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北京市廣場健身操開展問題探究
【第一章】北京地區廣場健身情況調研前言
【第二章】北京市廣場健身操推廣狀況的研究方法
【3.1】北京市廣場健身操開展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3.2】北京市廣場健身操開展中的影響因素及主要問題
【結論/參考文獻】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發展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開展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通過北京市民健身操舞大賽報名情況分析,北京市健身操舞都在陸續的開展和完善中,從報名隊的人數情況可以清晰的看出北京市健身操的情況開展情況。
通過表 1,北京市共有 16 個區縣,可以清楚的看出,在此次比賽中北京市共有14 個區縣報名參加比賽,僅有密云縣和平谷區沒有參加比賽。因此,選擇調查對象時是從這參賽的 14 個區縣進行隨機抽樣調查的,通過這 14 個區縣足可以顯現出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的開展現狀。西城區、朝陽區的參賽隊較多,而懷柔區、順義區、門頭溝、燕山區的參賽隊較少,這一現象的產生反應出與每個區縣自身的地理文化、經濟發展、人文素養等都有一定的關系,也側面反映出當地有關部門對廣場健身操組織開展情況的重視度。因此,北京市政府及相關部門應該對相對較弱的區縣給予較強的幫助和支援。從政策上和經濟上給予幫助,加強市民的健身意識,培養市民的健身觀念。
3.1.1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基本情況的調查與分析
3.1.1.1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性別結構
由圖 1 得出,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嚴重失衡。通過對被調查者調查得知:(1)男性思想過于拘謹。據調查,大部分男性的意識中廣場健身操是專屬于女性健身娛樂的體育運動項目,動作過于女性化,是女性健身、塑形首選的運動項目,而且大部分組織者或教練員也都是女性,因此在教授過程中都會摻入女性肢體的柔美等,這些都在人們腦中形成了廣場健身操是專屬于女性運動項目的傳統觀念。男性在這種思想意識下,參加到廣場健身操中就會讓人覺得很別扭,不好意思加入到廣場健身操的行列隊伍中來。(2)在退休年齡上的差別。我國對于男女退休年齡做了嚴格的界定,男性比女性晚退休五年,男性退休年齡大于女性年齡。因此,未退休的男性每天會因為各種工作應酬和工作壓力沒有精力利用閑暇時間去參加各種體育鍛煉。而女性退休早,與男性相比,閑暇時間較多且沒有太多的應酬,會更有精力參加閑暇時間的鍛煉。還有就是因為年齡的差別,年齡的增加使得男性的身體狀況受限,不能正常的參加體育鍛煉。(3)對于健身操的編排。廣場健身操的內容編排不合理。創編者在編排內容上都是按照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內容上傾向于舞蹈化、女性化,導致了男性參加廣場健身操的興趣急劇下降。經詢問得知,在全民健身活動中,男性參加較多項目有太極劍、交誼舞、功夫扇等具有陽剛氣質的體育項目。(4)廣場健身操自身特點。廣場健身操是音樂與舞蹈動作相結合的,進行鍛煉時需要練習者在音樂的伴奏下,富有感情的舞動肢體。男性對于音樂的感知力低于女性,這也就決定了男性在學習動作技術時從速度和時間上面低于女性,使男性的學習積極性受到音響。
3.1.1.2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的年齡結構
通過圖 2 清楚的看到,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年齡段大多集中在 41-60 歲及61 歲以上,占調查總人數的 94.28%,屬于中老年群體為主。這個階段有子女給分擔家務,閑暇時間較多,并且經過數年的工作多數人身上都會有職業病史,如頸椎病、慢性病、高血壓等。這個階段人們的鍛煉意識是最強的,由于北京在經濟、醫療方面都很先進,因此人們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就會對精神文化生活提出新的要求和需求,這個階段的人群為進入老年而鍛煉身體儲備老年后的"能量".年齡分化不均衡,年齡段較為復雜。通過對廣場健身操練習者進行深入調查得知,21-30 歲占調查總人數 1.45%,這個年齡段,人們處于成家立業階段,因此精力全部放在成家立業的上面,對于閑暇時間鍛煉也只是偶爾的時候。還有就是,這個年齡段身體狀況都很良好,從需要層面來看,對于鍛煉還不是很需要,人數不是很多;31-40 歲占調查總人數的 4.32%,這個年齡段正是我們中國所說的"上有大,下有小"的階段,不但要把精力放在工作上面,下班后回到家又要把精力全放在家人身上,這個階段他們會感覺身心疲勞,沒有太多的精力投入到身體鍛煉中。
