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運動員在比賽的過程中,由于個體素質與運動狀態的不可預測性,在下意識或無意識的狀態下,在完成習慣性或非習慣性的技術動作時,難免會受到身體控制力、疲勞、身體慣性等方面因素影響,導致動作完成的質量不高,甚至發生運動損傷的情況。排球比賽雖然是隔網對抗類的,但是運動員在完成扣球、救球等動作時,也可能使身體受損。
運動損傷的出現難免會對比賽成績、運動員的運動壽命造成影響。因此,在排球訓練和比賽過程中,增強運動員對運動損傷的認識和預防能力,對于提升排球訓練或比賽效果有重要意義。
一、排球運動的特點與運動損傷發生的特征
排球運動是一種以處理空中球體運動為主要特征的球類運動。運動員要根據場上情況對空中運行的球做出及時預判,并將球擊向目標區域。這就要求排球運動員具有極強的瞬間反應能力和身體爆發力。由于運動員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習慣性或非習慣性動作,這又對排球運動員的身體協調性和柔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谂徘蜻\動的這些特點,運動員自身的技術要求和參與運動部位的解剖生理特點與損傷部位緊密關聯。
根據排球運動的特點,運動員在進行排球運動的過程中,大部分技術動作需要在騰空或者半蹲的狀態下完成,且這些動作的完成需要膝關節的參與,因此,排球運動員膝關節發生損傷的概率最高。
運動員的起跳動作主要是由下肢參與來完成的。但是,運動員在進行扣球攔網和跳發球等動作時,腰部必須起到上下肢的連接作用,因此,排球運動員也時常會有腰部損傷的現象發生。除此之外,腳踝、手腕、肩部等損傷也比較常見。排球運動員的損傷性質主要包括肌肉拉傷、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腰椎損傷及相關部位的炎癥等。
二、排球運動員的膝關節損傷及預防
\\(一\\)膝關節損傷的原因
排球運動員在進行訓練、比賽的過程中,需要完成連續的起跳、落地、啟動、制動等動作。這些連續性動作的完成需要運動員反復進行深蹲,且動作幅度較大;訓練過程中很多技術動作的完成都要從不同角度落地,且比賽前的訓練負荷會不斷增大,這些都使膝關節容易出現損傷。
\\(二\\)膝關節損傷的應對措施
當運動員的膝關節受到損傷時,首先要對損傷原因進行分析。一般地,膝關節發生損傷的類型主要有起跳膝和髕腓骨綜合癥兩種,有時也會出現兩種癥狀同時發生的情況。不管是哪種類型的損傷,都要對損傷類型進行分析,只有這樣,才能進行正確處理。主要采用自我恢復、醫學處理、運動處方等方式對膝關節損傷進行處理;如果需要,也會采取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首先,在提升運動員彈跳能力的同時,注意對其膝關節絕對力量進行訓練,在訓練過程中要做好力量訓練的監控工作,運動負荷不能超過運動員的承受范圍。其次,要做好運動員體重控制工作。排球運動員由于體重過重,導致在運動過程中膝關節出現損傷的情況十分常見,因此,排球教練員要對運動員體重進行科學控制,以減少運動員因體重過重而導致膝關節損傷情況的發生。最后,要科學設計膝關節損傷的康復方案,避免膝關節損傷發展成慢性病,對運動員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此外,還要做好運動員的身體檢查工作。在排球運動訓練和比賽過程中,只有了解排球運動項目的特征、運動員的身體狀況等,才能對運動員實施有針對性的訓練,制訂運動損傷預防方案。對運動員進行全面檢查是預防運動損傷的主要途徑。教練員應根據醫務人員的檢查結果和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制訂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和康復方案,保證運動員各方面的機能獲得全面、均衡的發展,達到提升運動員運動壽命和預防運動損傷的目的。
三、排球運動員的踝關節損傷及預防
\\(一\\)踝關節運動損傷的原因
排球運動技術復雜,運動員在完成網前扣球或攔網落地動作時,很容易因落地不穩或踩到同伴的腳而發生踝關節受傷的情況。運動員在騰空扣球時,身體處于完全舒展的狀態且稍微前傾,這時防守隊員為了做好防守,阻止對方隊員將球扣過,網前人員一般較多,這就大大增加了運動員踝關節損傷的概率。此外,在平時的訓練中,由于技術動作轉換較快、重復性較高,在急停、方向快速扭轉時,運動員的腳部處于跖屈內翻位狀態,這時運動員的身體處于失衡狀態,如果腳踩在同伴的腳上或者球上,就會導致踝關節受傷。
\\(二\\)踝關節運動損傷的應對措施
運動員踝關節扭傷后的前 24 小時內,可以使用冷敷的方法減少疼痛,阻止血腫的形成;24 ~ 48 小時,再對踝關節部位進行熱敷處理,以改善踝關節部位的血液循環。在踝關節扭傷的康復階段,要經常性地對運動員的踝關節部位進行熱敷和按摩,必要時還要使用相關的中藥對其進行處理。在處理踝關節扭傷的情況時,不能讓運動員過早下地或做過重的活,同時要做好損傷部位的保暖工作,在運動員休息的時候,應將運動員的踝關節部位放到高于臀部的位置。要提升排球運動員的自我保護意識,強化運動員的自我保護教育,增強運動員的自我保護能力。在訓練過程中,要加強運動員踝關節肌肉力量和踝關節協調性的訓練,提升踝關節的適應能力。要不斷加強運動員進攻、攔網等技術動作的訓練,提升技術動作完成的質量,降低因技術錯誤而導致的踝關節損傷情況的發生。
