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提出的背景
我國一向重視學生的體質健康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大學生的體質健康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耐力、速度、爆發力卻旱下降趨勢,尤其是耐力素質的下降尤為明泉、據調查統計,我國學生身高、體重、胸圍增長的同時,超重與肥胖檢出率繼續增加,這已經成為影響學生營養健康狀況的一大因素、基于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不斷下降的事實,2006年12月,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以及共青團中央共同發布《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2007年4月全面啟動“全國億萬青少年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簡稱“陽光體育運動”\\)。所謂陽光體育活動,就是讓學生走出教室,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沐浴陽光的溫暖,享受運動的快樂,滿足青少年在自然環境中快樂與健康成長的基木要求。其中有關目標的表述是“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要以‘達標爭優、強健體魄’為目標”、“標”是指要達《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標。而評價陽光體育運動目標是否實現主要通過是否有85%的學校全面實施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是否85%以下的學生能做到每人鍛煉1h,是否85%以上的學生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及格等級以上。初始目標是用三年的時間至少讓我國大部分學生當然也包括大學生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或者為“在全國億萬學生中掀起群眾性體育鍛煉的熱潮,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活動開始之后受到了廣泛關注和積極推廣,全國掀起了陽光體育運動的熱潮。鑒于進行長跑運動可以提高有氧運動能力,促進心血昔和呼吸系統耐力,也可以增加能量消耗減少體內的脂肪,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同時也是為了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發\\(2007\\)7號文件]精神,實現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工作目標,2007年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聯合成功舉辦了“陽光體育與奧運同行冬季長跑活動”,并在此基礎之上提出從2008年10月26口開始舉辦以“}淚光體育與祖國同行”為主題的冬季長跑活動?;顒右婚_始就受到媒體的廣泛關注,社會各界人士從不同角度提出了相關意見和建議,其中多數表示贊同,認為冬季長跑不僅能提高學生體能,也能磨練其意志和毅力,其他持相反意見的人主要針對的問題是組織冬季長跑的距離、運動強度、條件、安全等等。
2 高?!瓣柟怏w育冬季長跑”活動的實施模式及其存在的問題
“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自提出以來,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廣泛推廣,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組織和討論,經調查研究發現全國大部分高校開展“陽光體育與祖國同行冬季長跑活動”的主要實施模式有以下幾種:
2.1“集體長跑”模式
優點是集中人力物力、統一管理、效率高,缺點是耗費學校資源巨大、組織難度很大。這種模式更適用于中小學學生的組織昔理,但對于普通高校來說明泉不可能做到集中統一的調動人力和實施。
2.2 “人工考勤”模式
學校統一安排長跑時間,并進行考勤昔理,雖較集體長跑靈活,但組織難度依然較大。這種模式對于每個年級將近幾千人的普通高校來說統一安排長跑時間也要耗費巨大的人力,考勤昔理也是很大的工作負荷。
2.3 “俱樂部長跑”模式
以長跑俱樂部來組織學生的長跑活動,缺點是學生團體組織能力有限,無法使絕大多數學生參與。就我校來說也存在長跑俱樂部,他們也有固定的長跑集會,但是實際會員不足百人,讓他們負擔幾千人的長跑活動也不現實。
2.4 “自由長跑”模式
學校不對學生長跑進行特別昔理,學生依個人興趣自行長跑。這種模式最大優點就是不用耗費學校和體育部門巨大人力來昔理,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是否參與,最大的缺點就是“愿意跑的永遠會去跑,不愿意跑的還是不會去跑”,學校無法調控和昔理學生參與活動的情況,也就使得活動的效果打折殆盡。
2.5 “校園智能陽光長跑自助管理”系統管理模式
學生通過在各個終端機上指紋驗證簽到的方式記錄跑步到達信息。陽光長跑昔理軟件通過互聯網自動收集各個信息采集終端機的學生長跑數據,依據學生在長跑中到達各個終端淚L的先后順序以及各個終端機之間的路線距離計算出各個學生跑步所使用的總時間、所跑的路程以及平均速度,并且可以累計跑步信息從而形成學生的個人跑步運動檔案。學生可以通過上網對自己的長跑活動進行有效的昔理。體育部、體育教師、各個學院和學校領導可以通過網站的數據,及時準確了解每個學生、某個班級、某個學院或全校的長跑情況,對學生的長跑活動進行科學有效的昔理。
