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選題意義
高校早操制度由來已久,在制度運行的初期曾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早操制度之中存在著種種問題,現階段對早操開展的研究大多數對象為普通高校學生,而對象為體育專業學生的研究幾乎沒有。早操是體育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它是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增強體質,緩解專業課程及各種壓力的一種活動形式。但據了解,近年來高校體育專業早操已漸漸淡化,作為未來體育事業的傳播者與組織者的體育專業學生,如何使他們合理高效地利用早操,如何培養他們的終生體育意識,已成為廣大高校體育教學管理者值得思考的問題。因此,高校體育專業早操的改革是刻不容緩的。
2 研究方法
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有關早操研究的期刊文獻,閱讀有關體育專業學生的專業素養的文件,了解國內體育專業學生對早操的認識,以及早操的發展和改革中普通存在的問題。
2.2 訪談法
對體育專業學生、專項教師、輔導員等人進行訪問,了解他們對早操開展情況的看法。
3 分析與討論
3.1 早操的定義
百度百科中將早操定義為(或稱早鍛煉、課前操)是在清晨或課前進行。通過早操,全面鍛煉學生的身體。使學生由抑制狀態逐漸進入積極活動狀態,精神振奮地開始一天的學習生活。
3.2 我國高校早操的起源
新中國高校的早操起源于建國初期我國高校的準軍事化管理的要求,剛解放時的北大就有了穿著長袍、學生裙統一做早操的良好傳統?;謴透呖贾贫群?,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教育部又頒發了《大學生體育鍛煉合格標準》,該文件規定,大學生必須出早操。這一規定也使得早操成為了一項制度,在大學里堅持了幾十年。
3.3 高校體育專業早操開展方式
①自由開展早操。學校對學生不做要求,隨其自愿,放任自由。②學校采取硬性規定早操。必須出操點名,并與體育成績、畢業和評優、評先進掛鉤,注重了點名,很容易流于形式,未達到早操的目的和效果。③突擊式早操。學校和老師在一段時期內投人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物力等,尤其在教學實習前期的早操,雖起到一定的作用和效果,但也不能做到令人滿意。
3.4 高校體育專業開展早操存在的問題
①學生參加早操動機不明確。部分體育專業學生借體育為跳板步入大學,對體育的認識很膚淺,對今后是否從事體育體育方面工作還不確定,學生無終生體育意識。②宣傳發動不夠,學生對早操的意義認識不足。有的學生認為早上起得太早會影響白天上課時的精神狀態;而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根據蔣建森《早操對大學生課堂學習心理品質影響的研究》表明“,早操不僅不是引起課堂疲勞的原因,而且還是克服學習精力不佳的有效手段?!庇械膶W生認為課上的訓練重要,只要課上用功,定能達到預期效果,忽視了課下的練習。體育運動項目繁多,內容豐富,但教學時數有限,不可能滿足學生要掌握較多的運動技術和學習更多體育知識的強烈愿望。早操既保證了學生對運動的需求,又補充了體育教學的不足。部分學生自認為自身素質好,不用鍛煉,即使鍛煉也沒有什么效果,甚至還有學生認為,體育專業學的就是體育,早操是完全沒有必要。③場地設施不足。由于國家大力發展教育,年年擴招,造成運動場地、體育器材等基本設施設備相對不足,導致早操質量不高。④團委、學生處、輔導員和專項教師的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長期抓早操工作是一項既辛苦而待遇又偏低的工作,大多數學校早操沒有津貼,早操管理者認為吃力不討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從而影響了整個早操的質量。⑤管理體制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嚴謹,沒有對遲到、早退、曠操的現象有明文規定,獎懲不分明也是學生早操不認真的一個重要原因。
3.5“興趣驅動”在高校體育專業早操中的應用
①“興趣驅動”就是將興趣與探究性學習方法結合起來。通過技能訓練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自主學習、自行完成學習任務。興趣驅動與早操相結合,創新了早操的形式,又激發了學生的熱情,使學生既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又培養了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更易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②“興趣驅動”早操的情緒性。大多數的體育專業學生都具有鮮明的情緒色彩,甚至有時伴隨著強烈的激情,會出現強烈的情緒反應。要想有效改善這種現狀,可以在早操安排戰術、規則、裁判方法的學習,使學生重新認識早操,養成終生體育的習慣。③“興趣驅動”早操廣泛性和多樣性。早操期間不局限于“操”,讓學生充分釋放個性。從競走到慢跑;從游戲到球類活動等等無所不包括?;顒拥淖杂啥燃翱臻g也非常廣闊,從自己喜歡的鍛煉內容到競賽或達標的項目;從環境幽雅的校園到風景別致的校外街道、公園等,到處都可作為活動的場所和自由鍛煉的空間。④建立場館器材借用制,滿足廣大學生興趣要求。
培養學生自己管理早操活動的能力,充分發揮體育俱樂部、體育協會的優勢作用,使早操鍛煉名副其實,爭取早操的最大產出效益。⑤“興趣驅動”早操集中性和穩定性。體育專業學生的興趣指向明確,即專業興趣成為中心興趣。
在談到專業興趣與業余興趣的關系時,許多學生都體會到,專業興趣與業余興趣的關系是辨證的。專業興趣越鞏固,中心興趣越明確,業余興趣也會變得廣泛多樣,同時業余興趣也能促進學習興趣的發展。學生可根據自己對專業興趣的訴求,發展業余興趣,這樣也為體育專業培養自己成為一專多能的人才提供了途徑??梢猿识鄻有?、創造性、建設性、靈活可變??梢詡€人早鍛煉,可以和同學三三兩兩相約小組鍛煉,可以班集體鍛煉;也可以年級、系部活動甚至全校的方式進行;還可以共同參加興趣小組;各種學生團社、協會等組織的早鍛煉。⑥“興趣驅動”早操管理健全。
興趣驅動早操的模式,就不在是集體簽到、點名的形式,而是可根據自己興趣的去參加不同內容的早操,完成一定數量的出勤,并明文規定對遲到、早退不計出勤。開展創優評比,進行考勤,實行一日一公布,一周一統計,一月一總結的管理。
4 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從“興趣驅動”早操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動力,提高與培養學生們對早操的興趣,實施自助餐式的早操,使學生了解各項體育活動,培養自己的核心興趣,從而形成終身體育興趣。將“興趣驅動”與早操結合,使早操真正成為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有效方法,培養學生成為一專多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吳彩榮.關于普通高校大學生早操的理性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09,30.
[2]遲映雪.對學生早操鍛煉的建議 [J].Acta Acad Med NeiMongol Dec.2005,6.
[3]郭聰聰.高校早操鍛煉制度與創業效能的實證探析[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3.
[4]吳筱珍.高校早操現狀分析與對策的研究[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3.
[5]周登嵩.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
[6]吳春磊,楊文龍.華北科技學院學生早操現狀分析及對策[J].人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