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療法是以現代醫學和生理學為基礎,以體育訓練為手段,通過科學的、針對性的、特定的身體訓練,達到改善生理功能、治療疾病和恢復機體功能的方法,又稱醫療體育,簡稱體療[1]153.
1 涉核特勤療養人員的特點
1.1年齡跨度大年齡從18~80歲,經歷、閱歷差距大。
1.2人員來源層次多既有高中級干部,又有艱苦邊遠地區的優秀基層官兵,也有入伍不久的青澀新兵。
1.3知識層次高低不同既有高級知識分子,又有初高中文化的官兵。
1.4療養種類不同有的進行涉核職業療養,有的進行涉核傷病或其他疾病康復療養,有的進行涉核保健療養。
2 涉核特勤療養的必要性
2.1涉核人員的健康狀況在涉核特勤療養人員中,絕大多數為職業性保健療養,但所謂“健康”是經過多次檢查(劑量檢查和體格檢查)其健康狀況都構不成放射病的診斷標準,但具備“亞健康”的表現,如生理功能紊亂或功能減退,綜合體能下降,精力不足,經常疲勞,體力“透支”等癥狀[1]45.
2.2涉核工作環境的特殊性涉核特勤療養員是軍隊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在特定武器訓練、演習、運輸、貯存、定檢、裝配的特殊環境和特殊軍事作業條件下,會面臨輻射損傷,再加上駐地偏遠,環境惡劣,精神高度緊張,工作疲勞,不良環境和有害因子的多重影響,因此,涉核療養員比普通療養員更需要療養。
2.3體育訓練在療養中的作用多數療養院所在地擁有豐富的療養因子資源,如海濱、森林、日光、礦泉等,體育訓練充分利用自然療養因子的復合作用,全身性作用,鍛煉性作用,共同性作用和特異性作用,加強機體的適應功能、調節功能、代償功能、改善機體反應性,促進生物節律的恢復和正常心理狀態的恢復[2].
3 體育療法的組織與實施
3.1制定運動處方主要由體療科完成。療養科醫生根據涉核特勤療養員健康狀況及任務安排,相應的適應證、禁忌證,填寫體療申請單送體療科。體療科醫技人員根據申請單的要求,確認療養員的運動能力與體力情況。合理對療養員進行分組并組織實施,科學安排仿漁民作業操、太極拳、醫療步行、器械等治療項目。療養科醫護人員準備急救用品并全程監督保障,防止運動外傷、中暑、凍傷以及運動強度過大引發其他疾病和意外的發生。
3.2合理編組
3.2.1成立保健小組主要由隨隊醫生、護士和集體療養的帶隊領導或涉核特勤療養管理委員會主任組成。小組根據每批次療養員的年齡、性別、健康程度、人員類別、療養季節、場地情況等進行合理分組。到離駐地較遠的地點組訓時,應安排1名常委帶隊,另派急護車隨行,必要時也可依托地方120急救系統進行緊急處置。
3.2.2成立組織訓練組主要由體療科醫技人員組成。提前聯系特勤療養科室,根據特勤療養人員組成特點、天氣、環境等,合理安排組訓科目。
做到提前準備、檢查器械,并把方案報醫務部(處)審批備案,醫務部(處)在組訓過程中協調安排各項目實施[3].
3.3控制運動量體育治療應選擇合適的運動量,一般選擇每日或隔日1次,或5次/周,休息2d.一次耐力性運動的持續時間30~60min,其中達到目標心率的時間在10~30min以上。運動強度用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齡)的百分比確定,目標心率一般以(220-年齡)×(60%~85%)為最佳[4].
4 小結與體會
4.1體能訓練對涉核人員的重要性軍事體能是指軍人在各種復雜、艱苦的環境條件下,為遂行戰斗任務所具備的融體力、腦力、心力為一體的綜合生物學能力[1]296.涉核官兵在現代高技術戰爭背景及各種復雜、惡劣的環境條件下,除了要有堅強的意志,還必需具有強健的體魄,才能保證各種軍事任務的順利完成[5].因此,如何通過合理有效的體育療法提高涉核療養員的體能素質已成為特勤療養的重要研究內容。
4.2體育療法對涉核官兵的作用和意義在特勤療養中,體育療法常用于調整療養員的亞健康狀態,消除疲勞,提高其整體健康水平.通過實施體育療法,能夠有效治療因特殊軍事作業及其工作和環境所致的各種疾病,如頸椎病、腰肌勞損、慢性胃炎、潰瘍病、神經衰弱等常見病,恢復和提高特殊軍事作業所需的體能[6].另外,由于涉核官兵在力量,耐力,速度的素質訓練和靈敏、協調、柔韌訓練上都應加強,因此體育療法還可使涉核療養員的身體活動能力、身體素質和適應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達到改善身體形態、提高機體功能、增進健康水平的目的,并為增強涉核官兵的戰斗力提供有效保證。
5 存在問題和改進措施
目前,每一批次的涉核特勤療養員在年齡、體能基礎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相比之下,運動處方的內容與制定方法相對簡單,體育訓練的形式過于單一,容易讓人產生厭倦感[7].另外,有些體育訓練措施與程序仍然存在不合理的現象,上述情況均影響著涉核特勤療養員在體能訓練方面的主動性及依從性。在今后的工作中,還需要進一步制定系統、規范、合理的體育訓練計劃,以使訓練程序及強度合理,并且因人而異,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從而為提高涉核特勤療養官兵的軍事體能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衛兵。特勤療養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9.
[2]顏海霞.86例特勤療養員輻射檢測項目結果分析[J].中國療養醫學,2013,22(12):1134-1135.
[3]張暉.療養院軍隊涉核人員的健康管理[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3,20(6):560-561.
[4]項志敏。有氧運動[J].運動與健康,2001,12(6):38-39.
[5]朱立紅,閆明啟,朱承超,等.綜合心理干預對涉核官兵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10):1524-1527.
[6]鄢行輝,王嶸.傳統保健體育療法與治未病[J].中醫臨床研究,2013,5(13):113-114.
[7]尹紅,薛凌,李志娟.淺談在療養院中如何開展體育療法[J].中國療養醫學,2011,20(8):70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