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北京市廣場健身操開展問題探究
【第一章】北京地區廣場健身情況調研前言
【第二章】北京市廣場健身操推廣狀況的研究方法
【3.1】北京市廣場健身操開展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3.2】北京市廣場健身操開展中的影響因素及主要問題
【結論/參考文獻】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發展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北京市廣場健身操開展及發展對策為研究對象,以首屆"北京市民健身操舞大賽"各個區縣參賽隊的教練員和練習者及未參加本次比賽的練習者和教練員為調查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首都體育學院圖書館等渠道查閱與本研究相關的書籍和大量文獻資料,全面了解與本論文相關的研究內容,學習為開展本研究所需掌握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基礎理論知識。通過閱讀大量文獻資料,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豐富研究資料,開闊研究思路。對現有文獻資料進行系統的整理、提純,為本論文的撰寫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2.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的目的和需要,分別設計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和廣場健身操教練員問卷,采用隨機抽樣的調查方式從北京市民健身操舞大賽抽取調查對象。調查對象抽取方式如下:將參加比賽的各區縣參賽隊的數量大于 3 支參賽隊的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從眾多參賽隊中隨機抽取 3 隊伍作為調查對象;將參加比賽的各區縣參賽隊的數量小于或等于 3 支參賽隊的不采用隨機抽樣,將這些參賽隊直接納入到調查對象中。由于比賽規定中每隊人數在 8-24 人,為保證人數統一將隨機從抽取出來的所有參賽隊中從每隊隨機抽取 8 名練習者,教練員為隨機抽取的 35 個隊的教練員。
2.2.2.1 調查問卷設計
設計調查問卷之前,根據本研究的目的和需要,查閱了許多有關開展現狀調查方面的文獻資料,為本論文問卷的設計奠定了充分的理論基礎,依照體育科研方法關于問卷設計的基本要求,設計了"教練員問卷"和"練習者問卷"(見附錄)。針對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的開展現狀及開展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問卷的設計。
2.2.2.2 調查問卷的效度及信度檢驗
為確保問卷的有效性,在正式調查之前,經多次修改后,將問卷的初稿征詢了10 位體育領域科研專家及廣場健身操領域的專家進行了問卷效度的咨詢檢驗。評價結果為"合適",問卷的效度符合本研究的要求。
問卷的信度測量是指測量結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即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一致程度。本文運用重測法對問卷的信度進行了檢驗,兩次測量的時間間隔為兩周。在小范圍內選擇教練員樣本 10 人、練習者樣本 40 人,做相關分析和顯著性檢驗。計算兩次測量的相關系數為 0.85,說明問卷具有較好的可靠性、穩定性和較高的一致性,信度符合本研究的要求。
2.2.2.3 調查問卷的發放與回收
通過問卷的信度和效度的檢驗后,在北京市地壇體育館舉辦的北京市廣場健身操舞大賽當天進行問卷調查。問卷要是由本人和委托老師或同學采用當面發放,當面回收的形式。問卷回收后,對問卷進行剔除,發放與回收情況如下。對以上 35 支參賽隊進行問卷的發放。其中教練員共發放 35 份問卷,回收問卷35 份,回收率 100.00%;有效問卷 35 份,有效率 100.00%.練習者問卷共發放 280份,回收問卷 280 份,回收率 100.00%;有效問卷 278 份,有效率 99.29%.
根據美國社會學者巴比提出的規則,問卷回收率達到 70%就非常好,本次調查問卷的回收率、有效率均較高的超過標準,故本調查問卷完全能夠作為研究的依據。
2.2.3 訪談法
針對本研究的主要內容,對北京市廣場健身操部分教練員和練習者進行訪談,了解北京市廣場健身操在開展中的實際情況,以此獲得本論文撰寫的可靠依據。在訪談提綱的內容設計上咨詢了首都體育學院體操教研室和武術與表演教研室的專家,聽取經驗和寶貴的意見提高問卷設計的效度。
2.2.4 數理統計法
運用 Excel 對收回的調查問卷的數據進行相關的處理分析。
2.2.5 邏輯分析法
對所得文獻資料和相關數據進行理性的分析、綜合與歸納。本研究將對相關的教練員,練習者進行訪談、實地調查、問卷發放所獲得的數據和資料及廣場健身操在北京市的開展情況進行邏輯分析,運用演繹與歸納的方法得出本研究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