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電視體育節目對哈市居民體育意識的作用探析
【第一章】電視傳播對城市居民體育意識的影響探究前言
【第二章】體育節目與體育意識相關文獻綜述
【第三章】哈爾濱城市居民和電視體育節目內容的研究方法
【4.1 - 4.3】哈爾濱市城市居民電視體育節目收視情況
【4.4 - 4.6】電視體育節目影響居民體育意識的具體分析
【結論/參考文獻】基于體育節目的哈爾濱市居民體育意識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5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1、 哈爾濱市城市居民的體育特點,集中表現出傳統健身意識強、對體育的科學化認知水平較高,注重體育活動中的交流交往等普遍特點。在哈爾濱城市特色的影響下,城市居民從傳統的健身意識向國際化、現代化、科學化的體育意識過渡。體育消費呈上升趨勢。
2、 調查問卷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哈爾濱市城市居民對于電視體育節目的收視現狀為中老年收視群體高于年輕觀眾,男性觀眾數量明顯高于女性觀眾,哈爾濱電視體育節目受眾文化水平普遍偏高。
3、哈爾濱市城市居民對于體育的總體認知處于良好的水平,大部分城市居民收看電視體育節目的時間不長并且不固定。
4、收入水平、年齡階層、文化、性別的差異會對電視體育節目受眾產生各種程度的影響,通過收看電視體育節目可加強哈爾濱市城市居民強體育意識。
5、與其他電視節目相比,哈爾濱市城市居民收看電視體育節目明顯少很多。
6、電視體育節目對哈爾濱市城市居民體育意識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7、電視體育節目對體育消息的報道和體育精神的傳達,讓更多的哈爾濱市城市居民對體育運動產生興趣。這也非常有利于哈爾濱市電視媒體和體育事業的共同進步。
8、哈爾濱體育活動場地較多,分布廣泛,城市居民參與體育運動較為方便。
5.2 建議
1、體育電視節目推動哈爾濱市城市居民體育意識的健康發展,相反也會將暴力等負面消極的信息傳遞給觀眾。正因如此,電視體育節目更應該嚴格的把關,積極推動體育知識類電視體育節目的發展,達到一定的教育意義和積極影響。
2、電視傳媒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哈爾濱市城市居民關注電視體育節目,電視工作者應根據哈爾濱的地域環境、文化環境等多個方面,考慮哈爾濱市城市受眾的需求,并滿足受眾的求知心理,同時增加電視體育節目的趣味性和知識性。除了向哈爾濱城市居民提供體育賽事內容,電視體育節目應多融入體育知識、體育安全意識等元素,電視受眾收看節目的同時獲取有益信息。
3、建議電視體育欄目基于哈爾濱市觀眾的收視需求,增加電視體育節目的種類,提高電視體育節目的趣味性。另外,電視體育節目的播出時段是對哈爾濱市城市居民體育意識影響的重要因素,在黃金時段播出節目可使更多觀眾在收看節目過程中加強對體育運動認識的方法。
4、要使哈爾濱市城市居民主動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必須先提高哈爾濱市城市居民的思想認識,建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便是行動的前提。
5、對于競技類和賽場轉播類體育節目,不要簡單追求報道比賽過程和比賽結果,而是立足于社會人文大背景下,與相關的政治、經濟、科技等因素互相影響,拓寬電視體育報道的范圍,豐富電視體育報道的人文內涵。
6、與其他電視節目相比,哈爾濱市城市居民收看電視體育節目明顯少很多。電視媒體應該加大電視體育節目的宣傳力度,提高電視體育節目質量,從而吸引更多受眾。
7、地方電視媒體應該提高對電視體育節目的重視程度,如哈爾濱電視媒體多制作帶有哈爾濱城市特色、哈爾濱市城市受眾感興趣的電視體育節目。
參考文獻
[1]陳帥。我國大學生體育賽事項目管理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2.
[2]宋繼新。競技教育學[D].北京:民體育出版社,2003.
[3]成民鐸。社會體育調查方法與數據處理[D].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4]范星。地方體育電視媒體的長大之路[D].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0.115-116
[5]朱志強,劉石,闞軍常等。建設冰雪體育產業強國的發展戰略研究[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0:10.
[6] 湯衛東。論體育意識[J].安徽:體育科技,1999(01)。
[7]劉海元。中國大學競技體育的發展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3.
[8] 張春興?,F代心理學[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奧]弗洛伊德。林塵等譯。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選[M].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
[10]朱桂林。我國高校競技體育競賽體系組織結構的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9:232-237.
[11]韓青等。電視娛樂節目新論[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5:6.
[12]朱洪軍。我國大型體育賽事競賽組織管理技術規范框架體系研究[J].中國:體育科學,2013:45-51.
[13] 莊 亮 , 蔣 曉 麗 . 全 國 綜 合 性 運 動 會 競 賽 體 系 研 究 [J]. 體 育 文 化 導刊,2010:29-31,41.
[14]蘇麗麗。奧運后電視戶外競技挑戰節目探析[J].東南傳播,2009:1.
[15](美)詹姆斯·沃克(James R. Walker),(美)道格拉斯·弗格森(Douglas A.Ferguson)。陸地,趙麗穎譯。美國廣播電視產業[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16]杜林。略論視覺化時代的體育傳播[J].當代傳播,2007.4.