正確的技術動作是避免運動損傷的有效措施之一。在訓練的過程中,教練員要強調技術動作的正確性,對出現的錯誤動作給予及時提醒并糾正。
合適的運動裝備能夠有效地保護運動員的身體,提升運動的安全性,減少身體與地面、隊員之間的摩擦,降低運動損傷發生的概率。
四、排球運動員的肩關節損傷及預防
肩關節是發達上體和上肢肌肉的主要活動中樞,具有較強的活動性,但穩定性較差。在排球運動過程中,幾乎所有的技術動作都要肩關節的參與,且對肩關節施加的負荷較大,因此,肩關節損傷是排球運動損傷中較為常見的。其損傷類型主要包括肩關節附近肌群和韌帶損傷以及相關的軟組織損傷等。
\\(一\\)肩關節損傷的原因
肩關節部位損傷主要是由長期的訓練累積而導致的慢性損傷。排球運動員在進行扣、發球時,肩關節是主要的參與部位,由于扣、發球對力量的要求較高,在完成這些技術動作時,肩關節所承受的壓力巨大,容易對運動員的肩關節造成損傷。同時,訓練時需要不斷地重復相關的技術動作,時間長了,容易使運動員的肩關節部位形成慢性損傷。
\\(二\\)肩關節損傷的應對措施
當運動員的肩關節受到損傷時,可以對其進行冷敷按摩處理,在短時間內給肩關節部位退熱,減少運動員的腫痛。在完成一般處理后,可以借助器材或人工對運動員進行按摩,這樣可以有效緩解肩關節周圍肌群的肌肉痙攣、僵硬等情況??梢宰屵\動員做“伸展”練習,必要時還可以使用藥物、針灸、手術等方法來處理肩關節運動損傷。根據排球運動對肩關節部位的運動需求,在訓練的過程中要注意肩部抗擊能力的訓練,指導運動員進行適當的“拉伸”練習,但訓練負荷不可過大;科學設計訓練活動方案,循序漸進地提升訓練強度;不斷研究和創新技術動作,通過提升動作技能水平來減少運動損傷的出現。
提高對準備活動的重視程度。從排球運動一些運動損傷發生的原因來看,運動員的運動損傷很多都是由于缺乏科學的準備活動而引起的。因為運動前身體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各方面的機能沒有達到訓練和比賽的要求,從而引起運動損傷。因此,有針對性的準備是避免運動損傷的重要措施。
五、排球運動員的腰背損傷及預防
\\(一\\)腰背損傷的原因
排球運動員為了完成相關擊球動作,必須將自己的身體進行一定程度的扭轉,使腰部不斷地伸曲。在訓練或比賽的過程中,做騰空擊球、攔網、翻滾等技術動作時,一旦運動員的身體狀態不佳,就容易出現腰背部的運動損傷。
\\(二\\)腰背損傷的應對措施
冷敷或用冰水沖洗。為了使運動員的損傷部位更加穩定,在對損傷處包扎時要進行加壓處理,從而實現損傷處的制動。根據 RICR 原則處理,可以提高運動員對痛苦的承受能力。進行處理時,需要注意的是,在疼痛停止之前避免運動員參加運動或負重,以免因負重或運動而導致病情惡化甚至習慣性運動創傷。要加強運動員的腰背部力量訓練,增強腰背部抗損傷能力。設置科學的伸展運動,提升運動員的腰背部柔韌性和肌肉耐受性,增強運動員腰背部的負荷承受能力;采用科學的恢復康復方案,避免帶傷參加訓練或比賽。
強化運動員對運動損傷的認識。教練員應培養運動員的運動損傷意識,可通過培訓、集體學習等方式豐富運動員的運動損傷知識,使其掌握基本的運動損傷處理方法。一般的運動損傷都是可以通過科學的預防來避免的。因此,必須掌握運動損傷發生的一般規律,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運動損傷發生的概率。
綜上所述,鑒于高校排球運動開展的廣泛性和專業性,在進行排球運動訓練和比賽的過程中,教練員要注意深化運動員對運動損傷的認識,從訓練內容的選擇、組織方式、教學保護等方面降低排球運動損傷對大學生身體健康的危害。大學生在參與排球運動的過程中,要提高對運動損傷的重視程度,在做好準備活動的基礎上,認真按照教練的指導進行訓練和比賽。
參考文獻:
[1]張新定,王德深. 高校男子排球運動員運動損傷特點及原因分析[J]. 現代預防醫學,2013,40 \\(15\\):2823 -2825.
[2]王強樂. 結合排球運動專項特點談排球運動員運動損傷機理及預防[J]. 體育時空,2012,\\(11\\):119 -120.
[3]張越紅. 女子排球運動員訓練中髕骨軟骨損傷的原因及預防措施[J].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3,25\\(4\\):353 -354,370.
[4]崔安福,王建偉. 排球運動員常見運動損傷及防治措施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1\\):162 -163.
[5]朱曉軍. 排球運動員膝關節損傷調查研究[J]. 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理工卷\\),2010,7\\(3\\):362 -363.
[6]馬瑾瑾. 排球運動員運動損傷原因分析[J]. 體育時空,2011,\\(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