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和中西體育文化的交流,高校的體育文化建設也逐步吸收、融合了先進的思想與理念,形成了以高校校園為空間,以師生為主體,以體育運動為中心,以提高身心素質為目的的體育觀念、體育物質、體育制度、體育精神平衡發展的體育文化生態環境,對挖掘學生潛能,養成鍛煉習慣有重要作用。因此,從教育生態學視角對高校體育文化建設進行研究具有很高價值。
1 研究目的
通過進行深入調查分析,從教育生態學的發展視角,深入調查與分析山東省高校體育文化發展現狀,并針對存在問題提出相關得對策和建議,為高校體育文化的發展與建設奠定理論依據。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 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運用社會調查學的原理,抽取山東體育學院、山東師范大學、青島大學、聊城大學、泰安醫學院、山東理工大學、臨沂大學、日照職業技校學院、山東水利職業技術學院、淄博職業技術院等10 所具有代表性的院校作為調查研究對象,主要研究高校的體育文化建情況。
2. 2 研究方法
2. 2. 1 問卷調查法
2. 2. 1. 1 調查問卷的效度和信度檢驗研究以10 所高校的在校大學生、體育教師、主管體育領導為調查對象,按照問卷制定原理和方法設計 3 套調查問卷,從體育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質文化三個方面對山東省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情況進行了調查與分析。并運用相關方法對問卷的信度和效度進行了檢驗,檢驗結果相關性均在 0. 87 以上,符合社會學調查要求。
2. 2. 1. 2 問卷的發放與回收問卷調查采用信函調查和現場調查兩種方式進行。共發放問卷1462 份,回收1388 份,其中有效問卷1284 份,有效回收率為87.8%。
2. 2. 2 數理統計法針對調查數據,采用社會調查統計學方法,進行科學的數理統計。
3 相關概念的界定
3. 1 教育生態學
教育生態學是運用生態學原理與方法研究教育發展規律、揭示教育的發展趨勢的一種科學,是教育學和生態學相互滲透的結果,它在我國發展比較緩慢,也不是很成熟。本研究主要借鑒生態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體育文化在高校教育這個大環境下的平衡構建。
3. 2 高校體育文化
高校體育文化主要是在高校這個空間領域內,通過體育運動這個載體,由全體師生共同創造的一種特殊的群體文化,是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的結構主要包含三個層面: 一是體育項目活動賴以生存發展的場館、設施、器材等物質文化; 二是學校體育開展活動、教學、競賽的各類管理組織、組織形態和規章制度等綜合的制度文化; 三是展現高校師生生活狀態、精神風貌、健康狀況、職業素養等核心內容的精神文化。
4 教育生態學視角下高校體育文化的建設現狀與分析
4. 1 山東省高校體育物質文化現狀與分析
高校體育的物質文化是在高校校園空間領域內存在的體育建筑、雕塑、場館、設施、器材、獎杯、獎牌、宣傳海報等整個校園體育活動發展過程中積累的外在物化形式的總和。這些外在物質文化內涵體育精神,會折射入人的心靈,會提升師生參與運動的激情,會陶冶人的情操,并且承載著廣大師生體育鍛煉實踐。但是,隨著高校擴招規模不斷擴大,學生數量急劇增加,現有的體育場館、設施與器材已無法滿足廣大師生的體育需求,嚴重影響了教師、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調查 10 所院校中有98%的學生認為學校的體育設施嚴重不足,62% 的學生認為體育設施阻礙了學校體育文化生態發展。
4. 2 山東省高校體育制度文化現狀調查與分析
目前高校擁有體育課堂常規制度占 98. 6%,擁有學生體育競賽制度占85.6%,擁有體育教師獎勵制度占 85. 4%,擁有學生綜合體育測評制度占70. 8%。說明山東省高等院校對體育制度建設還是非常重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也表明,我們的制度還不健全,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調查中認為自己院校的體育制度是比較合理與科學的只占 28%,認為所制定的各項體育制度具有實際操作意義只占 24. 5%?!皼]有規矩,不成方圓”,體育制度建設對教師和學生起著一定的約束和引導作用,對體育文化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只有建立科學完善的體育規章制度,并且讓制度行之有效,才能使學校的體育管理規范化、科學化,才能形成特色的體育運動規程和行為準則。
4. 3 山東省高校體育精神文化現狀與分析