從理論上來分析,“校園智能陽光長跑自助昔理”系統解決了以往長跑昔理模式的缺點,凸泉了學生自主選擇的優點,從原理上來講是極具可行性和科學性的推廣模式,它的出現對于“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的推廣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這種模式的自主性僅僅體現在參與者時間和運動場地的選擇上,而現實情況是如何促使學生愿意主動去參與而不是用機器來監督其參與的運動次數和量,這也是“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木身最大的垢病之一。
3 影響“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實施的主要因素
3.1 高校體育教育體系內部的制約因素
高校的體育教育體系仍不完善,教學、訓練、競賽、群體等各項工作基木是各自一體,缺乏交叉合作和聯系。教學方面仍是以競技體育的技能學習為主,教學時長有限對學生的影響也有限;訓練和競賽則仍是少數人參與的階段性的體育運動;群體活動的問題則需要時間和經費的保障。高校的體育教師往往要身兼數職,除了完成基木的教學工作外,還要參與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課外體育鍛煉指導、體育隊訓練競賽等,工作量大而復雜,如果缺乏明確的分工和合理的績效評定體系,則會嚴重影響教師的積極性,也是制約課外體育活動長期推廣的主要因素?!瓣柟怏w育冬季長跑”活動的實施應制度化也規范化、3.2 “陽光體育冬季長跑”運動自身的運動禁忌。
“陽光體育冬季長跑”作為一種體育鍛煉的形式,其木質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正如很多人都知道的占希臘山巖上刻著的那句格言:“如果你想變得睿智,跑步吧;如果你想保持健康,跑步吧;如果你想更加健美,跑步吧、”這句簡單的名言簡練的概括了“跑步”這一占老的最早開始的奧林匹克運動能帶給人的所有美好作用,特別是長跑運動對于提高人體呼吸系統和心血昔系統機能有很好的效果,特別是冬季長跑對于培養人們克服困難,磨煉刻苦耐勞的頑強意志具有良好的作用。但是在普通高校中作為群體活動進行實施時則凸泉出以下問題:1>學生缺乏正確的長跑方法和科學控制運動負荷的知識:對于普通高校的學生來說長跑是一項極其普通而枯燥的運動方式,在目前的高校體育課程當中已經很少能看見專門的“田徑”項目課程,這使得學生缺乏長跑負荷強度的控制方法,對于個體來說并不是速度越快、時間越短就越能促進體質健康。依據運動訓練科學的理論,“陽光長跑”的強度應該是生理負荷的,即在考慮生理特點和體質狀況的差異下,強度因人而異。堅持強度的生理負荷原則是“陽光長跑”得以科學健身的核心所在,而目前無奈之下的“放羊”式長跑,則嚴重削弱了“陽光長跑”對學生體質應有的促進效果,而見諸報端的幾起學生運動中的“碎死”案例則更加使冬季長跑活動陷入尷尬境地,2\\)“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的形式存在安全隱患:在高校中推廣“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時,往往要面對成千上萬的學生,組織上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在學生自我體質健康狀況未知的情況下,統一部署限定時間和運動量的僵化的執行結果往往就是差強人意的。
3.3 大學生自身的體育鍛煉意識
馮永麗\\(2008\\)對大學生體育鍛煉階段進行的調查研究發現:30.8%學生處于前意向階段,43.4%的人處于有意向階段,而準備鍛煉的人只有8.3%,實際鍛煉的人只有17.5%,調查結果說明大部分學生已經擁有很強的自我鍛煉意識,對于通過體育鍛煉達到健身的目的也有濃厚的興趣,但是還未形成正確的運動價值觀,缺乏自主的運動能力。袁辛\\(2005\\)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調查研究也表明,相當多的學生的心理困惑也是主要表現為行動的欠缺,學生們往往用80%的精力來思考、20%的精力來行動。所以學生在參與“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時往往缺乏主動,消極對待。
4 高校有效實施“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的策略
4.1 制定系統的活動計劃和制度管理的長效機制
為了落實“}淚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在高校的有效實施,真正起到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的目的,應該制定系統的活動計劃,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監控昔理機制。1>首先設立組織結構:成立以主昔體育的校長為組長,體育部領導為副組長,體育部教師為組員的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工作小組,具體組織和協調陽光體育活動的開展,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并根據活動內容,領導小組按職責進行明確而合理的分工,確立了指導協調辦公室,并安排專人負責,形成一個全面而精簡的昔理團隊和活動體系。2\\)積極宣傳:在陽光體育文化建設的大背景下,通過多種渠道和多種方法加強冬季長跑活動的宣傳,充分發揮校學生會、校團委、學工部和各種體育社團的作用,加深學生對于活動內涵的了解。3\\)加強教師培訓:建立一支專門的活動指導教師隊伍,定崗定標定酬,適時進行專業的教育理念和專業技能的培訓和考評,保證活動的順利實施、,4\\)加大經費投入:將活動經費納入學校年度教學經費預算,加強學校場地和體育設施建設、全校統一思想,密切配合,全員參與,這樣才能使陽光體育長跑活動得以長效發展、體育興趣的培養,通過自我選擇逐漸形成個人特有的價值觀。