由圖 3 得出,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中退休人員這一群體占據了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的主體,接近一半的練習者的職業是退休人員;其次是公務員、企事業管理者二者所占的比重較接近;第三是行政機關人員、教科文工作者二者所占的比重較接近;第四是工人、自由職業者、服務人員三者的比重較接近。這一現象的出現,從側面反應出,工作性質決定著練習者參與鍛煉的關系。退休人員退休在家,工作上沒有了壓力,而生活上又有子女的照顧和幫助,因此在生活上也沒有壓力,時間自由支配。據筆者深入了解得知,退休人員因閑暇時間過多,導致生活感覺枯燥無味,沒有樂趣,習慣了上班時的忙碌,一旦閑下來就會產生各種的不習慣。參加廣場健身操不但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愉悅身心、廣交朋友等特點,感受到了生活的充實與快樂,因此人數眾多;公務員、企業管理人員由于其工作性質每天坐著,對著電腦工作,腦力勞動較重,而體力勞動幾乎為零。工作一天急需放松身心、緩解工作壓力,所以,下班后他們有充足的精力去投入到歡快的廣場健身操當中,沉浸在歡快的音樂中盡情的放松身體、愉悅身心,因此人數較多;行政機關人員、教科文工作者這類群體有著較高的文化教育背景、工作穩定、收入較高,而廣場健身操這種大眾性質的、開放性的健身活動遠遠不能滿足他們對健身的需求,他們的鍛煉重心就轉向專業的健身場館進行鍛煉,因此人數一般;工人、自由職業者、服務人員由于他們的工作時間很難固定,并且工作內容里面夾雜著體力勞動,所以閑暇時間無法控制、體力消耗等因素影響著他們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精力。
3.1.1.4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的文化程度
從圖 4 可以得出,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的文化程度大部分集中在小學或小學以下、初中、高中或大專;大專其次;本科和研究生則被排在最后面。按照理論分析推斷,知識層面越高參與體育鍛煉的頻率相對較高,體育鍛煉的理論知識和手段也隨著年齡和知識結構的不斷完善而有所提升。[1]
由于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以中老年為主要群體,因此其文化程度受主要參與群體的影響。這群中老年練習者中,年輕的大概在 55 歲左右,年長的大概在 65 歲左右,由于受到當時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他們的文化程度大多集中在中?;蚋咧?,占調查總人數的 38.84%.而少數的本科,研究生或以上學歷的練習者,經詢問他們都是從事學校的教學、教務、甚至是學習校長等工作,但這部分練習者較少,僅有 1.80%的練習者。
3.1.1.5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認識廣場健身操的主要途徑
從表 2 可知,北京市民了解廣場健身操的途徑比較多,其中大多數練習者了解途徑是通過觀看其他練習者的途徑了解的,占總調查人數的 48.22%;其次是通過身邊的朋友影響,跟隨著家人一起去參加廣場健身操了解的;而賽事活動、光盤、街道或社區組織的了解途徑相對較少,因此有關部門應該加強組織有關廣場健身操的宣傳。與練習者交談得知,他們從未或者很少能接受到有關廣場健身操的科學指導。由此看來,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的練習者缺少有關科學指導和學習相關理論知識;了解廣場健身操的途徑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3.1.1.6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健身動機的調查與分析所謂動機是指促使個體形成某種行為的最初念頭。[1]在物質不斷滿足的當今社會,人們開始把對物質層面的需求轉向到了對精神層面的需求,并且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精神層面的需求出現了新的高度。從圖 5 可以看出,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的練習者以強身健體為健身動機所占調查總人數的比重最大,達到 49.64%.廣場健身操是一項全身參與的有氧運動之一,在鍛煉的過程中能夠使人體所有關節達到均衡發展,可以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1]