[17]凌平。中美高校大學生體育運動競賽發展現狀的比較明[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1,11(4):20-22.
[18]王春生。廣東省學生籃球競賽現狀分析及新體系的構建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2012(5):76-77.
[19]黃璐。論體育賽事的內涵[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16-17.
[20]姚治蘭。我國群眾體育媒體傳播現狀及發展策略-以電視體育頻道為例[J].青年記者,2010.
[21]石長順。電視傳播學[M].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
[22]楊韞羽。電視與資本的雙重變奏-論當代體育事業發展的動力因素[J].傳播學論壇,2005.
[23]徐利剛。體育與傳媒的天作之合[J].新聞記者,2004.
[24]母華。中國網絡電視內容媒介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7.
[25]丁海峰。奧運報道需求調查及對我國媒體的啟示[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
[26]林勇虎,喬艷春。體育與媒體結合的社會文化審視-歷史回顧與相互影響[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4.
[27]陳偉,郝勤。體育傳播學的學科特征與研究現狀-兼論體育的傳播特征及其信息符號理論[J].體育科學,2006:6.
[28]林小美,蘇欣,徐曼。關于武術傳播的若干問題思考[J].浙江:體育學,2005:4.
[29]苗巍。論我國體育新聞傳播學研究之進展-對近三屆體育科學大會錄選論文的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5:04.
[30]黃莉。中華體育精神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6.
[31]莫菲。大眾傳播媒介與體育產業的行業互動[D].吉林:大學,2005.
[32]潘志賢,孫明興,李犀。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和動機的調查與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12.
[33](美)斯蒂文·小約翰。陳德民等譯。傳播理論[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34]張杰。高校在讀碩士研究生體育鍛煉現狀與對策淺析[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7:06.
[35]李琪,李萍。高校碩士生體育鍛煉現狀與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6:05.
[36](美)邁克爾·辛格爾特里(Michael Singletary)。劉燕南等譯。大眾傳播研究[M].華夏:出版社, 2000.
[37]何萍。高校研究生健康狀況和體育活動現狀研究與分析[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5:04.
[38]臧家利。齊齊哈爾大學學生體育意識的現狀及對策[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2007:02.
[39](美)E.M.羅杰斯。殷曉蓉譯。傳播學史[M].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40]劉衛峰,田劍。普通高校碩士研究生體育鍛煉現狀與對策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05:03.
[41](美)約翰·費斯克(John Fiske)。王曉玨,宋偉杰譯。理解大眾文化[M].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42]張新英。浙江省高校碩士研究生體育態度與行為的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07.
[43](美)布魯斯·加里森,(美)馬克·塞伯加克。郝勤等譯。體育新聞報道[M].華夏:出版社,2002.
[44]李效輝。北京市普通高校碩士研究生體育課程設置現狀調查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05.
[45]李明慧。黑龍江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對體育課的態度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9.
[46]呂紅芳。我國部分高校研究生休閑體育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D].河南:大學,2011.
[47]朱海艷。山西高校碩士研究生體育鍛煉現狀研究[D].山西:大學,2005.
[48](美)羅伯特·赫利爾德(Robert L. Hilliard)。謝靜等譯。電視廣播和新媒體寫作[M]. 華夏:出版社,2002.
[49](法)讓諾埃爾·讓納內。西方媒介史 [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50] 戴維·莫利。電視、受眾與文化研究[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5:180.
致 謝
如今我的畢業論文將要告一段落了,我在哈爾濱體育學院三年的研究生學習也即將結束,有很多的不舍和感謝?;厥走@段求學歷程,一生中最寶貴的三年時光能在這樣的校園中,這樣如此嚴謹而又溫暖的的氛圍中度過,我感到非常愉快并且榮幸。在這幾年的時間里,我學習上和思想上都受益匪淺,這與各位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是分不開的,對那些在這三年里幫助和積極的影響我的老師和同學們,我發自內心的感激他們。在這里我最先要特別感謝我的導師劉石教授,她在學術上態度深深的影響并教育了我;從論文的選題到文獻的采集再到框架設計和結構布局,沒有劉石老師的諄諄教誨,就沒有我論文的順利完成,她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給了我耐心的指導和無私的幫助,在此我表達我誠摯的謝意!同時,感謝所有認可老師和所有同學在這三年時間里給我的熱情幫助,他們授予我更多的專業知識,教會我如何學習和如何做人,我才能在這短暫的學習過程中學到受用一生的知識,在此衷心的感謝他們。
另外,我要感謝所有哈爾濱體育學院的研究生處所有的領導和老師。劉石教授、杜春華處長、李克良老師、張政龍老師在學習和生活上給予我的幫助,為我的完成這篇畢業論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還要感謝哈爾濱體育學院 12 級的所有同學們,和你們相識是我一生中的寶貴財富,感謝你們的一路陪伴,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切順利!
我也要感謝我的家人和朋友,在我困惑時給予我無私的支持的鼓勵,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家人和朋友都會默默的幫助我、支持我,正是他們無私的愛護,給我了一個溫暖的避風港,讓我在學習過程中更加無憂。
最后,感謝所有本論文的參考文獻的作者們,他們的研究成果讓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