在一定意義上,體育興趣、體育價值觀決定了主體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參加體育運動項目的類型、活動范圍、體育運動對主體的價值和意義。
學生自主運動能力包括獨立的行為能力和主動的參與能力。行為能力是指學生的運動技能水平、運動戰術水平等;參與能力主要是指運動行為的社會性和在運動中的學習能力,即參加運動并能在運動中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全體運動成員,能充分地全方位地展示自己,具有自我選擇、自我調節、自我負責、自我反思的能力、“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作為督促學生體育鍛煉的一種方式,其目的不是強迫學生去鍛煉,更多的在于給學生多提供一種體育鍛煉的選擇,而學生主體意識的覺醒和自主運動能力的形成則是活動長久進行的主觀保證、4.2 建立滲透主體性體育理念的課內外一體化體育課程體系。
建立課內外一體化的高校體育課程體系,將“}淚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納入課程體系,并把體質健康的提高和體育技能的培養作為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雙重要素,以此作為開展“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的檢驗、反饋和激勵機制。在課程體系中滲透主體性體育理念,培養具有主體性的全面發展的人,幫助學生生成主體性的體育素養,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體育、熱愛體育、享受體育,而不是單純的執行程序化的僵化步驟的長跑運動、學生主體性的發展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其一是外部世界對個人才能的實際發展所起的推動作用,即客體條件方面。
主體性體育課程正是從滿足個體生理需要、心理需要、社會需要出發,努力創建使學生主體自由、自主地參加身體運動的情境,使學生主體在運動中獲得滿足感和價值感,形成積極的體育態度,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主體性意識的形成起到推動、形成的作用、4.3 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自主運動能力。
在客體相對豐富的情況下,人的主體性發展由可能性變為現實性則在更大程度上取決于主體自身的條件,包括喚醒人主動發展自身的意識,即主體意識,即作為認識和實踐主體的人對于自身的主體地位、主體能力和主體價值的一種自覺意識,是主體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的觀念表現。主體意識包括主體的自我意識和對象意識。自我意識有可分為生理自我、社會自我、心理自我的意識〔\\)隨著自我意識的成熱和后人4.4 增加科學健身知識的講授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培養。
古語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改善體質健康的重要手段,在大學體育教育中應注重培養科學的體育生活方式。體育教師應強化學生個人健康意識,在授課及備課過程中,融入對學生積極、健康、樂觀、科學健身的意識和對生活方式的督導,使其認識到體育運動是改善和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的一條途徑,學校也應該從多方面為學生創造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環境和氛圍,無論是硬件設施還是校園文化建設上都要給予重視,當學生擁有領悟這此健康教育的真諦,并形成自我的體育鍛煉習慣后就會自主、自覺的進行體育鍛煉,那時“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應該不再被認為只是整齊劃一的、僵化的步驟和程序進行鑄型的運動,而是學生自我體育價值觀念選擇下的運動方式,正如《學會生存》所說的,“重要之處不是這種訓練在教育上的地位而是它的目的,至少是它的含蓄的目的。這種訓練是用一種健全的世界觀鼓勵個人的自我實現。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5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公告[J].高校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07\\(1\\).
[2]何志文,楊大寧.從我國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的現狀透析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意義[J].體育科技文敲通報,2008,16\\(1\\):77-78.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EB/OL].
[4]鄒玉玲.主體性體育及其課程觀探論[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