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體育論文 > > 黎族傳承的保健養生特點、教育價值及途徑
黎族傳承的保健養生特點、教育價值及途徑
>2023-08-14 09:00:00



黎族是海南的少數民族之一,具有豐富多彩、風格獨特的傳統養生保健文化。今天,一些黎族傳統養生保健方法已經走出了黎族村寨,為廣大海島居民和游客所熟知。

但是,大部分的黎族傳統養生保健還只是流傳于黎族山區,沒有被有效的保護、挖掘、利用和開發。由于黎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加快黎族傳統養生保健教育,無論是對黎族傳統文化的傳承、普及、發展,還是對海南八百多萬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都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黎族傳統養生保健的特點

自然性。黎族聚居的地區,包括五指山以及鸚哥嶺、黎母嶺、貓王嶺等海南島著名的山區地帶。黎族同胞世代生活在這些高山、峽谷、熱帶雨林、盆地、河谷臺地和濱海平原上,形成了一個民族自我繁衍生息運行的大系統。

他們就地取百草預防和治療各種疾病,就地采摘奇花野果做成可口飯菜,釀成世代佳釀,隨生產勞動而起則搭弓射箭,隨生活習俗而起則舞姿翩翩,愉悅身心,強健體魄。

在環境的影響下,黎族傳統養生保健表現出自然的特性。

無論是養生保健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方法、手段,飲食的烹調技巧、炊具,還是傳統體育和舞蹈的器材、服裝及肢體動作都原汁原味,表現出山林、河流、峽谷般的綠色、天然、環保和原生態的自然性。

實用性。黎族傳統養生保健的實用性主要表現為方便、簡單、實效,以及與生活、生產勞動的緊密性。如射箭、射弩、托物竟渡、爬竿過樹等這些傳統體育項目,都是黎族人民實際謀生手段及勞動生產情景的再現。黎族舞蹈與黎族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如春米舞、錢申舞等呈現的主要是黎族人民的勞動場面,祝福舞、打碗舞等反映的是黎族獨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俗。黎族飲食風俗的顯著特點,更是體現了方便、簡單、利用自然資源,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實用性特點,如山鼠、田鼠、竹筒飯、椰子飯等黎家美食便極具特色。黎族草藥具有簡單、獨特、快速、實用的特點。在毒蛇咬傷、風濕骨痛接骨等的快速治療、恢復和預防方面,有一套獨特的干預方式和風格。另外,黎族傳統養生保健沒有單獨的藥師、護師之分,而是將藥師、醫生、護師等融為一體,非常實用和適應廣大黎族地區人民養生保健的需求,這也恰恰符合了現在國家大力提倡和推行的全科醫生的趨勢。

二、黎族傳統養生保健教育的價值

飲食養生保健。在熱帶地理環境的條件下,黎族傳統飲食養生保健,從原材料、形式到內容都十分豐富。黎族地區地處熱帶山區,原始森林密布,山間河流縱橫,光熱充足,雨量豐沛,盛產大米、豆類、薯類、蔬菜類作物和各種熱帶水果,及許多奇特罕見的野生動植物,是天然的綠色優質飲食原材料大貨倉。黎族傳統飲食以低鹽輕油、清淡鮮活、原汁原味取勝。概括起來,就是主副食搭配合理,營養豐富;飲品原汁原味,營養和藥用價值高;土特產眾多,飲食多元結構多樣。①黎族人民習慣一日三餐進食,以稀飯為主。主食主要是大米,其次是玉米、木薯等雜糧,副食主要是熱帶水果和蔬菜類作物。如著名的竹筒飯、山欄米飯、木瓜、番石榴、五指山野菜等。黎族的肉食主要有豬、牛、羊、狗、雞、鴨、鵝等,一般用火烤熟吃,也習慣腌生肉來吃。黎族飲品豐富,嗜好品獨特。如山蘭酒、檳榔、檳榔酒、五指山茶、赤鴿茶、苦丁茶以及魚茶、肉茶等。黎族還有很多特色菜點,如南沙、火烤虎肉干、山芭蕉心、烤田鼠、肉香飯、鹽巴香飯等。黎族有很多通過飲食來進行身體療養的常用方法,如番薯葉療法、胡椒療法、木瓜療法、雷公馬\\(變色龍\\)療法、蟻卵療法等。黎族傳統飲食養生保健,具有獨特的熱帶地域風格。

