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能改善學生的體質,提高學生的紀律性,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與集體與愛國主義的精神,進而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的作用,這已經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但受應試教育觀的影響,體育教師一直把教學的重心放在運動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上,忽視了學生品德的培養與提升。為了適應新課改的需要,體育教師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把思想品德提升教育融入到體育教學里,使其成為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
一.體育教學對思想品德提升的條件
體育教學內容豐富,項目眾多,處處都蘊涵著德育的素材,對于思想品德的提升具有獨特的優勢。
\\(一\\)體育教學特點
體育教學是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的教學活動,它有別于其他學科的教學。在實踐活動中,眾多的項目,特定的規則,復雜多變的環境,都可因學生體育基礎不同而出現不同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據此去引導學生,去制定符合學生特點的鍛煉內容和方法,這些都為思想品德的提升創造了絕好時機。
\\(二\\)體育教材設定
體育教材的特點各有不同,并含有許多培養學生道德的內容,體育教師可以結合教材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如著重講授體育鍛煉的目的,和實現人生理想相聯系,以激發學生努力鍛煉身體的意義。講授體育功能的政治功能時,要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授基本技戰術時,要求學生遵守規則,爭做文明的好學生。但不要忘記了結合當前社會形勢去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
二.提升的途徑
(一) 體育教師的表率作用
教師本身就是教學內容的體現者。教學進程既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也是學生觀察、了解教師的過程。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時,要“嚴于律已,為人師表”,通過言傳身教,成為學生的榜樣,把教書育人的落到實處。
(二) 教學常規和教學條件
教學常規本身就含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教師要清楚地解釋遵守教學常規的意義,要求學生養成遵守上課紀律、聽從命令、服從指揮的良好習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充分利用教學條件,因地制宜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 教材內容
不同的教材對學生思想品德培養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分析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所蘊含的與思想品德教育相關的因素, 結合課堂實際,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體育教學之中。例如:在籃球、足球等集體性球類項目的教學中,教師在講技戰術時,要不失時機地進教育,特別向學生強調行集體主義的重要性,配合的重要性,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遵守紀律、團結互助的觀念和誠實拼搏、沉著、堅毅的道德品質;健美操和藝術體操可以使學生陶冶情操;中長跑可以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
當然,教材的內容應該與時俱進,不能一成不變的。
(四) 測試和比賽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學比賽、體質達標測試、技術考評等是必不可少的,這些環節不僅可以塑造學生豁達、開朗的性格和不服輸的拼搏精神,還可以對學生進行遵守規則教育,進而促使學生認識到紀律的重要性。讓學生做到服從規則和裁判,讓學生做到勝不驕,敗不餒,發揚敢打敢拼與勇往直前的精神,這些均有助于培養學生忠誠團結、合作友愛、互相尊重、勇敢頑強、拼搏進取的優良行為品質。
(五) 典型事例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生的模仿能力也是不可限量的。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體育健兒為了祖國爭取了無上榮光,我們可以用他們奮勇拼搏、不畏艱辛的事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以此來鼓勵學生培養堅強的意志和愛國精神。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中國的體育事業才能蓬勃發展。
三.結論
思想品德提升工作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它需要社會方面的共同努力,作為教育工作者,要積極創新思維模式、勇于探索解決問題新途徑,采取科學的思想品德提升途徑,把道德教育目標融入日常的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切實促進思想品德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