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進行,作為一名高中體育教師,我始終秉承新課改的新理念, 積極研究 《高中體育課程標準》,探討符合新課改精神的新的教學策略,秉承以學生為中心的宗旨,思考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健康體魄和意志力,把快樂的體育教學動作體驗帶入課堂,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養成勤于鍛煉的好習慣。 為了實現新課改的教學目標,教師應該做好如下的事情。
一、我們基礎教育教師要認識到自己的角色發生了變化
創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創建高效課堂教學的前提,如果師生關系不和諧,甚至發生師生沖突,必然不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而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要靠教師“犧牲”大量的休息時間,還主要體現在課堂上。 我國傳統的師生關系是權威型的、專制型的,教師是課堂教學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學習成績的評判者。 素質教育要求我們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轉化為學習的促進者,由課堂的管理者轉化為學習的引導者。 在課堂上,教師要做一位民主的教師,創設輕松、活潑、愉快的課堂氣氛,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師生互動平等,推動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和新的師生關系的定位。
二、我們在新課改下的教學策略也應該發生變化
(一)創設符合時代特色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情境教學就是教師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和獨具匠心的課堂設計,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課堂上身心得到愉快的鍛煉。 當前班級中獨生子女數量大, 他們在家庭生活中嬌生慣養并缺乏吃苦耐勞精神, 導致他們的身體素質比較差, 不愿進行體育鍛煉。 所以, 我們的體育教學要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富有情趣的設計,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 其實,學生對體育課有無興趣, 關鍵在于教師的誘導和培養。 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即指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對體育鍛煉的熱愛程度等以及高中學生的共同性格特征,如活潑、好動,模仿力、好奇心強,學習積極性高、勇于競爭、自我表現欲強等個性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安排。 要想讓學生整節課精神飽滿,持久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去,就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因此,在立定跳遠的單元教學中,每節課都需要教師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 緊緊地抓住學生的心理, 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在玩中學,在情境中練,以有效達到教學目標。
(二)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高中體育教學中提倡的“自主式”教學以及“研究性學習”的理念,是現今教育改革中的實踐創新。 所謂“自主式教學 ”和 “研究性學習 ”,其內涵是 :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通過親自實踐獲取直接經驗, 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首先要培養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給學生創設具體情境,拓展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三)實行分層教學,關注個體差異
所謂分層教學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從備課、上課、輔導、作業、評價等各環節的處理上都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智力水平、學習習慣等各方面的差異來進行分層要求,使教學活動的開展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使每位學生都得到最理想的全面發展。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分層教學,給予不同的學生以不同的要求。教師要給予體育成績好的學生以更高的要求, 讓學生積極勇敢地去挑戰自我,戰勝自我;要讓體育成績差的學生能夠體驗體育鍛煉中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樂趣。 總體來說,分層教學的關鍵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符合他們能力的要求,讓他們在課堂上能夠有事可做,全面參與課堂教學。同時,教師要制定合理的平等競爭的激勵機制,提高學生參與度,讓各類學生在體育學習中都能處時刻處于興奮狀態,既能讓優秀生“吃得飽”,中等生吃得好,待優生有提高,使班級中各類學生在體育學習中都能感受到學習樂趣。
總之,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要努力提高自己,努力學習新的教學理念,研究符合新課改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體育新課改的課堂中體驗運動的快樂,增強學生的體魄和意志力,養成學生自我鍛煉的習慣,實現綜合素質的提高。 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讓體育課堂洋溢著快樂,讓體育教學在新課改中綻放幸福之花。
參考文獻:
[1]季瀏.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2]王晨軍.對體育新課程的再認識[J].成功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