體育精神文化是學校體育文化建設的核心,它展現著一所院校的師生風貌,體現著師生的健康水平和職業素養。其主要表現形式就是在進行體育健身、娛樂、觀賞時所表現出來的態度,以及對體育在人的心理素質、道德、智力培養等方面價值的認識,既體育觀念。體育觀念的好與壞直接影響著人們采取怎樣的體育行為。通過對山東省10 所高校的在校大學生體育觀念現狀調查發現: 對體育具備健身、娛樂、審美等功能,持肯定態度的學生分別占86.2%、84. 6%和 76. 4%; 但認為體育可以影響人的智力、情感、和個性的學生則僅占42.8%,44.7%和62% 。數據表明,當前大多數學生的體育觀念是正確的,但我們對體育包含的精神和體育的作用與價值宣傳的還不夠,部分學生的體育觀念還需要轉變與提升。當前的校園體育文化還未能指引學生形成自主運動的習慣,學生的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觀念有待進一步加強。
5 教育生態學視角下山東省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1. 加強高?;A設施投入建設,搭建堅實體育文化活動平臺
山東省高校體育基礎設施不足是普遍現象,加強體育場地、器材、設備的建設與投入是體育文化建設必由之路,特別是校園環境建設時要重視體育物質文化的構建,從整體上布局體育文化發展的物質基礎,為高校體育精神文明建設與發展提供優良的空間。一是要積極爭取政府投資,與地方政府共建公用基礎體育設施,開放學校體育資源,服務當地體育文化發展; 二是要積極引入社會資源,開展社會服務,搭建社會和校園融合的體育文化活動平臺,合理規劃學?,F有的場地設施,更好地發揮校園體育物質文化的作用; 三是要重視與各級體育運動的主管部門的協作,發揮其體育職能部門的指導作用,爭取體育基礎建設專項資金,建設設施優良、管理科學、運用高效的體育活動場所,為高校體育文化建設創造堅實的硬件基礎。
2. 組建各項目高水平運動團隊,營造高校良好體育文化氛圍
競技運動是展現一所院校體育發展水平的窗口,搞好校園的體育競技活動,就能營造良好的體育氛圍。高校體育文化的建設不僅要抓好大眾體育的發展,還要抓好校園內、外的體育競賽工作。高校應努力爭取建設各項體育運動的高水平運動團隊,積極開展各項體育競賽活動,利用各種形式的體育競賽、體育活動帶動學校體育文化發展的活力,通過宣傳高水平運動團隊在各級各類比賽中獲得的榮譽,豐富和活躍體育運動精神氛圍和道德風尚。并以有力的體育競技體制,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促進高校體育文化的生態發展,促進校園文化環境的和諧發展與進步。
3. 建立健全高校體育制度,注重制度權威性和可操作性
要構建高校體育文化,必須要建立健全體育制度,培養體育制度文化,讓每個人每件事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建立制度時要從實際出發,利用生態學的原理,緊緊地在每一條都滲入文化的東西,讓每一條都具有現實的可操作性,并且要加強法制教育,提倡按規則辦事,把制度化為師生的自覺行為和習慣。同時加大制度的執行監督,一定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確保各項體育制度的權威性。
4. 發揮體育社團引導作用,促進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
高校體育社團是學生自發的體育運動團體,是學生體育愛好者在校園體育活動長期開展、總結、沉淀下來的文化心理氛圍以及社團形式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通過高校體育社團開展學生課外體育活動,可以給學生創造出一個運動環境寬松、內容豐富專業的平臺,是以人為本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需要。另外,社團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根據本校場館設施和器材條件,組織體育社團活動,成為發揮學生體育特長、培養體育興趣、提高鍛煉身體能力的自由舞臺。學??梢酝ㄟ^教師的技術支持、物質幫助和活動開展給予便利等有效的方式,擴大體育社團的影響力,發揮體育社團的引導作用,給學生的體育活動創造寬松、愉快的氣氛和環境,促進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
高校體育文化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和諧的體育文化能豐富校園的文化活動,促進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利于形成文明生活方式,對學生樹立健康意識和高校教育的生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應圣遠. 浙江省獨立學院校體育文化建設的調查研究[J]. 體育學院學報,2006\\( 3\\) .
[2] 胡 鉑,肖 偉. 對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深層分析[J].2006\\( 25\\) .
[3] 宋 軍. 試論校園體育文化與終身體育[J]. 體育學院學報,2005\\( 4\\) .
[4] 王 輝. 加強體育設施和校園文化建設對高校發展的影響[J]. 體育成人學刊,2005\\( 5\\) .