練習者認為在進行廣場健身操鍛煉時,身體的各個部位、關節都可以得到鍛煉,是一項全身都能得到鍛煉體育運動;防病治病、塑形瘦身、消除疲勞的健身動機的位于第二位、第三位和第四位,有很大一部分練習者認為,廣場健身操運動對人體可以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例如職業病和身體腰、腹、髖等相關疾病。據有關研究證明,人們經過一段持續運動以后,人體安靜狀態下的生理狀況可以的得到改變,經過一段持續運動以后,人體安靜狀態下的生理狀況可以得到改變,經過一段的持續運動人體各個器官血液能夠得到比較充分的氧氣,而且也有利于血液更好的吸收營養物質,從而改善人體的健康狀態,提高人們對疾病的抵抗能力。[2]
由于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的練習者大部分是中年人,工作或久坐長期出現了堆積的脂肪較多,他們想通過鍛煉來塑造身形和減脂功效,并且工作了一天身心疲勞,希望在下班后可以跟著音樂的伴奏身體隨意的舞動,通過健身得到消除疲勞的需求,因此體現出了練習者對于這三項的需求度較高;由于廣場健身操是在開放性的場地進行,所以練習者在鍛煉的同時可以跟身邊的舞伴進行學習的交流、認識新的朋友、擴寬自己的交際圈;聽著音樂可使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和舞蹈當中,使自己身心的放松和達到娛樂的效果。
3.1.1.7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的學習途徑
通過圖 6 可以看出,選擇跟別人學習這一學習途徑的人數最多,占據總調查人數的 82.14%,通過詳細詢問得知,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都是跟著教練或組織者學習的,通過深入了解得知,練習者再跟著教練員或組織者學習時,有的練習者跟著教練或組織者在后面先是一節一節的學習,然后學 3 或 4 個小節后教練或練習者放音樂讓練習者跟著音樂跳,等大部分練習者都可以跟上音樂后再往后繼續學習;而有的練習者則跟著教練或組織者在后面直接一遍一遍的跟著跳,有不會的地方在大家中間休息的時候練習者再去找教練員或組織者詢問;通過看光盤學習的練習者和通過網絡視頻學習的練習者分別占總調查人數的 5.36%和 9.29%,這些練習者一般都是廣場健身操練習多年的愛好者們,有一定的身體素質基礎,他們認為這樣學起來比較方便;參加廣場健身操培訓學習的練習者僅占到調查總人數的 3.21%,這是由于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的相關機構組織的培訓較少,相關部門應重視起來,增加相關廣場健身操培訓次數和頻率。
3.1.2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練習情況的調查與分析
3.1.2.1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對活動地點的選擇
通過表 3 可以看出,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的練習者比較傾向于參加離家較近的公園或者廣場進行廣場健身操鍛煉。對于體育項目開展來說,場地是否合適直接影響著健身活動是否能順利進行,場地狀況好,則能吸引更多的練習者參與進來,由此看來,體育場地設施對于體育項目的開展有很重要的影響。從表中排序可以看出,公共場所是練習者練習廣場健身操的首選地,這個現象說明了練習者還是更傾向于公共的免費場所為首選。其次,這些公共場所與練習者的居住地較近,路程方便。而單位場地由于事業單位的管理體制所限,一般是不允許外面的人進入的,只有本單位的員工或家屬可以使用,因此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對于選擇一些體育場地進行練習的練習者所占調查總人數的 4%,這是由于現在一些體育設施對群眾還不是完全開放的,雖然不斷在建設體育場,可是大部分都是收費的,開放時間對于廣場健身操練習者的練習時間不是很吻合,練習者們會因此放棄選擇體育場,無形中造成場地資源的浪費。
3.1.2.2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的參與方式
由圖 7 可以看出,43.55%的練習者是在朋友的帶動下參加到廣場健身操的隊伍中的,跟著自己認識的人一起鍛煉,可以使這一部分練習者感受到很很放松,這部分練習者認為和朋友一起可以相互陪伴,相互學習,互相激勵,可以增加鍛煉的激情;36.09%的練習者是根據自己的健身目標加入到廣場健身操的行列中的,這部分練習者本著共同的健身目標和共同的健身意識而聚集起來的,在廣場健身操的平臺上結交為朋友;調查總人數中 16.43%的練習者是在家人的帶動下參與到廣場健身操中的,跟家人在一起鍛煉不僅能夠增加家人之間的感情,而且可以增加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
