負荷等現代田徑運動,從而造成運動者不適應運動訓練的節奏,出現頭昏、嘔吐或肌肉拉傷、扭傷等現象。這是因為人體在運動中樞神經的支配下,可立即進行運動,而內臟器官受植物神經的支配,植物神經又有一定的惰性,它必然受到較大的剌激,此時機體的消耗快,供應速度慢,則會出現嘔吐等現象。
在田徑訓練之前,準備活動不充分,還容易使肌肉、韌帶、關節僵硬,易造成挫傷和拉傷等; 與之相反,準備活動過大,會使運動者在教學訓練時體力不支,體能下降,同樣會出現肌肉拉傷、損傷、脫臼甚至骨折等現象。
從表 4 我們可以看出,在進行田徑運動訓練時,不認真做好訓練前的準備活動,對運動者的身體各個部位都容易造成傷害,運動員身體的損傷部位排列在前四位的順序是: 肌肉拉傷占 35%; 其次為踝關節 28%; 第三是膝關節27% ; 第四是腰背部 10% 。表 3 顯示損傷的部位大多數在身體的四肢,軀干的損傷不是特別顯著。這就明確提示我們在田徑運動訓練之前,做準備活動時,要特別針對這些容易損傷的部位,結合田徑運動專項的特點進行充分的、合理的、有效的準備活動練習。
當然,以上這些運動損傷造成的原因,除在表 3 中體現出來的參與者在思想上不重視準備活動的主觀原因和準備活動的形式單一、內容簡單以外,還有運動者本身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沒有行之有效的自我保護專門訓練,以及自身關節力量弱、運動中動作幅度大、動作速率快等原因。另外,關節的解剖生理弱點和田徑運動本身的技術特點,也是容易造成這些部位運動損傷的一個因素。但是,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思想上對田徑訓練課之前如何作好準備活動的認識程度重視不夠,準備活動的內容簡單、隨意。
在田徑訓練中,運動損傷所造成后果的影響是嚴重的,輕則使學生不能正常參加教學訓練和比賽,防礙學習效果和運動成績的提高,重則可能引起殘疾,造成終身遺憾。所以說,對田徑運動損傷的產生機制和原因進行分析,掌握它的發生規律,做好預防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或避免運動損傷,是保證田徑教學訓練正常進行,提高田徑運動訓練水平的關鍵。
另外,在田徑訓練前,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以及相應的克服、解決隨時出現的問題的方法,否則在訓練中,遇到困難時就會消極對待或者束手無策,導致運動反應速度慢、思想知覺遲鈍、注意范圍縮小、自信心下降。
在田徑訓練課結束后的整理放松活動,也要引起教練員和學生的重視。因為整理放松活動是獲取訓練效果、防止肌肉僵化、消除體內運動性代謝產物,促進身體技能快速恢復和預防運動性疾病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盡快恢復體能保證下次訓練課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3 結論與建議
3. 1 結論。
3. 1. 1 充分的準備活動是順利完成田徑運動訓練任務的保障。
3. 1. 2 準備活動在田徑運動訓練中的是極其重要的。
3. 1. 3 準備活動不充分會對田徑教學訓練結果造成直接影響。
3. 2 建議。
3. 2. l 豐富田徑運動訓練課準備活動的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注意田徑運動訓練中的專門性準備活動,不可用一般性準備活動替代,要根據訓練內容把二者結合起來。
3. 2. 2 準備活動在田徑運動訓練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視的,不僅在思想上要提高對準備活動的重視程度,更要加強學生在實際運用中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強化自我保護機能的專門性訓練。恰當的準備活動可以在田徑運動訓練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2. 3 加強運動員的心理上的準備活動,對田徑教學訓練中容易出現的困難要有足夠的估計,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及相應的克服解決方法,增強主觀意識,提高運動反應速度,使田徑運動員的身心都保持在良好的訓練狀態,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提高田徑運動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宋禮強,李龍. 基于青少年田徑運動員訓練規律的定性探討[J]. 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6\\(2\\) :46 -49.
[2]王春華,徐勤兒,郭建強. 普通高校賽前短期田徑訓練方法探索[J]. 江蘇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1\\) :101 -105.
[3]宋強. 對田徑運動員柔韌能力訓練的探究[J]. 內蒙古體育科技,2006\\(1\\) :58 -59.
[4]任茹新. 試論田徑教學與訓練課的準備活動[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1\\(1\\) :78 -79.
[5]劉英杰,姜淑華,周力. 影響訓練課程量的因素[J]. 田徑,2000\\(6\\) :48.
[6]王誠. 準備活動趣味練習[J]. 中國學校體育,2005\\(2\\)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