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行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社會地位隨著經濟的發展也越來越重要,對我國經濟發展以及勞動就業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國國民素質水平,增強我國的國際競爭力,為構建和諧和社會做出了很大貢獻[1].近年來,我國藝術類高職院校發展迅速,但其體育教學大都存在一些缺陷,教學內容缺乏時代感,教學方式過于陳舊,嚴重打擊了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因此,藝術類高職院校需要對其體育教材進行重編,對其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以提高院校體育課的教學效果[2].
一、藝術類高職院校進行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必要性
目前,我國大部分藝術類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設置以及教育模式都基本相同,其中所包含的體育運動項目也不多,學生能夠進行自主選課的機會不多,體育教學的主要運動項目都是足球、籃球、排球以及田徑等比較傳統的積極活動,這種體育課程教學安排,無法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個性培養,也并沒有兼顧到學生自身的體育興趣愛好,很難發揮和開發學生本身的運動潛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運動能力的發展,降低學校體育教學的質量。同時,單調的體育教學內容也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對學校的體育教學產生消極應付的情緒,因此藝術類高職院校需要對其體育教學內容進行改變,并革新其教學模式[3].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和西方競技體育存在很大的區別。民族傳統體育所注重的是運動的娛樂性和表演性,西方競技體育則側重于運動的競爭性和刺激性。在藝術類高職院的體育課上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學,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以達到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其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目的,另一方面還能夠發展我國民族文化,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養成其民族精神,在教給學生體育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讓其用心體會到體育帶給人們的樂趣。
二、藝術類高職院校實現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可能性
民族傳統體育均具有其獨特的風格,各個體育項目之間存在很大的技術差異,這會給院校教師帶來很大的教學困難,但只要把握到其中三個關鍵點,就能夠制定出有效的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方法:①大部分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都具有簡單易教的特點,且運動性質都比較質樸,導致其教學的方式也比較樸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教學的實效性,避免使用華而不實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在項目規則內的技術水平。②大部分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都具有簡單易學的特點,因為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大都是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進行教學,基本沒有被整理出來的文字教材,教師需要自己對各項體育項目中技術關鍵進行總結和組合。③大部分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都具有簡單易賽的特點,這些運動項目經過長期的演變,其運動方式都會比較簡捷,掌握基本戰術和技術就能夠參加比賽,可在教學中以游戲的方式進行練習[4].
三、藝術類高職院校實現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方法
民族傳統體育主要是指由我國歷史繼承或者多民族流傳下來的體育活動,在我國歷史文化的長河中,很多民族都都會因為地域、風俗、信仰以及生活需求等因素,創造出各式各樣的具有其民族特色的傳統體育項目[5].這種體育項目基本上都具有以下特質:①具有體育性質,屬于一種體育項目;②擁有民族特質,具有很強烈的民族特色;③具有傳統特質,一般都是歷史流傳,人們代代相傳的項目。目前,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有很多,其體育活動開展也較為廣泛,對人們的影響極大,主要的民族項目有:武術、秋千、摔跤、賽龍舟、踢毽子以及舞龍舞獅等。將民族傳統體育引入高職院校深受學生的歡迎,藝術院校學??梢愿鶕鋵嶋H情況適當的選擇一些民族傳統體育進行教學。
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和我國高職教育中的傳統體育項目具有很大差別,因此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教學的實現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根據實際情況開展教學活動。每個學校的實際情況都有差異,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開展也具有一定的地域特性。因此,藝術學院引進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最好是選擇本土的傳統體育項目,學生會對這些體育項目有一些基本了解,更有利于傳統體育教學的深化;②需要注意體育教學活動的安全性。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教學有一個由易到難的過程,技術也是由簡單逐漸變復雜,不能讓學生直接進行高難度練習,注意技術的正確性,以免對學生的身體產生傷害,或者發生意外事故,教師需要加強教學活動的安全監督管理;③將體育活動的娛樂性和教育性相結合。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都具有很強的娛樂性,教師可在教學中強調這一特點,培養學生對這些體育項目的興趣,讓其在輕松、愉快的中氣氛進行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在鍛煉身體的同時,調節其情緒,讓其整體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四、結束語
目前我國大力發展素質教育,其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理論與民族傳統體育倡導“以人為本”的原則完全相符,都是以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主要教學目標。民族傳統體育主張以“交流為主,競技為輔”的教學方式,來表現我國民族傳統和諧思想中人與人和諧相處的重要性,充分體現了綠色體育的含義。
參考文獻:
[1]王躍。高職院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現狀與趨勢[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12(07):175.
[2]汪建秋。淺談高職院校體育課中的民族傳統體育教學[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2,23(12):98-99.
[3]蔣雪娟,蘭樹茂,王志斌等。探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在高職體育教學的發展前景[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15(02):49-50.
[4]黃劍。高職院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的理性思考--以廣西為例[J].中國成人教育,2010,25(01):88-90.
[5]高龍。將民族傳統體育融入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思考[J].搏擊(體育論壇),2011,15(09):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