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提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把德、智、體、美等有機地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使諸方面教育相互滲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在體育教學中加強審美教育,培養美的意識,是促進體育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的良好手段和方法之一。
一、在教學中體現體態語言美
樹立美好的體態語言形象是激勵人們追求美、探索美的力量源泉。體育教師的一舉一動、一姿一態,潛藏著一定的教育作用和審美意義。為人師表、身先士卒、以身作則是對教師提出的基本要求,例如,在冬季教學中,教師不畏嚴寒、精神抖擻,表現出自信、樂觀、泰然自若的體態面貌不僅給學生留下了美好的體態印象,而且又鼓舞了士氣,增強了學生練習的信心和勇氣。
體育教師通過美的體態語言來感染學生的心靈是體育教育的特點。以身體的活動來“寓教于樂”,通過直接、生動、鮮明的體態語言美來激蕩人的情感和產生感情共鳴??梢哉f,體育教育不是靠說理,而是靠實實在在的練,靠具體的體態形象感染人、打動人,特別是那種意境高遠的體態語言,更容易令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美的享受及陶冶。
二、在交流中體現語言美
語言是體育教學中組織教學、傳授基本知識、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簡潔、明快、嚴謹、深刻、有激勵性和感染性的語言形式,經科學設計,巧妙應用,對營造活潑、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感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體育活動,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高效完成教學任務,提高學生的體育文化修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贊賞性的語言應成為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旋律。美國的教育學家曾說過“人性最本質的特點,就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贊賞”.學生的這種心理需求,可以使其產生愉悅的心理體驗。實踐證明,在愉悅的情緒中,學生更容易接受老師的教誨。
2.教師的語言應該有感情色彩。學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他們需要從教師那兒得到尊重、溫暖、情誼和教誨。教師的用語根據目的的不同,或嚴肅、或溫和、或激昂,無論什么樣的語言,都應對學生有激勵作用,都應該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愛之情。因為“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教”.
3.善用簡潔、精煉、準確的語言。精講多練是課堂教學的主旋律??茖W準確合理地應用語言,對整堂課的教學起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師應根據教材的情感基調,選擇恰當的體育術語、口訣。如在進行教學中表達嚴肅的感情時,宜多用長句、對稱句,從聲律上給學生于凝重之美;在進行歡快的游戲活動時,宜用短語、兒歌等,給學生以輕松活潑之感。這都是對美的激發,能把學生帶到美的環境中,使學生興趣盎然,從而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在運動中塑造形體美
人為萬物之精靈,萬物之美莫過于人體形態與動作美,人體形態與動作的美是歷代美學家研究的課題與創作對象,而人體的正常發育和正確姿態是形體美的基本因素。體育運動是促進人體正常發展、養成正確姿勢、培養協調動作、發展身體素質、塑造完美體型最有效最積極的手段。
健康是形體美的物質基礎,形體美是健康的客觀反映。通過體育運動可以使學生身體強壯、體態端莊、優美,肌肉發達(或豐滿)而富有彈性,皮膚紅潤而富有光澤,生理機能健全而富有活力。從而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其身體素質和美學素質。
四、在練習中營造教學氛圍美
步伐、隊列訓練是體育課的常規訓練項目。當上課鈴聲響后,操場上體育委員整隊,向教師報告人數,師生相互問好,這種文明禮貌、融洽和諧的課堂氣氛,給人以精神上的鼓舞。教師簡練地講解課的內容、任務、要求,學生聚精會神地聽從指揮,課堂秩序井然,隊列整齊,步伐一致,口號聲振奮人心,給人一種美感。學生都有較強的好勝心理,都想給老師和同學留下美好的印象,因此要激勵學生努力表現,大家一起來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這樣,學生會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遵守紀律,熱愛集體的美德。
要創造良好的教學氣氛。良好的教學氣氛是組織體育教學的必要條件之一。我們要先根據教材的難易程度、運動量的大小、練習密度的高低把整個教學過程排列起來。然后再根據教學目的需要,或者在難度較大的教材前面搭幾級“臺階”,使學生能夠順利地“拾級而上”,達到預定的教學目的;或者在比較枯燥、嚴謹的教材之后安排一些輕松愉快有趣而又益于下面教學的活動內容,如小歌舞、小游戲等,使學生在不間斷的歡樂氣氛中獲得知識,鍛煉身體,同時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增加學習興趣。
注意在布置中創設場地美,合理有序的場地布置,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美化其情感。在教學中,所用器材應布局合理,從審美的角度設計新穎的放置圖形,達到線條清晰,井然有序。如在室外教墊上運動時,地面要打掃干凈,墊子要擺放整齊,根據學生人數多少、教材內容、訓練方法、活動間隙等,精心考慮,合理布局;在課前畫出區域,在靜止的物和有規律運動的人之間勾畫出美麗的圖案,學生有秩序的滾翻動作會像電影銀屏上的畫面,盡管這美的映像是短暫的,但它卻給學生帶來賞心悅目之美感,使他們產生愉快的情緒。
五、在比賽中追求精神美
奧林匹克運動誕生的目的,就是要以展示形體美、力量美和競技美代替不斷的民族戰爭,達到世界和平的愿望。發展到今天,它的內涵在不斷擴展和延伸?!皧W林匹克大家庭”、“奧林匹克精神”等觀念,在促進世界各民族間交流、維護世界和平等方面是任何政治、經濟的手段無法取代的。它無時無刻不在向人類展現公平競爭、拼搏向上、和平共處、共同發展的美好愿望和理想。
體育是社會文化教育的組成部分,它對人有著多方面的教育作用。體育運動要求人體不斷克服體力和精神的障礙,培養人刻苦、頑強、果斷、勇敢等意志品質。而這一點在體育的競技性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在體育比賽中不僅是學生體力和智慧的角逐,而且也是精神意志、思想作風的較量。在緊張激烈的競賽中,學生所表現的頑強拼搏、奪取勝利的精神以及誠實、謙虛、友好、協作、文明禮貌等優良道德作風,不僅給人以美感而且也提高了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勇于戰勝困難的信心。
在體育教學中加強美學教育,寓美育于體育之中,這是豐富教學內涵,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美學素質的有效途徑,是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的手段之一。
因此,作為21世紀的體育教師要不斷改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修養尤其是美學修養,以便更好地體現社會的良好精神面貌,為推動體育教育事業更快地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蔡 儀。美學原理[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9.
[2]楊安侖。美學研究與應用[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3]韓勒英。體育教學理論與實踐[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 1997.
[4]朱萬銀。學校體育校本研究方法論析[J].中國學校體育,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