藥草養生保健。黎族地區的熱帶山林地貌和氣候條件,蘊含了豐富的植物、藥材資源。黎族是一個非常善于識別和利用天然植物、藥物的民族,在信仰上有植物崇拜的習俗。所以,黎族同胞平時特別注意觀察藥用植物的分布情況和生長習性,并有意識地加以保護。在草藥方面,傳承下來的草藥有500余種,常用草藥有300余種。藥草是黎族傳統養生保健活動的主要材料,一些植物的花、根、莖、葉都可以拿來直接利用。如甘哥草常用于鎮靜、解毒和治療肺炎。雅俄野草可以作為消腫和止血用藥,也可以用來治療骨質增生和腎水腫。黎族藥草對于肝炎、骨科疾病、中毒、跌打損傷、婦科等方面有獨特的療效,也有很多治療疑難雜癥的好藥。黎藥草的炮制加工講究,分為切制法、磨搗法、炒制法、泡制法、垠制法、灸制法、露制法和漂制法等8種。外服用藥獨特,分為外敷療法、熏蒸療法、佩藥療法等十余種。黎族人民積累了許多利用野生植物進行養生保健的經驗。如黎族婦女產后沒有坐月子的習俗,主要由產婦服用草藥調養身體。這些草藥能活血化癖、消除產后惡露、恢復子宮功能,預防疾病;能滋補催奶,強壯身體。此外,黎族有服用黎家百草酒的習俗。黎家百草酒由30余種草藥用白酒浸泡而成,具有補氣血、舒筋活絡、補精益位的功用,能延年益壽。

運動養生保健。黎族傳統運動養生保健包括傳統體育和舞蹈。黎族傳統體育和舞蹈,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傳統體育與民間舞蹈相互關系密切。黎族傳統體育活動按類型可分為競技運動,如爬竿、角力\\(捧跤\\)、射箭等。表演運動,如跳竹竿、舞錢鈴雙刀等。健身運動,如打狗上坡、拉烏龜等。黎族傳統體育班藏著幾十種娛樂性運動方式,上百種運動動作,體育動作有簡有繁,運動盆大小均可,娛樂人數不限,文體生活多姿多彩。③傳統舞蹈來源于黎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生產勞動、社會經濟、歷史文化、自然祟拜、宗教信仰、軍事斗爭等等。因此,黎族傳統舞蹈表現的內容和形式豐富多彩。黎族傳統舞蹈大體上可以分為五類。一類是宗教祭祀舞蹈,如《捉鬼舞》、《五風舞》、《年舞\\)等。一類是生活舞蹈,如《清音舞》、《錢申舞\\)、《打柴舞》等。一類是生產勞動方式,如最具代表性的《春米舞》、《趕鳥舞》等。一類是娛樂喜慶舞蹈,如《猴子舞\\)、\\(踏青舞》等。一類是軍事斗爭的舞蹈,如\\(打曲舞》、《錢鈴雙刀舞》等。黎族舞蹈對人的生理健康效果顯著,對于人的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也是十分明顯的。④黎族傳統體育項目和舞蹈,既可培養勞動技能,又可鍛煉身體,也能娛樂、放松身心。

民俗養生保健。民俗養生保健涉及黎族同胞個體的心理、生理滋養和保健,以及整個黎族民族精神和民族體質的滋養和保健,主要體現在服飾、居住、歲時節日和人生儀禮民俗等方面。如黎族把代表著高貴吉祥、多子多孫、喜慶收獲之意味的龍、鳳、宵蛙、鹿、魚,以及梅、蘭、竹、菊等圖案,印染和刺繡在服飾上面。此外,黎族還有獨特的“放檳榔”婚俗。檳榔質樸無華、永葆綠色、頂烈日抗風雨、昂然挺立、生機勃勃的強大的精神力t,為黎族婚戀民俗注人永不枯竭的活力。豐富多彩的民俗是黎族社會文化、心理狀態的體現,是黎族同胞和整個民族賴以生存、生生不息、發展繁榮的不竭精神動力。這些民俗,對于黎族民族同胞身體、心理健康的佑護和滋養,是其他任何東西都不能替代的。

三、黎族傳統養生保健教育的途徑

家庭作為社會最小的單元,對傳承民族文化起著重要的作用。黎族傳統養生保健與家庭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從飲食、醫療、健身,到民俗習俗,黎族自然而然的傳統養生保健,已經成為海南千家萬戶的一種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和狀態。因此,通過家庭進行黎族傳統養生保健教育,是一個切實可行的途徑。