單位組合這一參與方式占總調查人數的 3.93%,經深入詢問得知,這個比例的由來是因為部分單位在每年會定期舉行一些文藝晚會,職工晚會等,練習者也是單位的員工,利用單位的場地進行練習;而社區組織這一參與方式所占比例為 0%,可見北京市各社區缺少專業的社區體育指導員來帶動社區體育鍛煉。因此,相關部門應重視社區體育指導員的培訓,增加社區體育指導員隊伍和專業性,更好的帶動各社區體育文化生活。
3.1.2.3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的組織形式
通過表 4 可以得知,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的組織形式中 83.81%的自發組織形式占據了主要地位,練習者都因共同的健身目標,共同的喜好聚在一起。這群練習者中他們從中自己選擇他們心目中的教練,營造出了和諧、健康、積極向上的健身氛圍;而16.19%的練習者選擇的是單位組織,這部分練習者的單位重視員工業余文化活動,有單位提供練習場地,教練員由擅長廣場健身操的愛好者或從外面聘請專業的廣場健身操教練擔當;在社區組織這一組織形式中,練習者所占比例為 0%,說明社區組織在社區體育這一工作板塊比較薄弱,重視度比較低,缺乏相關的領導者和管理者。通過此次比賽,可以看出由單位推送的隊伍在比賽中的成績較好,經深入詢問得知,單位組織的廣場健身操一是聘請從事相關工作的教練進行指導,練習時更加有序、規范;二是人數比較少,教練員可以逐一進行糾正與指導,增加了練習者的鍛煉效果。
3.1.2.4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的練習時段選擇情況
由表 5 可以看出,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的練習時段選擇清晨的排在第一位,占被調查總人數的 51.08%,這一現象的出現與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的組成成分有關,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的練習者中,中老年人占據了練習者的主體。因此,中老年人的活動時段對北京市廣場健身操時段的調查結果起到了直接決定性因素。練習者練習時段的選擇大都根據季節變化來定,夏天和冬天的變化較大。
3.1.2.5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每次練習的持續時間、活動頻率情況
通過對表(6)表(7)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的練習者集中在61-90 分鐘的持續練習時間,每周練習次數在 5 次以上。體育人口劃定標準以每周參加體育活動不少于 3 次、每次活動時間不少于 30 分鐘且每次活動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強度作為衡量標準。[1]
這說明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的練習者 85.61%,屬于體育人口。
由此看來,北京市廣場健身操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參與運動的養成。運動效果包括運動時間和運動頻率,運動時間和運動頻率都達到適合的程度時,運動效果才會顯現出來。廣場健身操是一項有氧運動,一般運動時間要控制在 30 分鐘以上才能達到健身效果;還有,廣場健身操參與的人數較多,營造了一種很好的運動氛圍,每個人都會受到運動氛圍的感染而忘記運動的疲勞,長時間投入在運動中;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選擇練習頻率時,選擇 5 次以上的較多,占調查總人數的59.64%,說明練習者通過日積月累的鍛煉已經養成鍛煉的習慣。鍛煉是一種習慣,當鍛煉習慣養成后,那么鍛煉就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1.2.6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的鍛煉年限
從圖 8 可以看出,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鍛煉年限大多集中在 5 年以上和 3-4 年這兩個時間段,占調查總人數的 87.05%,說明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從事廣場健身操鍛煉長期堅持廣場健身操鍛煉,且年限較長。據了解,這其中好多練習者之前都是進行交誼舞、民族舞、健美操等鍛煉的,有一定接觸舞蹈基礎,而且還有一些退休人員年輕時是從事相關專業工作的。隨著廣場健身操不斷升溫,他們就隨著熱潮融入到了廣場健身操的行列。從數據顯示,隨著年數的增加,練習者的人數還是呈現出上升的趨勢,說明人們的健身意識在逐漸增強,廣場健身操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和參與。
