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由于學生缺乏鍛煉、不愛鍛煉,在多項能力的測試過程中,他們的身體免疫力、體育鍛煉意識等都有著明顯下降,其身體素質呈現出了明顯的下滑趨勢。而體育是一門對學生身體素質影響較大的學科,其教學是為了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健康、和諧發展,使他們形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與能力。因此,為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我們要重視體育教學,優化體育課堂。那么,我們如何做才能優化體育課堂,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呢?
一、明確“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青少年的健康是一個民族健康素質的基礎,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關系到民族的未來和國家的競爭力。而學校體育是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的關鍵環節,其主要教學任務就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也強調“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課程基本理念。這不僅是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也是課堂教學的指路燈。這里的健康不僅指身體方面,還包括心理、社會適應力等方面。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過去重傳統知識技能講授,忽略學生身心健康的片面思想,從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扎扎實實地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把發展學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明確教學目標,充分體現體育課的健康價值,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當學生有了興趣時,他們才會自覺自愿地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相反,若學生缺乏興趣,他們就不愿參與體育鍛煉,甚至可能產生厭學情緒,身體素質自然不可能好。因此,我們要想盡方法,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這樣才能圓滿地完成體育教學工作,提高體育教學質量。而激發學生體育興趣的方法有很多,我試分析以下兩種。
(一)巧妙設疑,激發興趣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起于疑?!睂W生的學習興趣往往從“疑”開始,而好奇、質疑正好是學生的天性。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適當設疑,并鼓勵學生質疑問難,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而課堂教學中“設疑”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教師能夠根據教學內容,合理選用,并抓住時機進行提問,就一定能夠引發學生思考,使學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進行練習,激發他們對所學內容的興趣。
(二)組織游戲,激發興趣
枯燥的體育知識和技能講解不可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體育游戲通常有一定的情節和競爭成分,內容與形式多種多樣,這些特點符合學生的心理,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合理組織一些游戲活動,并鼓勵學生參與其中,邊玩邊學,從而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喚起他們的好勝心和學習熱情,使他們積極地投入到體育鍛煉中去。
三、改革體育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而采取的各種方式與手段的總稱,其直接影響著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因此,體育教師必須高度重視教學方法的改革。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體育教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以往的教師主體變為了學生主體,灌輸式教學變為了啟發式教學。這就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一方面,教師要轉變自身角色,變課堂組織者、學生控制者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以教促學、互教互學、相互尊重、相互補充,與學生一起加強對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理解,共同創設和諧、民主的教學環境;另一方面,教師要變灌輸式、填鴨式教學為啟發式教學,在課上安排一點屬于學生自己的活動時間,為他們創造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從而讓他們去發揮、去創造、去想象,更好地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需要注意的是“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體育教師只有從學生實際出發,根據教學內容,選擇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方法,才能讓學生愛上體育,進而產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不斷提升身體素質。
四、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
學會學習是體育教學的目標之一,其能否實現,取決于學習方式的轉變。傳統體育教學中,學生大多采用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即直接接受教師傳授的體育知識與技能,他們是被動的知識、技術技能的接受者,最重要的活動就是跟著教師所教的動作做。這種學習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效果自然不可能好,更別提學會學習了。因此,教師有必要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而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正好可以解決這一問題。為了讓學生學會學習,形成終身體育意識,我們必須改變單一的接受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以提高他們的體育學習能力,促進他們運動知識和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提升他們的身體素質。
(一)自主學習
學生存在個體差異,讓他們統一用一種方式學習不可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而目標決定內容,雖然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只有一個,但實現此目標的方法和途徑有很多。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為學生提供幾種方式,讓學生按照自己的體能、興趣去選擇最適宜自己的內容進行練習,這種自主選擇學習方式的模式,對學生學會學習很有幫助。
(二)合作學習
新課程改革提倡合作學習,這種學習方式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好地讓他們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掌握體育知識與技能。如在跑步訓練中,我們可引導學生用多種多樣的合作跑來完成同樣的目標:合作往返跑、不等距離的接力跑、二三人為小組的耐力跑等。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
(三)探究式學習
傳統體育教學中,教師習慣于把結論告訴學生,學生只要照著做就行了,不必問為什么,久而久之,學生的探究意識就越來越淡化。這既不利于學生掌握體育知識與技能,也無益于他們終身體育意識的養成。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有必要在體育教學中多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問題,讓他們運用自己已有的感知與感性認識,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較快地掌握所學技術動作和有關知識、方法及原理,學會學習。
總之,要想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必須優化體育課堂,搞好體育教學。作為體育教師,我們應該把自己學習的理論知識和新的課程理念結合起來,開發出更好的教學方法與手段,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體育知識與技能,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