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護理中發現,傳統的護理措施包括飲食、休息等對患者的康復效果不是很好,但在護理干預的治療方法中如果加入了傳統的體育保健運動后,患者的康復效果比較顯著。
對促進身體健康方面體育可分為競技體育和傳統保健體育,但他們二者又有本質的差別,競技體育適合于中、青年,它的運動形式通常是激烈對抗的耗氧量大,技術的掌握周期較長,隨著年齡的增長體能逐漸不支,因前期以競技為主所以對人體的損傷較大,而傳統的保健體育適合于全體人群,它的動作形式舒緩大方,復雜的動作較少,講究以柔克剛的和諧之美,隨著年齡的增長,體能雖有下降但技能下降較少,因其以調理身心為主,對人體百利而無一害。本文對傳統的體育保健運動的特點及其對護理中的作用做一綜述。
1、中國傳統體育保健運動的特點
1.1既能保健養生又能康復身體
傳統的保健體育可通過對姿勢的調整,呼吸的鍛煉,心神的修養來疏通經絡、平衡陰陽、動作柔和、滑利順暢、動靜兼修、骨正筋柔,起到鍛煉直氣,培養元氣,扶植正氣的作用,達到抵御外邪,祛病健身的目的。傳統的保健體育運動中如五禽戲,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也是流傳時間最長的健身方法之一,其健身效果被歷代養生家稱贊。其中熊戲可以加強脾胃,增強體力;鶴戲可以增強肺呼吸,調勻氣血,疏通經絡等等。
1.2適用范圍廣不限年齡及場地
現在青少年普遍有肥胖癥,而且高血壓及心腦血管疾病也趨于年輕化,這不僅與人們重視文化教育忽視體育運動有關,而且部分原因是因為沒有合適的運動場地及健身器材,若一味地跑步鍛煉,還會使人們心生厭倦,之后也會導致肌肉酸痛、消耗大量體力,同時也會使注意力不集中。老年人進行競技體育的項目來鍛煉時還會存在生命的危險。
但傳統的保健體育運動,絕大部分不需要任何器材,場地也不需要很大,熟練以后甚至對環境也沒有特定的要求。
它的形式多樣種類繁多,不同的運動有其最主要的作用,但它們的基本精髓又都是強身健體,平和心境,意念的完美統一。不論年齡、性別、職業、時間、地點等等,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特點選擇不同的基本功來練習,這些所有的特點有助于傳統保健運動的推廣。
2、傳統的體育保健運動對護理各類患者中的作用
2.1傳統的體育保健運動對護理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
有研究顯示運動可以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還可以提高糖原合成相關酶的活性和數量,拮抗因年齡的增長而使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的問題,這些都有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癥狀。使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保持其身心的愉悅。
但有文獻表示對于此類患者的運動護理中,要以耗氧量小且運動量不大的鍛煉為主,且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為中老年人,所以不建議其進行長跑,長時間的游泳,跆拳道等一些競技體育的項目,故對于指導該類患者的運動類型中,傳統的保健體育運動是最合適的,無論是在醫院還是在家中,都可以進行鍛煉,如太極拳,不需要很大的空間及道具,同時也方便醫護人員及家人對患者的照料,避免糖尿病患者發生意外危及生命。
2.2傳統的體育保健運動對護理高血壓患者的作用
有很多的研究表明給高血壓的患者進行有氧運動的護理后,患者的血壓呈下降的趨勢甚至趨于正常。Wallace對老年男子進行14周遞增負荷的有氧鍛煉后,其收縮壓、舒張壓、平均動脈壓、脈壓均有下降,尤其收縮壓和脈壓明顯下降,提示健身運動可有效降低血壓。在臨床一些護理干預中對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措施中總少不了運動的療法部分研究人員給出的解釋(1)有氧的運動訓練可以調節大腦皮層中的運動中樞,還可以調高迷走神經的興奮性而降低血壓。(2)調節交感神經的興奮性,使血中的兒茶酚胺的水平降低,前列素的水平增高,引起外周血管擴張,進而降低血壓。所以大部分的人們還是認同,有氧運動可以降低血壓的。但也不適宜進行耗氧量大的有氧運動,也要考慮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等。所以,傳統的體育保健運動無疑是高血壓患者進行有氧運動治療的最佳選擇。如八段錦要求身體端正,身貴丹田。由于胸部的肌肉群的運動幅度增大,當內臟形成了一個摩擦運動,即可消除腹腔淤血,又可使上下腔靜脈血液易于流回右心。血壓高者經過八段錦的鍛煉后,可使血壓恢復正常。
2.3傳統的體育保健運動對護理其他方面的影響
有實驗研究發現,傳統的保健體育對頸椎病具有一定的防治與改善的作用,對80例的大學生頸椎病患者為實驗研究觀察對象,實驗組的學生進行傳統的體育保健運動(主要是初級長拳和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一年后發現實驗組的治療效果明顯,且鍛煉時間與治療效果成正比,與對照組相比頸椎評分顯著降低,差異具有明顯的顯著意義。還有研究發現護理學基礎的技能的與體育運動的好壞呈正相關,對其進行統計學分析時,會發現體育技能與護理學基礎的操作成績呈正相關。
中國的傳統保健體育重視的是陰陽平衡,以退為進,強調放松機體,平衡呼吸,安靜大腦,并使這種結果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及植物性神經系統,從而緩沖和改善不良情緒對大腦的刺激,降低大腦的應激性反映,維持人體生理內環境的相對穩定,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正所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護理是一項長期的以人為本的康復理念,我們應該從防病入手而不是治病為主,將傳統的護理措施中加入體育保健運動未嘗不是一件新的護理嘗試,并且該方法對患者沒有任何不利的影響,應值得大力的推廣。
參考文獻:
[1]康勇,施海波.傳統保健體育在大學生終身體育中的地位及發展建議[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
[2]孫焱.運動與胰島素的敏感性[J].中國臨床康復,2006,\\(44\\)
[3]周美華.糖尿病的護理體會[J]..現代醫藥衛生,2012,\\(15)
[4]王晶,張穎.原發性高血壓運動療法的研究綜述[J].科技信息,2009,\\(1\\)
[5]龔鳳安,劉紅.護理干預對高血壓病患者生活方式和治療效果的影響研究[J].當代醫學,2012,\\(11\\)
[6]鞠琴,李茂科,潘玉萍.高血壓的運動療法[M].齊魯醫學雜志,1998,\\(2)
[7]朱玉.傳統保健體育及護理干預對大學生頸椎病防治效果研究[J].中國校醫,2013,\\(6)
[8]翟曉萍,周紹春,張素芹.中專護生5護理學基礎6操作成績與體育成績的相關性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