3.1.3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練習內容選擇的調查與分析
3.1.3.1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對廣場健身操類型的選擇
由表 8 可知,70.50%的練習者在平時鍛煉時選擇自選套路,可以看出,在練習者的日常參加廣場健身操鍛煉中,大部分練習者都是選擇自選套路來進行鍛煉。經詢問得知,這些練習者都是根據教練的所選所學,進行鍛煉的。有許多教練員和練習者在一起鍛煉了很多年,彼此間產生身后的友誼成為朋友,教練都了解自己的練習者的喜好,因此再選舞種時會根據練習者的喜好做選擇,選完后,這些教練員自己跟著視頻學習再教給練習者。由此一方面,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加強廣場健身操自選套路創編人才培養,使廣場健身操可以不斷創造出多元素的舞種,增加練習者的鍛煉興趣;另一方面,應加強北京市廣場健身操教練員隊伍的培養,完善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的鍛煉方法和教學的專業性。經詢問得知,有些練習者感受到健身操規定套路動作有些難度,使練習者在掌握動作的幅度、動作的軌跡、動作的呼吸時受限,影響練習者參與鍛煉的興趣。由此可見,缺少專業教練員的對較復雜動作進行專業性指導。
3.1.3.2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對音樂節奏類型的選擇
由表 9 可以得出,選擇中等節奏的練習者所占比例達到 53.60%,居于首位。其次是中等偏快節奏的所占比例為 30.94%;再次是慢節奏的所占比例為 10.07%;最后是快節奏的所占比例為 5.39%.這一現象與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主要以中老年的特征相吻合,根據自身的年齡限制和身體條件,在音樂選擇上比較傾向于中等偏快或者慢節奏的音樂;而喜歡慢節奏的這是大部分老年人;喜歡快節奏的大部分為青年人所選。
3.1.4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教練員基本情況的調查與分析
體育指導員是指在社區群眾性體育活動中從事運動技能傳授、健身指導和組織管理工作的人員,是我國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中的一個重要人才類型,與體育教師、練習者、教練員、體育管理人員、科教工作者一樣,是發展社區體育事業的意志重要力量。[1]
3.1.4.1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教練員的年齡結構
從圖 9 很清楚的看到,北京市廣場健身操教練員大多集中在 51-60 歲及 61 歲以上,這個年齡階段是處于離退休階段,閑暇時間較多并且進行了多年的健身操鍛煉,對健身操有少許的了解,但在教授時只是憑借自己身前的經驗去指導練習者學習,缺乏指導的科學與專業性;20-40 歲為中青年,這個年齡段的群眾精力充沛,上學上班的高峰期且文化程度較高,但是由于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對于健身指導等工作沒有太多的精力和時間。
3.1.4.2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教練員的職業情況
從表 10 可看出,北京市擔當教練員職業最多的是廣場操愛好者、離退休人員,他們都沒有經過專業的廣場健身操教練員培訓,只是憑借個人的經驗去教授,練習者在學習時也不能受到科學的指導;專業教練只占調查總人數的 5.71%,這與我國體育嚴重缺乏專業指導員相吻合。而體育教師和舞蹈教師只占了小部分,說明在此體育運動項目上面,體育教師和舞蹈教師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3.1.4.3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教練員的教學工作年限情況
從圖 10 可以明顯的看出,北京市廣場健身操教練員的教學工作年限最多為 5 年以上,占總調查人數的 45.71%.通過對教練員的調查得知,北京市廣場健身操教練員的教學年限都相對較長,有的甚至長達 10 年以上,得到了練習者擁護和認可。
3.1.4.4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教練員的職業技能獲得途徑
從表 11 可以看出,北京市廣場健身操教練員的職業獲得途徑自學,沒有證書的比例達到 86.71%,超過了調查總人數的一多半,很能直接的反應出北京市廣場健身操教練員職業程度的現狀,缺少專業性理論知識和科學性的健身指導。占調查總人數14.29%的練習者是退休之前曾在文化部工作的人員。在教練員中沒有參加過專業的相關技能培訓,可見,北京市廣場健身操教學專業性有待提高,可以通過提高教練員專業素質方式來有效提高練習的健身質量。