大中小學校是開展黎族傳統養生保健教育的重要場所。在海南建省以后,黎族傳統體育和舞蹈就分別走進大中小學校課堂,其獨特的養生保健價值深受學生歡迎和喜歡。

在海南黎族自治區域,黎族傳統體育和舞蹈還作為特色項目進行普及推廣,在大學體育學院和藝術學院專門開設了黎族傳統體育和舞蹈專業。大中小學校已經成為黎族傳統養生保健教育的重要陣地,尤其是在黎族傳統運動養生保健方面。

海南得天獨厚的熱帶海島氣候和濃郁的海島休閑因子,造就了豐富多彩、自然和諧的社區文化。喝老爸茶、飲百草酒,吃椰子飯、跳健身舞,成為海南社區文化一道獨特的習俗。原汁原味的黎族藥草養生保健、黎族飲食養生保健、黎族運動養生保健,大受社區居民的歡迎和喜愛。隨著國家加大對全民健身運動的投人和支持,社區越來越成為廣大人民群眾重要的活動場所,充分利用社區這個大平臺,是進行黎族傳統養生保健教育的一個主要途徑。

海南節慶活動很多,如三月三、冼夫人文化節、保亭七仙嶺嬉水節、循州中秋歌節、南山長壽文化節、海南島歡樂節等。節慶活動是展示民間文化與民族風俗的重要機會,海南大部分節慶活動都和黎族有關。近年來,特別是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以來,黎族原住民文化得到充分重視和展示,如黎族傳統舞蹈、傳統運動、傳統美食,及黎族民俗養生保健等。因此,以節慶活動作為載體,是進行黎族傳統養生保健教育的一個有效途徑。

旅游是海南現代服務業的龍頭支柱性產業,吃、住、行、游、購、娛六大旅游要素,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前,海南全年游客接待突破3000萬人次。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黎族文化的挖掘、展示、開發,是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甚至關乎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成功與否。黎族傳統養生保健作為一個集實用性、觀賞性、民俗性、自然性于一體的傳統特色文化,可以打造成豐富多彩的具有鮮明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休閑、養生、度假的旅游產品。因此,把海南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有助于黎族傳統養生保健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四、結論

海南島自然資源條件、生態環境質量、人均壽命等各個方面都名列全國前茅,有健康島、生態島、度假島等美譽。隨著海南旅游業的持續、深人、快速發展,以及不斷完善的軟硬件配套服務和設施,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旅客前來度假、休閑、療養。在《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中,都對黎族文化、運動休閑、療養休閑、醫療旅游等的發展,進行了重點闡述和布局,加強海南養生保健提到了突出位置。黎族傳統養生保健作為海南養生保健業一個重要的特色內容和組成部分,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使得黎族養生保健發展的社會大環境已經具備,國際旅游島戰略為黎族傳統養生保健提供了發展、繁榮的歷史機遇。

豐富多彩的黎族傳統養生保健已經走進農貿市場、廣場、飯店、百姓家里、旅游景區、社區、學校,黎族傳統養生保健的價值已初步得到認可,初步形成特色。山欄酒、竹筒飯、椰子飯等黎族養生保健飲食,成為游客必選的特色旅游產品。黎家百草酒、檳榔等黎族特色養生保健食品,經過現代化改造、加工、包裝,已經成為游客喜歡和饋贈親朋好友的珍貴旅游禮品。經過藝術加工改造的竹竿舞、錢鈴雙刀等黎族養生保健項目,成為吸引旅客觀看和旅客參與性最強的體驗旅游項目之一。

在黎族傳統養生保健的現實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一些障礙和瓶頸,除了少部分養生保健項目被普及、展示、開發之外,其他大部分黎族傳統養生保健資源還存在著利用率不高、重視程度不夠、普及認知率較低、現代化改造和市場開發落后的狀況,很多黎族傳統養生保健資源依然是養在深閨人不知。如用公羊、公狗、公雞三種公的動物熬制的黎族男性傳統養生保健食品三公*,至今還沒有走進市場,走進千家萬戶,只是在民間小范圍內手口相傳,面臨失傳的危險。此外,黎族傳統養生保健發展中一些基礎性的問題逐漸顯現出來,如黎族傳統養生保健理論研究滯后、人才傳承和培養教育缺位等。因此,通過各種途徑加大黎族傳統養生保健教育是當務之急,也是促成黎族傳統養生保健未來良性發展的必然選擇。

注釋:
①廖玉玲:《當代黎族飲食文化的塞本特征及其成因》,《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
②戴水平等:《中國黎族醫藥理論與特色初探》,《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年第14期。
③吳義等:《黎族傳統體育的文化內灑與文化素質教育》,《瓊州學院學報》,2010年第2期。
④吳名輝:《黎族舞蹈的分類與簡介》,《瓊州學院學報》,2003年第6期。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