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是身體的、精神的健康和社會適應良好的總稱?!笨梢?,健康不僅與人的生物因素相聯系,而且與人的心理因素相聯系。
學生體育水平,是衡量一個學校、一個國家教育質量高低的重要標準之一,也是評價體育教學質量的主要標志。學生的體育水平,是其全面發展效果的反應。因此,能否正確評價學生的體育水平,是關系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問題。
目前,作為有生力量的大學生,他們的健康和身體狀況直接關系到祖國的未來發展。國家教育部在 2011 年 8月正式公布第六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數據。本次調研數據顯示,當前國內大學生身體素質較上一次調研時的身體素質明顯提高,身高、胸圍、肺活量和營養等各項指標均呈現出可喜的變化??傮w情況是良好的,但并不意味著不存在問題。調研結果顯示,國內大學生身體素質和耐力呈下滑趨勢。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著實令人堪憂。
據調查,大學生貧血及營養不良超過 20%,心理承受力比較差。據北京熱線電話在三年多的時間里記錄的 2.6萬多次電話分析,使大學生心緒不寧的因素有:因成績上不去而感到壓力大;因人際關系不佳而感到煩惱;因急于打工掙錢而厭學;因逃避現實而離家出走,等等。這些現象充分反應出兩個問題,一個是身體健康上的問題,另一個精神健康上的問題。
導致學生身體健康狀況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學校、家庭乃至社會忽視學生的身體健康,不重視體育衛生工作,學生負擔過重,學習時間延長,睡眠和體育活動減少。因此,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都必須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并把體育衛生工作搞得好壞、全體學生和健康水平的高低作為評價學校教育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
眾所周知,大學生的健康水平、體質水平是受周圍環境、地理位置以及生活方式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從而具有比較大的差異性。本文針對北京地區大學生,通過對比分析法詳盡解析近兩年北京地區大學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并以問卷調查、座談、訪談的形式,分析影響北京地區大學生體質變化的因素,以便更加客觀地了解北京地區大學生健康和身體發展狀況,同時就“如何提高北京地區大學生身體素質”這一問題給出合理化意見和建議。
1 北京地區大學生體質健康數據分析
根據 2014 年對北京地區大學生身體素質及健康標準的測試,我們發現目前大學生的身體狀況實在是令人堪憂,肥胖和體重較低者呈上升趨勢,我們對北京地區 1264名大學生進行了健康體質測試,具體數值如表 1 所示。
通過以上數據分析,北京地區大學生身體素質及健康狀況令人堪憂,體重、肺活量、耐力、速度、靈巧性越來越差,不合格人群越來越多,具體數值如圖 1 所示。
由于長期缺乏鍛煉,一些老年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近年來在青少年人群中時有發生。近幾年在一些地方發生多起青少年在中長跑過程中粹死現象,導致一些地區(如湖北、陜西、深圳)的多所學校取消了中長跑項目,這類事件再次引發了社會對學生體質下降問題的廣泛關注。
2 北京地區大學生體質現狀及發展變化趨勢
2.1 身高、體重的變化
身高是反映人體骨骼縱向生長發育的主要形態指標;體重是反映人體橫向生長及圍、寬、厚度及重量的整體指標。目前,北京地區的大學生身高、體重受地理環境、飲食文化的影響,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近幾年,男生平均身高由 171.76cm 提升到 172.51cm,提高了 0.75cm;女生平均身高由 160.32cm 提升到 161.96cm,提高了 1.64cm。而男生的平均體重由 62.43kg 提升到 68.34kg,提高了5.91kg;女生的平均體重由 47.79kg 提升到 52.48kg。由此可見,體重的提高幅度大于身高。近期各項研究表明,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大學生的身高、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2 肺活量的變化
最近 25 年來,國內大學生身體素質明顯下滑,僅心肺功能一項,相較于 1985 年來說就下降了十個個百分點。大學女生 800 米跑耐力指數降低了 10.3%,男生 1000 米跑步測試耐力指數降低了 10.9%。筆者采用肺活量/體重指數(即機體肺活量與體重的比值)來衡量北京地區大學生的身體機能狀況。該評價方式不受體重指標的干擾,所得的數據更加接近學生的實際身體狀況。具體數值如圖2 所示。
2.3 身體素質的變化
身體素質能夠客觀反映人體各器官系統在肌肉工作中整體機能的優劣。通常所說的人的體質的強弱主要是指其身體素質的好壞。強健的體格有助于保持健康的體質。
一般來講,身體素質主要涉及速度、力量、柔韌、耐力、靈敏等幾個要素。各要素的具體數值可參考圖 3、4。
3 影響北京地區大學生體質發展的因素
影響體質的因素有先天與后天之分。與生俱來的因素即為先天因素,它對人的體質起到決定性作用。除此以外,人在成長過程中,由于所處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差異,其自身的生活習性、精神狀態、勞動條件、體育鍛煉情況、受教育程度、性別差異等等,都會影響機體體質的變化??偟膩碇v,先天因素與后天因素對機體體質的影響同等重要,但是后天因素對人體質的發展影響更加深遠。圍繞北京地區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現象,我們發現影響因素具體有生活習性、飲食狀況、體育鍛煉情況、教學條件、師資條件、場地設施、家庭引導、社會監管等因素。
4 北京地區大學生體質發展對策研究
4.1 加強體育鍛煉,強健體魄
為大學生安排適合其生理、心理特點的體育訓練計劃,指派專業的體育教師指導其參加體育鍛煉,鍛煉其身體機能,提高身體素質,在強健體魄的同時使之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4.2 要使學生學習和掌握體育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技術
教學是雙邊活動。為了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要使他們理解學校體育的目的、任務以及體育在整個教育中的地位和意義;教會他們鍛煉身體和生活中的基本實用技能、運動技術和體育娛樂方法;使學生懂得鍛煉身體的基本原理和獨立鍛煉身體的科學方法,以適應終生鍛煉和生活娛樂的需要。
4.3 要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結合體育教學的特點,培養他們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激發學生喜愛體育的興趣、發展他們的個性,培養他們堅強的意志、勇敢頑強的精神和創造性;培養他們服從組織、遵守紀律、熱愛集體、團結合作和生動活潑的思想作風。
不斷完善學?,F有的體育課程評價體系,將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納入到學校的評優、推優當中。改善體育場地、器材、和體育設施,加強師資力量的建設,為體育健康工作的開展打造堅實的物質保障。
參考文獻:
[1]周曉祥,吳俊峰.吉林省大學生體能素質變化趨勢及對策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06).
[2]石丁.對山西財經大學大學生體質現狀的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05.
[3]何步文,任瑞昌,苗鐘立.大學新生體質狀況調查與分析[J].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