3.1.4.5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教練員的服務性質
通過表 12 可以看出,北京市廣場健身操教練在我國推廣的大眾運動中具有很大支持作用;大部分教練都是無償的進行教學和指導,具有很強的奉獻精神,對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的發展有很重要的意義。而通過對練習者的訪談得知,現在也存在一些會員制鍛煉的現象,有專門的組織者按每個季度收費,其費用也不是很高,在練習者的承受范圍之內。
3.1.5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滿意度的調查與分析
3.1.5.1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對場地設施的滿意度
通過圖表 13 可以看出,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對場地設施總體的滿意度大體成較滿意狀態,所占比例達到 54.32%,超過被調查者的一半人數。經詳細詢問得知,練習者的不滿意原因一是對場地的硬件設施及財產安全不滿意,如:場地較小、地面不平整、因氣候的原因在冬季寒冷季節里,不得已要停止鍛煉、音樂設備效果不佳、練習時身上帶的財務存在安全隱患等;另一方面是因為場地建設離練習者的居住地較遠,練習者只能利用周六日休息的時間,可以有充足的閑暇時間感到離家較遠的鍛煉場地進行鍛煉,很不方便。由此看來,北京市在硬件和場地設施成為影響練習者參與鍛煉的影響因素之一,這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需要改善。
3.1.5.2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對教練員教授情況的滿意度
從表 14 可以清楚的看到,練習者對教練教授情況的滿意度中表現出非常滿意的練習者占總調查人數的 32.37%,而 67.63%的練習者對教練員教授持不太滿意態度。
經過向練習者調查得知,由于練習者身體條件不同、參加廣場健身操的年限不同、對學習廣場健身操能力的不同等,造成了對教練員教授方法產生了分歧。這個現象一方面反映出由于廣場健身操的練習人群較復雜,各個等級的練習人群存在;另一方面反應出廣場健身操缺乏相關專業的組織者和教練員,通過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縮小練習者之間的差距。
3.1.5.4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對音樂節奏、動作難易度滿意度
由表 15 表 16 可以看出,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對音樂節奏、動作難易度的滿意度總體呈非常滿意現象,占調查總人數的 63.31%.通過對練習者的調查得知, 練習者對音樂節奏、動作難易度表現出非常滿意是由于在他們平時練習時,大部分都是自選曲目練習,那么選擇曲目和舞種時就會傾向于大家的喜愛和能接受的動作難度來選擇。這些練習者中,大部分都是和教練在一起練習了很多年,彼此成為了朋友,并且默契度很高,因此在練習時都很認可教練員所教授的曲目的音樂節奏和動作難易度。而選擇較滿意、不太滿意和不滿意的練習者都相對于自身而言,有些音樂節奏過快、動作過難或練習的次數較少不太容易跟上等原因影響了練習的積極性。因此,教練員在練習時應該根據練習者的練習情況進行適時更改練習方案,盡可能的調動起全體練習者的積極性。
3.1.5.5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對鍛煉效果的滿意度
由表 17 可以得出,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對廣場健身操的鍛煉效果滿意度達到 86.33%,占據了調查總人數的一多半。據調查得知,對鍛煉效果滿意的這群練習者中,有的練習者感到通過堅持不懈的參加廣場健身操鍛煉自身的身體形態有所好轉,體重下降;有的練習者認為通過堅持不懈的參加廣場健身操鍛煉自身的身體機能有所改善,心肺功能好轉,運動時喘氣少了,身體各器官功能有好轉,并且慢性病得到了緩解;有的練習者認為通過堅持不懈的參加廣場健身操鍛煉,自身的身體素質好轉,從自己的協調能力、平衡力、身體靈活性等都有所好轉;有的練習者認為通過堅持不懈的參加廣場健身操鍛煉自己的心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自己的緊張感、憤怒感、抑郁感、自尊感等都有所改變,心態變得樂觀、積極。13.67%的練習者選擇不太滿意,通過調查得知,這部分練習者在鍛煉時因為家庭、路途、身體狀況等因素影響了練習者的練習頻率和次數,因此沒能達到理想的鍛煉效果;還有就是練習方法的不得當,身體引發了輕微的損傷,影響了練習者參加廣場健身操的練習興趣,使得練習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